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晓明;杨好好;周莹;叶丽燕;张腾;徐淑君
目的 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剂量在对比剂肾病(CIN)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例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100例,在全部采用水化治疗基础上,强化剂量组给予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口服,常规剂量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口服,分析术前24h及术后第1、2、3天血清肌酐、尿素氮、血2-微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情况,并分析发生CIN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内及两组间术前与术后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强化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CIN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CIN的危险因素为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高龄.结论 使用强化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术后炎症水平,减少对比剂对肾功能损害和预防CIN的发生;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高龄是CIN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陈笑瑛;胡海雷;岑镇波;徐建然;盛益;史习宝;陈岳维;邹林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直肠后肿瘤的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直肠后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均行手术治疗,经骶切口38例,单纯腹部切口6例,腹骶尾部联合切口1例.完整切除肿瘤43例,部分切除2例.术中大出血2例,直肠损伤2例,无手术死亡.良性肿瘤36例,恶性肿瘤9例.结论 直肠后肿瘤位置深,症状不典型,不易早期发现.直肠指检、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合理选择手术径路、手术方式及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肿瘤的关键.
作者:苏伟根;叶锋;林建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青春发育后期特发性矮小(ISS)患儿的促生长效应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检测意义.方法 对40例青春发育后期ISS患儿进行rhGH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测定身高、体质量及骨龄,治疗1及6个月时抽血测定IGF-1和IGFBP-3水平.结果 治疗6个月后生长速度(GV)、按年龄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CA)、按骨龄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BA)及预测终身高(PAH)均较治疗前增高(均P<0.01).治疗1及6个月后血清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 0.05),治疗前后血清IGFBP-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的血清IGF-1与治疗6个月后的△GV呈负相关(r=-0.39,P<0.05),治疗1个月后△IGF-1与治疗6个月时的生长指标△GV、△HtSDScA及△HtSDSBA均呈正相关(r=0.42、0.38、0.33,P<0.05).结论 青春发育后期ISS患儿接受rhGH治疗是安全的,疗效是肯定的,血清I GF-1可以作为判断和预测GH对青春发育后期ISS患儿疗效的指标.
作者:张宇;卢立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膀胱结石伴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采用欣远CS-2012A型电磁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膀胱结石伴前列腺增生80例.结果 经过首次、复次ESWL后,74例全部排出,6例治疗失败,治疗成功率92.5%.结论 治疗中须严格掌握术前适应证和术中、术后注意事项,ESWL治疗膀胱结石伴前列腺增生是有效可行、安全的.
作者:顾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水化疗法对320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术后造影剂相关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382例接受320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的患者分为无水化护理组、常规水化护理组和强化水化护理组,记录手术当天24h及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入量和尿量,检测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术前当天、检查术后第2天、第3天血浆肌酐水平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并比较3组差异.结果 无水化护理组与常规水化护理组及强化水化护理组;常规水化护理组与强化水化护理组之间手术当天24h、术后第1天、第2天及第3天入量和出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术前3组血浆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术后第2天及第3天比较,无水化护理组与常规水化护理组及强化水化护理组之间血浆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水化护理组与强化水化护理组之间血浆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常规水化即能有效降低320排CT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技术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损害.
作者:谢成芬;丰明俊;余爱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咯血患者行多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造影并以DSA作对照评价其敏感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大咯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大咯血患者利用16层螺旋CT进行血管造影,并分别在DSA下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将其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40例支气管扩张或慢性炎症以及8例肺癌的咯血患者均显示有支气管动脉的异常,表现为支气管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扩张、迂曲以及远端血管网的形成,部分有肺外体循环参与供血.2例CTA阴性表现中,经DSA血管造影证实均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动脉扩张并移位.CT支气管动脉造影和传统DSA血管造影符合率为95.8%.结论 多层螺旋CT能显示咯血患者扩张的支气管动脉、其所在位置及数量等信息有助于对再次咯血的预测和指导介入治疗,其无创、方便值得临床常规应用.
作者:姜静波;吴宏成;汤耀东;何一兵;吴仕波;王国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压(BP)、颅内压(ICP)控制及脑灌注压(CPP)监测在降低严重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患者死亡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共收集71例严重脑出血术后患者,其中对目标性治疗组38例患者进行BP、ICP控制及CPP监测的措施,对照组33例患者仅按常规治疗控制ICP,同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目标性治疗组中MAP(MAP)>110 mmHg的比例及5d甘露醇用量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目标性治疗组28 d病死率36.8%,对照组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目标性治疗组中死亡组ICP>20 mmHg、CPP<60 mmHg或>90 mmHg发生率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严重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BP、ICP控制及CPP监测,有助于指导和及时调整治疗措施,改善预后和降低病死率.
作者:郑永科;刘长文;朱英;胡炜;陆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前庭大腺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0例前庭大腺囊肿的超声表现.结果 16例为单纯性前庭大腺囊肿,16例为前庭大腺囊肿伴囊内出血及感染,8例为前庭大腺脓肿.结论 前庭大腺囊肿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高频彩超检查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能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金家华;袁彩娣;章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门诊治疗时间5~10d,经治疗,所有患者热退、无咳嗽、肺部体征消失,治疗2周后复查胸片显示所有患者肺部炎性反应均吸收,所有病例均临床治愈.结论 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原,要尽早明确诊断,及早规范治疗.
作者:刘俊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两种类型的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ABPA的诊治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2007-2012年住院的16例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种不同类型ABPA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结果 ABPA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气促、胸痛、咯血、发热,胸部CT可见多种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纤支镜检查经常可见特征性痰栓,肺泡灌洗液培养或病理学检查有时可见曲霉菌:两种不同类型ABPA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诊断ABPA应综合分析多方面临床资料,血清IgE升高型的ABPA可能是疾病早期或侵袭性较弱的一种形式,口服糖皮质激素+伊曲康唑的方案可以降低ABPA的复发率.
作者:陈晔锋;沈巨信;韩东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虽然早在1965年,Altman等[1]在新生大鼠的海马齿状回观察到新生的颗粒细胞,但几十年来固有观念一直认为,成年哺乳动物脑内神经细胞不具备更新能力,一旦受损乃至死亡,不能再生.而1992年,Reynolds等[2]首先利用神经球特殊培养条件,先后从胎鼠和成鼠纹状体分离得到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cells,NSCs),人们在这之后又从胚胎和成体神经系统的多个部位发现了这种具有干细胞特征的细胞[3-6],人们才真正认识到神经细胞发生不仅只存在于胚胎期及围生期,成年中枢神经系统同样具有神经细胞新生能力.之后,众多研究证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成年动物脑组织终生都有新神经元生成[7-9],观念的变化使得人们对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及脑脊髓损伤等的治疗有了全新的认识.随着人们对影响NSCs增殖、分化机理的深入研究,很多基因修饰的NSCs表现出了更优越的性质,为NSCs移植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严旺;陈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先天梅毒的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先天梅毒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和2年随访结果.结果 无症状者占44%;生后6个月RPR转阴率为80%; 24个月TPPA转阴率为76%.主要临床表现有:皮疹、肝脾肿大及肺部感染.结论 及时诊断、规范治疗及定期随访在先天梅毒的防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袁新华;富琴琴;林梅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环氧合酶/脂氧合酶抑制剂利克飞龙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和松结的方法,制备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1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利克飞龙预处理组(L组)各7只,分别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结果 L组血清CK及NOS水平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利克飞龙可通过降低CK及NOS的含量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鲍晓明;杨好好;周莹;叶丽燕;张腾;徐淑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以间质性肺疾病(ILD)改变为肺部影像学特征的肺结核患者临床特点,提高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警觉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影像学表现为ILD的患者33例.结果 33例患者中出现咳痰26例、呼吸困难18例、合并糖尿病4例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例;33例中网格状改变者3例;结节样改变者12例;磨玻璃样改变者10例;多发性斑片状实变者9例;累及胸膜者14例,累及纵膈淋巴结7例.结论 肺部影像学表现为ILD的患者,治疗前应排除肺结核.
作者:王建军;吕群;冯哲敏;阮肇扬;戴一凡;马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结合高压氧(HBO)治疗脊髓损伤(SCI)的疗效.方法 182例SCI患者随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NGF联合HBO组(NGF-HBO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常规组),NGF-HBO组予鼠NGF结合HBO治疗,对照组除不应用NGF及HBO治疗外,其余治疗与治疗组相同.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NGF-HBO组126例中显效例78例,有效3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2.9%(117/126).对照组56例中,显效13例,有效21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60.7%(34/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GF结合HBO对脊髓损伤疗效肯定,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佘志峰;陈炜炜;蒋功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探讨事件相关性电位(ERP)视觉P300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MHD患者和40例健康患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及ERP视觉P300检测.结果 26例MHD患者MoCA评分<26分,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60.47%; MHD组MoCA总分低于对照组,其中视空与间执行功能、命名、语言、抽象、延迟回忆的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HD组P300潜伏期高于对照组(P<0.01),P300波幅低于对照组(P<0.01); P300潜伏期与MoCA评分及各因子评分均呈负相关(P<0.01).P300波幅与MoCA评分及因子中视空与间执行功能、命名、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评分呈正相关(P<0.01).MHD组中P300潜伏期与文化程度负相关,与年龄正相关(均P<0.01),P300波幅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与性别相关(均P<0.05).结论 MH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发病率高,P300可作为筛查早期认知功能损伤的重要指标.
作者:柴凌雄;蔡珂丹;余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3例经超声及β-HCG检测证实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经子宫动脉和/或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阴道出血迅速有效停止,清宫出血量控制在100 ml以内,栓塞后综合征较轻,全部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结论 介入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结合清宫术能快速终止妊娠,有效防止大出血,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汤雷军;周建勤;罗永荣;章学胜;方爱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美托米酯对隐睾切除术中牵拉反射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择拟行隐睾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硬膜外穿刺前静脉输注美托米酯,继以美托米酯维持,对照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输注美托米酯前(T1)、硬膜外穿刺前(T2)、麻醉平面固定后(T3)、牵拉系膜时(T4)、缝皮结束时(T5)个时间段的血压和心率、牵拉反射、恶心呕吐、寒战、低血压、心动过缓等的发生率.结果 2组在T3、T4、T5时的血压和心率较T1、T2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T3、T4、T5心率、牵拉反射和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美托米酯可以抑制硬膜外阻滞下隐睾切除术中的牵拉反射,并预防术中寒战.
作者:吾秀红;韩娟英;张立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PN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多起病隐袭,以贫血为首发症状,少数以血红蛋白尿起病,血栓形成者更少,与国外不同.结论 确诊试验中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细胞CD55、CD59是灵敏、特异的办法.
作者:熊学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宁波地区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的颏部形态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90例12~15岁的女性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Ⅰ类、Ⅱ类及Ⅲ类骨面型各30例,比较分析不同矢状骨面型间的颏部软硬组织形态特征.结果 Ⅲ类骨面型组的下颌颏角、颏突度、颏突度及颏后突度均大于Ⅰ类和Ⅱ类骨面型组(P<0.05),Ⅱ类骨面型组的颏凹陷度和颏唇沟深度较Ⅰ类和Ⅲ类骨面型大(P<0.05).结论 宁波地区青少年不同矢状骨面型间的颏部软硬组织形态存在差异,在制定矫治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
作者:孙素珍;李幼琴;李哲光;陆盛;戴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