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琨;张玉红;喻林;胡卯秀;袁玉玲;黄玲;雷欣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 Nrf2)-抗氧化反应序列元件( ARE)通路在子痫前期产妇胎盘组织表达,探讨Nrf2在子痫前期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60例择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子痫前期产妇, ASAⅠ-Ⅱ级,根据病情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P1组,n=30)及重度子痫前期组(P2组,n=30),另外随机选择正常行剖宫产患者为空白对照组( C组,n=30)。胎儿取出后断脐前取脐静脉血检测瘤坏死因子-α( TNF-α)、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断脐后取胎盘组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红素加氧酶-1( HO-1)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 P1、P2组患者脐静脉血TNF-α、MDA活性显著升高, SOD活性显著降低( P<0.05);与C组比较,P1、P2组患者胎盘组织的Nrf2与HO-1表达显著降低( P<0.05);与P1组比较,P2组患者TNF-α、MDA活性显著升高, SOD活性显著降低( P<0.05);与P1组比较, P2组患者胎盘组织的Nrf2与HO-1表达显著降低( P<0.05) 。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其机制可能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颜学滔;郑文忠;程晓莉;袁小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1月-2014年7月12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60例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 A组),60例采用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B组)。结果 A组手术平均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10.0%)显著低于 B 组(36.7%)(P<0.05);A组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93.3%)明显高于B组(81.7%)(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能够明显缩短手术平均时间,提高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目前具有广阔前景的新技术。
作者:周珍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15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围术期两组患者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插管后5 min、拔管时HR、MAP波动、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呕吐、烦躁、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舒芬太尼麻醉对血氧代谢影响小,术后苏醒快,可作为神经外科麻醉的首选药物。
作者:张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辅助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镇静效应及安全性。方法择期下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D组,M组( n=30)。神经阻滞后,M组予以芬太尼1.5μg/kg+咪唑安定0.05 mg/kg;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10 min静脉注射后,予以0.5μg/( kg· h)维持。监测并记录观察麻醉前( T0)、给药后10(T1)、30(T2)、60min(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T0比较,D组、M组T1~T3时MAP、HR降低,BIS值均下降(P<0.05),两组各时间点BIS值、MAP与HR差异无显著性。 M组T1~T2时SpO2下降( P<0.05),D组SpO2无显著变化,D组与M组SpO2在T1~T2时点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中镇静,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鑫;杨柳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机械通气联合肾上腺素盐水和机械通气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肺出血停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过敏反应、血栓及器官功能性损伤疾病等,对照组患儿1例死亡,观察组无死亡病例。结论机械通气联合蛇毒血凝酶可以有效治疗新生儿肺出血,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徐丽;唐文燕;谭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石蜡标本中人染色体端粒酶基因( hTERC)表达情况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48例宫颈石蜡组织标本,其中对照组20例(正常宫颈),研究组128例( CINⅠ级30例,CINⅡ级53例,CINⅢ级45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检测其hTERC基因的表达并采用凯普HPV-DNA分型测定上述受试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结果(1)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增高,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增加。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hTERC基因扩增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63.707,P <0.05); CINⅡ级及以上病变的hTERC基因扩增率明显高于CINⅠ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6.973,P<0.05)。(2)受试者中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74.3%(110/148),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组hTERC基因扩增率和阴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9,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hTERC基因扩增与HPV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石琳;帅翰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的难治性胆道疾病,近年发病率逐步上升,约占整个胆结石群体的16%~18%左右[1]。纤维胆道镜为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治疗开辟了一个理想的途径,Campagnacci报道使用胆道镜可以将术后残石率下降到10%以下,安全、有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2]。利用胆道镜经窦道进入胆道取石,患者住院时间短,无需麻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易行等优点,但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无菌手术巾常常被灌洗液打湿或污染,需反复加铺无菌中单,这样既不易保持无菌,而且造成浪费,延长手术时间[3]。是长期以来困扰手术者的一个问题,我科将脑外粘贴手术巾运用于窦道胆道镜取石中来改善这一现状,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作者:张莉薇;方平华;谢亚丽;李先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贯穿式教学在医学形态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8班(391人)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试验组(1~4班,197人)和对照组(5~8班,194人),实验组实施形态学贯穿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不同学期组织学与病理学分开教学法,两组均由相同教师带教,教学过程结束1周内进行自我评价式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的切片考试成绩及闭卷考试成绩。结果试验组学生对贯穿式教学模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标本及理论考试成绩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 P<0.05)。结论医学形态学科贯穿式教学实践不仅加强了形态学科教学团队的建设,而且在教学中提高了学生对教师的授课疲劳阈值,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彭璇;严米娅;陈宗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6例SAP患者,给予CVVH 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护理、保护血管通路、监测生命体征等护理。结果23例SAP中,痊愈19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19例SAP患者护理后血清总胆红素、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心率、呼吸、MAP、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结论 SAP患者CVVH治疗中,给予恰当的护理,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车祸常导致多人受伤,伤情不一,重患者多,为使车祸伤员能得到更加快速、具体、高效率、高质量的救治,提高这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1],我科从2013年1月起实行流程管理,在批量车祸伤员的急诊救治中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伟;李代明;王莉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临床用药剂量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舒血宁注射液输注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依据舒血宁注射液说明书推荐剂量20 mL以内进行输注,实验组患者给予说明书推荐剂量21~50 mL治疗,治疗期间共采集2次患者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行临床结局评价。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分析舒血宁应用剂量对ALT、AST的影响。结果倾向性评分前经典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舒血宁注射液的单次用药剂量对ALT异常变化无显著影响( P=0.237);而对AST变化影响分析中,P=0.513。结论本组实验未发现舒血宁注射液单次剂量21~50 mL对患者肝功能产生影响,证实舒血宁注射液单次应用剂量低于50 mL时不对肝功能产生影响,其应用安全性、可靠性较高。
作者:王志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蒽环类化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左心室旋转及扭转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且接受以蒽环类药物为主化疗方案的患者30例,依据蒽环类药物在体内累积量的不同分为A(化疗前)、B(120~340 mg/m2)、C(360 mg/m2)三组,对三组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常规测量及存储左心室基底部及心尖部水平短轴切面动态二维图,应用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左心室基底部及心尖部水平短轴切面各节段的旋转角度值及扭转角度值,比较随着蒽环类药物体内累积量的增加时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及左心室旋转扭转参数的改变。结果与A组比较,B组左心室基底部及心尖部各节段旋转角度呈减低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明显减低(P<0.05)。与A组比较,C组左心室基底部前间隔、前壁及心尖部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后间隔旋转角度明显减低( P<0.05);左心室基底部、心尖部总体旋转角度及左心室扭转角度明显减低(P<0.05)。与B组比较,C组左心室心尖部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及后间隔旋转角度明显减低(P<0.05);左心室基底部及心尖部总旋转角度及左心室体扭转角度明显减低( P<0.05)。结论斑点追踪技术能在早期更准确反应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所致局部心肌旋转及扭转的异常变化。
作者:刘琨;张玉红;喻林;胡卯秀;袁玉玲;黄玲;雷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宁波市区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信行( KAP )现状,为完善学龄前儿童营养教育模式和营养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宁波市老三区六所幼儿园800名家长,以自填式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营养KAP现状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及格率分别为53.2%、89.6%、30.3%。家庭收入对家长营养KAP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和学历对家长营养行为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的营养知、信、行三者之间相关性不强( P>0.05)。结论宁波市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识水平较低,营养行为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应加强营养宣教,完善营养宣教模式。
作者:丁强;张义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健阳片治疗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男性不育弱精子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服用五子衍宗丸治疗,观察组服用健阳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精子活力情况及怀孕率。结果观察组精子活力a级(34.5±7.89)%、精子活力(a+b)级(75.4±10.16)%、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健阳片可提高精子活力,有效改善弱精子症患者疲乏、无力、性冷淡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俊;玄绪军;于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FDC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存档5例FDCS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形态分析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FDCS分别发生在左锁骨上淋巴结、鼻腔、扁桃体、小肠、空肠系膜,发病年龄31~60岁,中位年龄45岁。3例表现为增大的肿块伴有局部不适,2例表现为腹部不适及腹痛。大体上肿瘤呈灰白色,质地中等。镜下肿瘤细胞呈梭形或卵圆形,排列成片状、束状、席纹状或漩涡状,间质中见呈簇状分布的小淋巴细胞,发生于鼻咽者可呈上皮样形态,具有明显多形性,核分裂像易见。5例病例中CD21阳性率100%,CD23阳性率60%,CD35阳性率80%,上皮样类型还可表达CK与EBER等。随访4例,随访9~44个月。2例经手术切除并辅以化疗后一般状况良好,1例行手术活检后未行治疗,1例于确诊28个月后死于全身转移。结论 FDCS是一种发生于淋巴结内外的少见病例。虽然诊断困难且组织形态容易与其他肿瘤混淆,但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可予以正确诊断。
作者:陈鹭姗;杨映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疼痛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132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基础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基于对照组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中疼痛感知及术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患者15、30、60 min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分析中,干预组疼痛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术中疼痛程度,提高术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对降低应激反应发生率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华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 OCD)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及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中文版Y-BOCS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EMBU),测查60例OCD患者的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并与6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OCD患者FF5分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EMBU中父母亲的相同因子进行比较,父亲的惩罚、严厉得分高于母亲;而母亲的拒绝、否认得分高于父亲( P<0.01),患者EMBU各因子中,FF3、FF5、MF3分数与患者发病后至治疗的时间间隔( T)呈线性正相关( P<0.05)。结论不良家庭教养方式可能对OCD患者具有负性影响;OCD患者双亲教养方式有差异;OCD患者感受父亲的拒绝否认多于正常人。
作者:钦松;盛娟;张新风;刘磊峰;杨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自控镇痛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方法自然分娩患者9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自然分娩流程进行,不使用任何镇痛措施,瑞芬太尼组在产妇宫口开至1 cm并有规律宫缩时行自控镇痛,镇痛药为瑞芬太尼20μg/mL,输注速度为0.02μg/(kg· min),产妇在规律宫缩后根据疼痛程度自己追加剂量,分别于镇痛前、镇痛后1、2 h和3 h测定两组产妇SBP、DBP和VAS评分,记录三个产程的时间、分娩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产后2 h出血量。结果镇痛后各时点SBP、DBP、 VAS值瑞芬太尼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P<0.01),瑞芬太尼组第一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第二产程时间瑞芬太尼组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0.05),产后2 h出血量瑞芬太尼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瑞芬太尼自控镇痛用于自然分娩产妇可有效缓解产妇疼痛,产后出血量减少,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邱友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Bcl-2基因是Bcl-2家族中重要的抗细胞凋亡基因,它能够抑制细胞凋亡、延长细胞寿命。 Bcl-2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相关。本文就Bcl-2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以及在肿瘤诊治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国富;高建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3.0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经过病理学证实的37例直肠癌患者,评估3.0T MRI高b值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 DWIBS)在提高直肠癌检查特异性的作用。方法选取经过临床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37例作为研究组,行腹部常规3.0T MRI、T2-SPAIR 和DWIBS序列检查,在同一次检查中DWIBS序列使用普通b值( b=800 s/mm2)和高b值( b=2000 s/mm2)。测量磁共振DWIBS肿瘤组织和肠内容物的信号强度、闭孔内肌的信号强度、背景噪声的标准差、表观弥散系数ADC(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值,计数不同b值DWIBS序列中发现的直径大于0.5 cm的转移淋巴结个数,计算不同b值DWIBS序列中病灶的信噪比SNR ( Signal-to-noise ratio)对比噪声比CNR ( Contrast-to-noise ratio)及对比度CR( Contrast)。结果直肠癌肿瘤实体在高b值DWIBS上表现为高信号,其信号强度高于正常肠壁和直肠内容物的信号强度( P<0.05),ADC值小于正常肠壁和直肠内容物的ADC值( P<0.05)。直肠癌在高b值DWIBS序列的CNR、CR明显高于普通b值( P<0.05),其SNR( Signal-to-noise ratio)低于普通b值( P<0.05)。高b值对转移淋巴结N分期的准确率为81.08%。对转移淋巴结分期N0期的敏感性为85.00%,特异性为94.11%;N1期的敏感性为75.00%,特异性为82.75%;N2期的敏感性为77.77%,特异性为96.42%。结论3.0T MRI高b值DWIBS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病灶检出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直肠癌的N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涛;徐芹艳;张叶;王锡臻;葛艳明;管玥;常光辉;孙西河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