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晚峰;马贵同;胡宏毅;龚雨萍;陈英群;郝微微;李廷荃;谢建群
两纲(阴阳)八要(气血、寒热、燥湿、虚实)的基本概念:心阴阳为纲,八要为目.指出,体质与病理体质是每个人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特殊状态.这种状态可按传统中医学所用的两纲八要分类.归纳七味:阴阳是一种对待,是思维方式,即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论乏血是生命之根本的物质基础及其运动过程;寒热是生命物质能量代谢过程中的反映,是生命的本质反应之一,燥湿是构成人体体液的物质的基本代谢过程中发生的病理反映;虚实是机体,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及其抗病能力强弱(正邪相争)的反映.
作者:匡调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仙生脉散对成人病毒性心肌炎的临来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且符合中医辩证为祁伤气阴、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予以仙生脉散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辅酶Q10治疗,两组都酌情配合一般抗心律失常药物.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好转、心功能改善、病毒抗体转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在心肌酶恢复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表明仙生脉散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证属邪伤气阴、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者有明显疗效,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高峰;金卓祥;文旺秀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法制备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从细胞因子角度观察黄芩汤有效成分配方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的IL-1β、IL-4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黄苓汤有效成分配方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显著降低IL-1含量,而提高IL-4含量(P<0.01).
作者:丁晓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马德孚指出,热扰胸膈主证是心中懊恼,反复颠倒,自觉身体烦热,虚烦不得眠.对气阴两亏,郁火上扰,治宜清心除烦,利湿化痰,方用栀子豉汤合三仁汤加味.认为热扰胸膈常几种证型兼志夹,单一证型并不常见,需几方合用,灵活变通.
作者:马丽;马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前脑内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以及三七总皂甙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原位杂交法观察胶原酶诱导的脑出血大鼠前脑内bcl-2mRNA在对照组和给药组的表达变化;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蛋白在对照组和给药组的表达变化.结果:bcl-2mRNA及Bcl-2蛋白主要表达于病灶及病灶周围、大脑皮质额叶、顶叶、梨状区皮质、海马CA1至CA4区,给药组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细胞着色变深;将给药组与对照组Bcl-2蛋白、bcl-2mRNA的病灶周围、皮层、海马处阳性细胞的面密度进行图像分析并统计,结果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大鼠前脑内抑凋亡基因bcl-2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三七总皂甙促进bcl-2mRNA的转录与Bcl-2蛋白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可促进脑出血后前脑内神经元的存活及损伤修复.
作者:李巾伟;朱培纯;许红;吴海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认为只有用现代生命科学知识,阐述中药有效成分、研究其药效作用机理,结合生物统计分析,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方法与手段使各项技术指标更科学化、生产规模化、中药现代化目标的实验.指出,植物药方面:药材生产、地道药材培育选种鉴定,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培养技术高效表达和生产天然活性成分、新剂型的研究等,动物药材方面:多数为一些大分子物质,因而利用生物技术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有着广阔的空间.
作者:姜海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清肠栓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液的影响.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复制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随机分为清肠栓大小剂量组、西药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治疗14天后处死,剖取结肠,AB-PAS染色,图象分析系统分析黏液阳性面积.结果:正常组大鼠肠黏膜上皮黏液丰富;模型和空白对照组大鼠肠黏膜上皮黏液明显减少,与正常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中西药物各治疗组肠黏膜上皮黏液无明显减少,与正常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中西药物各治疗组肠黏膜上皮黏液无明显差异,较模型和空白对照组升高,但低于正常.结论:清肠栓可促进溃疡愈合,使炎症破坏的组织恢复正常,杯状细胞明显增多,黏膜组织中的黏液含量增加,从而增强结肠黏膜的防御功能.
作者:张晚峰;马贵同;胡宏毅;龚雨萍;陈英群;郝微微;李廷荃;谢建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认为小儿病毒笥肺炎病因多属正气弱,卫外不固,继而外感风热邪毒,由口鼻而入,内攻于肺而发病.急性期宜开畅肺气,化痰泄浊.应重畅肺气,化痰泄浊;明辨寒热,侧重解毒;兼顾次证,解痉活血.恢复期宜扶正为主,扶正可清余邪.应健脾益气,肃肺化痰;养阴益气,润肺上咳,调和营卫,扶正达邪.
作者:幸江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清脑灵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影响.方法:运用生化免疫的方法,检测痴呆大鼠大脑皮层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结果:清脑灵大剂量组痴呆大鼠大脑皮层组织的NO含量和NOS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小剂量组NO含量和NOS活性低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脑灵能降低痴呆大鼠大脑皮层组织的NOS活性,使NO生成和释放减少,保护神经元的完整性,可能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机理之一.
作者:方之勇;彭汉光;张茂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根据临床经验精选别直参、红参、潞党参、太子参,白炒参、生晒参、南沙参、北沙参、生黄芪、炙黄芪、苍术、白术、生薏苡仁、炒薏仁、茯苓、茯苓皮、猪苓、川桂枝、肉桂、鲜生地、生地黄、熟地黄、生大黄、制大黄、车前子、车前草12组近似功用药物(炮制加工不同或药用部位不同)和黄芪、淮山药,杜仲、川断、狗脊,巴戟天、肉苁蓉,仙茅、仙灵脾,蒲公英、紫花地丁,苦参、土茯苓,昆布、海藻,荠菜花、白茅根,知母、黄柏,玄参、麦冬,荔枝草、白花蛇舌草,六月雪、玉米须,益母草、泽兰、路路通,茅根、芦根等14组对药配伍药物(合计共56味药)从药物性味、功用主治、今古论述、临床应用体会等方面介绍了这些药物在中医肾病临床的应用体会,对临床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孙伟;何伟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运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探讨中药补肾活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馒腔液作用下的小鼠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率的影响.方法:以一定浓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液分别与小鼠精、卵及体内2细胞期胚胎共培养,以及将含补肾活血汤的药物血清与患者腹腔液同时加入培养,观察其分别对小鼠体外受精率和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率带来的影响.结果:培养液中添加患者腹腔液能显著抑制小鼠体外受精率及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率,并与添加浓度呈正相关;中药兔含药血清加入共培养后其体外受精率及早期胚胎各期发育率均显著得到提高.结论:中药补肾活血汤可能具有调节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液成分从而达到改善患者腹腔内微环境状况并促进受孕的作用.
作者:杨桂云;刘红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高辉远教授从医60余年,精通医理,勤于实践,学验俱丰,变通古方,创拟新方.介绍高辉远新方四则:新定火郁汤治发热、高氏751糖浆止咳嗽、双紫补肺定虚喘及新加三才封髓汤疗孤惑.
作者:王发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指出,重型肝炎以疫毒炽盛、瘀热蕴结为病理基础,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凉血化瘀法为基本治法.认为重型肝炎的作用机理有三:其一,清热凉血,清除病因,顿挫病势;其二,活血化瘀,改善血行,减轻病损;其三,益阴护津,扶正祛邪,调整机能.关键在于:有去除病邪、清除病理产物、减轻组织的病理损伤调整机体机能,扭转病势发展的不良态势.
作者:曾莉;陈卫平;王陆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北京市(44名)马在山 方和谦 王嘉麟 王应麟 危北海 许心如许彭龄 刘琨 陈文伯 陈昭定 陈彤云 李贵李乾构 张炳厚 张淑文 张士杰 宋祚民 郁仁存周耀庭 周乃玉 周德安 柯微君 贺普仁 赵荣莱高忠英 高益民 钱英 柴松岩 屠金城 黄丽娟温振英 裴学义 魏执真 颜正华 程士德 孔光一聂惠民 王琦 刘燕池 王洪图 姜揖君 郭志强商宪敏 吕仁和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历史可以用时间和空间来分解.将18世纪的医学史从医学史的长河中分解出来研究,并不是要孤立研究18世纪这100年里医学的发展历程,而丢弃18世纪的前后联系.医学史是一条流动不息的长河,又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选择18世纪独立研究,目的是了解18世纪中西医学发展的特殊性,这其中不仅有医学史上的原因,还有历史学和科学史方面的原因.同时,通过比较研究,更有助于理解中西医学的异同,更好地理解18世纪的医学在整个中西医学发展史中的重要性以及今后中西医学的发展等问题.
作者:甄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田德禄教授对胃的认识:生理上以降为顺,病理上因滞而病.对慢性胃炎的认识与治疗:舌象与胃镜象相结合,创造性的将外科疮疡用药用于胃病治疗;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同时阐述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宜在和胃通降方基础上加用益气生津养阴之品.
作者:张浩;金容炫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生姜、食盐等食品调味品对常见食品污染菌的协同抗菌作用,以控制微生物污染食品对人类的危害.方法:应用把空中落下的杂菌培养后生长的菌数计数和斜面接种菌发育抑制法检测生姜与低浓度的食盐、醋酸三者的协同抗菌效果.结果:生姜、食盐、醋酸三者组合后,对空气中杂菌和供试的大多数易污染食品的真菌有明显的协同抗菌作用,其抗菌活性明显强于各种单独对照各两种成分组合的混合对照.结论:生姜、食盐、醋酸三者能协同抑制常见食品污染菌的生长繁殖.
作者:关洪全;栗田启幸;大荒田素子;宫治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张珍玉治疗经期延长,以二至丸配阿胶以补血滋阴而止血,通过补血达到滋阴之目的.指出阴虚不等于血虚,血虚亦不等于阴虚,补血药都有滋阴作用,但滋阴药不一定补血.止血药不可过寒,应以辛寒药为主,寒则清热,辛则行散,既清热,又不碍血行.
作者:魏凤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认为中医所说的肝是一个广义概念,包含了西医所说的肝,是一个以肝脏为中心的,涉及多个器官多个组织的联合体,就病理而言,超出了实体肝的功能范畴.从肝藏血、主疏泄对肝的现代生理病理作了论述.
作者:徐志伟;王文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通过观察利肝宁对猪血清诱发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血清酶含量的影响,阐明对治疗慢性肝病的机理.利肝宁组成药物中大部分都有保护肝细胞、降低血清酶的作用.利肝宁有较好的降酶作用,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作者:李学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