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技巧探讨

阮剑;张家衡;何凡;周程

关键词:微创, 甲状腺, 手术, 腔镜辅助
摘要: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06-10/2013-09月在作者医院对610例实施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患者.结果 610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颈前感觉异常减退、吞咽不适、24 h疼痛很少发生.绝大部分患者对切口外观的满意度较高.术后出现4例颈部皮下血肿,5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5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结论 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需要术者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包括建腔技术、器械配合、操作手法、超声刀使用技巧等.掌握了这些技巧后,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难度下降.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具有安全、微创、美容特点的手术方式,手术变通性好,容易被患者接受,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手术.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武汉市青山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随访分析

    青山区作为武汉市的中心城区,也是传统的老工业区,境内驻有武汉钢铁集团、中国一冶集团、武汉石油化工集团等10多个大型企业,大多数钢花街居民为武汉钢铁集团和中国一冶集团职工.青山区钢花街居民的生活环境、文化习性具有共同特性,能够代表性体现中国大城市工业区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特点.糖尿病、高血压在该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严重威胁着老年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作者:钟莉;熊世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185例斑秃患者流行病学与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斑秃患者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心理因子与斑秃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斑秃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自制流行病学调查表及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估,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纳入观察的斑秃患者为185例,男女比例为1.3∶1,发病年龄从10~66岁,大部分集中在21~50岁之间,各年龄段男性和女性患者发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病程从1周到11年不等,有11.35%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有74.05%的患者发病前有心理诱因.在SCL-90评估中斑秃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总分和阳性项目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10项心理因子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有强迫症状、敌对、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和躯体化7项因子,其中强迫症状因子出现的频率高.结论 本研究发现斑秃患者通常在中青年发病,无性别差异,病程长短不一,部分有家族史,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有心理诱因.强迫症状、敌对、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和躯体化这7项心理因素对斑秃的发病有关,其中相关性高的是强迫症状因子.

    作者:李艳文;孔庆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云南白药牙膏治疗轻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相关性研究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口腔黏膜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1-2].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多为轻型[3].药物治疗是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主要治疗方法,传统上采取口服维生素B等药物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进行治疗,但临床效果有限[4].云南白药具有止血、活血、消炎的作用,已有研究证实其治疗溃疡具有良好效果[5].云南白药牙膏以牙膏为药物载体更适用于口腔疾病的治疗,因此探讨其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红健;柏景坪;关晓兵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全方位护理对改善股骨颈骨折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由于老年人骨强度较低、股骨颈脆弱、髋周肌退变、反应迟缓、局部应力呈多样性,故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骨折.而青壮年发生股骨颈骨折常为车祸、坠落伤所致[1].一旦发生股骨颈骨折,应长期卧床休息,由于活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弱、无规律性的作息时间等因素均会影响患者的情绪,使之抑郁、焦虑,使外周自主神经对大肠的支配受到阻碍,从而发生便秘.便秘可造成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如不能及时处理,影响患者的饮食、睡眠,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临床往往采用药物治疗便秘,但副作用较多[2].为了改善股骨颈骨折后便秘、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对股骨颈骨折便秘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曙燕;黄菲;赵柳絮;邓丽;刘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发病2h内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组链激酶溶栓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在发病2h内使用重组链激酶溶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作者医院2010-01/2012-12月收治的110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治疗组在发病2h内使用重组链激酶溶栓;对照组在发病4h使用重组链激酶溶栓.比较两组患者溶栓时间、ST段回落时间以及胸痛缓解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含量并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再梗死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溶栓时间、ST段回落时间,胸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34.6221,127.0219,13.3492;P=0.0000);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K、CK-MB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3.8037,6.3747;P<0.01);治疗组治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的70.91%;治疗组并发症共2例,占3.64%,低于对照组的16.36%;治疗组再梗死率为5.45%,低于对照组的20.00% (P<0.05).结论 STEMI患者应在发病后,2h内使用重组链激酶溶栓,具有较好的疗效,溶栓时间短,ST段回落快,治愈率高.

    作者:唐瑞双;邢佳侬;刘小凤;戚秀娟;陈晓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改良型约束带对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约束保护是医疗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它是一种极有可能导致激烈行为或护患纠纷的行为[1].约束带的使用频率日益增多,在精神科,当患者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出现冲动伤人、毁物、自杀等行为时,为保护患者及其他患者,可在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下,将患者约束保护,直至症状缓解.

    作者:覃梅;黄景阳;罗翔;李红政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婴幼儿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心内外畸形一期矫治术的麻醉管理

    主动脉弓中断(interrupted aortic arch,IAA)常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主肺动脉窗等[1].国外报道在活产新生儿中的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2-3].患儿多伴有严重的心力衰竭或肺动脉高压,病死率高,需尽早手术治疗[4-5].笔者所在科室于2006-10/2013-06月对30例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心内外畸形婴幼儿行一期矫治术,现就其术中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兴华;张卫达;李杰;颜涛;冯志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高岭土复合止血纱布的制备与评价

    目的 制备3种复合型高岭土止血纱布,观察其止血功能,并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制备3种复合型高岭土止血纱布(单纯高岭土止血纱布,高岭土白芨止血纱布,高岭土大黄炭止血纱布);建立兔急性出血动物模型;测定10 min各组止血量;流式细胞法检测各组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水平;HE染色观察受压组织形态学变化及纱布颗粒脱落物数量.结果 与单纯高岭土止血纱布比较,其他两组10 min出血量显著增加;流式检测发现,单纯高凝土纱布能够更好的激活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活化功能;病理切片显示,3种纱布按压止血后,创面均未发现纱布颗粒脱落物,但高岭土白芨止血纱布和高岭土大黄炭止血纱布按压止血后,创面出现大面积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制备的3种复合型高岭土止血纱布物理性质均为稳定,其中单纯高岭土止血纱布止血效果好,且不易引发白细胞浸润.

    作者:樊光辉;张宜;刁波;刘学会;徐晨辉;张梦;喻晶;刘琴;王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腹股沟疝修补片缝入膀胱致膀胱结石1例报道

    医源性膀胱异物形成膀胱结石并不多见,其常见的原因有不可吸收缝线贯穿缝合了膀胱壁[1-2]、子宫节育环膀胱异位[3]、断裂的引流管残留[4]等,而因腹股沟疝修补片突入膀胱形成膀胱结石报道尚少.作者科室近期处理1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刚;朝鲁;刘淳;崔志刚;刘小勇;陈锐;向瑜;宋笑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MG7在胃癌患者外周血及组织中表达的一致性及其与复发转移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MG7在外周血与组织中检测的一致性及MG7与胃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MG7的表达量,同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组织中MG7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种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探讨不同MG7表达水平与患者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 外周血中MG7的阳性检测率为80.9%,组织中MG7阳性检测率为79.4%,二者的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别.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发现二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MG7高表达的胃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明显低于MG7低表达组的患者(P=0.037).结论 MG7在外周血与组织中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MG7可以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阎吕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术前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术后躁动的影响

    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即暂时出现的精神狂乱,是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出现的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1].苏醒期躁动不仅给患者带来一定危险,更增加了患者在恢复室内的停留时间.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既与手术、麻醉用药有关,也与患者本身的心理状态相关[2],特别是老年患者,多数由于缺少相应医学常识,心理压力较大,因此苏醒期躁动发病率高于年轻人[3-4].术前对患者加强心理辅导可减轻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本课题的目的在于观察手术前采用强化心理干预是否利于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作者:冯智彬;辛鸿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技巧探讨

    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06-10/2013-09月在作者医院对610例实施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患者.结果 610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颈前感觉异常减退、吞咽不适、24 h疼痛很少发生.绝大部分患者对切口外观的满意度较高.术后出现4例颈部皮下血肿,5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5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结论 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需要术者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包括建腔技术、器械配合、操作手法、超声刀使用技巧等.掌握了这些技巧后,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难度下降.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具有安全、微创、美容特点的手术方式,手术变通性好,容易被患者接受,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手术.

    作者:阮剑;张家衡;何凡;周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对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治疗尿毒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2-01/2014-01月于作者医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净化的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患者62例,采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方式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59例仅采用单纯HD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联合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HP治疗尿毒症与单纯的HD相比的疗效更加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倪雪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军校预选卫生士官多维疲劳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多维疲劳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推进和保障预选士官教育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支持.方法 应用多维疲劳量表和中医体质量表,对某军校第二批预选卫生士官学员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该军校预选卫生士官的多维疲劳程度明显低于军队基层医护人员,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优于社会大规模流调,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对总体疲劳的影响大于其他偏颇体质.结论 军校预选卫生士官的多维疲劳程度及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与他们年龄相对较轻,军队生活作息规律,一定强度的训练和军旅文化积极健康不无关系.中医体质与多维疲劳存在相关性,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作者:袁金燕;顾尤;郭祖文;顾伟;李柏;方凡夫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基于功能动作筛查对军队机动卫勤分队作业技能保障的审视

    目的 探讨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对军队机动卫勤分队作业技能保障的影响.方法 从机动卫勤人员专项动作特征出发,结合FMS的诊断方法,查找卫勤人员训练损伤的薄弱环节,设计针对性动作来纠正、规范卫勤人员的基本动作模式.结果 功能性体能训练前后FMS各项目得分有统计学差异.针对性训练能改善机动卫勤分队人员动作、大限度地规避训练损伤的风险,提高完成作业能力的效率.结论 FMS能及时发现身体的薄弱环节,有效预防军事训练伤,提高卫勤作业能力.

    作者:杨飞;朱俊东;黄文砚;陈卡;糜漫天;陈增辉;杨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25-羟维生素D3与哮喘患儿免疫因子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25-羟维生素D3与哮喘患儿免疫因子的相关性及对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8个月~5岁的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哮喘1组和哮喘2组,各40例,80例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哮喘1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30万单位维生素D肌肉注射.并选取保健门诊体检儿童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在哮喘患儿治疗前后及健康儿童体检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3浓度,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2、IL-4、IL-8和IL-12的浓度.结果 哮喘患儿治疗前血清25-羟维生素D3、IL-2、IL-12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后和健康组,IL-4、IL-8浓度显著高于治疗后和健康组.治疗后哮喘1组与2组患儿的各免疫因子水平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哮喘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浓度与哮喘免疫因子均具有相关性(P<0.05,P<0.01).结论 哮喘患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且IL-2、IL-4、IL-8和IL-12等免疫因子水平失调,通过补充维生素D,可使患儿体内维生素D及免疫因子水平均得到改善.

    作者:张娴;于宝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三种敷料应用于供皮区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对照研究三种不同敷料在供皮区的应用,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3名拟行断层皮片移植的患者,平均年龄36.2岁(8~67岁),男性占71.4%,随机分配到凡士林组、藻酸盐组、含银藻酸盐组,每组21人.供皮区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敷料处理.对照研究三种不同敷料处理换药时疼痛指数、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2周时创面延迟愈合率.结果 藻酸盐敷料及含银藻酸盐敷料较凡士林纱布,换药时疼痛指数明显减轻.供皮区细菌培养阳性率,三组间均无差异.2周时延迟愈合率,藻酸盐敷料及含银藻酸盐敷料均较凡士林敷料低(P<0.05).藻酸盐敷料与含银藻酸盐敷料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藻酸盐敷料较凡士林敷料,有明显的优点,可以作为供皮区标准敷料.在感染预期增加时,可以考虑使用含银藻酸盐敷料.

    作者:杨苓山;王光毅;江榕;黄剑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高温环境下军事训练所致中暑的研究进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暑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还会继续增加[J].探讨中暑的救治措施和预防对策,对维护部队人员健康、减少非战斗减员、增强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救治体会,复习近年相关文献,就高温环境下军事训练所致中暑的救治与防护策略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作者:杨茜雯;王冠宇;顾栩栩;彭明月;郑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及预防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暴露现状,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伤害预防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06名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职业暴露及原因、预防知识及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针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可能及已经面临的职业危害提出预防干预措施.结果 2012-01/2013-12月之间消毒供应中心共发生职业暴露2494例,其中包括利器损伤1017例,占40.78%;化学剂损伤599例,占24.01%;高温烫伤907例,占36.37%.其中主管护师13例,护师72例,护工262例,临时工175例,实习人员1972例;各个职位发生职业危害的频率分别为2.17例/(人·年)、3.60例/(人·年)、4.09例/(人·年)、5.83例/(人·年)、6.75例/(人·年).消毒供应中心各职称人员职业暴露预防知识水平及防护知识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暴露是多方面多因素的,医院方面应注重改善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工作环境,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应提高自身防范意识,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确保医疗卫生安全.

    作者:郭光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护理中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患者应对方式以及心理状况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3-02/2014-02月在作者医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抗抑郁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方案上加认知-行为疗法.在住院当天、住院2周、住院4周三个时段分别使用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s Questionnaire,CSQ)、抑郁自评量表(Self-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assessment Scale,SAS)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试.结果 治疗两周后,研究组患者的“求助”、“回避”和“幻想”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SDS和SAS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四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解决问题”、“求助”、“回避”和“自责”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研究组SDS和SA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 在护理中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提升应对技巧并缓解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马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