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生态制剂的合理服用与临床疗效关系(附257例报告)

朱华军;王伟炳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 特性, 服用方法,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临床的合理服用与临床疗效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门诊药物治疗处方5112张,对有关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微生态制剂处方占总处方数342/5112张(6.69%),其中儿科、消化科、急诊内科、其他科室处方分别占比为51.75%、23.39%、13.16%、11.70%.在以上处方中就微生态制荆服用方法(水温和是否与收敛吸附剂混用)随访患者并予统计,选择严格按规定服用273处方(205例)为观察组,未严格按规定服用69处方(52例)为对照组,予两组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196例(总有效率95.61%),其中儿科115例(97.46%)、消化科39例(95.12%)、急诊内科23例(92.00%)、其他科室19例(90.4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34例(总有效率65.38%),其中儿科13例(68.42%)、消化科11例(6111%)、急诊内科7例(77.78%)、其他科室3例(50.00%);两组同样同量微生态制剂使用疗效结果比较.(儿科、消化科、其他科室和急诊内科)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分别为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应注重服用方法的各自特性,临床合理服用与临床疗效关系密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植物状态患者PICC置管后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21例持续植物状态患者(PVS)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探讨延长导管留置时间的对策.[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2年5月105例持续植物状态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例患者中发生非计划性拔管21例,占置管总数的20%,原因分析依次为导管感染和疑似导管感染9例(42.9%)、导管脱出5例(23.8%)、导管堵塞4例(19%)、皮肤过敏2例(9.5%)、静脉炎1例(4 8%).[结论]了解PVS患者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掌握正确的日常维护方法,及时、有效的采取各种护理干预,能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作者:金瑛;陈建英;章国英;俞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非手术诊治25例疗效报告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特点、治疗,为临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25例术后EPISBO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类总结.[结果]本组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全部治愈,无中转手术病例.患者出院时营养状况较入院时明显改善,均恢复正常饮食,脱离药物治疗,随访结束经统计无并发症发生,无复发病例.[结论]术后EPISBO病程较长,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腹部症状、体征及影象学变化;术后EPISBO行非手术治疗是安全的、可靠的,且效果良好.

    作者:柴建平;吴伟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和胃降逆汤治疗妊娠恶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和胃降逆汤治疗妊娠恶阻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400例妊娠恶阻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0例,治疗组给于自拟和胃降逆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补液支持治疗.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的中医证候改善及尿酮体情况.[结果]自拟和胃降逆汤治疗妊娠恶阻患者总有效率为94.5%;在改善中医证候及尿酮体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和胃降逆汤治疗妊娠恶阻疗效确切.

    作者:邱玉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试论“目开窍于肾”

    开窍学说是中医脏腑学说从属于脏的一个重要分支,专论脏腑与窍的特殊联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意义一它肇始于《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和发挥,已成为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门重要学说,受到古今医家的高度重视.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理论,对目窍学说的起源、形成和新认识进行阐述,以求斧正.

    作者:丁小龙;孙振;李红;马晓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局方》五积散新论

    [目的]总结五积散的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经验.[方法]对于古今有关本方的文献进行整理研究,并结合个人体会,对本方的功效、主治、证候分析、方解及临床应用作出总结.[结果]五积散以苍术为君药,功能温中解表,除湿祛痰,消痞调经,善治表、里、气、血、经络的寒湿之邪.历代医家善运用本方于内、外、妇和骨伤诸科病症之中.[结论]五积散的功效并不单一,它开创了散解表里气血寒湿的先例,在方剂学上有着重要地位.

    作者:郑浩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补肾健脾颗粒对肾虚型慢性HBV携带者HBeAg、HBV DNA和肝组织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颗粒对肾虚型E抗原阳性Hepatitis B e-antigen.(HBeAg)阳性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B Virus,HBV)携带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eoryiboncleicacid,HBV-DNA)、HBeAg及对肝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筛选肾虚型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患者给予补肾健脾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共48周.用药前及治疗结束时测定肝功能、乙肝标志物、HBV-DNA、肝脏组织病理等.[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5 00%)及血清HBV-DNA阴转率(7.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炎症活动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相比显著差异(P<0.01);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临床观察显示补肾健脾颗粒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补肾健脾颗粒有利于肾虚型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HBeAg阴转和HBV-DNA阴转,对肝脏组织炎症活动程度及纤维化分期有改善作用,安全性较好.

    作者:唐翠兰;袁菁菁;毛桂红;施维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医院10年医疗工作的综合评价

    [目的]综合评价医院10年医疗工作情况,为医院管理提供决策.[方法]选取7项统计指标,运用秩和比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医院的医疗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医疗工作优的是2009、2011、2010年,居中等的是2008、2007、2006、2005、2004年,较差的是2002、2003年.[结论]运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医院的医疗工作,评价结果科学直观,效果较好.

    作者:倪红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配合点刺四缝穴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配合点刺四缝穴法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反复呼吸道感染儿60例,采用单盲方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穴位贴敷配合点刺四缝穴,对照组直接穴位贴敷,治疗3个月后采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疗组治愈12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9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70.0%.经Ridit 分析,P<0.05,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及点刺四缝穴法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优于直接穴位贴敷.

    作者:姜伟强;娄万爽;张亚君;朱凤娇;陈延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双肾一夹”型新西兰白兔肾性高血压模型诱发眼底并发症初探

    [目的]研究新西兰白兔肾性高血压模型眼底并发症的指标变化.[方法]利用“双肾一夹”方法制备新西兰白兔高血压模型.术后每周监测血压并观察眼底.5个月后检测视网膜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内皮素(Endothelin 1,ET-1)、谷氨酸(Glutamate,Glu)、玻璃体腔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of vitreous,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 Molecule-1,ICAM-1)含量.左眼球病理切片.[结果]术后4个月模型组血压升高;眼底出现视网膜棉绒状斑,小动脉变细,动脉毛细血管稀少等现象;视网膜NO、SOD、Glu含量较低;而MDA、iNOS含量较多,其它指标无明显差异;视网膜内核层、外核层细胞排列疏松空隙较大,神经节细胞较少,外界膜组织排列紧密染色较深,巩膜组织呈列无序较松散.[结论]高血压模型兔眼底视网膜、小动脉发生病变,可能与组织抗氧化、血管舒张能力降低,组织毒性物质含量增加及兴奋性氨基酸Glu含量降低有关.提示“双肾一夹”型新西兰白兔肾性高血压模型可造成眼底缺血缺氧,进而引起一系列眼底病变.

    作者:刘霞;吕圭源;陈素红;李林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心血管疾病中血管再生的分子成像的研究进展

    [目的]观察分子成像技术(PET/CT和SPECT/CT)在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血管再生中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SPECT和PET中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和整合素αvβ3受体和的多种分子探针检测缺血骨骼肌和心肌中VEGF和αvβ3的含量变化,来反映有无血管再生.[结果]VEGF受体KDR(VEGFR-2)和Flt-1 (VEGFR-1)在缺氧的骨骼肌中表达上调,αvβ3整合素在增生的内皮细胞表面大量表达.[结论]PET/CT和SPECT/CT等混合成像可以同时提供生物系统功能和结构的图像,有助于临床医生借助非侵入性检查来鉴定那些缺血性损伤的易感者和已暴露于缺血性损伤的患者,特别是VEGF和整合素αvβ3在血管再生过程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分子成像的焦点.

    作者:武丽;毛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海带与土豆泥外敷治疗浅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痛苦,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留置针的推广应用[1],因此如何有效治疗留置针导致的静脉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临床上治疗静脉炎有许多方法,如硫酸镁、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药物湿敷,近几年来也有使用海带、土豆片治疗静脉炎的报道,但尚无大规模的临床验证,为进一步了解海带、土豆泥治疗静脉炎的效果及其差别,作者设计本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刘琼花;陈春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针刺加温盒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加温盒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和针刺加温盒灸组,并观察近期疗效、1个月随访疗效.[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显示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1个月随访疗效显示:针刺加温盒灸组总有效率与单纯针刺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加温盒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

    作者:徐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terine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UACE)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州中心医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26例剖宫产后CSP行UACE治疗的患者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8例患者因瘢痕妊娠发生阴道出血而采用急诊UACE介入治疗;余18例患者采用UACE治疗.所有发生阴道出血患者于介入术后均停止出血.1~2月后复查,所有患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均完全降至正常.[结论]UACE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剖宫产后CSP的方法.

    作者:纪鹏天;郑少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Beta-内啡肽足爪注射对慢性炎性痛大鼠局部炎性因子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足爪注射beta endorphin (Beta-END)对慢性炎性痛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对外周局部致炎性细胞因子Prostaglandin E2(PGE2)、Interleukin-1 beta(IL-1 beta)、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alpha)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诱导的炎性痛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beta-END足爪局部注射组.Beta-END注射从模后1d至13d,隔日1次.观察痛阈(PWLs)变化,检测足爪炎症组织PGE2、IL-1 beta、TNF-alpha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足爪局部注射beta-END能显著提高慢性炎性痛大鼠的痛阈,能显著降低IL-1 beta和TNF-alpha的蛋白水平,并对PGE2蛋白水平和PGE2、IL-1 beta、TNF-alpha mRNA表达呈现下调趋势.[结论]Beta-END足爪局部注射对慢性炎性痛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除传统的外周阿片受体机制外,其外周治疗慢性炎性痛的作用可能还与其有效抑制局部炎性因子的表达有关.

    作者:裘晟晨;方剑乔;蒋永亮;何晓芬;黄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基于整体语言观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目的]为解决现阶段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尝试提出基于整体语言观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2+1+1教学及3+1+2教学)的构建设想.[方法]在3个平行班中进行了历时两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在期末总成绩及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各项成绩中有显著差异.[结论]基于整体语言观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跟传统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相比更加有效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各项能力);2+1+1教学在提高学生口语、听力能力方面效果为显著,3+1+2教学在提高写作能力方面更有优势.

    作者:张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掌侧入路斜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斜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住的3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应用斜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58.4+9.2)min;所有病例均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9.3±2.0)周.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疗效:优21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87.5%.术前与术后比较,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明显恢复,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掌侧入路斜T形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复位良好,固定可靠,能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等优点.

    作者:严松鹤;胡钢;蔡建平;刘新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微生态制剂的合理服用与临床疗效关系(附257例报告)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临床的合理服用与临床疗效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门诊药物治疗处方5112张,对有关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微生态制剂处方占总处方数342/5112张(6.69%),其中儿科、消化科、急诊内科、其他科室处方分别占比为51.75%、23.39%、13.16%、11.70%.在以上处方中就微生态制荆服用方法(水温和是否与收敛吸附剂混用)随访患者并予统计,选择严格按规定服用273处方(205例)为观察组,未严格按规定服用69处方(52例)为对照组,予两组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196例(总有效率95.61%),其中儿科115例(97.46%)、消化科39例(95.12%)、急诊内科23例(92.00%)、其他科室19例(90.4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34例(总有效率65.38%),其中儿科13例(68.42%)、消化科11例(6111%)、急诊内科7例(77.78%)、其他科室3例(50.00%);两组同样同量微生态制剂使用疗效结果比较.(儿科、消化科、其他科室和急诊内科)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分别为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应注重服用方法的各自特性,临床合理服用与临床疗效关系密切.

    作者:朱华军;王伟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瘀血病机的认识

    [目的]运用中医理论探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瘀血的病因病机,并运用于临床.[方法]总结中医典籍中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瘀血病机的认识以及近现代对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及报道,全面概括并总结目前中医对于这一学说的认识.[结果]中医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瘀血病机的认识古已有之,现代研究亦从多个方面证实了这一学说.[结论]在运用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过程中,适当、灵活的运用活血化瘀药物,有助于病情的缓解,并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朱庆平;沈洪;朱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阿米福汀预防硼替佐米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广谱细胞保护剂阿米福汀用于预防硼替佐米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1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接受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加用阿米福汀(治疗组)两种治疗方法,作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化疗前后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周围神经损伤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及周围神经损伤的程度明显减轻,经统计学处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肝肾功能等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福汀对硼替佐米毒副作用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尤其对血小板、周围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比较突出.

    作者:张迎春;郑智茵;陈均法;周郁鸿;沈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仝小林教授当归四逆汤在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举隅

    [目的]总结仝小林教授在临证中以“证-症-病”结合为指导思想治疗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以雷诺氏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两种疾病的治疗为例,分别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施治方面论述了仝小林教授的临证经验及用药特色.[结果]本病的病机是营血不足,或肝血不足,寒邪凝滞,脉道不利,血行不畅,根据以上病因病机,故治疗时可选用当归四逆汤为基本方,以养血和营,温通阳气.临床上主要的应用指证为:手足冷凉、脉沉微细.[结论]仝小林教授诊疗血管性疾病的经验临床上行之有效,在实践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逢冰;赵锡艳;彭智平;周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