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山医学院评教制度的问题调查与对策分析

陶心琢;高国全

关键词:评教制度, 问卷调查, 改进建议
摘要:通过对中山大学医科学生评教制度的梳理,结合师生对评教制度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分析存在问题,从而思考评教制度的设计理念和实施模式,提出改进对策,以充分发挥学生评教制度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Hand In Hand联合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Hand In Hand联合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学检验专业两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Hand In Hand联合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授课,通过考试和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Hand In Hand联合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效果良好.

    作者:宋国斌;席国萍;李凯军;李加善;章培军;段爱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6例口腔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53)与实验组(n=53),对照组患者给予雷尼替丁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雷尼替丁基础上给予双黄连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雷尼替丁基础上应用双黄连口服液能够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溃疡愈合,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元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急诊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参与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一组予以传统教学,设为对照组,共30人;另一组予以角色扮演教学法,设为实验组,共30人.实习4周后对两组护生的出勤情况、考核情况以及护生带教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出勤天数、考核分数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生带教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实习护生开展角色扮演教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护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有积极意义.

    作者:江琴叶;范弘嘉;周海燕;汪云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全程护理干预的综合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选取100例通过哮喘雾化治疗的患儿,将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 (P<0.05),实验组的咳嗽消失时间、咳憋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恢复.

    作者:何丽萍;谢娇阳;舒莉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BL教学法对提高胃肠外科护理带教效果的分析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ming,PBL)在胃肠外科实习学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课题纳入2016年到2017年胃肠外科实习学生56名.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6名实习学生均分为两组.胃肠外科特点和带教大纲选择合适的带教老师,将PBL教学法应用到实验组28名实习学生带教中,对照组28名实习学生单纯应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实习学生成绩以及带教结果评价.结果:实验组胃肠外科实习学生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外科实习学生运用PBL教学法可显著提高学习质量.

    作者:徐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加拿大住院医师培训体系对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发展的启示

    加拿大的住院医师培训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而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正处于起步阶段,尚需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此文通过借鉴加拿大成熟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剖析目前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作者:杨瑾;程芸;应振华;王倩倩;刘江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教师视角下来华医学留学生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研究

    目的:了解教师视角下医学来华留学生的教学现状,为进一步提高留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目的抽样医学留学生教师与管理人员16名,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结果:目前教师们认为,医学留学生教学过程中存在生源质量下滑,学生汉语水平不高,教师发展制度环境不理想、管理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突出问题.结论:基于问题尝试改进,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

    作者:曾娜;盛德乔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BL联合研讨式教学法在血液透析室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室护士采用PBL联合研讨式教学法带教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一年内在院进修学习的血液透析室护士15名为实验组,采用PBL联合研讨式教学法带教;选取由上一年在我院进修学习的15名护士为对照组,使用的培训办法是传统临床带教法.学习结束后将实验组的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成绩做对比.结果:实验组护士无论是理论成绩还是操作技能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思维能力、理论结合实际、学习兴趣方面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PBL联合研讨式教学法带教,在血液透析室护士中取得了良好的带教效果,大大提高了护士的理论与技能水平.

    作者:王燕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医学硕士研究生对慕课的认知、态度、使用、需求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对慕课的认知、态度、需求、使用情况.为慕课在医学硕士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某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以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7份,但仅28.99%的调查对象听说过慕课,71.01%没有听说过.在听说过慕课的人群中,学习过课程的人数占58.33%,但坚持完成所选课程的仅占37.14%.在没有听说慕课的人群中74.15%的调查者表示对慕课感兴趣的并准备学习慕课课程,92.59%的调查者表示希望学校统一安排选修国内重点大学慕课课程.结论:医学硕士在读研究生对于慕课的认知程度较低,但其对慕课的需求较高.设计并开发出高质量的相关慕课课程,积极将慕课融入到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之中,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

    作者:潘闯;杨帆;杨星;莫洁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高龄胆结石患者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高龄胆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经临床确诊高龄胆结石患者100例,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展开研究,按照患者的不同围术期护理干预模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行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成效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长、治愈时长时长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相较对照组明显较优,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高龄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取得显著的护理成效.

    作者:董凤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妇产科学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初探

    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将妇产科学所涉及的教学资源设计制作成在线、碎片化、共享的知识点,丰富教学形式、扩大教学范围,逐步完善妇产科学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

    作者:盛少琴;赵蕾;刘佳俐;李瑞兰;李东胜;吕伯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和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联合结沙坦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实验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每搏输出量(SV)、每分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有效降压,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魏臻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美国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的观察与体会

    口腔实习是从理论学习过渡到临床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由学生转变为医生的关键阶段,在整个口腔医学教育中有重要作用.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国内学者也有更多的机会近距离观察发达国家的口腔医学培养模式.文章通过对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牙学院临床实习的观察与思考,以期在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上对国内口腔医学教育有所启发.

    作者:王敬旭;高平;Bin Yang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整合式教学模式在肾内科见习带教中的探索

    临床见习是内科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肾内科的见习教学中引入整合式教学模式,将临床见习、传统教学、PBL教学有机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既巩固了医学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和医患沟通等综合能力,值得借鉴.

    作者:李明;叶增纯;李灿明;赵文波;刘迅;彭晖;娄探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OBE理念的流行病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目的:基于OBE理念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级预防医学本科生进行教学试点及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参与情况,期末成绩,科研项目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OBE理念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能推动学生将理论应用实践的创新能力培养.

    作者:贾改珍;王萍玉;吕鹏;韩文婷;张霄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67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及产生原因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造成其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依次为学业负担、前途和择业以及医患关系.从人本主义角度提出,应从多个层面采取措施,缓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培养其形成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医患观.

    作者:徐燚;王建六;姜冠潮;曲琳;周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生应对方式与职业认同、总体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目的:讨论分析护生应对方式对职业认同、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护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对995名在校护生进行调查,分析应对方式对职业认同、总体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宁夏护生应对方式6个因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自责、退避、合理化;护生应对方式与其职业认同、总体幸福感水平均具有相关性;应对方式因子对职业认同、总体幸福感水平具有一定预测作用.结论:对在校护生进行应对方式的积极引导,提高其总体幸福感与职业认同水平,在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同时,有效促进护生职业发展.

    作者:田云霞;张晶;王昭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反思性实践”在高职护理技能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反思性实践”法的教学效果,为高职护理技能教学提供重要的指导.方法:随机抽取57名护生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法;57名护生为实验组,使用“反思性实践”法.比较其效果.结果:实验组四个项目反思后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反思前,实验组期末实训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75%的护生认为多次考核可促进学习压力转化为动力;护生的“循证护理”“经深思的学习”意识等逐步形成.结论:“反思性实践”法可充分调动护生的技能学习能动性,培养自我深度思考能力;实训教学需追踪临床动态,关注带教之薄弱环节适时调整,以更正确的假设来指导其临床决策和护理行为.

    作者:田京京;陈晓霞;张立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生人文关怀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在校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素质和创新能力现状.方法:抽取某大学护理学院三年级本科护生13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关怀意识量表、关怀能力量表和个人创新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的关怀意识得分为(67.04±7.75),关怀能力得分为(181.28±13.81),个人创新能力得分为(52.15±7.81).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中耐心维度标准化得分高,勇气维度标准化得分低;个人创新能力各维度得分相近.结论:在校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素质处于偏低水平,创新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医学院校要注重相关培养,以提高本科护生人文关怀素质和创新能力.

    作者:杜少英;高伟娜;周艺;杜小静;王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移动课堂动态教学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

    传统课堂授课仍是目前各高校基础医学教学的主要形式.如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是基础医学教师面临的新挑战.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移动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利用微信平台建立移动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授课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课堂外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作者:于蕾;张春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