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霞;蔡萍
术中硬膜外置管,应用自控镇痛泵,药液的配制以芬太尼1 mg+0.75%布比卡因20 ml 用0.9%生理盐水100 ml稀释,术后病人可根据自己的疼痛情况给药,并在每次呼吸道护理前预先给药止痛,观察咯痰效果、胸部X线及自主咯痰信心。术后良好的自控镇痛,可有效地咳嗽排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重点在于硬膜外给药管、呼吸道的护理,有效的控制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人康复过程。
作者:王晓伟;毕越英;李迎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实用护理杂志编辑部: 我是一名县级医院手术室的护士,经常翻阅《实用护理杂志》,对其中特别感兴趣的便是本专科的知识,拜读贵刊2000年第6期曲淑萍同志《海绵块碘伏消毒及外科刷手方法介绍》一文后,有几点不同意见,供参考。 1.刷手所用海绵块体积偏小,5 cm×5 cm×5 cm是否为笔误? 2.若海绵块体积为5 cm×5 cm×5 cm,则每块海绵5 ml碘伏似有不足。 3.文中未提及海绵块缺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头痛的便是浪费碘伏及对容器的损坏,还有在使用过程中海绵碎屑的脱落。我们希望能与作者继续探讨使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另外,我们还希望贵刊能多刊登一些对基层医院有实用价值的护理新技术、新方法。
作者:杨素霞;张保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创造条件,迎接患者的选择 为了切实做好“病人选医生”的工作,我院在门诊大厅四周显要的位置上,隆重推出了6 位首席主任医师和各科主治医师以上出诊人员的彩色照片和简历,让人一目了然地了解他们的科研成果、诊治病种及出诊时间。还在大厅的一旁,设有电脑触摸屏,患者可以随意“点击”出全院各科医生的照片和个人资料,任你了解和选择。同时在各科诊室门前,还整齐地挂着医生们的“小档案”,以方便患者的选择。
作者:朱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严重创伤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以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逐渐加重的中央性紫绀,严重低氧血症为特点的综合征。我院于1980年9月~1994年9月共收治各种胸外伤561例,其中67例发生严重型ARDS,通过积极治疗和全面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玉桃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经腹子宫全切术是妇科常用手术之一,其术后病率高达20%~50%[1,2],伤口感染率4%~9%[3]。为降低其术后病率及伤口感染率,我们试用碘氧疗法于经腹子宫全切术前的阴道准备,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翠华;吕晓顺;李云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严重疾病状态下极易出现的并发症,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常使原发病加重甚至死亡。现将66例危重新生儿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和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作者:赵爱兰;古爱香;方翠碧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由实用护理杂志社主办并召开的全国首届临床护理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5月24日~26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612篇,录取327篇,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6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邀请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护理部主任杜益平大校、刘芸副主任护师、钟继红护士长分别作了“护理行为中的法律责任”,“心胸外科的护理进展”,“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与护理管理”的专题报告,实用护理杂志社社长、主编王国强主任医师作了题为“护理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的专题讲座,内容丰富、生动,受到与会代表们的热烈欢迎。
作者:李惠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管理电脑化 医院中经理级人员每人1只手提电脑,医院布置任务或有什么事情一看电脑就知道。实行电脑联网,不仅医院内部联网还与社区联网,病人的信息全部输入电脑,病史做到无纸化。为了防止病人的隐私外泄,医生多用密码打开。各种检查及化验报告出来后直接输入电脑,医生可以在电脑上看,这样缩短了看病时间。2 急诊设施先进、布局合理
作者:黄蔚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每年有三分之一65岁以上的老年人、二分之一8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经历过跌倒事件。可以归咎于很多原因,如原有外伤、肢体退行性疾病、环境、年龄、神志状况、原发疾病、所服药物、住院时间等。尽管每年有很多预防跌倒研究陆续发表,但跌倒仍然是困扰医院护士的主要问题之一。有鉴于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或正在把住院病人跌倒率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一个显性指标。本文将从跌倒危险因素、跌倒高危人群评估及预防跌倒的干预措施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徐建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是将胸腔镜经肋间隙插入胸腔内,通过胸腔镜微型摄像系统及高清晰显像系统将胸腔内图象及时显示于电视屏幕上,在监视器的显示下,用器械完成的胸部疾病的手术。现将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米智慧;刘清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2000年10月10日,我院收治了1例因机器爆炸砂轮击中面部的病人,造成颌面部颅底巨大砂轮异物存留。该病人属严重的颌面、鼻、鼻窦、眼球及颅底复合伤,临床十分罕见,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顺利痊愈。
作者:杨华;凌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途径对食管癌切除术后的影响及监护方法。方法对7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周围静脉营养、中心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检测术前、术后TSF、ALB转铁蛋白、BUN进行对照研究并加强营养过程的监护。结果 3组患者术后营养均有所改善,中心静脉营养改善快,肠内营养肠蠕动恢复快、并发症少且经济。通过有效的监护手段,可提高3种营养途径的效果。结论术后加强营养及监护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十分重要,不同营养途径均可达到营养需要,但以肠内营养途径为佳。
作者:喻荔琳;黄荔红;林丽英;陈荔华;翁素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50年来,中等护理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护理人才,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卫生部多次提出要求,适应国情改革护理教育。通过通用4年制、3年制、H 校改革试点、S校特色护理教学计划进行比较,并参照日本东京护校教学计划分析后指出了现行计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建议。
作者:米藏智;陆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介绍10例患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颞动脉、桡动脉穿刺放血,大隐静脉、额静脉穿刺输血,并用输血泵控制进出血量速度,替代了脐静脉插管或静脉切开换血疗法,替代了用注射器反复抽吸的方法,减少了感染机会,减轻了护士工作量,防止血液动力学变化,减少并发症发生,操作简便。
作者:伦丽芳;张愫芬;李锐钦;邓皓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本组23例,年龄21~75岁。原有腹部手术者5例,均为胃大部分切除术,18例无胃肠道手术史。发病前进食山楂史者18例,柿子5例。食用山楂数少者4、5枚,多者十几枚。食后发病时间多为3~6 h。其中4例经手术证实为山楂粪石性小肠梗阻,19例采用以复方大承气汤、发泡剂为主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
作者:亓月琴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静脉输液完毕拔除输液器针头后,针眼部位盖以无菌棉球,用胶布固定,再用对侧手紧压,采用这种方法,许多患者忘记按压,有的按压不合适,造成局部止血不力而出血、渗血。尤其是老年人皮下脂肪减少,血管周围缺乏组织支持,血管硬化,收缩功能差,输液拔针后针眼渗血及皮下大片淤血更常见。同时,出血及局部皮下淤血又是血管受损伤的指征,给护士下次输液部位的选择增加了难度。常规止血法在拔针后,患者必须用对侧手按压针眼部位,这样两只手均被占用,不能做许多事。此外,对一侧肢体功能障碍或偏瘫患者,在健侧输液拔针后,患侧肢体不能对针眼部位进行按压,又给第三者增加了麻烦。 我们总结出“平卧屈肘举手”的新方法止血,有效率为100%。此方法简单、方便、易行,不给医护人员添麻烦,患者没有任何痛苦,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宝军;关小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经皮肾活检的并发症,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294例患者连续3个月血清肌酐值(Scr)>178 μmol/L(2mg/dl),诊断为CRF ,并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就其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肾活检并发症发生率为27.5%,其中肉眼血尿2.38%,肾周血肿需输血处理1.70%。结论对CRF患者,除采取传统肾活检常规护理,更应重视肾活检24 h后的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加强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吕桂兰;赵闽;樊荣;吴春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现代输液已逐渐由封口式瓶装液体转变为更加安全密闭的一次性复合膜输液袋,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输液时穿刺处发生液体渗漏和输液完毕时袋中仍然残留15~20 m l 液体。由于目前医疗体制的改革,这些损失的费用与患者密切相关,患者也经常为此提出意见。为此,我们向大家介绍2种临床简易的补救方法,经200例输液应用,效果十分满意,现将方法和应用体会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牛小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反复多次发病会使患儿肺功能降低。因此,对其发病因素的调查分析论证及今后应采取的相应护理对策的研究,尤为必要。
作者:代桂芝;罗连英;陈顺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中男15例,女20列,年龄18~62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5例,化脓性扁桃体炎3例,肺炎5例,牙周炎2例。1.2 给药方法:青霉素G钠48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点滴,每日2次。1.3 临床特点:用药前青霉素皮试阴性,其中30例以130滴/min的速度静滴,静滴10 min, 病人感腹痛、恶心、头痛,即调节速度为50滴/min,10 min后症状消失。第2天输液时一开始以 70滴/min速度静滴,5 min后出现上述症状,即调节速度至50滴/min,10 min后症状缓解。3 例病人输液2~3 min(滴速为70滴/min)即出现腹痛、恶心、腰痛、头痛,继而出现心慌、外阴部及全身皮肤瘙痒,血压正常,即将滴速调节为45滴/min,给予地塞米松2 mg莫菲氏管入,5min后症状消失。2例病人输液后5 min出现腹部下坠疼痛、喉头发痒、头痛,继而出现全身皮肤瘙痒、皮疹、颜面潮红、心慌,立即给予地塞米松2 mg莫菲氏管入,更换液体(生理盐水),平卧位,吸氧,10 min后无缓解,给予非那根25 mg肌肉注射,30 min后症状缓解,口服抗过敏药3 d,皮疹消失。
作者:黄叶莉;苏国书;郑芳;李筝;王桂兰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