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成;徐建江;杨晋;倪颖勤
目的 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行氧疗、大剂量皮质激素、抗生素等综合治疗;8例危重者行机械通气.结果 24例经综合治疗后哮喘症状全部缓解,8例机械通气者,6例成功脱机拔管,1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结论 大剂量激素配合其它药物治疗可使哮喘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哮喘的有效手段.
作者:邬剑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长波紫外线(UVA)照射联合卡介苗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治疗组33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UVA照射配合卡介苗素针肌肉注射治疗,3周为1疗程,共1个疗程.对照组31例口服诺福丁胶囊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B12针及口服维生素B1片,3周为1疗程,共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VA照射联合卡介苗素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好,安全.
作者:陈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中枢神经细胞瘤位于双侧侧脑室前2/3,两侧不对称,多呈不规则形,可见分叶,边界清晰,无或见有轻度脑水肿,MRI表现为T1WI呈等、稍低或稍高信号,T2 WI呈等或稍高信号,肿块可见囊变、钙化或出血,增强扫描见病灶部分或全部轻中度强化,囊变和钙化区无强化.结论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具备一定的特征性,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上具备较高的价值.
作者:田萍;金中高;姚振威;周林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合并糖尿病是否增加肝性脑病的危险.方法 对231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肝性脑病为50.00%,未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肝性脑病为19.4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糖尿病增加乙肝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危险.
作者:张戡;谢新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提高抢救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急诊的46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抢救无效急诊死亡3例,术后死亡7例,自动出院3例(经随访证实均于出院后5天内死亡),治疗好转存活33例.死亡率28.3%.结论 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正确评估伤情,确保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循环,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监测,早期、准确、主动地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林设英;詹纯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自身抗体(PAIgG、PAIgM)水平和治疗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本院46例ITP患者及29例正常对照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水平并观察患者使用免疫球蛋白前后中性粒细胞的变化.结果 ITP组PAIgG、PAIgM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其中27例免疫球蛋白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P<0.01).结论 PAIfG、PAIgM水平是辅助诊断ITP的一种可靠方法,丙种球蛋白治疗后中性粒细胞下降易误诊为骨髓疾病的早期症状,临床上应注意鉴别.
作者:林慧君;邱莲女;梁玲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检测MCM2(微染色体维持蛋白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4例胃癌及9例癌旁组织石蜡切片中MCM2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MCM2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MCM2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胃癌的分化程度越低,MCM2阳性率越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MCM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MCM2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判断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推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黄震;赵亚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常规彩色B超(彩超)检查在ERCP前、后的必要性.方法 对本院2003年2月至2006年3月间接受彩超与ERCP配合诊治的286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86例中,5例因无法配合ERCP检查而自动放弃,281例均在彩超检查结果的提示下,顺利进行了ERCP诊治,并取得预期效果.结论 ERCP诊治前彩超常规检查可以协助术前诊疗方案的选择,提高ERCP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可以减少医患双方受X线的辐射;术后彩超检查可以明确判断疗效及尽早发现术后并发症,以便及时加以纠正和处理.
作者:於赛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简称TCT)及TBS系统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364例受检者的宫颈细胞采用TCT技术检测和TBS分类诊断,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均列为细胞阳性病例,并进行阴道镜下多点取材活检,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将细胞学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 TCT法标本满意率为97.42%,细胞阳性病例1316例,总检出率(占10.64%).对所有细胞阳性病例在阴道镜下进行病理检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病理阳性率和准确率分别是CA(100%,100%);HSIL(100%,87.97%);LSIL(73.95%,67.68%);ASC-H(57.89%,25%);ASC-US+AGUS病理阳性率是5.25%.结论 TCT技术和TBS系统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是目前一种高效的宫颈癌筛查的手段.
作者:陈惠英;丁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本院自1995年2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19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症的患儿,经积极治疗,19例患儿全部存活,但有15例存在各种后遗症,占78.95%,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非诺贝特治疗肥胖患者糖耐量异常的疗效.方法 对初诊为肥胖伴糖耐量异常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经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治疗组38例在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基础上给予非诺贝特0.2g/d,均疗程2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BMI、FPG、2hPG、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胰岛素水平指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甘油三酯,总胆固醇,BMI均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各个指标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 非诺贝特可用于肥胖伴糖耐量异常的干预治疗,疗效优于单独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且安全性能好.
作者:张长春;周爱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髓外浆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绍兴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髓外浆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进行探讨.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诊断为浆细胞瘤,5例检测尿本周蛋白,4例检测血清M蛋白均阴性;5例行骨髓穿刺与ECT,结果均正常.随访至2005年10月,无失访病例其中4例无瘤生存期超过1年,3例超过3年,1例2年后死于局部复发.结论 髓外浆细胞瘤是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依据临床和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可明确诊断,放疗和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
作者:郦荣林;王方正;付真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中NG、UU和CT感染现状及其特点.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319例患者进行UU、NG、CT病原体DNA定量检测.结果 1319例患者中,UU检测阳性率49.8%(360/723),其中男性阳性率28.8%,女性阳性率51.4%,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NG检测阳性率17.6%(43/245),其中男性阳性率22.2%,女性阳性率17.0%,感染率性别差异元统计学意义;CT检测阳性率11.1%(39/351),其中男性阳性率16.3%,女性阳性率10.4%,感染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患者年龄分布,女性患者20~30岁高,男性患者主要集中在20~40岁,其中31~40岁人群阳性率略高于20~30岁.结论 非淋菌性尿道炎发病率高,女性高于男性,发病率高峰女性年龄小于男性.
作者:王贵珍;董学君;陈建军;郑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内镜照明下对143例慢性鼻炎予以微波热凝治疗.结果 143例中,随访3、6、12个月单项症状鼻塞改善有效率分别为100%、81.82%、44.76%;单项症状流涕改善有效率分别为17.28%、7.41%、3.71%.其中下鼻甲坏死2例,下鼻甲瘢痕粘连39例,萎缩性鼻炎7例,鼻腔出血3例,鼻干燥、鼻不适126例.结论 微波热凝治疗慢性鼻炎对改善鼻塞单项症状近期疗效明显,远期疗效不明显;微波对慢性鼻炎引起的流涕症状作用一般,而且术后可出现鼻部干燥、鼻部不适、下鼻甲坏死等并发症.因此,微波治疗慢性鼻炎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治疗时需在鼻内镜下,严格控制辐射强度、治疗范围等,并应选择在下鼻甲黏膜下治疗.
作者:罗利民;楼正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糖耐量减低(IGT)人群进行干预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给予(饮食+运动)治疗;治疗组采用(饮食+运动+罗格列酮)治疗,口服罗格列酮4mg,1次/d.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检测血糖、血脂及血压等各项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糖、血脂和血压等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Fins、血糖、舒张压、TG、TC、LDL-C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除DBP和FBG两项与治疗前有差异外,其余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罗格列酮不但能明显降低血糖(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还可以降低血脂(TC、TG、LDL-C)及舒张压水平,但治疗后转归与仅进行饮食和运动治疗的患者无差别,是否与治疗和观察时间较短以及治疗样本数较少有关,有待进一步验证.
作者:黄崇林;潘公华;金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20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用普里灵疝装置.结果 2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切口疼痛轻,早期下床活动,无切口渗血及感染、疝复发、阴囊血肿及积液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复发性腹股沟疝再次手术的首选方法,正确而熟练的手术操作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
作者:张国平;王胜东;陈海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异体巩膜睑板延长或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化学或热烧伤后瘢痕性睑内翻的疗效.方法 19例(21眼)化学或热烧伤后瘢痕性睑内翻,17眼行单纯异体巩膜睑板延长术,4眼重度睑球粘连,联合行羊膜移植术.结果 随访2~18个月,治愈11眼,好转6眼,无效4眼.复发4眼6~18个月后再次手术矫正.烧伤后不同时间手术效果不同.结论 对于化学或热烧伤后瘢痕性睑内翻,异体巩膜睑板延长或联合羊膜移植能较好地矫正脸内翻和松解粘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陈士成;徐建江;杨晋;倪颖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清除胸腔积液的方法.方法 选择结核性胸膜炎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及其组件行引流胸腔积液,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胸穿抽液,对两组患者的胸液消失时间、不良反应、遗留胸膜增厚粘连及包裹性积液等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胸液消失时间(5.0±1.1)天、胸膜反应1例、遗留胸膜增厚粘连及包裹性积液1例,对照组胸液消失时间(14.3±2.2)天、胸膜反应6例、遗留胸膜增厚粘连及包裹性积液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及其组件行引流胸腔积液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方法比较方便、安全、胸水消失时间短、引起不良反应和胸膜增厚粘连后遗症较少.
作者:陈年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波长氪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6例(46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进行多波长氪激光治疗,其中早期治疗组16眼,晚期治疗组30眼.结果 早期治疗组视网膜光凝术后未发生视网膜新生血管,总有效率100%,黄斑水肿消退占80.0%;晚期治疗组2例出现新的新生血管,1例发生玻璃体再积血,总有效率90%,黄斑水肿消退占63.2%.结论 多波长氪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比单一激光有更多的优点,对缺血严重及黄斑明显水肿的RVO患者宜早期行光凝治疗.
作者:侯晓映;陈桂文;周奇鸣;周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全身热疗后常见反应的监测和护理.方法 对16例热疗后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护和常见不良反应的护理.结果 全部患者恢复良好,各种并发症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有效的治疗.结论 对热疗后患者进行监测有利于安全度过热疗结束后24小时内的热疗反应高发期,完成热疗计划.
作者:杨洁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