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脉造影推注造影剂时心电变化的护理研究

李玉兰;王茂桂;吴鹏;杨晖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 造影剂, ECG, 护理
摘要:目的了解冠状动脉造影(CAG)推注造影剂对心脏电活动的影响,评价ECG改变的临床意义,探讨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在CAG过程中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测,常用的ECG记录导联是Ⅰ、Ⅱ、Ⅲ、avF导联,必要时还选用胸导联,对用60%泛影葡胺和欧乃派克2种造影剂在冠脉造影时引起的心电变化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当造影剂注入右冠脉后,ECG上可出现Ⅱ、Ⅲ、 avF导联T波倒置,有时还可见窦性心动过缓和动脉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出现窦性停搏,左CAG时ECG变化不如右CAG时明显,有时可见T波高尖,窦缓和暂时性动脉低血压,60%泛影葡胺组明显重于欧乃派克组,还可出现房早或室早、短阵室速、房扑或房颤、短阵结性心律及AVB.经过及时处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造影剂发生的这些ECG变化与造影剂的高离子渗透性有关,目前多用欧乃派克,且严密观察,精心护理至关重要.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灌流串联透析救治有机磷中毒的护理87例

    1991年9月~2001年3月,我院采用血液灌流(HP)串联透析(HD)对87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进行102例次抢救,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87例,男性52例,女性35例,年龄15~77岁,平均年龄42岁;口服中毒80例,服药量30~200 ml;7例皮肤黏膜中毒、胆碱酯酶活力10例为10 U,其余为0;浅昏迷10例,中度昏迷26例,深度昏迷26例,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15例.中毒至治疗时间3~52 h.

    作者:董素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冠脉造影推注造影剂时心电变化的护理研究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造影(CAG)推注造影剂对心脏电活动的影响,评价ECG改变的临床意义,探讨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在CAG过程中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测,常用的ECG记录导联是Ⅰ、Ⅱ、Ⅲ、avF导联,必要时还选用胸导联,对用60%泛影葡胺和欧乃派克2种造影剂在冠脉造影时引起的心电变化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当造影剂注入右冠脉后,ECG上可出现Ⅱ、Ⅲ、 avF导联T波倒置,有时还可见窦性心动过缓和动脉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出现窦性停搏,左CAG时ECG变化不如右CAG时明显,有时可见T波高尖,窦缓和暂时性动脉低血压,60%泛影葡胺组明显重于欧乃派克组,还可出现房早或室早、短阵室速、房扑或房颤、短阵结性心律及AVB.经过及时处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造影剂发生的这些ECG变化与造影剂的高离子渗透性有关,目前多用欧乃派克,且严密观察,精心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李玉兰;王茂桂;吴鹏;杨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优化门诊就诊秩序重塑医院为民形象

    1 门诊就诊难1.1 门诊近40个专业科室,病人从挂号到完成就诊,少则数小时,多则二三天.就诊过程中,由于场所拥挤,病人的要求和咨询问题较多,使得候诊大厅的就诊秩序混乱.

    作者:刘瑞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临床的初步实践

    循证护理发生、发展在西方,我国护理界正在逐步认识与实践.我科护士于2001年4~12月在6项临床新疗法(肺组织瓣代气管行气管成形术、高渗液注射治疗下肢小隐静脉曲张、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研究、经尿道前列腺剥脱术、一次性经肝动脉可植入性注射)系统化疗方法的改进,对术后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如以胸外科肺组织瓣代气管行气管成形术病人的护理为例,由于该疗法是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后首次应用于临床,国内外尚无治疗与护理的经验报道.

    作者:宋敏;王鸿雁;王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血友病致眼眶出血不止患者的护理1例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1].患者可表现为轻微外伤或手术后严重出血,而合并眼外伤出血不止较罕见.我们曾收治1例因第Ⅷ凝血因子缺乏外伤后眼眶出血不止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宗美;孙时英;李顺利;冯雪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妊娠期子宫肌瘤剜除术的护理配合1例

    妊娠期伴发子宫肌瘤,国内报道较少,国外报道发生率为0.3%~2.6%,若不手术治疗,肌瘤可变性、扭转或造成产道阻塞,自然流产发生率为40%[1],而手术剜除肌瘤可导致不可控制的出血、流产、宫腔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危险性很大.2001年4月我院成功施行了1例妊娠期子宫肌瘤剜除术,现将手术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停经5个月,发现右下腹包块1个月入院,入院诊断:妊娠22周,子宫肌瘤.2001年4月7日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剜除整个肌瘤,手术历时1 h.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宫缩,胎心正常,1周后康复出院.院后随访,患者于10月13日顺产一女婴,母婴健康.

    作者:蹇蔚红;王闽丽;刘志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住院精神病人泌尿系统感染的分析及护理

    医院内感染是医院质量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泌尿系统感染率的高低反映了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如何大限度地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将我院精神科住院病人泌尿系统感染情况作初步分析如下.

    作者:毛月满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成人无关脐血移植病人的护理1例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及恶性肿瘤的佳方法之一.但近年来独生子女增加,异基因骨髓移植寻找HLA相合的供者越来越困难,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脐血移植因脐血易取得,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危险性降低等优点,使得脐血移植在全世界广泛开展[1~5].目前,国内儿童进行脐血移植较多,成人无关脐血移植也已开展但尚少.我科2000年10月成功进行了1例成人无关脐血移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海英;薛凤珠;艾建红;银慧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生儿感染性结膜炎的感染因素分析

    感染性结膜炎是新生儿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文献报道约有40%的婴儿感染上此病[1].为了采取更好的防治措施,我们对34例重度患儿做了眼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分析感染因素.并根据感染因素制定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使发病率由原来的35.1%降至16.2%,而且无重症发病患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侯孟彦;王司娥;赵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住院患儿气质及其与父母素质的关系和护理

    虽然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个体的气质相对稳定并具有延续性,但在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家庭因素的影响,气质特征也可以发生变化[1].本研究利用住院期间便于连续观察和护理的有利条件,就诸多家庭因素中的父母素质因素对慢性疾病患儿气质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患儿及家长气质和素质的不同,分别实施心理--行为干预为主的综合护理措施,以期有利于患儿向优良气质特征转化和疾病的康复.

    作者:林茂英;洪新如;任榕娜;徐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对少尿、无尿患者尿量的直观简易监测法

    临床上对少尿、无尿患者的尿量常采取留置导尿管后接集尿袋的方法来监测,用量杯测量比较后发现尿量越少测量就越不准确,现介绍一种准确简单直观的尿量监测方法.

    作者:赵郡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鼻胃管置入法的护理研究进展

    鼻胃管置入法是基础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虽大部分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临床置管困难,置管异常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近年来,常规的鼻胃管置入法已不能满足清醒病人、昏迷病人、特殊病人的置管需要.因此,对鼻胃管置入的研究更加注重个体化与操作方法的多样化,广大护理同仁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研究.现就不同患者鼻胃管置入法进行综述.

    作者:王秀华;杜文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无菌包有效期限的研究

    笔者1997年到香港特区部分医院参观学习,仔细观摩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特别是无菌物品的保存方法,受到很大的启发,因此,从1999年初开始,我们对无菌包有效期限进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消毒供应室供应临床治疗护理用的胸穿包、腰穿包、缝合包、产包、气管切开包、导尿包、棉垫包、纱布包等所需用的物品,主要有止血钳、镊子、针头、注射器、刀柄、杯子、碗、孔巾等.把以上物品按常规清洁、烘干.备封口机1台、消毒的聚乙烯塑料以及检验科作细菌培养所需的一切设备.

    作者:韦瑞兰;赵小平;黄芳艳;罗秀壮;汤丽霞;韦秀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腹前壁按压阻断脐出血在特殊脐带剪除中的应用1 558例

    新生儿脐部是易感染部位,近年我科对新生儿脐带进行2次剪脐法,大大地减少了脐部感染的发生,但是脐带本身的原因或脐带结扎不当等特殊脐带,按传统方法剪脐极易并发脐出血,或剪脐不彻底,造成潜在的脐部感染的危险.本科1年多来,对特殊脐带采用腹前壁按压下剪脐,配合50%三氯乙酸局部烧灼,减少脐出血和脐残留,进一步降低脐炎的发生率,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左希秋;陈水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套管针折断的紧急处理1例

    现将1例导管折断于血管中的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男,45岁.因外伤后大出血而急诊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表情痛苦,面色苍白,四肢冰凉,体温不升,脉搏细数,呼吸浅快,血压测不到,需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快速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使用20号套管针作静脉穿刺.

    作者:鲁金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标准及脱敏注射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结果判断标准和注射方法.方法对1 981例门急诊病人随机分为2组,传统组802例,改进组1 179例,分别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和注射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传统组阴性120例,阳性682例;改进组阴性918例,阳性252例,强阳性9例,2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过敏反应均为1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传统的TAT皮试判断标准阳性率高,需频繁地为患者做脱敏注射,痛苦多,时间长,改进的判断标准阳性率低,注射次数少,耗时短,有利于门急诊病人的救治.

    作者:黄叶莉;朱晓法;黄建萍;杨敏;王文珍;张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无合并症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

    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于发病第5天已下床活动[1]. 而且有结果表明,这一方案并不增加死亡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能加快患者体力及心理状态的恢复,提高以后的生活质量[2]. 我国目前多数医院,主要是基层医院AMI患者仍卧床3~4周.本文介绍56例无主要合并症AMI患者于发病第4天下床活动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作者:范巧珍;邱小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生儿葡萄球菌性烧伤样皮肤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

    葡萄球菌性烧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绝大多数发生在新生儿,系属新生儿重症性疾病.国外报道即使合理使用抗生素,儿童死亡率3%,成人死亡率大于50%[1,2].该疾病较少见,有关临床护理国内外报道很少涉及.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预后与护理直接相关,护理质量要求较高,临床护理有一定的困难[3].本文将结合该病的临床特点讨论其相关的护理问题.

    作者:熊珍玉;冯贵碧;程红;李萍;刘春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甲亢、肺栓塞、产后出血的护理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自诉3 a前患甲亢,经药物治疗后病情稳定,现因妊娠36周,近2个月来出现心悸、气促,活动后加剧,夜间难以入眠.于2001年11月1日收入院.入院查体:T 36.8 ℃,P 104次/min,R 24次/min,Bp 128/90 mmHg,甲亢面容,多汗,胎心音正常.入院后给间断吸氧,高氧液及能量合剂静滴.11月2日下午5时30分,改变体位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发绀、三凹征明显,左肺下叶呼吸音消失,心率148次/min,R44次/min,Bp 45/30 mmHg,神志尚清,烦躁,左下肺野区疼痛,经内科会诊确诊为左下肺动脉栓塞,立即给高流量吸氧,镇静止痛,利尿,尿激酶溶栓治疗,晚9时,呼吸明显好转,三凹征消失,心率126次/min,R 26~28次/min,Bp 120/75~128/90 mmHg,胎心音消失.11月3日早8时,孕妇出现规律宫缩,2pm顺娩一男性死婴.产后阴道出血不止,血液不凝,病人出现心慌、气短、头晕、四肢无力,考虑为溶栓后引起的出血并发症.立即按摩子宫,止血药物联合应用,分次输血1 200 ml后,产妇自觉症状明显好转,阴道血性恶露量少,产后第3天,转为浆液性恶露,病情平稳,表明此患者抢救成功.

    作者:丁风霞;张玲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浅静脉留置针保护膜更换时间的探讨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保护膜佳更换时间.方法将使用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视保护膜污染状况随时更换,B组保护膜更换1次/d.结果 A组平均留置时间80.24 h,明显长于B组56.43 h(t=2.214,P<0.05);A组总更换保护膜次数31次(平均5.9 d更换1次),明显少于B组134次;A组出现脱出、肿胀25例,明显少于B组39例(P<0.05);A组静脉炎发生率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污染状况随时更换保护膜,既减少保护膜的更换次数和脱出、肿胀的发生,又延长置管时间,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作者:经霁;阎秀兰;郭瑛;全翔风;陆素青;李玉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