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良;夏永宏
近年来基于肝脏超微结构的研究及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对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和进一步的阐明,认为肝纤维化是可逆性病变,肝硬变则不可逆转.[1]这10年来,对肝纤维化的防治研究获得了可喜的成就,展示出人类将控制肝纤维化的广阔前景.
作者:黄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 问题在历史上,师徒相授乃中医教育之基本模式.有鉴于中医思辨性与实践性相对较突出的特点,师徒相授在中医教育中具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模式已不能满足日渐扩大的社会需求.因此,以规范化、规模化培养人才为特色的院校式教育,必然走上历史的前台.中医的院校式教育起源于近代,民国时期各地相继组建中医专门学校,培养了一批在现代中医界卓有成就的医学大家.新中国时期,中医院校式教育得到大规模发展,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医专门人才,其历史贡献有目共睹.
作者:万晓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自古以来,在有关消渴或糖尿病的诸文献中,从未发现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的记载.自祝谌予先生首创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新途径以来,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研究发现,血瘀证是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证型,其发生率为60%~90%.[2、8]近年来,诸多学者从病机、宏观辨证、微观研究、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并指导临床的辨证分型,遣方用药,以及疗效评价,取得了一定进展.
作者:路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论述了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以及补肾中药对骨质疏松症几个相关基因如雌激素受体、维生素D受体、I型胶原、成骨细胞骨钙素、生长转化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肌球蛋白重链、基质金属蛋白酶-9等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从基因水平探讨补肾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
作者:韩丽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胖大海清凉润喉泡剂对慢性咽喉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80例慢性咽喉炎患者,随机对照分为胖大海清凉润喉泡剂(观察组)112例和阿莫西林(对照组)70例,观察胖大海清凉润喉泡剂对慢性咽喉炎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20.5%,有效率69.6%,无效率9.8%,对照组药分别为11.4%、34.3%、54.3%.结论:胖大海清凉润喉泡剂治疗慢性咽喉炎疗效好.
作者:张兆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 遗传压缩*发生在染色体上的信息技术染色体发生在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对原始的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进化程度高,相应包含的遗传信息亦庞大、复杂得多.怎样才能高效而又不失真地将数额巨大的遗传密码传送到下一代?对比现代信息技术可看到:染色体的缩聚、复制、解聚过程与数字通讯的信息压缩、传送、解压过程是多么地相似--为高保真地提高传输效率,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就是先将遗传信息压缩成染色体,复制成双份后,再在两新生细胞中染色体解压成各细胞器的过程!这一染色体压缩算法可令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量大减!
作者:卢六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多发于四肢,其次是胸腹壁,部分呈游走性发作.临床特点为:沿浅静脉走行区突发红肿、灼热、疼痛,出现硬结节或索条状肿物.近年来,本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李强;侯玉芬;张磊;于宗学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就近10年来高催乳素血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汤海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清代名医叶天士贯彻古今医术,学验俱茂,其对温病学的贡献尤为突出.但叶氏在发展温病学的同时,亦突出了对燥证治疗的认识.叶氏的代表性著作<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燥方多达38首,取效卓著,与其他论燥医家相比,显得尤为突出.其论燥之说对后世燥证的发展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笔者现就其治燥的38首方剂作计量学研究,以探讨治燥理论及制方用药特色.
作者:王学武;姜迎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用卫气营血理论作为辨证论治依据,探讨中医药治疗风湿病活动期发热的机理;强调清热解毒法可作为辨病治疗,始终贯穿于风湿病活动期发热的各个分型.
作者:于佐文;刘逖;金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为豆科植物内蒙黄芪或膜夹黄芪的干燥根.其化学成分以甙类、黄芪多糖(APS)、多种氨基酸、黄芪皂甙(TSA)、胡萝卜素、黄芪总黄酮(TFA)、微量元素等组成.黄芪用于治疗肾脏疾病其有效性在我国传统医学的长期临床实践中得到证实.近年来,有关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作者就此综述如下:
作者:谢席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观察中药肠康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治疗.观察治疗组120例应用中药肠康胶囊治疗,对照组84例应用阿米替林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17%,对照组为86.9%,两组疗效有明显差异(x2=10.9834,P<0.05);治疗组在改善IBS患者的便秘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x2=6.5775,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IBS患者的腹痛、腹泻、失眠多梦、体倦乏力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肠康胶囊治疗IBS有确切疗效.
作者:马保华;周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妇女以血为本,经孕胎产乳均以血为用.气血充盈,血脉流通,则经孕产乳均可正常.任何原因引起冲任气血不畅,胞宫血脉瘀阻,致使经隧不通,或血不归经,或壅聚成症,均可发生经孕产乳诸杂证,临床表现有腹痛、经水不利、闭经、出血、发热、肌肤甲错、两目暗黑、唇口干燥、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涩不利等,故活血化瘀法乃妇科常用之法.<金匮要略>妇人三篇系统地论述了血瘀证的成因、脉证、治疗,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作者:许丽绵;宋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药溶剂即药浴配方,系将中药的煎汁及提取物,或将其鲜品汁液加于浴汤中沐浴之用.可分为局部浴及全身浴.前者如洗发、洗眼、洗肛、洗手足;后者即含中药成分的汤液进行全身洗浴.
作者:王筠默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近年来,笔者从肌营养不良患者肌群萎缩无力与肌肉假性肥大等主要临床症状出发,从体虚毒滞、痰瘀交阻立论施治,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沈智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痛风、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等病症.
作者:夏永良;夏永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渐进性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对帕金森病的深入研究,治疗PD的方法和途径也日益增多,中医药增效减毒优势逐步肯定.怎样权衡利弊,将各种中西医疗法综合优化组合对PD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期更好地改善PD患者生活质量,延长预期寿命,已成为目前PD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者:潘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橄榄解酒饮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白酒灌胃法造模,5天后取肝组织制作电镜切片并观察.结果:橄榄解酒饮组的肝细胞线粒体结构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恢复,没有肿大及功能下降,肝细胞分泌产生蛋白质的能力及核酸代谢明显优于模型组,脂滴情况明显减轻,以大剂量组为显著.结论:橄榄解酒饮能明显保护肝细胞线粒体,促进细胞代谢,增强细胞功能,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作者:彭勃;苗明三;王颖芳;朱平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Ⅰ型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绝经后导致机体内骨代谢紊乱,钙化机制异常,骨的转换率增高,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并引起整体骨量丢失加快,骨的构成成分发生改变,造成骨的细微结构破坏,骨的质量下降,终导致骨的生物力学强度下降。倪宗珈教授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此类病人时,从四个方面入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今总结如下.
作者:张颖;楮贵保;杜建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方药组成木贼草60g,山药20g,核桃树枝100g,石斛20g,沙参10g,铁树叶20g,白术10g,茯苓10g ,木香10g,桂枝5g,炙甘草5g,枳壳10g,露蜂房10g.
作者:毕朝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