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益;邱德正;杜立新;王蕾;宋海岩;冯伟;孟庆国
霉变甘蔗中毒者极罕见,现报道2例如下.病例资料病例1,女,4岁,食用霉变甘蔗1h后即出现恶心、呕吐,进而昏迷入院.体检:T 36.3℃,P 110次/分,R 12次/分,BP 15/10kPa.神志不清,口唇发绀.
作者:汪军;胡必富;李文艳;江广斌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病例资料患者,女,47岁.半年前右膝关节肿胀、疼痛,发现腘窝肿块,触及质软.2个月前症状加重.体检:右膝关节肿胀并有压痛,腘窝及髌上可触及肿块.CT示右侧腘窝皮下及关节腔周围囊状水样密度影,有壁,边缘光整,周围组织受压移位.
作者:韩新巍;吴刚;王艳丽;马南;高雪梅;李永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肿瘤血管微循环的病理基础肿瘤是血管依赖性生长的,其生长经历了两个时期[1,2]:血管前期(无血管期)与血管生长期.血管前期肿瘤生长缓慢,体积小;进入血管生长期,肿瘤迅速生长,肿瘤内血管大量生成.此时肿瘤内的血管有2种[3]:一种为来自宿主延伸至肿瘤的血管以及肿瘤内残存的肿瘤化的宿主血管;另一种为在肿瘤血管生成因子(tumor angiogenesis factor,TAF)作用下而生成的肿瘤血管.
作者:陆永萍;黄道中;邓又斌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DSA表现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30次DSA的同时选用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法检测血清的VEGF水平.健康人标本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24例HCC血管造影中,18例有肝动脉肿瘤染色,瘤区肝动脉染色15例为多血供;3例为少血供; 4例仅表现为门静脉供血;1例为肠系膜上动脉供血,且合并动脉门静脉瘘;另1例肿瘤无血供.HCC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194.5±104.2)ng/l与对照组(132.4±47.9)n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肝癌病灶血供丰富或伴有动静脉瘘形成者,血循环中VEGF浓度明显增高,且和肝内播散、肝癌复发及转移呈正相关.
作者:陈方满;黄新宇;汤荣华;陈基明;汪国强;汪和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肝脏结节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密切相关.采用能准确反映肝脏结节的病理组织学特点以及演变规律的分类标准,有利于肝结节的影像学早期发现和诊断.本文总结了各类肝结节的定义、病理特征和与之相应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并探讨超声、CT、MRI、血管造影性CT等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
作者:宋彬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脑灰质异位为神经元在异常部位聚集形成灰质结节,是一种少见的先天畸形,也是顽固性癫痫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2例灰质异位患者行MRI、PET检查,分析了其病因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神经放射学的认识.
作者:李书家;胡喜斌;高克克;孙蕊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喉部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仿真内镜技术,结合轴位对喉部病变的诊断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喉部病变采用东芝Asteion螺旋CT检查,扫描参数为准直3mm,螺距1.0,重建间隔3mm,仿真内镜重建间隔1mm,利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选择多平面重建、仿真内镜进行观察.结果:螺旋CT轴位片对病变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96.8%,轴位所见均与手术吻合,MPR重建及CT仿真内镜,相互补充可显示更多细节,但诊断符合率并无差别.结论:常规CT轴位结合MPR及CT仿真内镜,使喉部病变的细节显示得到了很大提高,病变定位定性的准确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作者:周星帆;王丽萍;王书智;吴前芝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880例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结果,重点探讨冠心病的CAG和左心室造影表现及其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内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DSA选择性CAG证实的病变≥50%直径狭窄病例652例,依病变狭窄程度,累及冠状动脉部位、数目、形态,冠状动脉优势状况,侧支循环及心肌梗死病例左室壁运动情况和射血分数(EF)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狭窄或闭塞652例(74.1%),冠状动脉右优势型591例(67.2%),左优势型105例(11.9%),均衡型184例(20.9%),单支病变247例(37.9%),2支病变184例(28.2%),3支病变221例(33.9%),受累血管1075支1477处,重度狭窄及闭塞635处(占47.9%).133例(20.4%)有不同程度侧支循环形成,421例做了左心室造影射血分数(LVEF)及室壁运动缩率分析,EF≥50%的286例(67.9%),EF 40%~50%的101例(24%),<40%者34例(8.1%),经统计分析,严重冠状动脉狭窄与闭塞合并室壁瘤者与单纯狭窄病变LVEF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冠状动脉循环与分布多数为右优势型;冠状动脉病变多累及前降支(LAD),其次为右冠状动脉(RCA)及左回旋支(LCF);病变程度多为严重狭窄;侧支循环形成良好者对左心室功能有保护作用;高质量的DSA设备是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重要基础.
作者:曾建华;王蜀燕;陈卫国;成官迅;段刚;侯玉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分析方法评价临床病史在CT平扫诊断早期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梗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证实的有或无早期MCA梗死(<12h)病例各35例,3名医师在有或无病史情况下分别进行诊断,采用Windows 95版Rockit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无病史结果与有病史结果相比,诊断敏感性和准确率分别从77%、67%增至88%、88%,有病史结果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无病史时的面积(P<0.05).结论:在CT平扫诊断早期MCA梗死中了解病史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廖美焱;孙骏谟;张在鹏;田志雄;屈艳娟;梅斌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认识和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GISTs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病灶分布于胃22例,小肠7例,胃肠道外2例;肿瘤平均直径6.5cm.病理分型:良性6例,交界性7例,恶性18例.临床表现多为腹部不适(18/28)、消化道出血(13/28)、腹痛(11/28)和消瘦(5/28).主要影像学表现为粘膜下富血供肿块,境界清晰光整,外生性为主,内部出血、坏死、囊变明显,局部淋巴结无转移.结论:GISTs是一类潜在恶性的肿瘤,应手术完整切除.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但不能定性,确诊需依赖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
作者:徐宏伟;晁明;刘奕清;徐风峰;赵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1995年Winter等[1]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肝脏移植前后肝动脉进行评价,认为CTA与传统血管造影同样准确,且无创价廉.
作者:张龙江;宋光义;包颜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改进下肢深静脉造影方法的可行性.方法:33例39条下肢,在深静脉顺行造影明确下肢静脉回流通畅后,随即行经皮腘静脉穿刺插管造影,检查每一对股腘静脉瓣膜的功能.结果:38条下肢为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1条,均属静脉倒流性疾病.深静脉倒流程度0° 1条、2° 3条、3° 21条、4° 14条.结论:将顺行和经皮腘静脉插管造影合并进行,是一次性解决下肢深静脉诊断的可行方法.
作者:耿坚;张安君;王菊凤;黄学菁;张闽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瘘道(桡动脉与头静脉侧端吻合)阻塞后用SP微导管的同轴导管技术微创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5例内瘘闭塞的肾透析患者,行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溶栓治疗.其中4例右侧、1例左侧桡动脉-头静脉人工造瘘堵塞,经皮右股动脉或肱动脉穿刺插管,送入headhunt经左或右锁骨下动脉至人工造瘘的桡动脉阻塞端,再送入SP微导管进行血栓溶栓术及导丝穿刺血栓松解术.全过程2~4h,实际溶栓时间50min~2h.结果:4例患者再通术成功,1例因狭窄而未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SP微导管的同轴导管技术行肾透析患者的桡动脉-肘正中静脉人工内瘘阻塞的溶栓及血栓松解术简便、安全、有效而且微创.
作者:屈国林;陈肇一;伦利德;徐家兴;邓京京;吕春燕;杨淑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索数字减影技术在不孕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X线数字减影设备下用复方泛影葡胺对164例不孕症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并用导丝对其中35例输卵管阻塞的患者进行输卵管再通治疗.结果:90.9%(149/164)患者造影发现异常,包括子宫发育异常24例,输卵管阻塞114例,输卵管结核3例,盆腔粘连29例.输卵管再通成功率82.9%,再通后受孕率为 34.3%.结论:数字减影成像技术大大提高了子宫输卵管造影对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水溶性对比剂比碘油更加准确、安全;输卵管再通术可作为输卵管阻塞患者初步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周汝明;刘闽华;邱水波;杨慧君;庄少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粉尘、潮湿空气及高压放电后产生的杂质等中间介质,在静电或高电压的作用下,在空气或绝缘油中产生电弧,使电路发生短路引起X线机、CT机故障,3例分析如下.
作者:林国夫;丁惠;陈新龙;钱津道;任根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作者:潘初;徐海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1946年美国Purcell和Bloch[1,2]首次发现核磁共振现象,而后1973年~1974年Moon、Richard和Hoult开始应用MR对离体标本进行波谱测定.近年来MR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从实验研究转入临床应用阶段.本文仅就MRS基本原理及其于脊髓创伤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贾宁阳;常恒;肖湘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脑膜瘤较常见,但脑膜瘤全部钙化者在文献[1,2]中偶有提及,现分析12例如下.
作者:胡洪斌;石郧光;马正合;魏光耀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作者:潘初;徐海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儿童先天性眶周囊肿的CT表现以尽早作出准确诊断,指导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儿童先天性眶周囊肿的CT表现.结果:25例均表现为眶周囊性肿块,均为单眼发病,其中左眼15例,右眼10例.19例眶周骨壁有压迹,1例较大者眼球受压轻度移位.肿块直径0.5~1.5cm,12例内部密度均匀,13例密度不均,CT值均<10HU,其中18例为负值,范围-10~0HU,增强扫描6例囊壁呈环状强化.结论:CT扫描具有特征性表现,能作出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指导手术治疗.
作者:王芳;徐祖高;邵剑波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