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杭;朱军华
目的 观察地诺前列酮栓用于晚孕促宫颈成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待产并符合治疗标准、无阴道分娩禁忌证、无地诺前列酮栓使用禁忌证的单胎孕妇99例,其中地诺前列酮栓组50例和催产素组49例,对比分析两组的起效时间、产程长短及宫颈Bishop评分等指标.结果 地诺前列酮栓组潜伏期时间为(5.06±1.39)h,活跃期的时间为(2.46±1.57)h;宫缩素组潜伏期时间为(7.60±1.58)h,活跃期时间为(4.20±1.57)h,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地诺前列酮栓组引产结果优于宫缩素组;地诺前列酮栓组剖宫产率为20%,缩宫素组为51%,两组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诺前列酮栓组胎儿评分情况良好、羊水未受到粪染,产后出血正常、安全性较高,与缩宫素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能促进宫颈成熟,明显缩短第一产程,从而缩短起效时间,达到安全、有效的引产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蔡晓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CD4℃D25+CD 127low/-T细胞及白介素17(IL-17)在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三色直接荧光素标记法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16例1型糖尿病患者及18例正常对照外周血CD4℃D25+CD127low/-T细胞的比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血清IL-17水平.结果 1型糖尿病组外周血CID4+CD25℃D127low/-T细胞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型糖尿病组血清IL-17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4℃D25+CD 127low/-T细胞与血清IL-17明显负相关(r=-0.619,P=0.011).结论 1型糖尿病存在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失衡,这种失衡或许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作者:赖忠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参麦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简单随机将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改善和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前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变化.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0.48% (38/42),高于对照组[73.81%(31/42),P<0.05].两组治疗后HR、LVEF及LVESD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两组治疗后NT-proBN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症状.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NT-proBNP水平,明显改善心功能,且安全可靠,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叶萍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胃组织病变中p21蛋白表达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1在疣状胃炎、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各组进行比较.结果 p21在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疣状胃炎及胃癌组织的表达分别为0、33.33%、30%及80%,疣状胃炎的p21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低于胃癌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与萎缩性胃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疣状胃炎患者胃组织中p2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与萎缩性胃炎患者形似,可能是一种癌前病变.
作者:李继承;邵志平;邵庆红;胡育昌;徐伟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输卵管再通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及透明质酸钠降低输卵管粘连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234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分为实验组123例和对照组111例,对照组采用灌注丁胺卡那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和含碘对比剂混合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透明质酸钠.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12个月末宫内妊娠及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 12个月末,实验组及对照组宫内妊娠率分别为47.15%(58/123)、34.23%(38/1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通而不畅率为22.09% (19/86),完全通畅率为70.93% (61/86);对照组通而不畅率为29.29% (29/99),完全通畅率为55.56% (55/99),两组通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再通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确切,透明质酸钠可以降低输卵管粘连复发率,提高宫内妊娠率.
作者:于志海;王海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剥离法扁桃体切除术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56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和常规剥离法扁桃体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7d疼痛程度.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7d疼痛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等离子组有1例术后7d出现口咽部渗血棉球压迫10 min后血止;剥离组有2例在术后3~4 h出血,出血较剧,再次返手术室全身麻醉下缝扎止血.结论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剥离法扁桃体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及术后疼痛轻等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
作者:刘艳锋;姜顺明;谢鼎骏;汪红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自理模式是由美国著名的护理专家Orem提出,强调护理的辅助性而非替代性.患者可通过学习获得自理的能力,学会自我护理、控制病情及预防并发症,从而大限度地获得身体、精神的康复.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应用自理模式对直肠癌术后人造肛门患者进行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清风;汪雪源;杨亚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一氧化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抢救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高压氧、甘露醇改善脑水肿等治疗,治愈28例,无任何后遗症出院;好转5例,合并不同程度的心肌梗死2例,合并迟发脑病3例;无效2例,因脑水肿死亡1例,治疗后效果改善不明显痴呆1例.总有效率为94.3%(33/35).结论 医务工作人员不仅要告诫患者及家属,安全使用燃煤、煤气及煤炉,提高防范意识,学会简单的急救知识和技术,同时还应根据症状体征做出迅速的病情诊断,实施综合急救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陶斯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12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养胃颗粒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观察组则加用雷贝拉唑,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及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第4、8周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单项症状上腹痛、嗳气、腹胀、恶心、纳差评分及消化道症状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养胃颗粒治疗CAG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方案,可促进消化道症状改善,逆转胃黏膜病变.
作者:陈静;王奇;陈军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起源于胃和十二指肠区域的功能紊乱,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餐后饱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或反酸为主要表现而经各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的一组常见临床症侯群.此病在我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儿科消化门诊常见的就诊原因.
作者:于意;许春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观察对急性症状改善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73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治疗.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及大呼气峰流速(PEF)占预计值百分比PEF(%).观察两组患者昼夜间哮喘症状评分,评估患者的咳嗽、睡眠评分,并观察主要症状或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I/FVC(%)和PEF分别为(70.81±3.15)%和(74.82±5.23)%,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7.46±2.97)%和(70.46±5.15)%,两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分别为(0.66±0.10)分和(0.83±0.26)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和睡眠评分分别为(0.69±0.17)分和(0.71±0.15)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和湿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6.86±1.14)d、(4.87±0.52)d、(7.25±0.68)d和(6.51±0.84)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减轻患者昼夜哮喘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阮伟良;陈胜海;钟琴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应用地塞米松穿刺注入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诊断为渗出性中耳炎的患者124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鼓膜穿刺抽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穿刺注入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7.42%,治疗组91.9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周、4周时,治疗组导气听阈改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渗出性中耳炎症状的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地塞米松穿刺注入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国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对神经阻滞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止血带耐受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膝及以下骨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超声引导下行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入室予右旋美托咪啶负荷量0.75 μg/kg,术中维持量0.5~0.7 μg·kg-1·min-1,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术中记录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止血带耐受情况,止血带耐受时间;记录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各时间点MBP、HR无明显变化(均P>0.05),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呈现波动性.观察组止血带耐受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可改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下肢手术的止血带耐受,且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周日永;胡霞蔚;徐旭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混合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 Pilon骨折77例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予混合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及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结果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6个月及1年,两组Ruedi-Allgouer分型Ⅰ型骨折Mazu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Ⅱ型骨折Mazur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均P< 0.05),观察组Ⅲ型骨折Mazu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混合固定法能够显著地改善Pilon骨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低.
作者:韩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与儿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5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Hp阳性组16例,Hp阴性组39例;按年龄分为0~8岁组(10例)及9~14岁(45例)组.分别观察胃腺体萎缩、肠化情况.结果 55例患儿,年龄0~14岁,平均(9.6±2.8)岁;男25例,女30例;胃镜下表现为单纯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炎45例(81.8%),胆汁反流8例(20%);伴消化性溃疡13例(23.6%);萎缩性胃炎2例(3.6%).组织病理提示腺体萎缩:轻度42例(76.4%),中度13例(23.6%);活动期9例(16.4%),伴肠上皮化生8例(14.5%).0~8岁和9~14岁患儿萎缩性胃炎发生率、萎缩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伴肠上皮化生发生率及处于活动期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础治疗及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消失,胃纳好转.16例抗Hp治疗的患儿停质子泵抑制剂后4周门诊行胃镜检查及病理、Hp检测,发现正规抗Hp治疗后,仍有4例Hp未转阴,但Hp数量较前减少,Hp检出率下降为25%.病理提示轻度萎缩4例,未见中度萎缩,余均提示浅表性胃炎.结论 Hp感染与儿童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关系,根除Hp对预后有益.
作者:胡晨旻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采用T型AO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近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 胫腓骨近关节骨折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采用T型AO外固定架治疗.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并观察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要长于观察组(均P< 0.05),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胫腓骨近关节骨折患者采用T型AO外固定架治疗能有效的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吴雪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牙科焦虑症或牙科恐惧症是患者对牙科诊治过程的紧张焦虑,可出现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如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出汗、高声喊叫,甚至躲避或拒绝治疗等.牙科焦虑是牙科治疗中的普遍现象,会降低患者的早期就诊率,影响患者的理解和配合程度,降低诊疗质量.笔者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1]客观量化患者的焦虑心理,进行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1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分娩正常孕妇3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胎粪污染、胎儿死亡及剖宫产人数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早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和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对围生儿预后影响极大,可明显增加早产及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作者:詹欣;王志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研究表明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大多数职业[1].腰背痛问题对护士身心损害严重,且影响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滑单翻身法在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医院已相当普及,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ICU).近年来,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采用滑单翻身法,有效降低了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黎;庄一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前后路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CSCIWFD)的疗效.方法 CSCIWFD患者76例按照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在损伤后1周内接受前后路联合手术,对照组在损伤后1周后接受前后路联合手术.比较两组术后1年内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颈椎残障功能量表(NDI)得分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得分.结果 两组术前JOA评分、NDI得分和SF-36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和术后1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早期前后路手术治疗CSCIWFD脊髓功能恢复更好,且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陈为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