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辨证治疗糖尿病96例疗效分析

魏耕树;张亚芬;焦正斌

关键词:糖尿病/中药治疗, 复方中药/治疗应用, 益气药/治疗应用, 养阴药/治疗应用
摘要: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多系统、多脏腑受损,三大代谢紊乱的综合性痰病,临床中既要把握痰病的演变规律,又要依据个体化以达其变.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党参、黄芪、生地、麦冬、丹参等)内服,治疗糖尿病96例.总有效率90.6%,血糖疗效总有效率91.7%,尿糖疗效总有效率97.9%.提示本方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作用.指出,糖尿病病机在于燥热偏盛,阴津亏耗.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有局限性,糖尿病是多系统、多脏腑,三大代谢紊乱的综合性痰病,治疗既要把握疾病的演变规律,善常法,又要依据个体化证候以达其变.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同分型血浆胃动素与胃泌素水平的对照研究

    对41例功能消化不良患者测定空腹血浆胃动素、胃泌素含量.其中14例患者同时测定餐后30min血浆胃动素、胃泌素含量,并与25例十二指肠溃疡和15例健康者对照.证明运动障碍型与反流样型FD患者的空腹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比较皆有显著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溃疡样型及反流样择型的血浆胃动素明显增高,反流样型同时伴有胃泌素增高.指出,胃动素与胃泌素的分泌异常被认为与FD的形成有较密切的关系.

    作者:黄穗平;林燕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排钱草总生物碱对肝纤维化大鼠过氧化脂质含量的影响

    观察排钱草总生物碱对肝纤维化大鼠过氧化脂质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通过预防实验和治疗实验,分别测定大鼠肝脏线粒体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和血清中SOD、谷丙转氨酶(SGPT)活性、MDA和透明质酸(HA)含量,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并与秋水仙碱进行药效比较.结果证明:无论是预防实验或是治疗实验,排钱草总生物碱均能显著提高肝纤维化大鼠肝线粒体及血清中SOD活性,降低肝线粒体及血清中MDA含量,降低血清SGPT活性、HA和肝组织中Hyp含量,效果与秋水仙碱相近,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指出,排钱草总生物碱具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作者:余胜民;钟鸣;黄琳芸;杨增艳;雷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口服狼毒蛋煎剂对大鼠慢性毒性实验研究

    观察狼毒蛋煎剂对大鼠的慢性毒性.实验证明:狼毒蛋煎剂对动物体重无明显影响,低剂量无明显毒副作用.但随着剂量增加可升高血清AST、ALT水平,停药后二者均显著降低,其中AST恢复至正常水平.狼毒蛋煎剂低剂量组对各器官无组织学损伤,中、大剂量组有实验动物肝脏、睾丸出现少量实质细胞变性,肾脏、肾上腺、肺组织、脑组织部分间质组织损伤,其它脏器无病理组织学改变.停药2周后损伤可恢复正常.

    作者:孙志刚;梁为民;王东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内经》中精神疾病理论特色浅析

    强调精神活动与五脏的内在联系,突出情志因素与精神痰病的密切关系,阐发精神疾病临床表现的复杂多样性,重视精神疾病诊疗的几方面特征性,探讨分析了《内经》精神疾病理论特色.认为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精神异常的重要因素,异常情志刺激可直接造成内脏损伤,或神失所藏.目前对其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弘扬《内经》理论,拓展中医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

    作者:钱会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风术后并消化道出血56例证治分析

    分析总结了高血压出血性中风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断,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想效果.对所经治的56例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有44例入院时血压明显高于正常值水平.在明确有外科手术指征后急诊行手术治疗.术后均给予常规的预防和治疗.多数出血得到控制,有7例复发者多次治疗并请消化内科协助治疗好转.3例因消化道大出血而迅速死亡.指出,中风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经积极的预防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绝大多数疗效满意.

    作者:刘德亮;魏峥;常杰;富蓉;李扬;陈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野山参与市场山参的商品特征

    野山参,是指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nxginsong在森林中自然生长的人参.野生人参种自然落地或被鸟兽吞食后,排出体外,自然发芽生长的人参,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既不移动又不加任何人为条件而形成的人参.

    作者:何立华;崔志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附子理中汤择时用药对脾阳虚家兔免疫功能的影响

    采用苦寒泻下加饥饱失常法塑造脾阳虚家兔模型,然后分别于巳、申、亥时采用附子理中汤灌胃疗法,检测T淋巴细胞转化率,红细胞CRI活性.结果显示:附子理中汤能提高脾阳虚家兔T淋巴细胞转化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并以脾经的峰值时辰巳时组为著,申时组次之,亥时组又次之,且均显著优于自愈组,证明择时治疗的疗效是肯定的.为探讨临床辨证择时治疗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作者:严桂珍;郑家铿;许少峰;李奕棋;吴敏怡;王芗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柴葛解肌汤源流证治用药考辨

    柴葛解肌汤系明代医家陶华所创,这首倍受后世医家推崇之名方,在理论上却存在着不少争议.笔者在重温伤寒学派、易水学派有关医家的论著后,对其制方之旨、主治病证及组方用药,有了新的看法,今不揣浅陋,陈述如下:

    作者:贾波;赖玉琴;张苏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冠心病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突破点浅释

    分析中医研究冠心病现状,提出存在重治疗轻预防、个体治疗与群体治疗难以兼顾、分型研究重虚寒轻实热、缺乏实证性研究、理论研究滞后、治则治法有待更新等问题.认为:加强体质研究是实现学科发展的突破点.指出:单纯依赖现代实验医学的方法是不够的,必须尊重和应用中医学的方法,坚持以临床为中心,以实践为根本,逐步建立新概念、新理论,这是中医学研究冠心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作者:鲁明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揽要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为临床常见的一种老年性皮肤病.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将有关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文献资料归纳综述如下:

    作者:徐志伟;柴雅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脾胃与男性之性相关理论浅探

    通过研究中医古代文献及现代医学对男性性器官、性生理、性病理、性治疗的认识,概括地阐述了脾胃在男性性活动中的生理功能及在性疾病诊治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脾胃所主之水谷精微物质是性反应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些物质,性反应就失去了存在条件,性涉及天癸、肾、脑、心、肝、肺等器官的功能状态,但脾胃确在性医学中充当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应受到充分重视.

    作者:刘建荣;曹继刚;白兰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体位性神经损伤三例例析

    周围神经损伤因体位不当导致神经干受压、神经功能丧失而发生一过性肢体瘫痪者并不多见.现将诊治的因劳动体位、睡卧势不当等原因发生神经干受压而致肢体瘫痪病案3例报告如下:

    作者:董文毅;傅景兰;傅景兰;丁涛;吴操;樊丽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98例辨治及心理治疗

    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大于500ml为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h内,严重危及产妇生命,其出血量的多少与产妇的心理因素相关.笔者现对98例该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商桂珍;王玉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综合疗法治疗紧张型精神分裂症58例

    笔者以中医药为主,结合针灸,辅用偏低剂量的西药,治疗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将1990年元月~1992年12月所收治的精神分裂症紧张型患者中,坚持系统治疗,且有远期随访结果的58例临床观察结果,报告于下: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脾肾阴虚证模型大鼠自由基损伤的比较研究

    探讨实验性脾、肾阴虚模型大鼠自由基损伤的差异性.方法:采用经典方法分别复制了脾阴虚证和肾阴虚证动物模型.观察并对比了两种模型大鼠和相应治疗组的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心肌黄酶(DT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脾、肾阴虚模型大鼠LPO升高,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均下降,且组间差异显著.滋脾阴和补肾阴药物具有降低LPO,升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结论:脂质过氧化损伤是脾、肾阴虚证形成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

    作者:吕爱平;李德新;易杰;林庶茹;夏淑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李振吉在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上指出要为促进中医药在新世纪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6例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医学称骨痹,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国内外许多骨科学者都在致力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研究,以终止或逆转病变,挽救缺血性坏死股骨头,以便使病人自身的股骨头恢复和保持髋关节功能.笔者应用中医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金才;汪金霞;赵广富;彭晓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辨证治疗糖尿病96例疗效分析

    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多系统、多脏腑受损,三大代谢紊乱的综合性痰病,临床中既要把握痰病的演变规律,又要依据个体化以达其变.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党参、黄芪、生地、麦冬、丹参等)内服,治疗糖尿病96例.总有效率90.6%,血糖疗效总有效率91.7%,尿糖疗效总有效率97.9%.提示本方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作用.指出,糖尿病病机在于燥热偏盛,阴津亏耗.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有局限性,糖尿病是多系统、多脏腑,三大代谢紊乱的综合性痰病,治疗既要把握疾病的演变规律,善常法,又要依据个体化证候以达其变.

    作者:魏耕树;张亚芬;焦正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通痹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

    探索通痹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理,并与雷公藤多甙片进行对比.通痹颗粒对AA大鼠的原发性和继发性病变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紊乱.指出:通痹颗粒有活血祛风、散寒除湿、和解通脉之功能,可使半表半里之邪迅速得解,外感之风寒湿邪得除,痹阻之气得行,却无耗损之弊,对AA大鼠的治疗是通过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细胞免疫功能而起作用.

    作者:马骥;卢秉久;朱晓明;陶淑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老年胸痹病因病机及证治

    胸痹是邪闭心络、气血不畅而致胸闷心痛,甚则心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心脉疾病.胸痹既是一个病名,又是病位病机的概括,主要包括现代医学冠心病等,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认为如果病人没有并发症及急性冠脉供血不足临床表现,辨证施治,以益气健脾、化瘀通络为主要治法治疗老年性胸痹,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曲淑琴;杨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