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招聘护士过程中开展个性特征筛选法的研究

刘小明;叶政君;陈银翠;张贵凤

关键词:招聘护士, 个性特征, 现报道如下, 特征筛选
摘要:我院于2003-2005年度招聘护士过程中开展了个性特征筛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住院患者大便标本留取的原因及对策

    大小便标本送检是住院患者的常规检查之一,是反映患者病情基本的实验指标之一,但是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患者大小便标本不能及时留取送检,特别是大便标本,有的患者甚至到出院仍未留取,这样既影响了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也影响了医院的病历质量.为了解影响住院患者大便标本留取的原因和行为干预的有效性,提高标本留取的及时性.本研究应用调查表,对影响住院患者大便标本留取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制订了相应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詹敏娟;郑建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急性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然而致残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综合防治脑血管病,提高存活者的功能状况,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负担已经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本研究通过临床对照研究,了解了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凤云;郭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香港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与趋势

    自上个世纪末香港专科护士教育起步以来,现全港已培养专科护士200多人.香港专科护士的培养走过了10余年的路程,培养的模式在不断地变更,从曾经的本科教育到现今的硕士教育,护生的入学要求也在随之改变.

    作者:冯先琼;曾继红;李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卧床重症患者基础、生活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了解对卧床重症患者实施基础、生活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方法2003-2004年,对卧床重症患者的护理实施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应用于护理实践.比较新护理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采取有效改进措施前后,基础、生活护理等存在问题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或P<0.01),患者满意度明显上升.结论加强护理质量的管理,是提高基础、生活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毛秀莲;袁小玲;雷粤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足部带蒂岛状皮瓣转移术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足部带蒂岛状皮瓣转移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带蒂皮瓣转移术的护理.术前护理包括皮肤护理、个体化心理行为辅导及病室配置.术后护理包括肢体放置、转移区皮瓣的护理、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正确应用抗凝药、游离取皮区的护理和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18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坏死,经Ⅱ期植皮后,皮瓣愈合良好.结论全面精心的临床护理是足部带蒂岛状皮瓣转移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霍建珊;朱国兴;陈妙霞;危笑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5年内护士对操作技能培养的认知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就本院年轻护士对操作技能培养的认知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以期找到切实有效的培养年轻护士技能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胜春;金钰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儿科低年资护士护患纠纷认知情况及对策

    目的调查儿科低年资护士护患纠纷的认知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取授课、抽查、考核、发放问卷等方式,加深护士对护患沟通重要性及护患纠纷相关概念的认识,提高护理人员的道德水准、应对技巧及操作技能,和谐护患关系.结果通过学习,规范了护理行为,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护理投诉.结论护理纠纷的减少依赖于对纠纷原因的查找和及时堵塞漏洞.

    作者:周伟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全程管理

    近年来,我院加大了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监督管理力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庆菊;谭庆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医院评审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促进

    2005年1月,我院顺利地通过了北京市第2周期医院评审.通过评审,为手术室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思路,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莉;何玮;杨燕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在招聘护士过程中开展个性特征筛选法的研究

    我院于2003-2005年度招聘护士过程中开展了个性特征筛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小明;叶政君;陈银翠;张贵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药油剂预防气管插管全麻呼吸道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方法将100例普外科行全麻气管插管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分别于术前15 min,术后麻醉清醒3 h用自制中药油剂喷喉,对有留置胃管患者插胃管前及拔胃管前再喷喉1次,对照组常规用药物(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结果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如疼痛、声嘶、充血、水肿、咳嗽、咯痰等,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x2值=6.001 9,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前术后采用中药油剂喷喉,可起到局部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润滑气道、保护呼吸道黏膜的作用,便于麻醉插管,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宏;薛澄淋;高雁娟;容庆丰;袁淑卿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抑郁症伴强迫症状的研究与护理对策

    自从Neiman(1980年)提出强迫与抑郁为常见的共存症状以来,许多临床研究表明:强迫症常见的并发症是焦虑、忧郁,而抑郁症中也常伴有强迫症状[1].目前临床公认的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中,强迫症状被列入评定抑郁症状的一项常规内容,可见两者的密切关系.本研究调查了伴强迫症状抑郁患者的症状学特征,并与不伴强迫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梅映台;杨丽芬;潘君玲;马平都;陈志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以岗位绩效管理为切入点提升基础护理质量

    2002年起,我院以岗位绩效管理为切入点,借助其激励272172 济宁,山东省兖州矿业集团第三医院护理部作用,将基础护理质量纳入全员岗位绩效考核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瑞秀;李燕;付敏;谢素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小儿前臂头静脉置管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经常遇到输注一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如甘露醇、化疗药物、静脉营养液等,从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一般为手背静脉,留置时间为48~72 h)常可引起静脉炎或血栓性静脉炎,表现为从注射部位静脉开始,沿静脉走向,受累静脉发红或色素沉着、疼痛、血管变硬呈条索状以至血流受阻,长期输液患儿终导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而加重患儿躯体上的痛苦.为了减轻患儿痛苦,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从2003年起我科开始采用穿刺前臂头静脉置管的方法,共置管286人次(年龄3~16岁),一次置管成功率达95%,留置时间为5~22 d,无局部感染和静脉炎发生,解决了一些因各种因素不能行PICC或CVC置管患儿输注刺激性药液的需求,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亚红;张超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护理本科生留置导尿术带教方法的探讨

    留置导尿术是护理专业护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在导尿用物齐备、患者合作的情况下,护理本科生掌握该项操作并不难,但随着一次性导尿包的临床普及与应用,有些导尿包内用物在质量及数量方面存在缺陷,给该项技术操作带来一定难度.另外,在临床实际操作时常遇到患者合作不佳的现象,因此,护生在进入临床实际操作时常表现为畏惧、束手无策甚至躲避操作的现象.笔者基于以上原因改革了留置导尿术教学方法,经实践评价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例永久型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异物反应患者的护理

    心脏永久型起搏器置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电极导线脱位、折断,起搏阈值升高,起搏器综合征,感染,起搏器囊袋血肿,心脏穿孔和心脏压塞,血栓形成等[1],相关的护理研究也常见报道,但有关术后出现异物反应的报道较为少见.1989年以来,我院置入永久型心脏起搏器203例,仅在2003年12月有1例对心脏起搏器出现异物反应,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患者康复,起搏器功能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ICU护士培训的新进展

    综合医院建立重症监护病房(ICU),主要收治病情危重或有潜在生命危险的患者,有助于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存活率.这就要求ICU护士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监护急救技术,向患者提供优良的护理.因此,重症护理教育在提高ICU护士重症护理水平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就ICU护士培训的新进展作一综述,为探索重症护理教育体系和模式提供参考.

    作者:蔡艳芳;覃喜香;周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临床轮班护士社会支持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轮班护士的社会支持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326名临床轮班护士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社会支持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0.01),未婚与已婚护士社会支持总分经u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年龄段护士社会支持总分经方差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轮班护士社会支持总分与应对方式有关,年轻护士应注意利用各种社会支持,学会恰当地估计自己的应对能力;护理管理层应重视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给护士争取大限度的社会支持及良好的社会回报,降低应激反应水平,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文兰;龚颜欢;周小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干预

    妊娠期乳腺癌是一类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由于哺乳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的变化及其对癌瘤的影响与妊娠期乳腺癌相似,故将二者统称为妊娠期乳腺癌.其诊断标准为妊娠期、哺乳期和产后一年内确诊的原发乳腺癌[1].国外报道,其占全部乳腺癌的1%~2%,国内报道为1%~8%[2].妊娠期乳腺癌患者,在忍受病痛的同时,精神也受到严重创伤,其心理活动既有与一般乳腺癌患者相同的共性,又有妊娠期的特殊变化.1999年4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我科共收治9例妊娠期乳腺癌患者,并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行了动态观察和心理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玉;刘非;张莹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研究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生产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干预后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PANSS总分及阴、阳性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GQO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素华;余学;朱玉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