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敏;朱文杰;刘锦;张晓霞;石嵩;张婉菁
桡动脉穿刺采血进行血气分析是抢救呼吸衰竭及危重患者常见的护理操作,血气分析是用于检测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的一项重要指标,需动态观察其数值变化,所以患者常面临反复穿刺而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影响血中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变化,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陈都;李小勤;陆士奇;徐峰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医院感染给住院患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应采取有效管理方法,控制医院感染[1].医院感染暴发的传播途径中以接触传播为主[2].在手术科室中,有效控制各种不洁接触,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避免交叉感染的有效途径.医护人员通过正确的洗手可以显著地减少手上携带的潜在病原菌,有效地切断接触传播[3].
作者:邸玉娜;郑如庚;侯晓丽;赵丽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手是交叉感染的重要媒介,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医院感染的直接途径.本调查旨在通过对基层医院74名工勤人员进行洗手依从性调查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提高其洗手依从性.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及我区五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74名工勤人员进行调查.其中男37名,女37名;文化程度:高中9名,初中22名,小学30名,文盲13名.
作者:沈玉菊;邵阿照;蔡惠娟;李娟英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1],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对外周血管刺激小、保留时间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需要长期输液、化疗、全胃肠外营养以及各种原因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2],尤其是恶性血液病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化疗药物、抗感染药物、输注高黏稠的血液制品,反复的静脉穿刺,易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化疗药物易造成皮肤和血管损伤及外渗引起局部皮肤组织坏死[3],给患者增加很大负担,鉴于PICC的上述优点,我科于2008年1月以来对39例患者实施了PICC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申巧红;李晓芳;牛俊丽;梁晓霞;李艳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产后尿潴留是产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是指在产后6h虽然膀胱充盈有排尿感,但是不能自主排尿或排尿困难,膀胱残余的尿量>100ml者.产后尿潴留如不及时处理,过度充盈的膀胱使下腹膨胀不适,影响子宫的收缩,严重者会导致产后大出血,还会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给产妇的身体健康及产后恢复带来不利的影响[1].通过对我院近2年来分娩的4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以减轻产妇的痛苦,恢复自主排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效东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全角膜移植术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提高全角膜移植的成功率.方法 对全角膜移植38例(38只眼)患者实施针对性、细致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全角膜移植术治疗及护理后,38只眼球全部保留,并且视力得到一定的恢复.结论 掌握专业的角膜护理措施,对全角膜移植术患者做好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确保手术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莫沁梅;连玉;吴素虹;陈应军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由于传统方法采血时机不当、采血部位及体位不佳,故临床上经常出现因采血量不足、采血困难而反复针刺,增加了新生儿痛苦.为提高采血成功率,国内护理同仁在采血要求、采血时机、疼痛护理干预、采血部位、采血体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及改进,现综述如下.
作者:周燕红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病因不明的慢性炎性全身免疫性疾病[1-2],其病情常反复迁延,无特异疗法,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3],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RA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护理人员为患者传递精神情感,注重了护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4].因此,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5].
作者:黄静;王桂林 刊期: 2013年第z1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高效广谱抗生素的应用,血液感染的发病率显著增多,而血培养是诊断菌血症的基本而重要的方法.血培养的过程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血液标本的采集,第二阶段微生物室的培养鉴定.目前我院微生物室采用的是全自动血液培养仪,在仪器自动发出仪器警报之前,实验室无需再进行任何可能造成标本污染的操作[1].
作者:郭小乐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目的 通过调查住院患者输液现状和量化输液护理工作量来了解近年来住院患者输液状况的变化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 对比2002年和2012年住院患者的住院天数、输液使用率、输液天数、每天输液的瓶数及输液药物分类比例,同时量化本科室配制液体、静脉穿刺和更换药物等输液相关的护理工作量,分析输液状况的变化特点和对输液护理的影响程度.结果 2012年输液使用率均为100%,与2002年相比,平均住院天数和输液天数分别增加1d,但平均每天输液瓶数却翻了1番(3/6),以肿瘤化疗药物和复方氨基酸等营养物增加较突出;我科室每配制输液1瓶平均所需时间为1.78,静脉穿刺1次平均时间为5.6,每更换药物1次所需的平均时间为1.2.每人每增加1瓶需增加的护理时间=2.98,与2002年相比,科室每天静脉输液护理增加的时间为112.结论 目前住院患者输液治疗较前大幅度增加,显著地增加了输液护理工作的负荷,对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都产生较大影响.
作者:陈娇香;伦雪萍;谢春玲;沈雅洁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榄香烯是从姜科植物温莪术(郁金)中提取的抗癌有效成分,对肿瘤细胞的DNA、RNA及蛋白质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放/化疗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化疗的疗效,起到放疗增敏,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但该药血管刺激性大,静脉输注时会有局部刺激症状及静脉炎发生,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董莉;赵莹盈;苗菁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小儿包茎是小儿生殖器包皮口或包皮阴茎头粘连,使包皮不能上翻露出尿道和阴茎头[1].小儿包茎是男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病,会造成包皮里积留污垢、尿液残留,严重者出现发红、感染、炎性反应、粘连和坏死.我院李森恺教授首创的无痛液压扩张术治疗小儿包茎操作简便,家长经济负担轻,患儿痛苦小,避免了成年后更大的手术创伤,家长容易接受.
作者:李尚;王大方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我们对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全程心理干预护理,予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1],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我院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89例,男339例,女350例,年龄60~96岁,平均年龄(71.53±6.17)岁.合并高血压195例,心脏病163例,糖尿病126例.
作者:张琳;江红玲;何利 刊期: 2013年第z1期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腰穿脑脊液血性,患者往往容易并发脑血管痉挛,颅内再次出血,蛛网膜粘连等并发症,其诱因多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畸形破裂出血、情绪激动、饮酒等引起.我科于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SAH患者5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佟晶;朱方方 刊期: 2013年第z1期
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是指管理者的道德风范、知识修养、心理素质、仪表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一种权利之外的对他人的影响力,这是与职责、职位无关的影响力,是能让群众敬佩、信服的一种自然征服力.人格魅力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有人格魅力就有感染力、有亲和力,干工作就有号召力、凝聚力,推动事业发展就有执行力和前进力.彰显自身人格魅力概括地说就是做人要正、做事要勤、为民要公、为官要廉、以身正赢民心.
作者:袁爱玲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我院是湖北荆州一家三甲医院,有固定床位1900张.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全民医保的落实,我院每年收治大量荆州城区及各县市医保患者,不同地方不同类别医保办理出院手续需要的资料不同.患者或家属在办理出院时常因资料不齐全,往往多次往返于病房-出院结账处,不仅给患者或家属带来不便影响患者满意度,还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量.我院设计使用出院温馨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家杰;罗丽华 刊期: 2013年第z1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留置胃管是一项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然而传统固定胃管的胶条容易松脱,造成胃管固定不够牢固,胃管脱出时有发生,并且容易留下胶布痕迹,影响美观.我科经过临床实践,采用康惠尔透明贴固定胃管,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莹盈 刊期: 2013年第z1期
为适应新形势下医院发展和管理的要求,我院形成了完善的随访体系和具有特色的医德管理工作模式,凸显了患者在医德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建立起医院、患者共同促进医德改进的良性运行机制.这一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与患者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冬香;辛翠娟 刊期: 2013年第z1期
我们发现老年患者尤其是活动受限或卧床的老年人在院期间的便秘发生率高达90%,临床常用的通便方法包括:口服缓泻剂、肛注开塞露、灌肠以及人工取便等,我科常用的通便方法为肛注开塞露,近年来很多护理研究已对此种方法进行改良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水;吕巍;温澄非 刊期: 2013年第z1期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人们对医疗服务过高的期望与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有限性和差异性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再加之医疗卫生行业的高风险性及风险复杂性、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护理上的不安全事件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关注.因此,作为护理工作者规范制度、从服务流程改进、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等方面识别和评估护理服务中各个环节的不安全因素,研究和探讨护理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的程序和重点,制定出护理安全管理防范目标,加强风险防范管理及效果评价,努力将护理风险降到低点,从而为患儿提供安全、实用、及时、高效的护理服务是非常必要的,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正芳;黄馨;李建云 刊期: 2013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