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CT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陈惠英;丁丽娟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 TBS系统, 病理检查, 宫颈上皮瘤样病变
摘要:目的 评价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简称TCT)及TBS系统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364例受检者的宫颈细胞采用TCT技术检测和TBS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细胞阳性病例,并进行阴道镜下多点取材活检,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将细胞学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 TCT法标本满意率为97.42%,细胞阳性病例1316例,总检出率(占10.64%).对所有细胞阳性病例在阴道镜下进行病理检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病理阳性率和准确率分别是CA(100%,100%);HSIL(100%,87.97%);LSIL(73.95%,67.68%);ASC-H(57.89%,25%);ASC-US+AGUS病理阳性率是5.25%.结论 TCT技术和TBS系统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是目前一种高效的宫颈癌筛查的手段.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全口义齿,特别是牙槽嵴低平的老年患者全口义齿的修复方法及如何提高其修复效果.方法 对100例老年患者全口义齿修复过程中,在取模、垂直距离的确定、(牙合)平面高度、排牙等方面作合理调整.结果 100例患者中94例在固位与功能方面均有明显改善,有效率94%.结论 对牙槽嵴低平的老年患者的全口义齿修复,经合理调整,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赖重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胃癌中MCM2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MCM2(微染色体维持蛋白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4例胃癌及9例癌旁组织石蜡切片中MCM2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MCM2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MCM2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胃癌的分化程度越低,MCM2阳性率越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MCM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MCM2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推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黄震;赵亚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TCT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简称TCT)及TBS系统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364例受检者的宫颈细胞采用TCT技术检测和TBS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细胞阳性病例,并进行阴道镜下多点取材活检,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将细胞学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 TCT法标本满意率为97.42%,细胞阳性病例1316例,总检出率(占10.64%).对所有细胞阳性病例在阴道镜下进行病理检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病理阳性率和准确率分别是CA(100%,100%);HSIL(100%,87.97%);LSIL(73.95%,67.68%);ASC-H(57.89%,25%);ASC-US+AGUS病理阳性率是5.25%.结论 TCT技术和TBS系统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是目前一种高效的宫颈癌筛查的手段.

    作者:陈惠英;丁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ITP患者血小板自身抗体的检测及治疗中中性粒细胞变化的意义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自身抗体(PAIgG、PAIgM)水平和治疗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本院46例ITP患者及29例正常对照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水平并观察患者使用免疫球蛋白前后中性粒细胞的变化.结果 ITP组PAIgG、PAIgM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其中27例免疫球蛋白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P<0.01).结论 PAIfG、PAIgM水平是辅助诊断ITP的一种可靠方法,丙种球蛋白治疗后中性粒细胞下降易误诊为骨髓疾病的早期症状,临床上应注意鉴别.

    作者:林慧君;邱莲女;梁玲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甲状腺肿块的超声造影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肿块的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规律与其病理性质之间的相关性,以提高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32例甲状腺良恶性肿块进行超声造影检测,检测结果与其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甲状腺乳头状癌表现为:乏血供型,超声造影剂几乎不能进入肿块内;(2)甲状腺滤泡型腺瘤表现为:富血供型,超声造影剂进入肿块时间早于正常甲状腺组织,而且肿块内排空时间晚于正常甲状腺组织;(3)结节性甲状腺肿表现为:等血供型,超声造影剂进入肿块时间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等.结论 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肿块的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规律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块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作者:史晓龙;郑笑娟;郭新海;李春生;彭敏霞;周国平;蒋勇;颜树宏;余颖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复方甘草酸苷在非肝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复方甘草酸苷是由甘草酸苷(注射液含40mg,片剂含25mg)、甘氨酸、盐酸半胱胺酸组成的复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及免疫调节、改善肝组织损伤及抑制病毒增殖和对病毒的灭活等多种作用.临床上作为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等肝病的有效药物已应用多年,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小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胆囊壁增厚的超声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胆囊壁增厚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将不同病因引起胆囊壁增厚的超声声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癌、急性病毒性肝炎、低蛋白血症等均可引起胆囊壁增厚,因病因不同,超声声像各不相同.结论 超声检查在胆囊壁增厚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蒋小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治疗结核性胸膜炎24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清除胸腔积液的方法.方法 选择结核性胸膜炎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及其组件行引流胸腔积液,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胸穿抽液,对两组患者的胸液消失时间、不良反应、遗留胸膜增厚粘连及包裹性积液等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胸液消失时间(5.0±1.1)天、胸膜反应1例、遗留胸膜增厚粘连及包裹性积液1例,对照组胸液消失时间(14.3±2.2)天、胸膜反应6例、遗留胸膜增厚粘连及包裹性积液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及其组件行引流胸腔积液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方法比较方便、安全、胸水消失时间短、引起不良反应和胸膜增厚粘连后遗症较少.

    作者:陈年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20例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20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用普里灵疝装置.结果 2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切口疼痛轻,早期下床活动,无切口渗血及感染、疝复发、阴囊血肿及积液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复发性腹股沟疝再次手术的首选方法,正确而熟练的手术操作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

    作者:张国平;王胜东;陈海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COPD患者家庭氧疗依从性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对长期家庭氧疗(LTOT)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有LTOT指征的COPD患者130例进行调查.结果 COPD患者对LTOT依从性低,其影响因素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及对LTOT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关.结论 为提高COPD患者对LTOT依从性,住院期间应加强健康教育,出院后定期随访.

    作者:钟可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非诺贝特治疗肥胖患者糖耐量异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非诺贝特治疗肥胖患者糖耐量异常的疗效.方法 对初诊为肥胖伴糖耐量异常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经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治疗组38例在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基础上给予非诺贝特0.2g/d,均疗程2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BMI、FPG、2hPG、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胰岛素水平指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甘油三酯,总胆固醇,BMI均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各个指标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 非诺贝特可用于肥胖伴糖耐量异常的干预治疗,疗效优于单独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且安全性能好.

    作者:张长春;周爱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长波紫外线照射联合卡介苗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目的 探讨长波紫外线(UVA)照射联合卡介苗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治疗组33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UVA照射配合卡介苗素针肌肉注射治疗,3周为1疗程,共1个疗程.对照组31例口服诺福丁胶囊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B12针及口服维生素B1片,3周为1疗程,共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VA照射联合卡介苗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好,安全.

    作者:陈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糖尿病增加乙肝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危险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合并糖尿病是否增加肝性脑病的危险.方法 对231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肝性脑病为50.00%,未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肝性脑病为19.4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糖尿病增加乙肝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危险.

    作者:张戡;谢新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肿瘤患者热疗后常见反应的监测和护理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全身热疗后常见反应的监测和护理.方法 对16例热疗后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护和常见不良反应的护理.结果 全部患者恢复良好,各种并发症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有效的治疗.结论 对热疗后患者进行监测有利于安全度过热疗结束后24小时内的热疗反应高发期,完成热疗计划.

    作者:杨洁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39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3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及头颅影像学结果.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症状以头痛、发热为主,可伴有颅神经损害、意识障碍、精神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征阳性,其中2例为卒中样表现,大部分脑脊液以淋巴细胞为主及蛋白升高等典型表现,影像学检查以脑实质病变多.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综合检查,尤其要重视鉴别诊断.

    作者:吕静波;张宝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异体巩膜移植治疗烧伤后瘢痕性睑内翻

    目的 评价异体巩膜睑板延长或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化学或热烧伤后瘢痕性睑内翻的疗效.方法 19例(21眼)化学或热烧伤后瘢痕性睑内翻,17眼行单纯异体巩膜睑板延长术,4眼重度睑球粘连,联合行羊膜移植术.结果 随访2~18个月,治愈11眼,好转6眼,无效4眼.复发4眼6~18个月后再次手术矫正.烧伤后不同时间手术效果不同.结论 对于化学或热烧伤后瘢痕性睑内翻,异体巩膜睑板延长或联合羊膜移植能较好地矫正脸内翻和松解粘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士成;徐建江;杨晋;倪颖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中枢神经细胞瘤位于双侧侧脑室前2/3,两侧不对称,多呈不规则形,可见分叶,边界清晰,无或见有轻度脑水肿,MRI表现为T1WI呈等、稍低或稍高信号,T2 WI呈等或稍高信号,肿块可见囊变、钙化或出血,增强扫描见病灶部分或全部轻中度强化,囊变和钙化区无强化.结论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具备一定的特征性,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上具备较高的价值.

    作者:田萍;金中高;姚振威;周林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ABO血型Ax亚型1例报告

    ABO血型亚型又称ABO变异型,经血型血清学检查试验,显示正反定型不符以及抗原性减弱为主要特征的多种表现型.目前在我国已检测出亚型的种类较多,但Ax亚型较为少见.近作者在其他单位送检的无偿献血标本中发现1例正反血型不符:正定型存在微弱的A抗原,反定型与B型红细胞为4+.于是送本站血型参比室进一步研究鉴定,后确定为Ax亚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陈荣仓;林碧;孔令光;黄国永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矽肺并发肺结核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矽肺并发肺结核的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矽肺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0例中治愈90例(占60%),迁延未愈28例,死亡32例,其中咯血窒息6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4例.结论 矽肺容易并发肺结核与矽肺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体内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削弱、矽肺肺间质广泛纤维化及矽酸抑制了补体和抗体的形成四大因素有关;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可根据痰找结核菌和诊断性抗痨治疗效果确定;治疗原则为正规抗痨治疗、加抗生素并加强基础营养,晚期患者还需长期氧疗.

    作者:王朝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小儿湿疹特异性IgE测定与分析

    目的 了解小儿湿疹接触变应原的情况以及常见变应原特异性IgE的阳性检出率.方法 对50例患儿进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 小儿湿疹总IgE阳性检出率96.0%,食入变应原中检出率蛋白蛋黄32.0%,牛奶、鱼各12.0%,虾蟹2%.吸入变应原中检出率粉尘螨34.0%,蟑螂10.0%,桑柳梧桐树花粉8.0%,霉菌及狗猫皮屑各6.0%.结论 螨虫、鸡蛋、牛奶、鱼是小儿湿疹常见的变应原.变应原特异性IgE测定对防治小儿湿疹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筱凡;楼正青;张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浙江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