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纪鹏天;郑少俊

关键词:CSP, 剖宫产, UACE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terine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UACE)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州中心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26例剖宫产后CSP行UACE治疗的患者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8例患者因瘢痕妊娠发生阴道出血而采用急诊UACE介入治疗;余18例患者采用UACE治疗.所有发生阴道出血患者于介入术后均停止出血.1~2月后复查,所有患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均完全降至正常.[结论]UACE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剖宫产后CSP的方法.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阑尾切除术后中药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后中药干预的临床显效性.[方法]取2007年2月至2012年6月间我院和湖州中心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患者162例为观察病例并将其分为术后中药干预治疗组52例(行常规输液,服用维生素和抗生素基础上于术后12~24 h开始服用中药干预,1剂/d,早晚2次分服,共服3~4剂);对照组110例(行常规输液,服用维生素和抗生素).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比例均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治疗组术后感染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比较,该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阑尾LA、OA术后中药干预显效明确,值得医、患者重视.

    作者:浦长青;许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针刀治疗小儿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21例体会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小儿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效果.[方法]21例患儿全部采用局麻下进行小针刀治疗,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1术后随访2~24个月,患儿的拇指功能恢复良好,20例痊愈,一例放弃治疗.[结论]小针刀治疗小儿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效果很好,操作简单,恢复很快,不留疤痕.

    作者:叶晓品;叶天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仝小林教授当归四逆汤在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举隅

    [目的]总结仝小林教授在临证中以“证-症-病”结合为指导思想治疗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以雷诺氏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两种疾病的治疗为例,分别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施治方面论述了仝小林教授的临证经验及用药特色.[结果]本病的病机是营血不足,或肝血不足,寒邪凝滞,脉道不利,血行不畅,根据以上病因病机,故治疗时可选用当归四逆汤为基本方,以养血和营,温通阳气.临床上主要的应用指证为:手足冷凉、脉沉微细.[结论]仝小林教授诊疗血管性疾病的经验临床上行之有效,在实践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逢冰;赵锡艳;彭智平;周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配合点刺四缝穴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配合点刺四缝穴法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反复呼吸道感染儿60例,采用单盲方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穴位贴敷配合点刺四缝穴,对照组直接穴位贴敷,治疗3个月后采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疗组治愈12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9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70.0%.经Ridit 分析,P<0.05,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及点刺四缝穴法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优于直接穴位贴敷.

    作者:姜伟强;娄万爽;张亚君;朱凤娇;陈延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月经不调伴皮质醇低下案例报告

    [目的]探讨女性月经不调与皮质醇激素之间的关系,为治疗提供方向与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补肾养精益气之法(加味育阴汤加减)治疗的月经不调典型病例资料及诊疗进程.[结果]该患者口服加味育阴汤后,症状逐渐改善,皮质醇含量升高,恢复正常值范围,肾气虚症状明显改善,服35剂月经2次如期而至,经量正常,余症系除.[结论]肾上腺皮质功能失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导致月经疾病.补肾养精益气之法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及提高、调节机体内分泌的功能从而改善月经情况.

    作者:李喆;魏满霞;王明明;韩延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Beta-内啡肽足爪注射对慢性炎性痛大鼠局部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足爪注射beta endorphin (Beta-END)对慢性炎性痛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对外周局部致炎性细胞因子Prostaglandin E2(PGE2)、Interleukin-1 beta(IL-1 beta)、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alpha)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诱导的炎性痛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beta-END足爪局部注射组.Beta-END注射从模后1d至13d,隔日1次.观察痛阈(PWLs)变化,检测足爪炎症组织PGE2、IL-1 beta、TNF-alpha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足爪局部注射beta-END能显著提高慢性炎性痛大鼠的痛阈,能显著降低IL-1 beta和TNF-alpha的蛋白水平,并对PGE2蛋白水平和PGE2、IL-1 beta、TNF-alpha mRNA表达呈现下调趋势.[结论]Beta-END足爪局部注射对慢性炎性痛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除传统的外周阿片受体机制外,其外周治疗慢性炎性痛的作用可能还与其有效抑制局部炎性因子的表达有关.

    作者:裘晟晨;方剑乔;蒋永亮;何晓芬;黄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石菖蒲与九节菖蒲抗氧化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石菖蒲与九节菖蒲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通过体外药物对亚油酸的自动抗氧化的抑制作用和体内对小鼠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的比较研究.[结果]体外九节菖蒲抗氧化的IR与维生素E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石菖蒲有一定的抗氧化性.体内随着给药天数与剂量的增加,石菖蒲、九节菖蒲作用的小鼠血GSH-PX活性与CAT活性呈上升趋势.九节菖蒲高剂量组在给药4天、14天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5),石菖蒲高剂量组在给药14天GSH-PX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CAT活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九节菖蒲剂量组GSH-PX活性与CAT活性值明显高于石菖蒲剂量组(P<0.05).[结论]九节菖蒲抗氧化作用明显优于石菖蒲,为临床合理鉴别使用提供参考.

    作者:郑英;邹晓华;陈素红;吕圭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瘀血病机的认识

    [目的]运用中医理论探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瘀血的病因病机,并运用于临床.[方法]总结中医典籍中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瘀血病机的认识以及近现代对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及报道,全面概括并总结目前中医对于这一学说的认识.[结果]中医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瘀血病机的认识古已有之,现代研究亦从多个方面证实了这一学说.[结论]在运用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过程中,适当、灵活的运用活血化瘀药物,有助于病情的缓解,并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朱庆平;沈洪;朱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甲状腺自身抗体以及促甲状腺素与流产的关系探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和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在预测流产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109例孕前或早孕期患者,对其进行常规甲状腺自身抗体和TSH筛查,并持续进行跟踪回访,对流产患者和继续妊娠的患者做好分别记录统计,从而对甲状腺自身抗体和TSH引起流产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发生流产的概率为64.71%,TSH≥ 2.5mIU·L-1的亚型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发生流产的概率为4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SH水平≥2.5mIU· L-1并伴有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发生流产的概率为100%;TSH水平<2.5mIU·L-1并伴有自身抗体阴性的患者,发生流产的概率约为4.86%;单纯血清TSH水平≥2.5mIU·L-1的患者,发生流产的概率为22.22%;单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发生流产的概率为5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自身抗体及TSH在预测流产方面均具有着较高的价值,而相比较而言,甲状腺自身抗体具有着更多的预测价值,但二者联合预测,会具有更大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经验.

    作者:高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对当前H7N9流感疫情的五运六气分析

    [目的]分析当前H7N9流感疫情的五运六气.[方法]从中医五运六气的角度通过病因病机、治法治则、发展预测等方面分析新近发生的H7N9流感疫情.[结果]当前H7N9流感疫情为由运气失常引起;此次疫情不致发展成大疫情,但四之气后需警惕其他疫病发生;初起症轻者可用小柴胡汤治疗,高热无汗头痛身痛者可用大青龙汤,恶寒明显且脉偏沉细者可加附子,但热不寒者可按春温论治.[结论]运气失常是发生H7N9流感疫情的原因,加强中医运气学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尽快让中医加入到对H7N9流感的防治中去.

    作者:顾植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傅萍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经验

    [目的]总结傅萍教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中医药疗法和临床经验.[方法]分别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典型案例等方面论述了傅萍教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中医药疗法和临床经验.[结果]本病病机以“血瘀”为标,“肾虚”为本,根据以上病机,傅萍教授以活血通络治其标,温肾促孕顾其本,并强调“求子之道,调经为先”及“衷中参西,唯效是求”.[结论]傅萍教授诊疗输卵管性不孕的经验临床行之有效,深得患者信任和好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胡秀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田晋藩医书七种》作者田晋蕃小考

    [目的]田晋蕃为清末越中著名医家,著有《田晋藩医书七种》,关于田晋蕃的生平,学术界知之甚少.笔者爬梳相关资料,对田晋蕃生平进行考证.[方法]通过文献学研究方法对田晋藩生平进行认真考证.[结果]田晋蕃卒年、籍贯、功名、学术特色及与蔡元培的交游等均能考证出来.但其生年,限于资料,无法断定.[结论]田晋蕃为举人出身,官为内阁中书;可能出生于清道光年间,卒于1903年;祖籍四川,二十二世祖在宋代靖康之难时迁入浙江杭州,四世祖迁入绍兴.田晋蕃是著名医家,擅理论也懂临床,钦服晚清温病大家王孟英,大力搜集王氏书籍,对王孟英医籍的流传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田晋蕃也是越中名儒,以清代汉学家法研究医学,呈现出儒者本色.蔡元培先生早期曾向田晋蕃及他的儿子田春农求学,感情颇深,多有交往,在日记里,时常有关于田氏父子的记载.可以说,田晋蕃父子是蔡元培先生早期极其重要的学术引导人之一.

    作者:杨东方;张戬;周明鉴;黄作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刺督调神针法对大鼠脑缺血性损伤神经修复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刺督调神针法对大鼠脑缺血性损伤神经修复过程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影响,从而探讨针刺治疗脑缺血性损伤神经修复的内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刺督调神组、西药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8只.针刺组大鼠采用毫针针刺水沟、神庭、百会、风府穴;西药组大鼠采用尼莫地平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做任何干预治疗.4疗程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脑室下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基因表这情况,并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观察.[结果](1)神经行为学评分:假手术组大鼠治疗前后神经行为学评分无明显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针刺组、西药组和模型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4疗程后针刺组、西药组和模型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针刺组明显优于西药组.(2)ERK1基因表达:与模型组大鼠相比,针刺组、西药组和假手术组ERK1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针刺组的ERK1 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有显著提高(P<0.01),针刺组ERK1 mRNA的表达较西药组无显著差异(P>0.05),西药组ERK1 mRNA较假手术组表达显著提高(P<0.01);(3)ERK2基因表达:与模型组大鼠脑组织ERK2mRNA的表达相比,针刺组、西药组和假手术组ERK2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针刺组的ERK2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有显著提高(P<0.01),西药组ERK2mRNA的表达较针刺组显著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刺督调神针法可能具有调节ERK通路,下调ERK1/2的表达,从而减轻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损伤,促进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李梦;李佩芳;罗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云母颗粒对大鼠NSAIDs相关急性小肠损伤黏膜通透性及细菌移位的影响研究

    [目的]通过短期小剂量吲哚美辛灌胃制备大鼠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相关急性小肠损伤模型,研究云母颗粒对大鼠NSAIDs相关急性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云母组、米索前列醇组、蒙脱石组5组.对照组予生理盐水2mL/qd灌胃;模型组子生理盐水2mL、云母组予云母颗粒混悬液0.9g·kg-1、米索前列醇组予米索前列醇混悬液60μg·kg-1、蒙脱石组予蒙脱石混悬液0.9g·kg 1灌胃,给药0.5h后各组予吲哚美辛溶液7.5mg·kg-1qd灌胃,共给药5天后处死.[结果]模型组大体及组织学损伤评分、血浆D-乳酸含量、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 node,MLN)细菌移位(bacterial translocation,BT)阳性率及含菌量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P<0.05);云母组与模型组比,各指标显著降低(P<0.05);米索前列醇组和蒙脱石组BT阳性率与模型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者MLN的含茵量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 05);MLN含菌量与血浆D-乳酸含量、大体及组织学损伤评分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吲哚美辛灌胃能够诱导大鼠NSAIDs相关急性小肠损伤,这可能与黏膜通透性升高致BT,进一步加重小肠黏膜损伤有关;云母颗粒可能通过降低黏膜通透性、拮抗BT而对大鼠NSAIDs相关急性小肠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陈琳;钦丹萍;方国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医院10年医疗工作的综合评价

    [目的]综合评价医院10年医疗工作情况,为医院管理提供决策.[方法]选取7项统计指标,运用秩和比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医院的医疗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医疗工作优的是2009、2011、2010年,居中等的是2008、2007、2006、2005、2004年,较差的是2002、2003年.[结论]运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医院的医疗工作,评价结果科学直观,效果较好.

    作者:倪红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蛋白表达检测技术在中药肝损伤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综述蛋白表达检测技术在中药肝损伤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以期加强对药物性肝损伤机制进一步认识.[方法]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免疫组化技术在肝损伤机制的研究中作为定性指标;蛋白印迹技术能够有效地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蛋白组学技术通过比较药物作用前后蛋白表达谱的变化,为阐明药物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结论]更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还需进一步探寻,以更加深入了解肝损伤机制,减少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作者:刘娇;华碧春;黄智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双肾一夹”型新西兰白兔肾性高血压模型诱发眼底并发症初探

    [目的]研究新西兰白兔肾性高血压模型眼底并发症的指标变化.[方法]利用“双肾一夹”方法制备新西兰白兔高血压模型.术后每周监测血压并观察眼底.5个月后检测视网膜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内皮素(Endothelin 1,ET-1)、谷氨酸(Glutamate,Glu)、玻璃体腔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of vitreous,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 Molecule-1,ICAM-1)含量.左眼球病理切片.[结果]术后4个月模型组血压升高;眼底出现视网膜棉绒状斑,小动脉变细,动脉毛细血管稀少等现象;视网膜NO、SOD、Glu含量较低;而MDA、iNOS含量较多,其它指标无明显差异;视网膜内核层、外核层细胞排列疏松空隙较大,神经节细胞较少,外界膜组织排列紧密染色较深,巩膜组织呈列无序较松散.[结论]高血压模型兔眼底视网膜、小动脉发生病变,可能与组织抗氧化、血管舒张能力降低,组织毒性物质含量增加及兴奋性氨基酸Glu含量降低有关.提示“双肾一夹”型新西兰白兔肾性高血压模型可造成眼底缺血缺氧,进而引起一系列眼底病变.

    作者:刘霞;吕圭源;陈素红;李林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分阶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目的]探讨分阶段教学模式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影响.[方法]初期阶段,主要选用系统讲授法;中期阶段,主要选用启发式教学法;后期阶段,主要选用学导式教学法;并通过教学质量评定、学生问卷调查和学习成绩考查等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分阶段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学生上课状态和课堂纪律良好,课堂气氛活跃,大多数学生具有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讨论,能较好地理解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并学以致用(进行病案分析,阐述相关问题);学生普遍认为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维能力.[结论]分阶段教学法有利于改进《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智能结构.

    作者:李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阿米福汀预防硼替佐米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广谱细胞保护剂阿米福汀用于预防硼替佐米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1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接受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加用阿米福汀(治疗组)两种治疗方法,作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化疗前后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周围神经损伤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及周围神经损伤的程度明显减轻,经统计学处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肝肾功能等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福汀对硼替佐米毒副作用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尤其对血小板、周围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比较突出.

    作者:张迎春;郑智茵;陈均法;周郁鸿;沈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类证治裁》论治麻木浅释

    [目的]通过对《类证治裁》麻木的论述,笔者以期通过阐述使得临床对麻木的辨证与治疗更加明晰,以及对现代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指导作用.[方法]对清代林珮琴的《类证治裁》的麻木症状进行了三方面详细的分析阐述:一者从病情的深浅即“麻”与“木”分别进行论治;二者对正虚与邪实引起的麻木分别进行论治;三者对机体不同部位的麻木如腿足、手臂、十指、指尖、面、口舌等多个部位分别阐述了相应的病因病机和治法.[结果]发现麻木产生的病因病机以及对机体的影响广泛.[结论]通过三方面的论述并总结了麻木的相关治病因素包括暑湿寒等外感病邪、内在不良情志的影响、痰饮或瘀血等病理产物的侵淫,终导致机体气血失常、皮肉经脉失养,在体表现为不同部位症状差异的“麻木”.

    作者:季丹丹;吴承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