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燕;王央群
目的 评价重组人白介素-11 (rhIL-11)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DXM)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重症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44例重症IT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予rhIL-11+大剂量DXM治疗,对照组予大剂量DXM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小板计数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第3、14天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5、7天时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治疗第5、7天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rhIL-11联合大剂量DXM能在短期内更快地提高ITP重症患者血小板水平,降低出血风险.
作者:王炜;张征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在腰椎骨折术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手术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术后行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康复训练)和对照组(行腰背肌强化康复训练),各34例.术后15周对两组患者腰痛缓解情况及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降低、SF-36评分显著升高,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能够有效地缓解腰椎骨折术后腰痛症状,改善患者健康状态,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在术后患者康复训练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柳晨希;陈栋梁;陈雅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妇科门诊妇女阴道炎发病现状及危险因素,指导疾病管理.方法 纳入调查女性1 054例,检出阴道炎204例(病例组),未合并阴道炎850例(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细菌性阴道病占49.5%、念珠菌性阴道病占33.8%、混合感染占8.3%、滴虫性阴道病占7.9%、老年萎缩性阴道炎占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专及以上学历[OR=0.864,95%CI(0.984~1.597)]、接受过生殖保健宣教[OR=0.410,95%CI (0.554~0.987)]、出现外阴症状立即就诊[OR=0.763,95%CI (0.712~0.853)]、每周性生活1次及以上[OR=1.402,95%CI(1.873~4.982)]、伴侣同房前不清洗[OR=2.573,95%CI(2.163~8.150)]成为阴道炎检出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0.05).结论 妇科门诊妇女阴道炎类型繁多,需要加强宣教,提高妇女生殖健康保健知识,加强清洁卫生、保健管理.
作者:卢燕;王央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双膦酸盐类药物对脊柱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脊柱骨折(胸腰椎骨折)患者128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所有受试者均采用胸腰椎骨折后路矫形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安慰剂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双膦酸盐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状况,两组术前、手术后即刻、术后2个月、4个月月及1年的骨密度值,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病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即刻较术前骨密度值显著下降(均P< 0.05),两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个月及4个月的骨密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1年的骨密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膦酸盐类药物能够增强胸腰椎骨折患者的骨密度,加快胸腰椎骨折椎骨质疏松的修复速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吉新;兰思恒;刘华飞;付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消化系统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84例采用联合分子靶向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纳入观察组,未进行分子靶向治疗的84例结直肠癌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部分缓解率、缓解率、控制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进展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为15(6~28)个月,高于对照组的12(5~22)个月(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系统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增进化疗疗效.
作者:陈丽剑;洪国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首乌益智胶囊辅助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肾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VCI肾虚血瘀证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观察组再辅以首乌益智胶囊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行为能力量表(Blessed)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采用尼莫地平法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MSE积分高于对照组,Blessed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乌益智胶囊辅助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肾虚血瘀证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智能、行为及其他临床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余珊珊;祝云龙;王梅;徐建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高通量透析组(HFHD)治疗的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变化.方法 依据治疗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HFHD组和低通量透析组(LFHD组),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微炎症状态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HFHD组血清SOD水平低于LFHD组(P<0.05),MDA、GSH-Px水平均高于LFHD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细胞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HFHD组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LFHD组(均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HFHD治疗较LFHD治疗更能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
作者:黄佳媛;周参新;单爱琴;王乾波;潘翠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6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88例),另选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IL-6、WBC、hs-CRP、PCT水平.结果 细菌感染组血清IL-6、WBC、hs-CRP、PCT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均P<0.05);非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WBC、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WBC、hs-CRP、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均P<0.05),两组血清IL-6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WBC、hs-CRP、PCT水平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呈正相关性(r=0.932、0.897、0.926、0.918,均P<0.05).结论 IL-6、WBC、hs-CRP、PCT检测有利于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的早期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赛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腮腺黏液表皮样癌的CT特点,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腮腺黏液表皮样癌的CT影像特点,包括数目、部位、大小、边缘、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 7例均为单发肿瘤,6例位于腮腺浅叶,1例累及腮腺深叶及浅叶.肿瘤大小9 mm×7 mm~53 mm×24 mm.5例低度恶性者病灶形态规则,边界不光整;2例中高度恶性者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其中1例侵犯左侧胸锁乳突肌.平扫病灶与颈部肌肉相比呈稍低密度或等密度,密度多不均匀,6例病灶可见圆形及不规则囊腔,其中1例几乎完全囊变.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呈明显持续强化,动脉期CT值增加26~92 Hu,平均增加45 Hu;静脉期CT值增加43~79 Hu,平均增加56 Hu.增强扫描静脉期薄层图像病灶内小点状、囊状或不规则囊腔显示更加清晰.结论 腮腺黏液表皮样癌是一种少见的腮腺肿瘤,CT表现为腮腺内结节或肿块,边缘不光整或边界不清,病灶内或边缘见囊状或片状囊腔,增强扫描后呈明显持续强化,静脉期强化值高于动脉期.当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边界清楚时类似于良性肿瘤,但薄层图像可观察到病灶边缘毛糙不光整及病灶内见到小囊状或不规则囊腔时要考虑到黏液表皮样癌可能性,后确诊仍需病理学.
作者:李旭丹;王明杰;满术千;李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不同年龄段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体内主要微/常量元素锌(Zn)、铁(Fe)、钙(Ca)的含量变化,探讨患儿发生RRTI与微/常量元素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6岁的RRTI患儿200例作为RRTI组.按年龄分为3个亚组:<3岁组70例,~5岁组70例,~6岁组60例.同期选取门诊体检的年龄≤6岁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BH-5100五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微/常量元素Zn、Fe、Ca水平.比较不同年龄组患儿及与对照组Zn、Fe、Ca水平.结果 RRTI组与对照组间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RTI患儿Zn、Fe、Ca含量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3岁组患儿Zn、Fe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升高;~5岁患儿Zn、Fe降低仍较明显;Ca含量随着年龄增长,反而逐渐降低,以~6岁患儿Ca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RTI患儿婴幼儿期Zn、Fe和Ca缺乏严重,随着年龄增长,缺Ca依然存在.Zn、Fe和Ca缺乏与RRTI密切相关,监测并纠正Zn、Fe和Ca缺乏可能有助于降低患儿RRTI的发病率.
作者:苏青弟;严如金;黄海红;郑昌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变应性鼻炎(AR)患儿的疗效及对IL-10和IL-13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 收集84例AR患儿,分为SLIT组和对照组,各42例.SLIT组采用SLIT,并配合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对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患儿鼻部症状评分(TNSS)、用药评分(TMS)、IL-10和IL-13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1年、2年时TNSS评分及TM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年后,SLIT组的IL-10水平显著上升,IL-13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两组治疗1年后IL-10及IL-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及治疗2年后IL-10水平与TNSS评分均呈负相关(r=-0.26、-0.47,均P<0.05),IL-13水平与TN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64、0.72,均P<0.05);而治疗1年后IL-10及IL-13水平与TNSS评分不存在相关性(均P>0.05).结论 SLIT对尘螨引起的儿童AR疗效满意,且IL-10和IL-13表达水平的变化有望作为评价舌下脱敏疗效的指标.
作者:吕渊;叶栋;章菊琴;张秀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溴夫定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带状疱疹患者7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溴夫定125 mg,1次/d,口服;对照组采用伐昔洛韦300 mg,2次/d,口服;疗程均为7d.观察用药后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评分、止痛时间、止疱时间及结痂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痊愈20例,显效14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91.89%;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8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72.5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3例,乏力1例;对照组头晕2例,恶心1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和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无明显变化.结论 溴夫定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伐昔洛韦,能更显著地缓解症状,减轻疼痛.
作者:毛凤;吴忠孝;张丽;沈燕娜;杨谋哲;任有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群体,由于患者的病情较为危重,住院期间需要接受多种较为复杂的诊疗措施,所以,患者的躯体以及心理层面将会出现一定的生理性应激[1].伴随着症状的改善与好转,患者在离开ICU前会有一段过渡期,而处于该阶段的患者意识开始恢复,所以,对自身所享受到的诊疗照护内容有着自我认知[2].
作者:张娓;杨小敏;张文源;李爱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自制抗蛇毒血清皮试结果判断工具(皮试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57例腹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81例)和观察组(476例),均按医生要求做抗蝮蛇血清皮试,对照组由护士按传统方法测量皮丘大小,并根据皮试结果判断;观察组依据自制的皮试卡做出判定.结果 对照组抗蛇毒血清输注完成383例(79.62%),观察组完成437例(91.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0.2 1%),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0.2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蛇毒血清皮试卡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指导抗蛇毒血清在蛇伤患者治疗中的规范应用,给患者带来大的临床效益,充分保障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安全.
作者:邢静静;周根娣;周海芳;吴虹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液体治疗是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治疗的基石.其目标是通过增加心脏前负荷或静脉张力性容量,进而增加每搏输出量(SV)和心输出量(CO),终改善组织灌注.然而,仅有一半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患者对补液试验有反应.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容量过负荷是有害的,与死亡率的升高有关.因此,如何快速、准确的评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容量反应性对于重症患者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临床医生对容量反应性本质认识的逐步加深以及重症超声在临床应用的普及,超声成为指导重症患者容量管理的有力武器.本文就重症超声在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龚仕金;宋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效果.方法 80例急性老年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观察组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8周FEV1值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急性老年哮喘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晓飞;徐丹丹;陆明;沈惊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比伐卢定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后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30例STEMI患者,均在外院行溶栓治疗,并转入院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在介入治疗中应用普通肝素,研究组则应用比伐卢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应用支架类型和治疗前后TIMI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STEMI患者溶栓后介入治疗中使用比伐卢定的效果与普通肝素相当,但在安全性方面优于普通肝素.
作者:胡胜江;王春;宣少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单纯小梁切除手术与小梁切除+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手术与小梁切除+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房角开放率、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房角开放率、术后视力、眼压及前房深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小梁切除手术,小梁切除+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改善视力和眼压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子丰;项欢;金泽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剖宫产能解决临床不良妊娠,但是该分娩方式属于是一种入侵式操作,分娩时对产妇产生的创伤、刺激较大;且部分产妇对于剖宫产分娩缺乏了解,不免会产生各种不良的负性情绪,再加上剖宫产后的疼痛等,容易进一步增加痛苦,影响产后母乳喂养率,增加产后出血发生率[1-2].无痛干预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尽可能降低围术期疼痛,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3-4]].
作者:裘亚君;王吟春;方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电话随访患者的健康状态,分析术后1年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96例患者,35例死亡,病死率17.86%.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与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内科合并疾病、ASA分级、入院血清白蛋白含量、体质量指数(BMI)及独立生活能力具有相关性(均P<0.05);与骨折类型、教育程度、入院淋巴细胞计数、输血量、麻醉方式和手术方式无相关性(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骨折部位、内科合并疾病、ASA分级、入院血清白蛋白含量、BMI及独立生活能力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率与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内科合并疾病、ASA分级、入院血清白蛋白含量、BMI及独立生活能力有关.
作者:陈巧杰;刘丙根;武少坤;邬耀军;庞清江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