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董靖竹;张东华;方明;方传龙;周佳;李凌;薄红

关键词:Mini-CEX, OSCE, 考核, 体系
摘要: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特点和规律,以科学、客观、全面、完整、可测量为原则,将Mini-CEX和OSCE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评估,建立了科学性、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全程考核评估体系,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美医学创新能力教育的差异

    为了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对比了中美医学教育,发现后者在以下方面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1)自由的知识获取途径:①选课自由;②启发式教学;③学习时间机动,;(2)与兴趣物密切接触的机会:①实验室开放;②社会实践多;③协作的能力培养;(3)探索与冒险精神:①探索的文化氛围;②易获基金的支持.

    作者:陈仲;杨刘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T结合抽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CT立体定向结合微创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29例患者采用传统小骨窗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181例患者采用CT立体定向结合微创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总血肿抽吸率、术后再出血率、颅内再出血率和肺部感染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立体定向结合微创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定位精确,疗效明显,手术损伤小,术后的并发症较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里杨;郭峰;罗科辉;郭熙雄;张美彪;夏小龙;孙钒;郑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普鲁卡因联合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普鲁卡因联合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我院带状疱疹患者10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结果:观察组带状疱疹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水疱消退时间、痊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带状疱疹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鲁卡因联合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良好,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尤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挖掘医学高职院校德育渗透教学的内容与切入点

    通过分析医学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特点和德育渗透教学的优势,挖掘课堂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内容与切入点.针对专业课教材内容,开发具有高度针对性和教育性的德育内容,使德育与专业知识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思想,掌握好教育要点的切入时机和火候,使德育渗透真正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作者:张红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BL教学与PBL教学在重症医学科进修医师培训中的运用及比较

    目的:比较CBL与PBL教学法在重症学科进修医师培训中效果.方法:200名进修医师被分为CBL组及PBL组,分别采用CBL教学法及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培训;采用问卷调查,理论与实践操作及综合病例分析能力对各组进修医师进行考核评估及比较.结果:对于CBL教学法,进修医师表现出现更高的兴趣及认可度;在理论及综合病例分析能力考核中,CBL组得分明显优于PBL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实践操作能力考核中,CBL组与PBL组无差异,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单的CBL教学法结合1-2次PBL教学,在我科对进修医师培训中具有可行性及好的效果.

    作者:谢富华;徐米清;熊旭明;刘卫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着力加强培训管理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工作的管理,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以适应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与健康服务需求.科学、严格的管理决定着培训质量与培训效果,也直接决定着服务人员的服务素质与服务能力,管理人员只有在实践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总结,寻找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才能使得培训工作取得预期目标.

    作者:刘铮然;何金鑫;王素华;白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改良PDG教学法在西医内科学见习讨论课中的应用

    目的:为提高“西医内科学见习讨论课”(简称“讨论课”)的教学效果而尝试改良PDG教学.方法:选择2009级和2008级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在“讨论课”行改良PDG教学.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住院病历书写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反映教学效果良好.结论:改良PDG教学,值得在中医院校的本科生临床各科见习课中进行推广.

    作者:王灵聪;许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案例教学法在肿瘤内科临床轮转医师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目的:探索CBL在肿瘤内科临床轮转医师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肿瘤科162名内科轮转医师被随机分配至LBL组与CBL组.轮转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及肿瘤相关知识的考核.结果:CBL对六项调查指标的正面影响均优于LBL.两组医师轮转结束后考试成绩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临床肿瘤内科轮转医师带教中应强调CBL的应用.

    作者:李琴;车娟娟;李卉惠;闫涵;曹邦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加味甘草泻心汤含漱治疗化疗患者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甘草泻心汤含漱治疗化疗患者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加味甘草泻心汤含漱,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含漱,疗程均为7天.评价溃疡愈合时间、治疗疗效及疼痛缓解程度.结果:治疗组平均溃疡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5天、第7天治疗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甘草泻心汤含漱可有效治疗化疗患者口腔溃疡,缓解疼痛,缩短其溃疡愈合时间

    作者:张卫平;冉冉;王珏;徐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学教育认证背景下的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以医学教育认证标准为基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通过课程整合、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实习基地建设、学业成就评价、课程考核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建设等六个方面,构建“六位一体”的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新模式.旨在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本科人才.

    作者:吴红燕;程益群;孙业桓;张蔚;卜娟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当前医学生临床实习调查研究

    为了充分了解目前医学生临床实习的现状及实习中出现的问题,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广东省人民医院临床医学实习生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数据能够直接的、鲜明的反映出一些临床实习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目前医学生在实习中的实际情况,进而更好地为医学实习生的教学改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终提高医学实习生实习质量,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作者:杨平玲;方幸幸;吴帆;张忠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手术室新护士带教的实践与研究

    手术室工作专业性强,新护士毕业上岗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带教培训才能独立工作,在带教中注重培训方法的选择(集中培训和分散带教),关注人文素养的培训,细节化的指导以及良好的教学氛围的营造,均可提高培训效果,使新护士尽快适应手术室环境,掌握手术室各项配合工作,并树立工作的信心.

    作者:朱岚泓;王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试析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现状及出路

    首批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院校已完成一届八年制学生的培养,11所院校在第七届全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峰会上进行了大会交流,代表了现阶段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在对交流院校调研并掌握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现状基础上,提出八年制医学教育存在的不足和出路,期望能对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邹丽琴;黄建军;黄继东;罗长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逐步递进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逐步递进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妇产科进行实习的56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带教组)28名和观察组(逐步递进模式组)28名,然后将两组带教前与带教后出科前的妇产科基础护理知识及护理操作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带教后出科前的妇产科基础护理知识及护理操作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步递进模式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显著改善护生的理论与实践双方面的能力.

    作者:杨小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一对一带教模式在提升产科实习护生综合素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一对一带教模式在提升产科实习护生综合素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产科实习的64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名护生,对照组以常规带教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护生则按照一对一的模式进行带教,然后将两组护生带教前后的护理基础知识与操作评估结果及应急能力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带教后第4周时的护理基础知识与操作评估结果及应激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带教前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一对一带教模式可有效改善产科实习护生基础护理操作与知识,对于改善其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夏卫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为了让医学生尽早进入医生角色,增加临床实践的机会,学院安排临床本科二年级学生在暑假期间开展早期接触临床预见习活动.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基础与临床脱节的矛盾,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方永奇;景学安;王君林;王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a125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临床上(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Ca125的浓度与心功能之间的,系,从而探讨Ca125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方面更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的)80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测定血清中Ca125的浓度.另外选取正常人20位,用同样的方法测定血清中Ca125的浓度.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血清中的Ca125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且进一步研究发现Ca125的浓度越高心功能越差.结论:经一系列数据的分析比较后发现,血清中Ca125的浓度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正相关,因此可认为Ca125的水平可作为判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功能的一项指标.

    作者:毛昌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病理讨论会中的PCMC教学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在临床病理讨论会中采用PCMC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从而为教师和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提供依据.方法:以牡丹江医学院2010级本科临床、麻醉学专业29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即传统教学组,149人)和实验组(即PCMC教学组,149人).课程结束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表来调查学生对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并对理论课和实验课考试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在临床病理讨论会中采用PCMC教学模式评价较高,两组学生理论课和实验课考试成绩有明显差别(P<0.01).结论:在临床病理讨论会中应用PCMC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我校教学改革推出一条新路,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安锦丹;赵洪涛;冯华;王洪伟;颜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立体化平台构建的摸索

    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从启动至今已有十年时间,在“八年一贯、整体优化、强化基础、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整体提高”的总体教育方针指引下,针对医学部八年制学生和第三临床医学院教学工作的实际状况,摸索出了一套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院的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以理论授课和临床实践为主,积极引入现代化教学方法,逐步加强网络教学和模拟教学”的立体化教学平台,在此基础上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医学人才.

    作者:张祺;曾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自编歌诀用于心血管内科学临床教学的研究

    目的:观察歌诀教学法对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的影响.方法:将心内科见习、进修医师,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教学组、歌诀教学组.歌诀教学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将心内科专业知识编成歌诀,用于心内科临床教学.分别采用问卷调查、模拟测试,分析其对该教学方法的接受度、教学内容的掌握度.结果:(1)两组在调查中有显著差异:82%调查者认为歌诀对自已在心内科学习中有促进作用,87%调查者认为歌诀对心内科知识记忆有明显帮助;(2)歌诀教学组医师对内容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P<0.01).结论: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采用歌诀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帮助记忆,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卢新政;侯麦花;杨安琪;孔祥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