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伟英
心脏原发性海绵状血管瘤极为罕见,近笔者在尸体解剖中,发现了1例.死者,男,39岁,于2011年12月的某晚上9时猝死在家中,经公安机关现场勘查,排除刑事案件,属非正常死亡.根据家属要求,作尸体解剖进行死亡鉴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骆利康;李群锋;项迪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前国内外报道产后抑郁症发病率在13%左右[1],由于抑郁发作时自我照顾能力下降,营养摄入减少,与婴儿之间亲密感缺乏,甚至有自伤、自杀的行为,不仅严重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及其婚姻、家庭,而且会影响母婴的情感连接、婴幼儿的身心发育及其情感、智力、行为的发展,给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2].如何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已成为当前重大的精神卫生和生殖健康问题.本研究对导致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对200例孕晚期孕妇进行干预,观察该干预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春棉;丁万涛;季显琼;朱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避免了有创人工气道的建立,有效降低了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预后质量,适用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造成患者不能耐受治疗,导致治疗失败.笔者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有效的舒适护理干预发挥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傅丽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改良外剥内扎联合消痔灵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12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改良外剥内扎法进行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外剥内扎联合消痔灵注射术较单独改良外剥内扎治疗环状混合痔,手术疗效更高,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
作者:朱迪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奥硝唑对老年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骨代谢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100例老年牙周炎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局部应用奥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及龈沟液骨代谢的白细胞介素-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和龈沟液中IL-6和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和龈沟液中IL-6和TNF-α均较前下降,且观察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局部应用奥硝唑能够有效的改善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优于单纯给予牙周治疗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国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融合基因和棘皮动物微管查关蛋白样-4与间变性淋巴激酶融合基因(EML4-ALK)基因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即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NSCLC中EML4-ALK、EGFR,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60例NSCLC中60例(37.5%)存在EGFR基因突变,腺癌高于非腺癌;不吸烟患者高于吸烟患者;女性患者高于男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160例NSCLC中有7例EML4-ALK基因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为4.4%(7/160)明显小于EGFR突变率,这7例阳性患者均为腺癌,其中6例主要细胞形态为腺泡样结构,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细胞内或细胞外黏液.腺癌阳性率高于非腺癌;非吸烟患者高于吸烟患者;女性患者高于男性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NSCLC患者中,EGFR及EML4-ALK阳性患者在临床病理上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即女性、非吸烟、腺癌患者中较为多见,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特征:EML4-ALK阳性患者中,腺癌中多伴有黏液产生的腺泡样结构,不同时合并EGFR突变.
作者:金夏祥;王旭州;陈兰;王爱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52例CVA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对照组)仅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84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妥洛特罗贴剂,疗程均为14d,观察比较两组的症状评分、肺功能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的症状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总显效率为52.9%,观察组为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吸入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加用妥洛特罗贴剂对CVA疗效更加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廖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于2012年3月开始实行对拟行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前探访、宣教及术中、术后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这对解除患者术前紧张情绪,提高ERCP诊断及治疗成功率起到积极作用,现在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胡红涛;秦文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上颌窦内提升术中应用Crestal Approach-Sinus Kit (CAS-KIT)提升上颌窦粘膜的临床效果.方法 24例患者上颌后牙缺失,牙槽嵴顶距窦底骨高度为2~9mm,经CAS-KIT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提升高度超过3mm的植入羟基磷灰石陶瓷,同期植入种植体,高提升10 mm,共计植入ITI士卓曼种植体46枚.结果 术后当天X线片显示上颌窦底平均抬高(3.9±1.8)mm,所有病例未发生上颌窦炎及骨替代品泄漏等并发症,种植体稳固,术后3个月X线片示种植体穿入上颌窦部分骨结合良好,抬升上颌窦粘膜连续性完整.所有种植体术后3~6个月完成修复,正常负重,种植体存留率100%.结论 利用CAS-KIT提升上颌窦是一种简单、微创的技术,能有效的应用于上颌后牙上颌窦底牙槽骨高度不足的牙种植修复,疗效良好.
作者:董陈;钱智溢;李幼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脑脊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在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后脑积水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13例重型脑室出血合并脑积水早产儿(病例组)和15例排除脑出血及脑膜脑炎的无脑积水早产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侧脑室的大小及脑脊液中TGF-β1的水平.结果 病例组早产儿侧脑室扩张程度和脑脊液中TGF-β1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脊液中TGF-β1的高表达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后脑积水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作者:盛汉松;张弩;周辉;尹波;林逢春;许尚虞;林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回顾性评估不同观察者使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术语以及三维乳腺超声特有的术语在描述和诊断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技术(ABVS)超声图像的一致性.方法 采用ABVS对91例怀疑乳腺病变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所得图像数据自动存入ABVS工作站.两位超声医生在不知道钼靶图像、病史和病理结果情况下通过ABVS工作站回顾性独立评估所有病例图像,记录结果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评估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观察者间一致性评估情况为:“病变形态”k=0.636,“纵横比”k=0.825,“病变回声”k=0.700,“后方回声”k=0.832,“边界”k=0.733,“钙化”k=0.768,“纠集征”k=0.639,终评估k=0.755,所有观察指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 不同观察者利用ABVS对乳腺病变超声图像评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重复性强.
作者:王敏芳;周如海;陈婉君;兰宇鹏;储莉莉;林元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不同术式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采用腹腔镜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60例,根据止血方法不同情况分为缝合组和电凝组,缝合组74例术后剥离后采用缝合法,电凝组86例采用双极电凝止血.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缝合组平均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多于电凝组(均P< 0.05).两组痛经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囊肿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组病例均未发生气肿、气栓、大出血、脏器损伤和感染等严重手术并发症.缝合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均低于电凝组(均P<0.05),缝合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雌二醇(E2)均高于电凝组(均P< 0.05).缝合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收缩期峰值(PSV)和窦状卵泡数目(AFC)均多于电凝组(均P<0.05)结论 两种术式都具有良好的疗效,电凝止血手术时间较短,术后出血较少.缝合止血更能够较好地保留残留卵巢皮质的卵泡,痛经复发率低,且可大限度地保护卵巢功能.
作者:陈建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收治的36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分别为子宫切口感染、裂开、愈合不良,子宫复旧不良,胎膜蜕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子宫动静脉瘘;其中子宫切口感染、裂开、愈合不良是主要原因;产后出血在1周以下者3例,1~2周者5例,3~6周者21例,6周以上者7例;27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痊愈,7例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痊愈,2例患者行子宫切除后化疗.结论 晚期产后出血是较严重的剖宫产并发症,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提高剖宫产手术技能,做好术中止血,同时围生期注意用药,防止产褥感染,并做好出院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
作者:许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TNF-α、VEGF及IL-10在老年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58例病患被诊断为老年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为观察组,收集同期58例仅患有肺气肿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同时分别测定血清中TNF-α、VEGF、IL-10、血氧分压量(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结果 观察组中TNF-α、VEGF及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PaO2及PaC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TNF-α、VEGF、IL-10在老年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患者体内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研究其表达可以对老年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的治疗给予一定的帮助,值得临床实践.
作者:鲍绪新;水跃翔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及血浆中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6、IL-23的变化.方法 收集SLE患者7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方法将SLE患者分为活动组(≥5分,38例)和稳定组(0~4分,3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Th17、Treg百分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浆中IL-17、IL-6、IL-23水平.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Th17占CD4+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SLE活动组Th17占CD4+T细胞比例较SLE稳定组及对照组高(均P<0.05);SLE患者外周血Treg占CD4+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SLE活动组Treg占CD4+T细胞比例较SLE稳定组及对照组低(均P<0.05);SLE患者外周血Th 17/Treg高于对照组(P<0.05),SLE活动组Th 17/Treg高于SLE稳定组及对照组(均P<0.05).Th17、Th 17/Treg、IL-6与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923、0.567、0.397,均P<0.05),Treg与SLEDAI评分均呈负相关(r=-0.458,均P<0.05).结论 SLE患者中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百分数存在异常,且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提示两种共同变化或失衡可能在SLE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黄华;陈勇;楼燕如;黄娴倩;忻霞菲;周丽;王庭辉;覃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5例大体积肾癌患者,其中33例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观察组),32例行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和预后.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损失量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病灶转移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在掌握手术入路和操作技巧的情况下,腹腔镜根治术在大体积肾癌的应用中亦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邓金平;卢毅;莫启旺;张大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已经是我国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BPH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研究显示,BPH总患病率为43.68%[1].BPH特征为前列腺间质和上皮细胞增生,发病主要与年龄和性激素有关、可以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2].传统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被视为BPH治疗的金方法,此外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和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等也是治疗BPH的常用方法[3].
作者:傅晓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115例NASH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健康教育、控制饮食及减轻体质量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粒(228 mg/粒)治疗,3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益肝灵4片,3次/d,总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ALT及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G及T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症状、血脂检测及肝脏B超的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可以显著改善脂肪肝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减轻肝脏受到的脂肪沉积,保护肝功能,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静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子宫颈原位腺癌(AIS)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AIS病例6例,对其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临床特点:患者年龄29~47岁,中位年龄35.5岁,均无特殊临床表现,其中3例患者活检或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进行了根治切除.光镜观察:4例AIS为颈管型,1例为肠型,1例为肠型与颈管型混合;6例均发生在移行区.6例病例的镜下共同特点为腺上皮出现复层或假复层、细胞异型性相对明显及核分裂像较多,都出现了凋亡小体;5例出现筛状结构,1例出现腔内乳头结构;4例伴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病变.免疫组化:p16(+)、CEA(+)、ki-67(+)(40%-70%).结论 子宫颈原位腺癌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宫颈病变,目前没有统一的形态学诊断标准,总结其常见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有助于AIS在日常工作中的病理诊断,避免误诊或漏诊.
作者:甘咏莉;张慧芝;王素英;葛荣;杨育生;殷宪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社区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出诊输液也成为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主要任务之一,但出诊输液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甚至造成医疗纠纷.本文回顾性分析795例出诊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输液环境、急救条件及护士服务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