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王黎

关键词:产妇, 产次, 临床护理路径, 自然分娩, 剖宫产
摘要:妇女分娩是一种刺激,能引起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尤为初产妇这种心理变化在分娩前更为明显,不同的心理因素可导致神经系统紊乱,常使分娩不能正常进行,有些选择了剖宫产,有些导致产程延长,甚至难产等[1].临床护理路径(CNP)是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共同制定的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2].在产程护理过程中实施CNP的新型医疗模式,不仅能使护理人员有计划、有预见和主动的为产妇提供及时、有效、温馨的服务,还能使产妇了解分娩是女人的一个生理过程,树立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减少自然临产后因社会因素所导致的剖宫产,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30例PCOS患者,采用口服中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30例中治愈22例(73.3%),其中4例治疗3个月后排卵妊娠;有效5例(16.7%),无效3例(10.0%),总有效率90.0%.结论 中药补肾化痰活血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不易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褚娟红;吴桂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母婴同室新生儿早期血糖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尽早发现并及时纠正母婴同室新生儿早期低血糖,正确指导新生儿喂养.方法 对符合母婴同室标准的2 083例出生后入母婴同室时的新生儿进行血糖检测,其中足月双胎儿45例.结果 在2 083例新生儿中,新生儿血糖≤2.2 mmol/L的241例,低血糖的检出率为11.60%,无症状性低血糖214例,低体温27例.足月双胎儿和足月正常体质量单胎儿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与足月正常体质量儿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与足月正常体质量儿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母无妊娠期糖尿病的足月剖宫产儿与顺产儿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剖宫产儿与急诊剖宫产儿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母有妊娠期糖尿病组新生儿与无妊娠期糖尿病组足月正常体质量儿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出生后早期进行血糖监测很有必要,特别是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以便及时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并给予尽早开奶,加强喂养,防止持续性低血糖对脑组织造成的不可逆损伤.

    作者:姜娟;王凤敏;王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猪胆青黛冰硼散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猪胆青黛冰硼散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鼻咽癌放疗后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7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用猪胆青黛冰硼散,用调羹背取2~5 g药粉敷于创面,2h/次,5次/d以上,晚上睡前量稍多(3倍白天用量)含于口中;治疗组:用口腔护理漱口水,用餐前、后含漱,8~10次/d,15~20ml/次,3~5min/次;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口腔黏膜分级均明显下降(均P< 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口腔黏膜分级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痊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猪胆青黛冰硼散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有待于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南瑶;陈金春;洪瞿芳;林赤宇;陈海斌;喻迎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附件扭转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睾丸附件扭转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4例睾丸附件扭转的患者,二维超声观察睾丸、附睾及附件的大小、形态、回声,CDFI观察其内部血流信号.结果 二维超声探及睾丸与附睾头之间不均质圆形偏强回声光团为睾丸附件扭转的特征超声变现,其中2例经手术证实,12例均行保守治疗及超声检查随访.结论 二维及CDFI可作为睾丸附件扭转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严赟;周维;蒋燕;黄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叶酸及B族维生素联合治疗对2型心肾综合征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心肾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叶酸及B族维生素对2型心肾综合征(CRS)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心肾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42例血清Hcy升高的2型CRS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生活方式干预加基础药物)和联合组(2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叶酸、VitB12和VitB6),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变化,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6 min步行试验(6MWT)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eGFR、LVEF及6MWT结果均较治疗前高,Hcy、NT-proBNP及LVEDd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联合组Hcy水平、心肾功能指标及心室重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叶酸及B族维生素可显著改善2型CRS伴HHcy患者的心肾功能及心室重构.

    作者:吴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尿白蛋白增加与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尿微量白蛋白(UMA)增加与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的关系.方法 收集21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集病史,测定患者的年龄、是否吸烟、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及舒张压;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UMA等相关性指标;根据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计算受试者分值.结果 检出糖尿病肾病128例(59.2%),非糖尿病肾病88例(40.8%);其中糖尿病肾病组年龄、TC及UMA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Framingham评分糖尿病肾病组年龄评分及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因素总评分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年龄评分及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因素总评分增加,提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冠心病发病危险增高.

    作者:岑孟君;单鹏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人活髓牙牙根纵裂7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活髓牙根纵裂发生的原因,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确诊为活髓牙牙根纵裂的患者70例,患牙70颗,对其牙周情况、颌面磨耗及形态、合干扰或合创伤及X线片进行评价.结果 牙根纵裂多发生于60岁以上患者,患者第一磨牙近中根或近中颊根,患根牙周组织破坏,明显大于无纵裂的牙根,形成局限性牙周袋,患牙合面磨耗严重,出现非工作尖高陡,工作尖磨平,深合面凹等改变,牙根纵裂的程度与深合面凹的部位有关,患牙存在合干扰或合创伤,并存在咬合不协调的易感因素.结论 合创伤是造成老年人牙根纵裂的重要因素,及时消除合创伤,及时预防和治疗牙病,保存牙体,及时修复,保持牙列完整,可以减少根裂牙的发生.

    作者:连青;马婧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X线钡剂造影、CT和内窥镜检查克罗恩病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X线钡剂造影、腹部CT与内窥镜检查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确诊的66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及内窥镜资料,分别计算X线钡剂造影、腹部CT和内窥镜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分析3种检查方法对克罗恩病诊断准确度间的差异.结果 对裂隙状溃疡、卵石征病变的检测,钡餐显示率要明显高于CT检测,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裂隙状溃疡、卵石征两种病变的检测,内窥镜显示率要明显高于CT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裂隙状溃疡、卵石征及多节段性病变进行检测时,钡餐和内窥镜显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X线钡剂造影可以作为克罗恩病的首选检查方法,CT能同时分析其肠壁内外的病变,联合X线钡剂造影和CT能全面分析肠腔内外的病变.

    作者:滕友良;钟百书;陈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肺癌筛查新看法

    一个世纪以来,肺癌从一种少见病一跃成为当今世界首位的恶性肿瘤,且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还呈上升趋势.时至今日,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仍然徘徊在10%,80%的患者在肿瘤确诊时已丧失手术时机,而早期肺癌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达70% ~100%.放射科医生能做的工作只是检出和诊断而不是预防,目前的观点认为,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医生可以做到的,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而筛查是这一过程的基础.

    作者:李惠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茧症6例X线及CT影像分析

    目的 探讨腹茧症的X线及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腹部平片及消化道造影剂CT的影像表现.结果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包块及不全性肠梗阻,腹部平片可见软组织块影及散在小液平,消化道造影表现为小肠聚集成团与周围肠管呈隔离样改变,形态固定,钡剂通过缓慢;CT典型表现为病灶周围“包膜征”,部分表现为小肠隔离征.结论 腹茧症的X线及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有助于术前诊断.

    作者:徐新;戴渝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睾丸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睾丸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穿刺活检的41例睾丸病变的超声弹性表现,分析良恶性病变患者弹性分级的差别,并计算超声弹性分级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睾丸良性病变的弹性分级以Ⅰ、Ⅱ级为主,恶性病变的弹性分级以Ⅲ~Ⅴ级为主.超声弹性分级鉴别睾丸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66 %(29/30)、72.72%(8/11)和90.2%(37/41).结论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判断睾丸病变的良恶性.

    作者:丁高峰;张盛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干预糖尿病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全科医疗服务模式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1例.干预组采用全科医疗服务模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治疗模式治疗.随访观察3个月后,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在服药依从性、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及定期随诊等方面和血糖控制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全科医疗综合干预措施优化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医疗配合度,使患者的血糖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因此应加大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的推广和实施.

    作者:章慧炯;马丽娜;徐亚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长度不等长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不等长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93例单侧TH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6个月,术后无假体松动及感染,1例出现大腿疼痛,2例术后1个月内出现脱位.重建股骨偏心距对肢体长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者保留的股骨距长度为6~18mm,与肢体长度存在正相关(r=0.376,P<0.01).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应仔细测量评估,术中精确截骨高度及预设两点结合手法试验等方法能有效控制术后肢体长度.

    作者:王国荣;周国顺;吴锋锋;陈成东;范新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足月产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析

    目的 探讨足月产妇血浆D-二聚体的正常值水平以及统计分布,为妇产科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待产妇女的D-二聚体数据(剔除有产后大出血、妊娠并发DIC等不良妊娠病例)共2 428例,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 11.5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足月产妇的D-二聚体水平呈明显的偏态分布,95%的产妇D-二聚体水平<1 889.4 ng/ml;不同年龄组产妇D-二聚体水平不全相同,适龄产妇组和大龄产妇组D-二聚体差异不明显(P>0.05),低龄产妇、高龄产妇与适龄产妇组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因妊娠期妇女,特别是足月产妇体内出现高凝和高纤溶状态,所以不能套用健康人的正常参考范围,建议用≤1 886 ng/ml作为临产足月孕妇的上限较为合适.

    作者:赵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包皮内板带蒂皮瓣矫治小儿隐匿阴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利用包皮内板带蒂皮瓣矫治小儿隐匿阴茎的效果.方法 于阴茎腹侧纵行切开包皮狭窄环,距冠状沟0.5 cm环状切开包皮内板,将包皮脱套至阴茎根部,完全切除异常附着的筋膜,异常附着的纤维索带,将阴茎根部白膜与阴茎根部皮肤11点和1点处真皮缝合固定,纵行背侧切开阴茎皮肤至狭窄环消失,转移背侧包皮带蒂皮瓣1.0 cm× 0.8 cm皮瓣至腹侧,修剪多余皮肤组织,用6-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内外板.结果 随访6个月至3年,仅4例发现阴茎回缩,2例由于肥胖外观欠佳,其余阴茎外观塑形良好,勃起时无侧弯、旋转.结论 应用包皮内板带蒂皮瓣矫治小儿隐匿阴茎可大程度地显露阴茎,塑形效果良好,并发症较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徐惠琴;全基春;徐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三酰甘油多不饱和脂肪酸谱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三酰甘油各种n-6与n-3必需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组分及其n-6/n-3 PUFA比值与代谢综合征患者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方法 比较在体检中新发现的代谢综合征和健康人群的代谢参数、HOMA-IR及PUFA的差异,分析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三酰甘油PUFA各组分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HOMA-IR、腰围、血糖、血脂、胰岛素及血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三酰甘油的C18:3 n-3(亚麻酸)、C20:5 n-3(EPA)、C22:6 n-3(DHA)及总n-3 PUFA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n-6/n-3 PUFA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三酰甘油n-6/n-3 PUFA比值、n-3 PUFA、EPA和DHA与代谢综合征患者HOMA-IR相关,n-6/n-3 PUFA比值对HOMA-IR的预测作用较强,补充膳食n-3 PUFA的同时可能还需要考虑避免n-6 PUFA的过量摄入.

    作者:龚维坤;陆静尔;郭小芳;胡静艳;赖静波;罗滢;罗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室不同能级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的情况中能灵活地运用已有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式[1].研究表明,护士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护理实践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之一[2].本研究拟调查分析手术室不同能级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报道如下.

    作者:朱红;郑晓敏;李苏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压疮监控系统在医院压疮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压疮发生率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对伤口及压疮实施科学规范的管理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内的医院通过各种模式进行伤口护理管理和压疮监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5].2010年之前,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以造口/伤口治疗师带领下的伤口小组进行压疮监控,收集压疮患者资料,并完成在职护士的专科知识培训,但效果不佳.为此,从2010年1月开始对原有的压疮监控系统进行整改,经过3年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晓红;董燕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记忆性T细胞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的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 探讨记忆T细胞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中的作用.方法 用BALB/c小鼠致敏C57BL/6小鼠,8周后从C57BL/6小鼠分选出CD62L-记忆性T细胞移植给BALB/c受鼠,比较CD62L+初始T细胞与CD62L-记忆性T细胞引起GVHD的能力差异.结果 接受CD62L+初始T细胞回输的受鼠35d内全部死亡;接受CD62L-记忆性T细胞回输的受鼠100 d内存活率为89%;接受CD62L+与CD62L-混合细胞回输的受鼠100 d内存活率为4%,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D62L+与CD62L-受鼠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62L-受鼠组与全骨髓移植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7).第7天体质量变化CD62L受鼠组相比于CD62L+受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D62L记忆性T细胞不引起GVHD,此种模型可以用来研究抗原特异性记忆性T细胞在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张萍;王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联合镇痛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联合镇痛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需手术治疗的肛管直肠疾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及空白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联合镇痛疗法,对照组术后予以杜冷丁+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空白组不采取任何镇痛措施,只予以安慰剂.观察比较3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术后3、6、12、24、48和72 h,以及5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均小于对照组及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次换药及排便,换药中、换药后0.5h及换药后2h,以及排便中、排便后0.5h、便后2h及便后12hVAS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及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联合镇痛方案能安全有效地防治肛管直肠术后的疼痛.

    作者:周海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宁波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