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自我和谐的关系

杨颖;鲁小周

关键词:人际关系, 自我和谐, 大学生, 心理学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及自我和谐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贵州省大学生554名,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 SCCS)进行测查。结果:按SCCS得分将大学生分为3组,即低分组、中间组和高分组,3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各因子及总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9.73,29.48,24.09,18.15,55.67;P<0.001)。人际关系及其4个因子得分与SCCS的3个因子得分的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0.09~0.54,P<0.05)。回归分析显示,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得分对人际关系总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9,P<0.001),自我灵活性得分对人际关系总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6, P<0.01)。路径分析显示,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和自我灵活性到人际关系各因子的路径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和自我的灵活性可能是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藏族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目的:探讨藏族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投入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EMBU)、学习投入量表(LES)对藏族初中生982人进行整群施测。结果:①藏族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得分分别为(2.132±2.110)和(3.309±3.261);男生父母教养方式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4.169,P<0.01),而女生学习投入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40.24,P<0.01);教养方式与学习投入总分均存在显著年级差异(F=47.820,40.563;P<0.01);②藏族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投入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439(P<0.01),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为密切的是学习态度因子;③藏族初中生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母亲拒绝和否认、母亲偏爱因子共同解释学习投入变量自我和谐的16.4%的变异。结论:藏族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投入存在一定的关系,且具有自身的特点。

    作者:周鹏生;吕欢;杨娟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组式”农疗改善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小组式“农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 DSM-IV)诊断标准的83例长期住院的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小组式”农疗组为研究组共45例,非农疗组为对照组共38例。“小组式”农疗包括每2天1次进行2小时农业劳动。6个月后评估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 PSP)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NOSIE)。结果:训练前,两组比较PSP和NOSIE的各因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PSP =0.60,P>0.05);而训练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PSP评分及NOSIE中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总积极因素因子和病情总评分明显改善(t分别为-3.14,3.67,2.74,3.46,2.52;P<0.05),而其他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训练前后,研究组PSP评分、NOSIE中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抑郁、总积极因素因子分、总消极因子分及病情总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5.72,-14.18,-10.12,-10.73,2.66,3.27,-17.59,2.07,-12.79;P<0.05),训练后均明显好于训练前成绩,而NOSIE中精神病表现和迟缓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1.88;P>0.05)。结论:“小组式”农疗是一种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治疗方法,有条件可以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士巧;崔卫东;赵幸福;金圭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文版焦点解决心态问卷信效度检验

    目的:对焦点解决心态问卷( SFMS)进行中文版的修订、检验本问卷的信效度,并探究焦点解决心态与自我效能感和积极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结合中国文化及语言习惯对SFMS进行中文版修订,接受培训者(44人)和待接受培训者(138人)完成了问卷测试,问卷还包括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 GSES)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 PANAS),结果:修订量表中的各项目有较好的区分度;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修订后SFMS是单维的,这与原量表结构一致,单因素潜变量可解释总方差的46.6%;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χ2/df=1.99,NFI、GFI、CFI、IFI都在0.90以上且近似1,各项拟合指数均符合测量学要求;修订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0.85;该量表与成人素质希望量表(ADHS)的效标关联效度为0.42(P<0.01)。中文版SFMS与GSES、PANSA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8、0.40(P<0.01)。结论:中文版SFMS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与自我效能感和积极率存在正相关。

    作者:李晓莉;骆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社会适应能力评价维度

    本文为研究社会中某一群体的社会适应能力现状,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构建出社会适应能力维度体系。即民族风俗习惯、认知水平、本能抑制、社会环境4大维度以及相应维度的细分影响因素。

    作者:董鹏美;周荔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学儿童被父母忽视类型与其情感能力的关系

    目的:探讨小学儿童被父母忽视类型与情感能力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安庆某小学135名小学儿童作为被试,使用儿童被忽视量表和情感能力自评问卷进行测量。结果:小学儿童被父母忽视类型各维度与情感能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r=-0.340~-0.202,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安全忽视能显著预测情感能力(R2=0.340);回归方程显著(F=16.962,P<0.001)。结论:父母降低对儿童的安全忽视有助于孩子的情感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安全忽视。

    作者:杨秀飞;古宇杰;李伟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学留守儿童自尊与社会支持的浅析

    目的:探讨小学留守儿童自尊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 SE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对某市3所小学3~6年级的355名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①自尊与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r=0.09,P<0.05)、支持总分存在显著相关(r=0.11,P<0.05);②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自尊量表得分(t=-2.59,P<0.05)和社会支持的总分(t=-3.72,P<0.01),主观社会支持(t=-3.72,P<0.01),客观社会支持(t=-6.08,P<0.01),对社会支持利用度(t=-6.03,P<0.01)存在显著差异;③不同年级的儿童在客观支持(F=3.889,P<0.01)、支持利用度(F=4.351,P<0.01)以及支持总分(F=3.149,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社会支持和自尊相关显著,留守儿童由于低社会支持而导致低自尊。

    作者:陈嫒;赵珍珍;唐辉一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大学生良性压力问卷的修订

    目的:修订大学生良性压力问卷,对其因素结构分析和信效度进行分析。方法:通过122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大学生良性压力的因素结构进行探索。结果:大学生良性压力问卷包含17个项目4个维度,4个维度分别为:积极情绪、富有意义、易于管理和富有希望,4个维度的方差贡献率为60.816%。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积极情绪维度A系数08.52,富有希望维度A系数0.770,富有意义维度A系数0.739,易于管理维度A系数0.649)和效度(结构效度分别为0.580,0.534与0.273,P<0.01)。结论:大学生良性压力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刘文华;王公平;王明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非独生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比较分析非独生子女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利用大学生人格问卷( 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对某大学2011级、2012级、2013级本科和研究生新生共1277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独生子女大学生UPI分数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t=6.776,P<0.001)。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第一类(有较严重心理问题)比例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δ倡=4.3,P<0.001)。进一步对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发现来自农村的非独生子女大学生UPI分数显著高于非农村生源的非独生学生(t=6.128,P<0.001)。来自贫困家庭的非独生大学生UPI分数显著高于非贫困的非独生学生(t=5.526,P<0.001)。汉族的非独生子女大学生UPI得分与非汉族的非独生学生没有差异(t=0.223,P=0.823)。以性别(男vs.女)、学历(本科生vs.研究生)、家庭排行(大子女vs.中间子女vs.小子女)为自变量,对非独生子女的UPI总分进行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F(1,6032)=13.317,P<0.001,η2=0.002),女本科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研究生(Δ=1.432,SE=0.412,P=0.001),男生无此差异。女本科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本科生(Δ=2.162,SE=0.378,P<0.001),而女研究生与男研究生的差异并不显著。排行中间的女本科生UPI得分高,既边缘显著地高于排行大的得分(Δ=1.795,SE=0.779,P=0.064),又显著地高于排行小的得分(Δ=2.161,SE=0.839,P=0.030)。排行中间的男研究生得分边缘显著地高于排行小的男研究生的得分(Δ=1.942,SE=0.826,P=0.056)。结论:非独生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独生子女差,在非独生大学新生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非农村生源的大学生低,贫困生的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非贫困的低;对于本科新生而言,女性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比男性的低;女性研究生非独生子女健康水平比女性本科生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高。排行中间的女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比排行大和小的女本科生都低。排行中间的男研究生比排行小的男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低。

    作者:张驰;许英美;陈斯琪;周鹏;李红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高职生久坐行为测量及其与抑郁水平关系

    目的:高职生过长的久坐行为如电脑前看视频、玩游戏、坐着玩手机等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不可忽视的课题。较可靠的测量工具是评估久坐行为水平及其对健康的危害的前提。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开放式问卷测量、结构式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法,初步考察了某一高职院校学生久坐行为自编问卷的信效度及其与抑郁及各因子的关联性。结果:开放式调查、久坐行为自编问卷与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久坐行为条目所测的平均时间分别为412.58分钟/天、549.92分钟/天和466.99分钟/天;同时,久坐行为与抑郁量表人际因子的简单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r=0.306,P<0.05)。结论:高职生久坐行为自编问卷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他们的久坐行为时间普遍过长并且提示久坐行为与抑郁水平存在一定的关联。

    作者:叶孙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迪纳生活满意度量表在维稳民兵群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迪纳生活满意度量表在维稳民兵群体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整群选取新疆维稳民兵832名,进行数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正式量表包含5个条目,一个因子,解释了总变异的61.309%。量表Cronbach,sa系数为0.832,折半信度为0.737。验证性因素显示一阶三因素模型(GFI=0.998、AGFI=0.976、NFI=0.998、CFI=0.999、IFI=0.999、RMSEA=0.053)拟合效果比较理想。维稳民兵生活满意度因文化、地域来源、管理方式而异。结论:迪纳生活满意度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维稳民兵群体生活满意度的测量;维稳民兵生活满意度呈现出文化、地域来源、管理方式的特征。

    作者:孟新珍;刘晓明;丁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航空官兵睡眠障碍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航空官兵睡眠障碍状况及相关因素,为改善航空官兵的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自尊量表(SES)、压力知觉量表(PSS)、健康调查量表(SF-36)、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评定航空官兵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①PSQI>7者390人,占29.37%,7≥PSQI>5者229人,占17.24%;②PSQI总分与PSS总分(r=0.41,P<0.01)、SES总分(r=0.22,P<0.01)、生理机能(PF)(r=-0.14,P<0.01)、生理职能(RP)(r=-0.28,P<0.01)、躯体疼痛(BP)(r=-0.52,P<0.01)、社会功能(SF)(r=0.23,P<0.01)、情感职能(RE)(r=-0.326,P<0.01)、健康变化(HT)(r=0.17,P<0.01)、精神质(P)(F=2.32,P<0.01)、神经质(N)(F=12.73,P<0.01)、掩饰因子(L)(F=4.15,P<0.01)存在相关性;③神经质、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健康变化、压力知觉量表总分进入线性回归方程。结论:航空官兵整体上存在睡眠障碍,应值得重视;其严重程度及发病情况受官兵的年龄、性格特点、对压力的感受性、心理状态及身体健康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知觉压力的认知过程起到了介导作用。

    作者:于均涛;姜忠东;孙忠华;迟强;张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高中生学习适应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目的:了解高中生学习适应的基本情况,探讨学习适应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山东潍坊某中学的678名学生进行学习适应性测试,然后获得期中考试的语文、数学和英语成绩。结果:①高中生学习适应总体状况较好,学习适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占75.8%;②学习适应在性别、年级、文科理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的学习技术总体状况显著地优于男生(t=-3.472,P<0.01),女生的学习态度显著地好于男生(t=-2.612,P<0.05);高二学生的心身健康显著高于高一(t=-2.277,P<0.05);文科生的学习技术显著地优于理科生(t=2.212,P<0.05);③学习环境能够显著地预测语文成绩(β=0.106,P<0.05);学习态度能够显著地预测数学成绩(β=0.186,P<0.05);学习技术能够显著地预测英语成绩(β=0.078,P<0.05)。结论:高中生学习适应总体状况较好,学习适应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作者:姜能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浙江省部分体检人群生活方式及心理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目的:研究浙江省部分体检对象的血压一般情况,探讨和分析其受各因素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3年间来院体检的2679名体检对象。采用袖带加压法测量血压值,根据填写一般情况及生活方式调查表获取其他数据信息。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血压值在不同年龄、血型、职业这几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F=-2.997~17.104,P<0.05);在不同饮食习惯、吸烟、喝酒、压力来源的状态下,血压值均有显著差异( F=1.910~18.386,P<0.05);各因素影响大小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B=-0.149~0.307,P<0.01),发现性别、年龄、饮食习惯、出行方式均与高血压患病有着较大影响。结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保持运动习惯均对控制血压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较大帮助,其中心理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子。

    作者:姚雪芬;宋洁;叶云霞;王琳;钟晓燕;周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团体心理干预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情感表达家属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情感表达家属的影响。方法:将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情感表达的家属55例分成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研究组给予团体心理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采用CFI-CV量表、LSI量表及SES量表对患者家属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的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高情感表达分值比之前降低(t=5.570,P<0.01),生活满意度分值比之前提高(t=-5.095,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高情感表达分值较前降低(t=1.766,P>0.05),生活满意度分值较前提高(t=-0.420,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团体心理干预可降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情感表达家属的高情感表达性,同时可以提高家属的生活满意度。

    作者:王海燕;安忠国;崔蓉;丁璐;徐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81例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生活质量量表( QLQ-C30),分别对鼻咽癌病人护理干预前后进行全面测量与评估。结果:①护理干预后鼻咽癌放疗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t=5.564,4.663;P<0.05);②护理干预后鼻咽癌放疗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健康状况6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干预前( t =-4.216,-3.652,-3.283,-3.878,-2.496,-4.315;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放疗的副反应,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亚婷;牛亚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团体正念认知训练对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究团体正念认知训练对改善大学生焦虑水平的作用。方法:以15名自愿参与并经过筛选的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每周1次总共8次的团体正念认知训练。干预前中后期均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焦虑自评量表以及五因素正念评估量表对成员进行施测。同时,收集成员的主观报告并作定性分析,探究正念对个体的具体影响。结果:①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在状态焦虑水平上,中测相较前测,后测相较前测,分数降低都具有显著性(t=3.423,5.968;P<0.01);在特质焦虑水平上,中测相较前测,后测相较中测,后测相较前测,分数降低都具有显著性( t=2.484,2.409,0.05;t=5.154,P<0.01);②焦虑自评量表:中测相较前测,后测相较前测,分数降低都具有显著性(t=5.530,5.614;P<0.01);③五因素正念评估量表:在“有觉知地行动”1项上,分数呈现先显著下降后显著上升的趋势,正念水平整体有所提高;④成员主观报告正念在缓解焦虑、改善个体身心健康与生活状态方面有积极作用。结论:团体正念认知训练对改善大学生焦虑水平以及提升其身心健康水平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钟佳涵;李波;刘素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目的:验证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5因子模型,编制一套测量学指标良好的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问卷。方法:在全国11所高校调查了1442名大一到大四的本科生,采用SPSS 11.5对所得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及信度分析,采用AMOS 5.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①探索性因子分析(χ2=5855.21,df=253,P<0.00;KMO=0.89)表明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问卷可分为自我疏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支持寻求能力和压力承受能力5个维度;②验证性因子分析(χ2/df=4.06,NFI=0.87;TLI=0.88;CFI=0.90;RMSEA=0.06)表明5因子模型拟合良好;③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克伦巴赫α=0.52~0.88)。结论: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包括自我疏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支持寻求能力和压力承受能力5个维度;大学生抗挫折能力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方鸿志;范会勇;李红霞;常颖;李辰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合理情绪疗法对广泛性焦虑障碍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并研究合理情绪疗法对广泛性焦虑障碍药物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4月我院心理咨询门诊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期8周。对照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合理情绪疗法治疗。结果:试验组采用药物治疗联合合理情绪疗法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对于患者治疗前后的SAS、HAMA评分中进行比较,发现试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AS、HAMA分明显降低(t=6.6496,8.937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情绪疗法在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

    作者:詹潮勇;张鸿飞;刘昱君;朱飞奇;张子盈;李华静;刘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大学生乐观人格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目的:探讨大学生乐观人格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定向测验( LOT-R)与应对方式问卷( CSQ)对某高校31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乐观人格在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贫困生等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性别(t=4.315,P<0.01)和年级(F=4.013,P<0.01)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②乐观者在乐观因子、解决问题、求助上显著高于悲观者,悲观者在悲观因子、自责、退避和合理化上显著高于乐观者;③乐观人格与成熟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正相关,与不成熟消极的应对方式(自责、退避、合理化)呈显著负相关;④幻想是大学生普遍的应对方式。结论:大学生的乐观人格特质对应对方式具有显著影响。

    作者:唐莉;姚福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自我和谐的关系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及自我和谐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贵州省大学生554名,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 SCCS)进行测查。结果:按SCCS得分将大学生分为3组,即低分组、中间组和高分组,3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各因子及总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9.73,29.48,24.09,18.15,55.67;P<0.001)。人际关系及其4个因子得分与SCCS的3个因子得分的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0.09~0.54,P<0.05)。回归分析显示,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得分对人际关系总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9,P<0.001),自我灵活性得分对人际关系总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6, P<0.01)。路径分析显示,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和自我灵活性到人际关系各因子的路径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和自我的灵活性可能是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颖;鲁小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