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腹及阴道联合超声检查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杨琛;陈俊英;钱超文;赵惠琤

关键词:宫颈肿瘤, 诊断, 经腹超声, 经阴道超声
摘要:[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及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组织学证实85例宫颈癌临床病理资料,并将超声分期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腹及经阴道联合超声检查分期与病理结果相符合达77例,符合率为90.6%.[结论] 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超声可较为准确诊断宫颈癌,具有方便可靠的优点.
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107例大细胞肺癌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大细胞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1961~2007年间收治的107例大细胞肺癌的临床资料.对随诊资料完整连续的59例的生存情况作一统计.[结果] 全组大细胞肺癌发生于双肺上叶共79例,占73.8%;术前仅2例获得病理诊断.随诊资料完整的连续59例患者中根治和姑息手术病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3.4%、0.[结论] 大细胞肺癌是少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具有相对独特的临床表现;与手术治疗的其他肺癌相比,大细胞肺癌的预后明显较差;根治切除是综合治疗的关键.

    作者:赵峻;薛奇;程贵余;孙克林;赫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乳腺癌30例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TE)新辅助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的客观缓解率、手术切除率及毒副反应.[方法] 2005年10月至2008年8月,30例经空芯针活检组织学诊断证实的老年LABC行TE方案新辅助化疗,Ⅲ a期17例,Ⅲb期11例,Ⅲc期2例,中位年龄74岁;化疗剂量为:多西紫杉醇75mg/m2,d1静滴,表柔比星60mg/m2,d1静滴,每3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TE方案之后对病灶进行首次评估,以决定是否再给予1~2个周期TE后再接受手术或放射治疗.[结果] 30例患者接受2~4个周期TE方案的新辅助化疗,25例降低了临床分期,降期率为75.0%(25/30);临床完全缓解率(CCR)及临床部分缓解率(CPR)分别为23.3%(7/30)、53.3%(16/30);手术切除率为96.7%(29/30).常见毒副反应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轻中度脱发、恶心、呕吐、体液潴留、肌肉关节疼痛等.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分别为23.3%(7/30)和3.3%(1/30).[结论] TE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老年LABC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以降低临床分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GLUT-1和β-caten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β-连接蛋白(β-catenin)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40例宫颈癌组织中CLUT-1及β-catenin表达水平.[结果] GLUT-1在CIN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在正常对照组中无表达.宫颈癌组织中GLUT-1表达率显著高于CIN组(82.5% vs.52%,P=0.006);宫颈癌Ⅱ期中GLUT-1表达率显著高于Ⅰ期(88.89%vs.69.23%,P=0.044);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中GLUT-1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100% vs.69.57%,P=0.014);各期宫颈癌组、各病理分级中GLUT-1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P=0.216).宫颈癌组织中GLUT-1阳性表达率与临床期别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组织病理分级无关.β-catenin在正常对照组未发现异常表达.宫颈癌组β-catenin异常表达率显著高于CIN组(85% vs.52%,P=0.009),但不同分期宫颈癌组β-catenin常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77% vs.89%,P=0.370);β-catenin异常表达的宫颈癌组中GLUT-1阳性率显著高于β-catenin正常表达的宫颈癌组(91.18% vs.33.33%,P<0.001),且宫颈癌组中β-catenin异常表达和GLUT-1阳性表达成正相关(r=0.584,P<0.001).[结论] 联合检测宫颈癌组织中GLUT-1和β-catenin的表达有助于了解宫颈癌生物学行为,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与判断预后提供帮助.

    作者:段巧稚;耿晓星;李运明;王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早期子宫颈浸润鳞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表达

    [目的] 探讨早期子宫颈浸润鳞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58例子宫颈浸润鳞癌组织和10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OX-2表达.[结果] 早期子宫颈鳞癌组织COX-2阳性表达率为55.70%(88/158),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0/100)(X2=84.527,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组织COX-2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宫颈深间质浸润和脉管内瘤栓有关(P<0.05);与年龄、淋巴结转移、复发/转移、病理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早期子宫颈鳞癌组织COX-2表达阳性者应慎重考虑术后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陈鲁;羊正炎;张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青年人直肠癌的临床特点48例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人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5岁以下青年人直肠癌48例临床资料,并与60岁以上老年人直肠癌256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青年人直肠癌以大便次数增多、肛门坠胀、腹痛、腹胀、肛门疼痛及骶尾部疼痛为主;肿块距肛缘小于7cm占70.83%;肿瘤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居多;肿瘤中晚期(Dukes'C期+D期)比例显著高于老年人(81.25%vs.55.08%);根治性手术率低(58.33%vs.88.67%);误诊率高;3年生存率低(16.67%vs.43.36%).[结论] 青年人直肠癌以腹痛、腹胀、肛门坠胀及骶尾部疼痛为主,低位直肠癌多见,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居多,肿瘤细胞分化差、侵袭性强,且易延误诊断,误诊率高,预后不良.

    作者:唐毓林;叶海洪;张涌泉;甘雨;许景洪;李立志;黄文文;黄正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胃间质瘤37例诊治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GST)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2007年间37例手术切除的GST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7例GST中肿瘤位于胃底部、胃体部、胃窦部分别为6例、11例、20例.肿瘤平均直径5.45±4.53cm.免疫组化分析CD117阳性表达率为97.0%.全组35例施行肿瘤完全切除术.另2例分别行姑息切除或活检.32例患者获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0%、88.2%、81.1%.Fletcher恶性风险分级与生存率密切相关(P=0.002),极低度、低度、中度风险组与高度风险组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值均<0.05).[结论] 应高度重视GST初次手术的完全切除,对恶性风险较高的GST需积极施行切除范围较大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威;叶再元;邵钦树;赵仲生;王跃东;许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肝癌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生化指标分析

    为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胆碱脂酶(ChE)、α-L-岩藻糖苷酶(AFU)、钠(Na)、钙(Ca)对评价肝癌、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采集90例肝硬化、58例肝癌、13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在Olympus AU2700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结果显示PA和ChE在肝癌和肝硬化组中的异常率高,分别为87.93%、84.48%和96.67%、94.44%,提示肝功能检测指标中以PA、ChE较敏感地反映肝癌、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

    作者:黄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宫颈癌和食管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型的检测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及食管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其基因型分布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方法分别检测200例宫颈癌和140例食管癌的HPV基因型,计算HPV感染率.分析HPV基因型与癌肿类型的关系.[结果] 200例宫颈癌的HPV阳性率为94.00%(188/200).共检测到9种HPV基因型,其中主要基因型为HPV16(74.00%)和HPV18(16.00%),HPV双重感染的阳性率达12.00%(24/200).169例宫颈鳞癌的HPV阳性率为95.86%,显著高于腺癌的80.00%(X2=9.73,P<0.01),但HPV16、18和HPV双重感染在鳞、腺癌中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在140例食管癌组织中,未检测到任何基因型别的HPV.[结论] 宫颈癌组织的HPV感染型别多样,HPV16、18为常见类型,HPV感染更常见于宫颈鳞癌.但HPV各型别的分布与癌肿类型无关,HPV似乎与食管癌的发生无关.

    作者:崔金环;杨光;苏锡康;宋长山;曾劲伟;李晓杰;徐志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三氧化二砷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肝癌细胞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对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DNA Ladder检测及流式细胞术等观察As2O3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细胞内ROS的变化.[结果] As2O3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DNA Ladder检测示,12umol/LAs2O3处理HepG2细胞48h开始出现DNA Ladder条带.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As2O3处理人肝癌细胞HepG212、24、36h后细胞内RO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呈时间依赖性.[结论] As2O3可通过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提高细胞内ROS水平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刘小敏;梁晓秋;张杨;曾春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同步放疗新辅助治疗1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

    [目的] 评估同步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10例不可切除ⅢB期局部晚期乳腺癌在术前接受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同步放疗新辅助治疗,新辅助放化疗结束后2~3周手术,评价疗效与毒副作用.[结果] 10例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肿块缩小,均完成改良根治术,无一例皮瓣坏死.血液系统和消化道毒性反应较轻.无严重的神经系统以及心脏毒性反应.[结论] 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联合化疗、手术与放疗可以显著提高局部治疗疗效,毒副作用可耐受.

    作者:胡桂女;赵永明;蔡忠芳;赵小康;方萍;钱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可溶性B7-H4在乳腺癌血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可溶性B7-H4在乳腺癌血清中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相关性.[方法] 建立检测可溶性B7-H4的间接ELISA法,对37例术后乳腺癌患者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其与绝经与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ER和PR表达、Her-2/neu状态的相关性.[结果] 建立的夹心ELISA法检测B7-H4的线性范围为3.13~200 ug/L,37例术后乳腺癌患者血清B7-H4的含量为42.52±16.63ug/L,含量的高低与肿瘤中Her-2/neu状态、绝经与否相关.Her-2/neu阳性患者血清中表达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0.05),绝经后患者B7-H4表达明显高于绝经前患者(P<0.05).[结论] 乳腺癌血清可溶性B7-H4的含量可能与其预后及进展相关.

    作者:王玉洲;张英;杨志雄;杨志诚;徐军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人Egr-1启动子调控的自杀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鼻咽癌细胞株中的放射诱导表达

    [目的] 构建由人Egr-1放射诱导性启动子调控的自杀基因靶向性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人鼻咽癌细胞株CNE,比较射线诱导前后自杀基因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根据Genebank数据库提供的人Egr-1启动子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克隆人Egr-1启动子,采用PCR、酶切、连接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pcDNA3.1(+)-Egr-1-CD重组质粒表达载体,并利用脂质体转染方法转染人CNE细胞株,经G418筛选后获得阳性细胞克隆.RT-PCR分析鉴定0、5、10、15、20Gy放射剂量进行6MV X线照射对CD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经PCR、酶切、测序等证实了pcDNA3.1(+)-Egr-1-CD重组靶向性质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G418筛选所得到的CNE细胞阳性克隆经不同放射剂量的诱导后,RT-PCR结果显示体外放射线照射可显著提高CNE细胞中CDmRNA的表达水平,在10Gy及15Gy组CD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尤以15Gy组CDmRNA的表达水平高,在20Gy组CDmRNA的表达水平反而下降.[结论] pcDNA3.1(+)-Egr-1-CD重组质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成功转染人鼻咽癌细胞株,建立了基因表达与放射的剂量效应关系,为后续的临床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吴君心;谢云青;邱素芳;郑秋红;潘建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差异蛋白质组学在肺癌诊断及个体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蛋白组学目前在肺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蛋白质水平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应用蛋白组学技术在外周血、痰等样本中寻找肿瘤特异分子标志,有望找到新的肺癌肿瘤标志物应用于肺癌的诊断与治疗.全文就差异蛋白质组学在肺癌的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廖晓东;毛伟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奥曲肽联合康莱特治疗原发性肝癌66例

    [目的] 研究奥曲肽联合康莱特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原发性肝癌66例,给药方法:奥曲肽(Oc-treotide)100 ug,q8h,康莱特100ml,ivgtt,qd,d1-20,间隔10d重复,用至肿瘤有进展证据时停药.[结果] 治疗2个月全组无CR,PR 10例,MR 17例,SD 25例.PD 14例.TP为2.7±1.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6.8个月;疼痛缓解阳性率为58.6%;生存质量提高率为77.3%:行为状态阳性率为68.2%;体重变化阳性率为37.9%.毒副反应轻.[结论] 奥曲肽联合康莱特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较为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缪建华;钟皎;赵帆;孙春花;陶苏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腹及阴道联合超声检查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及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组织学证实85例宫颈癌临床病理资料,并将超声分期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腹及经阴道联合超声检查分期与病理结果相符合达77例,符合率为90.6%.[结论] 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超声可较为准确诊断宫颈癌,具有方便可靠的优点.

    作者:杨琛;陈俊英;钱超文;赵惠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肠癌中Cyclin E、PTEN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评价Cyclin E和PTEN蛋白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大肠癌标本及加例距癌组织5cm处的肠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组织中Cyclin E、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yclin E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27.50% vs.63.35%,P=0.0000);Cyclin E在大肠癌高、中、低分化中阳性率逐渐升高,淋巴结转移者Cyclin E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转移者(P=0.036).而PTEN则相反,在大肠癌中PTEN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结论] Cyclin E和PTEN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有关.

    作者:王佩飞;陈建武;郑元正;陈良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MMP-7和MMP-9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9(MMP-7、MMP-9)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测定49例葡萄胎(其中8例发生恶变,列为葡萄胎恶变组),8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其中6例侵蚀性葡萄胎,2例绒毛膜癌)和18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MMP-7、MMP-9的蛋白表达量;用RT-PCR法测定其中的35例葡萄胎(其中6例发生恶变,列为葡萄胎恶变组)和18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的MMP-7、MMP-9mRNA表达量.[结果] MMP-7、MMP-9的蛋白表达量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及葡萄胎恶变组中的表达分别高于正常绒毛和葡萄胎未恶变组(P<0.05);MMP-7、MMP-9 mRNA表达量在三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MP-7和MMP-9可能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参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王灵芝;戴淑真;宋克娟;田甜;牛兆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由于HPV L1蛋白结构保守.含多个抗原表位,在真核及原核细胞中表达后能自我装配形成病毒样颗粒(VLP),其结构和抗原表位与天然的病毒颗粒十分相似,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是HPV预防性疫苗的主要靶抗原.目前上市的HPV-VLPs疫苗主要是从昆虫细胞和酵母细胞中表达纯化,该类疫苗具备很高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能够有效地预防相应型别HPV持续感染及其引发的宫颈癌.但该类疫苗成本很高,受经济条件限制,这种疫苗很难在发展中国家广泛应用.

    作者:马正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前哨淋巴结检测13例头颈鳞癌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头颈鳞癌中前哨淋巴结(SLN)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2002年收治的13例头颈鳞癌患者(10例cN0,3例cN1)接受前哨淋巴结检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cN0头颈鳞癌患者全部探测出SLN,3例cN1患者中2例淋巴结阳性.全部患者随访26~68个月,1例死于第二原发癌肺癌,2例死于局部复发.[结论] 头颈鳞癌颈部cN0的前哨淋巴结检测对发现隐性转移灶是可行的.

    作者:刘明波;徐志坚;祁永发;徐震纲;赵素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45例

    [目的] 评价小剂量紫杉醇每周给药同步放疗对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88例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分为单纯放疗(对照组)43例,紫杉醇同步放疗(研究组)45例.[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鼻咽全消率分别为95.6%、83.7%(P>0.05),颈淋巴结残留率分别为6.7%、23.3%(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80.0%、60.5%(P<0.05),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0%、51.2%和31.1%、2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8.9%、3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和Ⅲ度口腔黏膜反应.[结论] 小剂量紫杉醇每周化疗同步放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颈淋巴消除率,但未能明显提高远期生存率.

    作者:梁荣;余忠华;林晓明;陈梓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