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学丽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 (AQP1)在子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AQP1在20例慢性子宫颈炎、20例子宫颈原位腺癌和20例浸润性子宫颈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AQP1表达于宫颈病变组织间质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质,采用微血管密度(MVD)表示AQP1表达强度:AQP1在慢性子宫颈炎、子宫颈原位腺癌和浸润性子宫颈腺癌组织MVD分别是12.15±0.63、44.46±1.23、73.82±2.4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QP1可能参与子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
作者:袁军;傅亚军;江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胃间质瘤(GST)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GST的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 腹腔镜GST手术平均时间(168±57)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8±65) ml;术后平均开始进食时间(2.2±1.1)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5±2.3)d.随访1~28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GST需掌握好适应证,其疗效良好,安全可行.
作者:费正磊;严志龙;王跃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弥漫性间质肺疾病(DILD)是一组临床特征相似免疫病理过程各异的众多肺疾病组成的疾病谱,病因不明者占65%,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间质性肺疾病(ILD)的早期表现为肺泡炎,晚期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此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决定预后与转归的关键.临床上一旦出现胸部X线、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改变,疾病已属于中晚期.而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来收集检测ILD患者下呼吸道炎症免疫效应细胞及其生物活性介质的变化,对ILD的发病机制,免疫病理过程以及诊断、鉴别诊断和判定病变的活动性和估计预后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寻快速、有效的抢救休克型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1例异位妊娠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取腹腔镜手术23例(A组);开腹手术18例(B组),术中均行自体血细胞回收.对两组术前病情程度、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作比较.结果 术中两组患者血压稳定,术后未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感染及输血反应,无发热及血红蛋白尿出现.开腹组有1例术后持续性宫外孕,两组均无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B组术中出血量多于A组(P<0.05),其他各个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体温平稳日 、术后下床日、患者满意度(患者出院时对本次住院治疗的综合评分,90分以上为满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方面A组均明显优于B组(P<0.05);在住院费用方面,B组低于A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自体血细胞液回输机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一样的效果;且对机体损伤小,恢复快,值得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用.
作者:蔡贤君;易晓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宁波地区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的颏部形态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90例12~15岁的女性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Ⅰ类、Ⅱ类及Ⅲ类骨面型各30例,比较分析不同矢状骨面型间的颏部软硬组织形态特征.结果 Ⅲ类骨面型组的下颌颏角、颏突度、颏突度及颏后突度均大于Ⅰ类和Ⅱ类骨面型组(P<0.05),Ⅱ类骨面型组的颏凹陷度和颏唇沟深度较Ⅰ类和Ⅲ类骨面型大(P<0.05).结论 宁波地区青少年不同矢状骨面型间的颏部软硬组织形态存在差异,在制定矫治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
作者:孙素珍;李幼琴;李哲光;陆盛;戴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宁波市县级及以上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卫生规划、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宁波市县区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医院报告死亡病例.按照国家疾病分类法ICD-10标准进行分类.结果 共报告死亡病例3 773例;其中男2 677例,女1 096例,男女比2.44∶1;死亡构成比较高的年龄段为1岁内、35~65岁及75岁以上.不同级别医院报告的三大类死因构成存在一定差别.前五位死因分别为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意外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的综合防治工作应成为今后的重点.
作者:龚清海;吴艳辉;应焱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水化疗法对320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术后造影剂相关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382例接受320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的患者分为无水化护理组、常规水化护理组和强化水化护理组,记录手术当天24h及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入量和尿量,检测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术前当天、检查术后第2天、第3天血浆肌酐水平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并比较3组差异.结果 无水化护理组与常规水化护理组及强化水化护理组;常规水化护理组与强化水化护理组之间手术当天24h、术后第1天、第2天及第3天入量和出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术前3组血浆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术后第2天及第3天比较,无水化护理组与常规水化护理组及强化水化护理组之间血浆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水化护理组与强化水化护理组之间血浆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常规水化即能有效降低320排CT冠脉血管成像检查技术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损害.
作者:谢成芬;丰明俊;余爱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的临床病理与治疗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提高对AIN的认识和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经临床、病理明确诊断为AIN的患者31例,根据临床表现及肾间质病变轻重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激素或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AIN绝大多数与药物应用有关,占87.1%,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肾功能损害,给予积极的激素及对症治疗,肾功能及临床症状大多可明显缓解,与治疗前比较,肌酐、尿素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治疗1个月后肾功能恢复组的肌酐、尿素氮明显低于未恢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AIN是导致急性肾衰的重要病因,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结合AIN的临床、病理表现给予合适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蔡旭东;裘晓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结合高压氧(HBO)治疗脊髓损伤(SCI)的疗效.方法 182例SCI患者随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NGF联合HBO组(NGF-HBO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常规组),NGF-HBO组予鼠NGF结合HBO治疗,对照组除不应用NGF及HBO治疗外,其余治疗与治疗组相同.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NGF-HBO组126例中显效例78例,有效3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2.9%(117/126).对照组56例中,显效13例,有效21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60.7%(34/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GF结合HBO对脊髓损伤疗效肯定,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佘志峰;陈炜炜;蒋功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3例经超声及β-HCG检测证实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经子宫动脉和/或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后,阴道出血迅速有效停止,清宫出血量控制在100 ml以内,栓塞后综合征较轻,全部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结论 介入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结合清宫术能快速终止妊娠,有效防止大出血,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汤雷军;周建勤;罗永荣;章学胜;方爱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直肠后肿瘤的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直肠后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均行手术治疗,经骶切口38例,单纯腹部切口6例,腹骶尾部联合切口1例.完整切除肿瘤43例,部分切除2例.术中大出血2例,直肠损伤2例,无手术死亡.良性肿瘤36例,恶性肿瘤9例.结论 直肠后肿瘤位置深,症状不典型,不易早期发现.直肠指检、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合理选择手术径路、手术方式及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肿瘤的关键.
作者:苏伟根;叶锋;林建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 比较42例AEEG检查的脑卒中后癫痫样发作患者和42例常规脑电图(EEG)检查患者的脑电图情况.结果 AEEG检查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EEG.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多在早期发作.结论 AEEG监测可提高脑卒中后癫痫的脑电图异常检出率,特别是在夜间也能监测到癫痫样活动,无论对脑卒中后癫痫的早期诊断还是治疗后的复查都有实用价值.
作者:陈红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传染病区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为病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传统方法下的2010年医院感染管理和对因实施相关措施下的2011年传染病病区卫生学监测结果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 2010年医院感染例数为95例,感染率为53.6%; 2011年为27例,感染率为1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传染病区医院感染潜在因素的管理能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
作者:李国军;范平;何维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治疗肾癌手术后淋巴漏的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手术发生淋巴漏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术后2~7 d出现持续大量引流液,每天引流量为95~265ml,5例为淡血性引流液混白色液体,6例为典型的乳白色液体,1例为淡黄色液体.12例患者均通过保守治疗成功.结论 淋巴漏作为一种手术并发症在后腹腔镜治疗肾癌术后较为罕见,均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术前纠正贫血等、术中不要盲目扩大清扫范围、对非血管性管道予以保护或结扎、合理使用超声刀及对高危患者预防性禁食可预防淋巴漏的发生.
作者:魏巍;方浙峰;冷江涌;邵宏祥;王伟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美托米酯对隐睾切除术中牵拉反射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择拟行隐睾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硬膜外穿刺前静脉输注美托米酯,继以美托米酯维持,对照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输注美托米酯前(T1)、硬膜外穿刺前(T2)、麻醉平面固定后(T3)、牵拉系膜时(T4)、缝皮结束时(T5)个时间段的血压和心率、牵拉反射、恶心呕吐、寒战、低血压、心动过缓等的发生率.结果 2组在T3、T4、T5时的血压和心率较T1、T2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T3、T4、T5心率、牵拉反射和寒战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美托米酯可以抑制硬膜外阻滞下隐睾切除术中的牵拉反射,并预防术中寒战.
作者:吾秀红;韩娟英;张立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先天梅毒的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先天梅毒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和2年随访结果.结果 无症状者占44%;生后6个月RPR转阴率为80%; 24个月TPPA转阴率为76%.主要临床表现有:皮疹、肝脾肿大及肺部感染.结论 及时诊断、规范治疗及定期随访在先天梅毒的防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袁新华;富琴琴;林梅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探讨事件相关性电位(ERP)视觉P300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MHD患者和40例健康患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及ERP视觉P300检测.结果 26例MHD患者MoCA评分<26分,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60.47%; MHD组MoCA总分低于对照组,其中视空与间执行功能、命名、语言、抽象、延迟回忆的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HD组P300潜伏期高于对照组(P<0.01),P300波幅低于对照组(P<0.01); P300潜伏期与MoCA评分及各因子评分均呈负相关(P<0.01).P300波幅与MoCA评分及因子中视空与间执行功能、命名、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评分呈正相关(P<0.01).MHD组中P300潜伏期与文化程度负相关,与年龄正相关(均P<0.01),P300波幅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与性别相关(均P<0.05).结论 MH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发病率高,P300可作为筛查早期认知功能损伤的重要指标.
作者:柴凌雄;蔡珂丹;余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前庭大腺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0例前庭大腺囊肿的超声表现.结果 16例为单纯性前庭大腺囊肿,16例为前庭大腺囊肿伴囊内出血及感染,8例为前庭大腺脓肿.结论 前庭大腺囊肿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高频彩超检查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能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金家华;袁彩娣;章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讨论分析甲状腺癌发病人群的构成情况、外科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同顾性分析291例甲状腺癌住院患者的临床完整资料.结果 291例患者中男女发病比例为1∶3.5,发病中位年龄45岁,B超检查均能发现肿块.术后石蜡病理示:乳头状癌277例(95.2%),滤泡状癌6例(2.1%),髓样癌7例(2.4%),未分化癌1例(0.3%).除1例未分化癌患者未行手术外,其余均行手术治疗.结论 本组资料中甲状腺癌患者以分化型甲状腺癌为主,常规B超检查可提高检出率;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性质、TNM分期及患者情况而采取个体化方案.规范、系统的内分泌治疗和必要时的放射治疗,可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童珍君;李健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腹腔镜技术诊治56例闭合性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伤者均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40例在腹腔镜下或腹腔镜辅助下手术处理损伤,取代开腹手术,术后恢复快;16例中转开腹手术,恢复顺利.上述伤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技术在闭合性腹部外伤应用中具有高敏感性、高准确性、指导性强、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仅适用于高度怀疑而无法排除腹腔内脏器损伤或已证实有腹腔内脏器损伤且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腹部创伤者.
作者:倪开元;徐鲲杰;洪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