学术投稿

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潘学文;邵益萍;熊照东;梁敏运

关键词:腹膜后腹腔镜, 后腹腔镜手术, 呼吸循环, 肾输尿管疾病, 腹腔镜下手术, 住院时间, 脏器功能, 医疗费用, 术后恢复, 手术病人, 应用, 损伤, 临床
摘要:肾输尿管疾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降低医疗费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病人脏器功能的影响报道较少.本文观察60例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病人,探讨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复合碘消毒棒消毒伤口的疗效评价

    消毒棒是一种新研制的消毒皮肤黏膜及伤口的医疗器械(杭州扬驰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它由洗必泰碘复合剂与无菌棉棒组合而成.1%PVP-Ⅰ消毒液是由5%PVP-Ⅰ加生理盐水新鲜稀释而成.2006年1月至2006年5月本院随机对45例伤口清创和换药患者用消毒棒和1%PVP-Ⅰ进行伤口消毒,比较创面外观、分泌物、炎症情况及伤口愈合等效果.

    作者:姚珏亚;韩春茂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

    冠心病和心房颤动都是心血管系统的多发病,心房颤动又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两者发病率都有随年龄而增加的趋势,且有交叉的共同危险因素,因此在人群中合并存在的情况也较多.本文以本院心内科及浙医二院CCU在2006年收住的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为例,分析冠心病合并房颤与冠心病窦性心律者相比在心脏结构、心功能和冠脉病变程度上的差异,并进一步比较不同亚组房颤类型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

    作者:林玎;谢晓林;王云帆;陈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诊治新方法探讨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常发生于车祸、体育运动,是膝关节内侧主要的稳定结构,直接暴力作用于膝关节的外侧,以及膝关节外翻滑倒亦造成膝关节内侧结构的损伤,严重者可以合并交叉韧带损伤或半月板损伤.

    作者:洪剑飞;夏冰;毕擎;邱斌松;章水均;朱丹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肩袖损伤的MRI诊断价值

    肩袖损伤是肩关节常见、多发病,以中老年人多发.肩袖撕裂会影响肩部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因而导致肩部失去正常功能.

    作者:黄磊;虞志康;张弦;严志汉;詹淑蓓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微创LISS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一般手术治疗创伤大、暴露广泛,易出现内固定松动、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及术后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1].常规内固定往往需要骨折解剖复位,钢板和骨紧密贴合才能提供坚强固定,以利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金永明;陈锦平;黄亚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

    肩锁关节及锁骨远端骨折临床较为多见,两者就其受伤机制,临床症状以及治疗原则有类同,以往在治疗方面有许多的方法如phemister法、Bosworth法、Herry法等等,总有不尽人意之处,如出现克氏针等内固定脱落,肩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较多.

    作者:赵义荣;俞春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锁骨钩钢板和空心螺纹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伴肩峰骨折

    肩锁关节脱位伴肩峰骨折是临床中较少见的损伤.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笔者应用锁骨钩钢板和空心螺纹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伴肩峰骨折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大权;全仁夫;李伟;孙观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椎间盘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

    胸腰椎骨折是创伤骨科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往外科治疗方法多为开放切口后路根固定复位术,存在有伤口大、合并症多、患者痛苦大、手术费用高等缺点[1].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理念和技术的发展,应用椎问盘镜微创术式行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具有创伤小、复位满意、病人康复快的优点.本院自2003年8月至2006年5月,共成功实施该手术22例,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钟宝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在山区常见.其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及膝关节功能受限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动力髁螺钉(DCS),它可以对骨折端滑动加压,具有强度高、固定牢靠、术后允许早期功能锻炼、不用石膏固定等优点,能有效提高骨折愈合率.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病人21例,均采用DCS固定,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永焕;张玉周;周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垂体脓肿的诊断和治疗(附4例报告)

    垂体脓肿较为少见,自1985年1月至2004年12月,本院经手术确诊仅4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治疗介绍如下.

    作者:李立;刘伟国;傅伟明;李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的临床诊治

    颅底骨折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的一类颅骨骨折,由于颅底颅骨与硬脑膜紧密相连,故颅底骨折容易造成硬脑膜与蛛网膜的撕裂,引起脑脊液漏,如处理不当极易引起颅内感染.本院于1999至2005共收治颅底骨折脑脊液漏病人117例,效果良好.

    作者:于小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多发肋骨骨折后肺不张31例治疗分析

    外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血气胸、肺不张等,而肺不张在胸外科处理极为棘手.本文将2000年至2006年本院因多发肋骨骨折后肺不张由外科转至ICU的病人31例,分别行一般治疗(吸痰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一般治疗上加纤支镜下吸痰术治疗,探讨两组治疗效果.

    作者:王云超;卢明;潘侃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两种牙髓失活剂的临床应用比较

    在口腔科的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对牙髓处理时需大量使用牙髓失活术.失活牙髓的目的是利用某些药物对牙髓组织的毒害作用,使它在短时间内失去活力,从而为下一步拔髓和扩根创造良好的无痛条件,同时又能很快的解除患者的牙痛之苦[1].

    作者:金灿新;方芳;周钰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髌韧带内侧小切口治疗胫骨棘撕脱骨折

    随着交通事故和运动损伤的日益增多,胫骨棘撕脱骨折在现代膝关节创伤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韧带内侧小切口结合钢丝内固定治疗胫骨棘撕脱骨折2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红卫;赵钢生;赵品益;赵胜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闭合性肾外伤的急诊救治

    闭合性肾损伤在泌尿外科急诊中较为常见.统计本院在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闭合性肾损伤6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冠培;翁责茗;贾万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葡萄糖酸钙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眼部氢氟酸烧伤的临床观察

    氢氟酸烧伤是衢州地区工业常见的化学烧伤.衢化做为全国的氟化学工业基地,每年有几十例氢氟酸烧伤,其中不少合并眼的烧伤.如何阻止解除氟离子的渗透损伤机体眼部组织是氢氟酸烧伤后治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作者:楼倚天;潘冰心;周武英;莫萍萍;罗浩;叶国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及治疗方法探讨

    角膜穿孔伤常伴有外伤性白内障,是眼外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外伤性白内障多发于单眼,为了较好地恢复视功能,应及时进行人工晶体植入,这对恢复双眼单视及预防儿童外伤性弱视甚为重要.本院于1999年10月至2005年12月,收治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48例,于伤后2~6天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佳威;何立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现今在人工流产术中要求无痛的患者增多,从2006年1月至6月,本院对40例门诊人工流产术者应用国产瑞芬太尼,依托咪酯复合静脉麻醉,效果满意.

    作者:殷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鞍区肿瘤术后水钠紊乱的临床因素及对策研究

    鞍区肿瘤毗邻垂体柄、下丘脑等重要结构,中枢性尿崩、水电平衡紊乱是其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以水钠紊乱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通过分析56例鞍区肿瘤手术病例,对发生水钠紊乱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治疗对策进行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赵冬青;张建军;徐建军;王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皮前路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

    目的 评价经皮前路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自行研制的手术器械,对30例寰枢椎不稳的患者行经皮前路侧块螺钉内固定并分析其临床效果.其中男18例,女12例;寰枢关节脱位12例,陈旧齿状突骨折伴寰齿关节脱位5例,Jefferson骨折7例,单纯前弓骨折5例,寰椎结核1例;7例有神经系统症状患者ASIA分级为C级2例、D级5例,ASIA评分为55~87(77.1±11.7)分;27例有颈痛症状患者术前VAS评分3.9~7.2(5.6±0.9).结果 所有患者的寰枢椎运动均得到有效控制,关节复位及骨质愈合满意,颈痛和神经症状改善,VAS评分减至1.8~4.8(2.9±0.8),ASIA评分上升至80~100(95.3±7.5),统计检验提示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于0.0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前路侧块螺钉对寰枢椎不稳的固定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可Ⅰ期行侧块关节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有一定风险,要求术者合理使用配套器械,并熟悉局部解剖特点,严格掌握适应征.

    作者:范奔;池永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