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教育对鼻咽癌康复锻炼及效果的影响

李萍;戴勤;刘丽华;尤国美

关键词:持续教育, 鼻咽癌, 康复锻炼, 健康教育模式, 现报道如下, 癌患者, 专项, 损伤, 颈部, 放射, 方法, 从性
摘要:鼻咽癌患者在做张口锻炼、颈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往往不能持之以恒,我们通过改进健康教育模式,实施持续专项教育的方法,稳固并提高了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有效地减少了放射晚期损伤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拍背对合并肺感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转归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冠心病、高血压等发病率增加,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比例亦在不断的增加.肺感染不但是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的主要诱因,并且是形成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之一[1].选择我院及珠海市人民医院2002年10月-2004年7月因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感染而住院的病例共54例次,研究拍背对其住院转归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娟;刘晓莉;李军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肝移植麻醉手术期间低体温的研究与护理

    麻醉手术期间低体温是手术过程特别是肝移植等大手术过程中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临床上一般将中心温度<35℃称为低体温[1].由于肝移植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手术准备时身体的暴露范围广,极易导致低体温的发生.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药物代谢、肾脏功能和心肌收缩力,增加术中、术后的护理难度[2].如何预防及护理这类手术患者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难题.我院2003年2月-2004年8月共行肝移植手术80例,现将术中低体温的应对措施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吴治敏;岳蕤;曾俊;杜文秀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颅内电极埋藏监测致痫灶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手术配合

    癫痫是一种常见病,人群患病率约为0.4‰,特别是难治性癫痫患者,约占癫痫患者总数的20.0%~25.0%[1],对这类患者药物控制难以奏效,好的方法就是进行手术治疗.我院2004年1-10月国内首家采用国际著名癫痫外科中心术前评估方法与手术方法,率先应用颅内电极精确监测技术,并建立多学科密切协同,科学正规治疗难治性癫痫1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颅内电极埋藏监测致痫灶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姜雪;马建军;陈素兰;王红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对照研究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71例有攻击行为和85例没有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住院资料、BPRS、入院态度和治疗态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组患者在BPRS、住院态度、治疗态度、既往攻击行为史、诊断亚型和EEG结果等因子上差异存在显著性,其中既往攻击行为史、诊断亚型、BPRS的敌对猜疑因子和治疗态度能够预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有精神病理学和生物学基础,及早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作者:李庆霞;翟爱玲;詹来英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术后置管患者巧用胸、腹带

    胸、腹带在临床骨折固定和减轻伤口张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复合性损伤或术后伤口留置一根或多根引流管,不方便固定的,如有肋骨骨折的同时伴有血气胸,需要行胸腔闭式引流;腹部或盆腔手术后,腹腔或盆腔放置有一根或多根引流管的,胸、腹带的灵巧应用能在保证有效引流的同时便利达到局部固定的作用.

    作者:邹正伟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头孢菌素类属β-内酰胺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同样可发生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因此,我们自2002年1月起对使用头孢类药物者选择拟用药物进行皮试[1],以确保医疗护理安全.为探讨头孢类药物皮试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我们对2002年12月-2004年11月接受头孢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了皮试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裕珍;陆莹;陆培新;樊俭;江菊;姚美华;陈瑛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护理床旁移动信息系统简介

    护理床旁移动信息系统定位于以患者为中心,能使执行医嘱的准确时间、执行者签名、生命体征测量及录入等护理文书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我院于2004年4月在某病区安装了该系统,经过3个月试运行,效果比较好,现将系统组成与主要功能介绍如下.

    作者:黄顺;马学革;王瑞兰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肝移植术后胆道铸型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胆道铸型综合征(biliary cast syndrome,BCS)是肝移植术后(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一种少见并发症,国内报道发生率达18%[1],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由于供肝灌注不良及再灌注损伤,引起胆管内膜损伤,发生剥离甚至脱落,混合胆管内其他物质,在水分吸收后,固体成分沉积在胆道,铸成与胆管走向吻合的树状结构.现将137例原位肝移植术后17例并发BCS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向兰;孙萍;张莉莉;李洪苓;杨欣欣;刘振文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1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动静脉瘘的救治与护理

    动静脉瘘(AVF)是指穿刺针同时穿透动脉和静脉并使两者之间产生一个通道,动脉流出的血液进入临近静脉腔内.AVF多在数天内出现并有不断增大和破裂的危险,经直接用手压迫或超声引导下按压修复治疗,多数AVF可自行闭合,对上述处理无效者应及时行外科手术修补[1].近年来,血管径路并发症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动静脉瘘的发生率很低仅为0.15%~0.87%[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常用的穿刺部位是股动脉,AVF常见的血管是股动脉、股静脉及其分支,这与其解剖位置有关.2004年12月,我科收治1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动静脉瘘患者,经救治患者痊愈出院,现将其治疗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于艳青;杨捷;柏颖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规范管理前后护理文件书写缺陷的比较

    目的针对护理文件书写存在的缺陷,进行规范管理,从而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方法规范管理前抽查护理书写病历726份,对缺陷采取的措施有设立护理书写抽查登记本、成立质控小组、制订扣分标准等,规范管理后抽查护理书写病历730份,对缺陷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规范管理后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明显提高(P<0.01),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强质控管理是保证护理文书质量的关键.

    作者:邓彩素;许素芃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BNP值与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预见性护理

    B-型钠尿肽(BNP)主要从心室分泌的心脏激素,反映心室负荷过重及左心功能,BNP与左室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NYHA分级密切相关,是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强标志物,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心力衰竭的指标[1].2003年2月-2004年10月,我科对42例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BNP检测用于指导心力衰竭治疗,在护理工作中,我们高度重视BNP检测值,并根据BNP检测结果按心功能分级进行预见性护理,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英;邵乐文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陆地与海水浸泡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目的为探索海水浸泡休克伤员有效的救治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创伤性休克患者分为海水浸泡组(31例)与陆地创伤组(243例)2组,针对2组特点分别实施急救护理措施,通过优良率、伤残率、病死率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陆地组优良率77.0%,伤残率15.2%,病死率7.8%;海水浸泡组优良率61.0%,伤残率19.5%,病死率19.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海水浸泡组中出现海水淹溺性肺水肿患者伤残率37.5%,病死率50.0%,明显高于陆地组(P<0.01).结论针对海水浸泡休克的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是降低死残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惠贞;余庆英;朱晖;常大川;黄超红;陈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护理18例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临床上并不多见,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十二指肠水平部被压迫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脊柱之间而引起十二指肠近端梗阻的一种疾病,故临床又称为十二指肠淤滞症[1].1990年1月-2004年9月,我院曾对18例患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王立平;王竹筠;郑秋华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手术室甲醛污染的控制方法

    甲醛杀菌力强、广谱、使用方便,我院作为基层医院手术室自1970年至今一直应用甲醛作为医学消毒剂.甲醛消毒效果可靠,但消毒密闭时间长,而且对眼、呼吸道刺激性强,对人体有害,对于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较差[1].因为甲醛的刺激性和毒性,自2000年始我部共发生12起接触甲醛后甲醛伤害事件,其中,接触性皮炎、皮肤角化发黑1例,咽喉痛、肺纹理增粗3例,接触甲醛后长时间流泪(>24h)8例.通过近2年的临床工作观察证明,采取一定的控制方法能减少甲醛的伤害,现报道如下.

    作者:艾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分药钳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有的片剂药物需要服用半量、1/3量或1/4量.有的片剂厂家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就有半量压痕,但是有的片剂,特别是糖衣类药物,如巯甲丙脯酸、卡托普利等,徒手很难把它平分.通过观察、试验制作的分药钳,较容易把药物平分成二、三、四等份,有临床实用价值,现介绍如下.

    作者:房元凤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特点,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37例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病情好转,1例因基础病多伴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重要的在于充分认识到低血糖反应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护理过程中,勤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帮助患者提高识别、处理低血糖反应的能力,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苏海丹;刘霜梅;冯秀珠;崔梅清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人工气道阻塞的护理干预

    人工气道的阻塞问题已成为当今呼吸治疗和危重症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内外护理同行在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往文献对人工气道的阻塞问题报道很多,但大多仅侧重于某一方面的探讨,缺少对人工气道阻塞的原因、人工气道效能的评估和人工气道阻塞干预进行一个完整的、综合的论述.本文拟通过对当今各种文献所报道的解决人工气道内阻塞方案进行简单、综合的评述,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莉;张素秋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作用的研究

    WTO倡导精神病患者的非住院化及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CBR)[1].为了探讨健康教育这一干预措施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我们于2002年2月-2004年11月,在实施社区医疗服务(家庭病床)的同时,对入选的有能力接受教育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主要照料者)开展了有关精神卫生康复知识教育,以探讨健康教育这一干预措施在CBR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显示,患者社会功能残疾量表及复发率均显示较教育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与家属的精神卫生康复知识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王济华;刘红岩;李鑫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胸腔镜与开胸肺切除术的护理比较

    目的比较胸腔镜肺切除术与开胸肺切除术的护理异同.方法对比分析我科2003年5月-2004年5月在胸腔镜辅助下经胸小切口完成肺切除术的病例44例及同期行开胸肺切除术的病例4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恢复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开胸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开胸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均<0.01);胸腔镜组患者留置胸管时间明显比开胸组短(P<0.05);2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及体温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了解两种肺切除术临床护理的异同点,对提高胸腔镜肺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夏梅;廖建梅;徐义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安全留置针的探索与实践

    在快节奏、高度紧张和人员不足的护理工作中,由于使用非安全型的医疗用品,针刺伤时有发生.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关注血源性疾病在患者中的传播,而对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血液性疾病危险的关注却很少.有关专家指出,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程度取决于人群中血液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率.

    作者:王春花 刊期: 2005年第18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