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徐向君

关键词:高通量透析, 终末期肾病, 尿毒症, 血脂
摘要:心血管疾病被认为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1].研究表明,尿毒症患者心血管并发症主要与患者血脂代谢紊乱有关[2],而改善尿毒症患者脂质代谢紊乱,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探讨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作者对医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医院专利申报与授权的管理

    近年来科研管理方法面临巨大挑战,需要进一步创新.方法创新是改进管理模式,提高效率,观念创新是对科研管理的理解更加准确、科学.科研管理方法的创新可以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刺激科研工作者的创造力,加快科研工作的发展步伐.然而目前许多医院的科研管理系统的效率不高,许多科研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和社会发展脱节.改进科研管理模式,提高科研管理质量,增强科研管理能力确实是刻不容缓[1].

    作者:朱剑武;陈宇;任春霞;陈客宏;李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Livin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L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uper Vision (SV)两步法检测Livin蛋白在8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A)及其癌旁非癌组织(B)和2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Livin蛋白在AB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4%(58/86),3.5%(3/86),0(0/20),AB和AC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BC无统计学差异(P>0.05);Livin蛋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是否复发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数目、组织学分级、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等无关(P>0.05).结论 Livin可能在某些环节参与了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及复发,有望成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早期诊断、监测复发的瘤标之一.

    作者:吴德柱;林雨冬;李清林;王剑平;刘天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力值下牙移入牵张成骨新骨内牙周组织改建的对比性分析

    目的 研究不同力值作用下牵张成骨区内实验牙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动态变化.方法 将8只Beagle犬依据牵张成骨后移动实验牙所用力值分为50 g组和100g组,每组4只.各组右侧以相应力值将实验牙向远中位置移进骨再生区域,将各组左侧设置为研究对照,不予加力.对比分析加力各时点(加力前、后、1d、2d、3d、7d、14d、28 d)实验牙GCF中AST动态变化.结果 各组不同时点实验牙GCF中AST动态变化明显(P<0.01),各组近远中侧的GCF中AST动态变化明显(P<0.01);受力后50g组与100 g组表现为下降趋势,在21 d回归为基线水平;受力后24 h,100g组的AST表现为下降趋势,在7d后表现为低水平维持;予以定时分析发现,100 g组AST在基线水平趋势以下维持当21 d时可呈恢复表现,但随后又呈上升趋势.结论 在实施牵张成骨治疗患者的牙周组织以及细胞中,AST的活性改变及分布,同正畸力的施加时间、大小、作用部位高度相关.AST在施加100g力时,AST波动变化呈稳定状态,能为临床判定正畸加力预期效果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凌宁;王银龙;储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程度血清胆汁酸水平对早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大多数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平均发病孕周为30周,有约11.5%发生在孕28周以前[1].主要以肝功能异常及无皮损性瘙痒为特点,一般在妊娠结束这些症状会消失.病因及发生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ICP对母体影响甚小,但对胎儿影响极大,可造成胎儿窘迫、死胎及新生儿窒息等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尚无可靠的检测指标能够预测胎儿安全.有学者研究发现,ICP的分度与围生儿结局明显相关[2-3].本研究以作者医院治疗的51例妊娠早期(孕周<28周)出现ICP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胆汁酸水平围生儿的结局.

    作者:沈倩倩;金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某部队团以下官兵住院疾病谱调查

    随着我军军事变革的深入,了解基层官兵的常见疾病的发生特点,为建立健康军营和卫勤保障提供参考,调查官兵疾病发生情况很有必要[1].某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服务陆、海、空军官兵.通过对某院2001/2011年间住院官兵资料的回顾性统计分析,探讨团以下干部和战士住院疾病分布特点,为完善卫勤保障措施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春生;骆利敏;罗显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葱白提取物对慢性心肌缺血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葱白提取物对慢性心肌缺血大鼠心梗面积、超氧物歧化酶含量(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olehyde,MDA)、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的影响及保护机制,为临床治疗心肌缺血寻找新的药物.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按体重排序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空白模型组、葱白提取物组和依那普利组,每组10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后3d给药.给药体积为2 ml/kg.假手术组和空白模型组给与同等体积生理盐水、葱白提取物组按600mg/kg给药、依那普利组按80mg/kg给药.给药后用八导数据分析记录仪观察记录其心电图变化.3h后处死检测其血清T-AOC、MDA、SOD,红四氮唑染色法测定其心梗面积.结果 葱白提取物可减少大鼠心梗面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MDA、升高SOD及T-AOC水平.结论 葱白提取物对慢性心肌缺血大鼠心梗面积有显著改善作用,和依那普利相当.

    作者:朱旭;冯云霞;郝建军;张介眉;柯于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生物反馈电刺激在盆底失弛缓型便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在盆底失弛缓型便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8-06/2013-06月作者医院收治的68例盆底失弛缓型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盆底肌功能训练组)34例和观察组(生物反馈电刺激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肛管动力学、盆底表面肌电指标.结果 观察组中度和重度便秘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0d及30 d的肛管动力学及盆底表面肌电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水平,P均<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在盆底失弛缓型便秘中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可有效改善动力学相关指标.

    作者:卢泽权;李健宁;庄瑞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明胶-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损伤的修复作用

    目的 观察明胶-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对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皮肤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DM大鼠模型.药膜实验组大鼠皮肤缺损部位用明胶-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覆盖后,油纱及干纱布包扎缝合固定;对照组大鼠皮肤缺损部位仅用油纱及干纱布包扎缝合固定.观察创口面积及创口愈合率.结果 术后14d,经明胶-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处理的实验组DM大鼠创口较模型组小,创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明胶-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促进DM大鼠缺损皮肤修复的作用.

    作者:楼陆军;罗肇璋;高云;罗瑞英;罗洁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预防性使用现状

    剖宫产手术为清洁污染手术,为防止术后切口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可使用抗菌药物预防(antimicobial prophylaxis,AMP)感染,国内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为100%,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和术后疗程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2009年国家卫生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中对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品种和用药时机做了具体规定.为了解我院剖宫产手术AMP使用情况,现回顾性分析2011-01~12月376例剖宫产围术期AMP使用情况,旨在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综合整治提供基础数据.

    作者:李健;韩丽萍;林春发;袁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预备役部队心理战运行机制探析

    心理战运行机制指心理战运行过程中的要素、阶段、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是心理战实施的基本原理[1].研究心理战运行机制对于加强国家和军队的心理战建设,提高心理战战斗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预备役部队而言,为了有效地实施心理战,有必要深入研究心理战的运行机制,从而保证在信息化条件下心理战的指挥更加顺畅,组织更加协调,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李小光;周守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心血管疾病被认为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1].研究表明,尿毒症患者心血管并发症主要与患者血脂代谢紊乱有关[2],而改善尿毒症患者脂质代谢紊乱,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探讨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作者对医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向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院病案管理流程优化再造探讨

    病案具有极高的医、教、研价值,其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医院医疗管理水平的高低[1-2].然而,传统病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院高效率高质量的管理需求,其串行和纯业务管理的模式带来诸多弊端和影响.依据戴明环(PDCA环)质量管理方法对传统流程进行优化再造,新流程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将医疗数据质量控制流程和病案业务管理流程进行融合,形成具有全流程质量约束的医院全员参与的新型病案管理流程,其应用对于提升病案管理效率和医疗数据质量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琛玺;彭传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产妇分娩疼痛程度的相关因素及其对产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影响分娩疼痛程度的相关因素及其对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01/2013-12月在作者医院分娩的125例正常单胎头位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产妇潜伏期、活跃期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影响孕妇疼痛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观察疼痛程度对孕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 疼痛程度相关因素:潜伏期:轻度疼痛68例,中度疼痛57例.孕次、高龄、夫妻关系、分娩认知与潜伏期产妇疼痛的有关.活跃期:中度疼痛62例,重度疼痛63例,心理准备程度、情绪控制、镇静剂应用是影响活跃期产妇疼痛程度的主要原因.产程及分娩结局:潜伏期:中度疼痛组第1产程显著长于轻度疼痛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显著高于轻度疼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跃期:重度疼痛组第2产程时间显著长于中度疼痛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出血率及剖宫产率显著高于中度疼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轻、初产妇、夫妻关系一般、紧张恐惧及情绪控制能力较差的产妇分娩疼痛感较强烈.在活跃期中适当应用镇静剂可减轻孕妇分娩疼痛感.疼痛程度较轻的产妇产程较短,分娩结局较理想.

    作者:汪有新;柳英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姜黄素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损伤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中PDCD5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损伤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中程序细胞死亡因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损伤(chronic construction injury,CCI)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n=4)、假手术组(Sham组)(n=16)、神经结扎组(CCI组)(n=16)和不同浓度姜黄素组[Cur 50 mg/kg组(n=16)、Cur 100 mg/kg组(n=16)及Cur 200 mg/kg组(n=16)].Cur组行坐骨神经结扎,并腹腔注射姜黄素50、100、200mg/(kg·d),持续至术后21 d.Sham组,CCI组和Cur组按取材时间不同分为4个亚组(n=4),即术后3d亚组、术后7d亚组、术后14d亚组和术后21 d亚组.分别于术前2d及3d、7d、14d和21 d测定行为学;采用末端生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生物素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标记法标记脊髓背角浅层凋亡细胞;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法检测PDCD5蛋白的表达.结果 空白组与Sham组相比,MTW和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I组术后MTW和TWL逐渐降低,在第14d时降至低值.给予Cur 100 mg/(kg·d)处理后,MTW和TWL逐渐增加,与CCI组在3d、7d、14d及2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与Sha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I组在术后3d即出现凋亡细胞增多,细胞凋亡高峰期出现在术后7~14d,与Sha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不同浓度Cur处理后,凋亡细胞在术后3d开始减少,Cur 100 mg/(kg·d)组与其他Cur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可见Cur 100 mg/(kg·d)组在术后7d、14d及21 d,与其他Cur组、CCI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与Sham组在3d、7d、14d及21 d时的PDCD5蛋白均为低水平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CI组PDCD5蛋白的表达水平,在3d时已开始增高,在7d及14d时,PDCD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14d为PDCD5蛋白表达的高峰期,与Sham组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1d时,PDCD5蛋白表达较7d及14d时降低,但仍高于3d时的表达水平.给予低浓度Cur处理后,PDCD5蛋白表达水平较CCI组开始降低,在Cur 100 mg/(kg·d)组,PDCD5蛋白表达明显减低,与CCI组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ur200 mg/(kg·d)组,PDCD5蛋白表达较Curl00 mg/(kg·d)组升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可以减轻CCI诱发的神经病理性痛行为,减少脊髓背角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DCD5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邵雅洁;颜明;张辉;赵伟;李登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遗传性中频感音神经性耳聋大家系听力学及遗传学特征分析

    目的 为准确、高效地鉴定致病基因,对一个遗传性中频感音神经性耳聋大家系的临床听力学及遗传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家系调查,对参与本研究的大家系成员(编号:HG-Z087)进行临床听力学检测,全身系统检查;先证者进一步在作者医院行耳声发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前庭功能检查及颞骨CT扫描;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临床听力学和遗传学特征分析,并绘制系谱图.结果 HG-Z087家系6代居住于湖北省某市,现存5代,成员共计79人,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家系发病年龄介于17~40岁,听力学特点表现为语后聋,听力下降方式为渐进性,早期以中频损失为主,听力曲线特点呈谷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累及全频听力,听力曲线由谷型变为平坦型.结论 HG-Z087耳聋家系为遗传性中频感音神经耳聋大家系,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通过外显子组测序,有望发现与中频感音神经性耳聋相关基因新的突变位点甚至新的耳聋基因.

    作者:孙艺;张钊;程静;卢宇;杨长亮;罗燕云;阳光;杨慧;朱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海岛模拟湿热环境下脊髓火器伤受伤机制及原因

    目的 观察海岛模拟湿热环境下脊髓火器伤后脊髓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分析其损伤机制与原因.方法 选用南方实验用猪构建湿热环境下脊髓火器伤模型,于6h后取脊髓组织观察其大体形态变化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脊髓连续性遭到严重破坏,发生碎裂、坏死、缺损,电镜下可见脊髓硬脊膜血管急剧扩张,硬膜下广泛瘀血,灰质中神经元细胞变性等严重病理改变.结论 直接致伤作用、瞬时空腔效应、压力波致伤效应和血液扰动效应等四种机制使脊髓受到严重损伤,而湿热环境下这种损伤更为严重.

    作者:郭瑛;黄智;刘来生;云雄;贾连顺;黄剑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整合素β1和细胞外基质对人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骨架的作用

    目的 研究整合素β1和细胞外基质[主要选取层黏连蛋白(laminin,LN)和纤黏连蛋白(fibronectin,FN)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U251MG)]对细胞微丝和中间丝(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骨架的影响.方法 体外整合素β1抗体和细胞外基质处理U251 MG细胞系,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分析细胞微丝和GFAP细胞骨架在细胞中定位的变化;通过运动迁移实验分析其对细胞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 FN、LN包被处理的U251 MG细胞内可见粗壮而密集、清晰的微丝结构.抗整合素β1抗体处理的细胞内,微丝分布杂乱而模糊,并可见大量絮团状的F-actin小体.抗整合素β1抗体处理的细胞内GFAP染色荧光信号减弱,FN和LN对GFAP表达及结构无影响.微丝和GFAP双标均阳性重合处位于F-actin小体处.抗整合素β1抗体减弱U251 MG细胞在FN和LN的运动、迁移能力(P<0.05).结论 在U251MG细胞中,通过整合素β1和FN、LN相互作用,可改变细胞微丝的分布,并以此影响胶质瘤细胞的运动和迁移.GFAP在U251MG细胞内的分布同F-actin小体有关.

    作者:黄江梅;钟延丰;田新霞;由江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对急性肺损伤兔的抗氧化作用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对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抗氧化治疗作用.方法 健康纯种白兔2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雾化组、低分子肝素雾化治疗组(n=8/组).测定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以及总Akt(total Akt)、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生理盐水雾化组兔肺组织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而与生理盐水雾化组相比,低分子肝素雾化治疗组兔肺组织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提高创伤性ALI兔肺组织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抑制氧化应激,而且这种抗氧化的作用是通过抑制ALI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而实现的,终表现出对ALI的治疗作用.

    作者:谢念林;曹祥;严四军;邓波荣;徐绍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马方综合征合并小脑梗死1例报告

    马方综合征(Marfan's syndrome,MF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主要累及骨骼、肌肉、韧带、心血管、神经系统和结缔组织,其发病率约为2/10 000—3/10 000.作者医院于2013年检出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入院前6h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眩晕、头胀、恶心呕吐,伴步态不稳,无语言障碍,无肢体抽搐.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未见明显异常,既往有白内障病史10年,视力逐渐下降.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病史.

    作者:张志坚;章开容;唐明山;赵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Ⅰ~Ⅲ期胃癌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其死亡率非常高,居于恶性肿瘤的第3位[1].目前,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但胃癌术后并发切口感染较为常见,其发生率约为22.0%[2].术后切口感染可能会使伤口裂开造成愈合延期,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全身性感染、并发多功能障碍以及患者死亡[3].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手术后的恢复至关重要.为探究护理干预在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本研究通过对作者科室2012-03/2013-06月收治的94例Ⅰ~Ⅲ期胃癌患者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萍;吴小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