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贤应;倪希和;曹代荣;方哲明;陈金姐;林钊
肾盂源性囊肿不常见,系肾脏囊性病变的一种,极易误诊.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利于本病的诊断,现将我院所见12例肾盂源性囊肿作一回顾分析.1 材料和方法本组男9例,女3例,年龄20~55岁,平均39.2岁,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6例,间断尿频、尿急、尿痛3例.查体中患者有患侧腰部叩痛8例,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4例. 12例均做常规腹部平片及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
作者:张承志;李静;蔡云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自然组织谐波成像(NTHI)技术在对冠心病左室心内膜的识别和左室室壁运动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冠心病患者行常规和NTHI二维超声检查.采用胸骨旁左室长轴、心尖四腔、二腔切面,心内膜识别分4级,室壁运动分析采用16节段法.结果:NTHI改善了57.2%(302/528)节段的心内膜识别,改变了12.7%(67/528)节段的室壁运动级别.结论:应用自然组织谐波技术可改善冠心病病人心内膜的超声识别,进而增加对冠心病病人室壁运动分析的准确性.
作者:杨军;富维强;任卫东;陈昕;马春燕;齐国先;高明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文对160例甲状腺疾病的超声特征、边界以及周围血管及淋巴结情况与术后病理进行综合评估,希望通过高频探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技术,总结甲状腺疾病良恶性鉴别诊断的特点.1 资料与方法收集1994~1999年甲状腺疾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5例,女95例.年龄11~78岁,平均42.1岁.临床发现颈部肿块143例,颈部疾病疼痛7例,有甲状腺手术史10例,少部分病人由超声体检时发现,无症状.使用TOSHIBA SSA-250A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患者置仰卧位,颈部置枕,使颈大限度伸展,必要时使受检者作吞咽动作.
作者:张霖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描述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表现,探讨MRI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I平扫、多时相动态增强表现和术前诊断.结果:5例均为单发肿块,术前3例正确诊断为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诊断为肝腺瘤,1例误诊为恶性肿瘤.T1WI:4例呈低信号伴斑片状高信号,1例为低信号,用脂肪抑制后T1WI高信号3例完全消失,1例大部分消失伴多囊状改变;T2WI:5例为不均匀高信号.多时相动态增强发现:动脉期4例明显强化,1例中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2例中度强化,3例轻度强化.结论:MRI能显示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特征性表现,多数肿瘤术前正确诊断是可能的.
作者:谢智峰;金光韦;王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的术前影像学改变,包括全部17例CT所见、6例MRI表现、5例颈动脉穿刺造影和5例DSA检查.本组17例全部经手术治疗.结果:术前10例考虑囊性胶质瘤、2例慢性脑脓肿、2例肿瘤卒中、3例AVM伴慢性脑内血肿;术后病理诊断动静脉畸形伴慢性脑内血肿6例、血管畸形伴慢性脑内血肿5例、不明原因慢性脑内血肿6例.结论:慢性脑内血肿CT表现酷似囊性胶质瘤,CT上占位效应相对较轻的囊性灶、囊壁呈轻中度强化、MRI上T1和T2加权像病灶均为高信号,囊壁见到点状或迂曲的流空信号是慢性脑内血肿的影像学特征.
作者:陈伟建;诸葛启钏;郭献忠;张宇;吴近森;瞿宣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病例男,25岁,因右下颌骨无痛性肿物伴面部不对称8月来我院就诊.查体:全身检查无特殊发现.口腔颌面外科情况:右侧下颌角部至中线范围内可触及一大小约8.0cm×7.0cm×3.5cm的肿物,边缘质韧,中央部质软,无压痛,与下颌骨粘连,不活动.表面不光滑,皮肤无明显充血,皮温略高于周围.开口度正常.右侧下颌骨龈沟6+1区隆起、变宽、变浅,局部粘膜色泽正常.54 I°松动,无叩痛.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异常.
作者:石利强;孟庆江;史无例;王艳清;史庆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肺癌化疗后疗效判定以影像学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分析和了解化疗后病的影像学动态变化对判定疗效、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卢卫平;刘刚;李洁;王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病例男,9岁,发现右睾丸肿物7年,逐渐长大,由黄豆粒大小至乒乓球大小,无疼痛.查体:右侧睾丸增大,约3.0cm×3.0cm×3.0cm,质硬,活动良好,无触痛,左侧睾丸未触及肿物.B超检查:右侧阴囊内见大小约1.6cm×2.1cm弧形强回声光带,后方衰减明显(图1),正常睾丸回声消失,左睾丸大小约1.1cm×1.5cm,回声均匀.右腹股沟可见0.8cm×0.6cm椭圆形低回声结节
作者:郑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诊断卵巢纤维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2000年10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卵巢纤维瘤的声像图特征.结果:①提出卵巢纤维瘤可分为衰减型和混合回声型两型.②术前超声对卵巢纤维瘤的诊断率为85.71%,较临床诊断率明显为高(57.14%).③超声对衰减型纤维瘤诊断率较高,可达95.45%.而对混合回声型纤维瘤诊断率较低,仅50%.④纤维瘤的彩色血流显示率为33.33%,其中衰减型较低为25%,混合回声型较高为66.67%.⑤腹部加阴道超声检查(87.50%)对卵巢纤维瘤的诊断率较单纯腹部超声检查(85.00%)更高.结论:术前超声,尤其是腹部与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对卵巢纤维瘤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对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周毓青;张珏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少见病,文献报道不多,以往文献多局限于X线平片所见,CT报道极少[1-3].本文对4例资料完整并经病理证实的PAP作一报道,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其平片、CT表现,以提高对此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1 材料与方法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23~57岁,平均41.5岁.病程1.5~2.7年.临床症状有咳嗽、咯痰;3例有气短和呼吸困难;痰中带血丝1例,胸痛1例,发热1例.另外,1例有紫绀,1例有杵状指.1例曾被误诊为肺结核,经抗痨治疗1年无好转.1例有粉尘接触史,曾被误诊为过敏性肺炎.3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1例行肺穿刺活检,病理见肺泡腔内充满粉红色云絮状无定型蛋白样物质,肺泡间隔无显著纤维组织增生.4例均行肺泡灌洗治疗,洗出液为乳白色混浊液体,其内均可见有沉积物,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反应均为阳性.同时灌洗后症状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4例均摄有胸部平片及高分辨率(HRCT)扫描检查.
作者:赵锡立;冯健;王和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病例男,33岁,右腘窝肿块逐渐增大,伴轻微胀痛不适2年余,近来觉屈膝受限,患肢无发热、剧痛、麻木、??胀,既往无外伤史.体检:右下肢外观无畸形,无肌萎缩,行走无跛行,于右腘窝部可见7cm ×12cm局限性隆起,肿块质硬不活动,周边清楚,患肢血运良好.实验室检查未见特殊.
作者:王海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肝门区病变的磁共振胆管成像(MRC)表现及MRC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区病变者进行回顾性分析.MRC采用高级转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E),二维和三维成像,图像经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结果:22例全部清楚显影,肝门区恶性病变者MRC具有特征性表现,其胆管病变呈局限性狭窄、可见软组织影、近端胆系多呈明显扩张.MRC在肝门区病变中的定位和定性准确率分别为100%和86%.结论:MRC能较好地显示肝门区病变的影像学特征,是诊断肝门区病变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贤应;倪希和;曹代荣;方哲明;陈金姐;林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甲亢131Ⅰ治疗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减低,给予甲状腺片治疗,同时发生突眼,甚为少见.现遇到1例,报道如下.
作者:袁耿彪;冯建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病例男,8个月.患儿哭闹、腹部膨隆来我院,B超检查右肾区未见正常肾结构,右侧腹探及一巨大囊性肿物,大小为14.0cm×8.8cm,界限尚规整,内部见大小不等的密集无回声区,囊肿间未见肾实质及肾盂肾盏结构;左肾和膀胱未见异常.超声诊断:考虑先天性多囊性肾发育不良.
作者:王剑平;高东艳;赵丽;韩福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分析X线平片、CT、发射计算体层摄影(ECT)诊断骨转移瘤.材料与方法:50例骨转移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先后作了X线摄影,CT及ECT全身骨扫描.所用仪器为东芝500mA X线机,东芝L3000 CT扫描机及法国Sopha公司SDX型发射计算体层摄影仪.结果: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灵敏度:ECT(97.2%)高于CT(69.7%)、X线平片(58.3%);精确度:ECT(88.0%)亦高于CT(78.0%)、X线平片(68.0%);假阴性率:ECT比X线平片、CT均低的多;特异性:ECT(64.3%)明显低于CT(94.1%)及X线平片(92.9%);假阳性率:ECT均比CT及X线平片高.ECT的阴性预测值较高,而X线平片及CT扫描的阳性预测值较高.结论:ECT能更早显示出病灶,是骨转移瘤较好的筛选方法.X线平片、CT检查特异性较强是骨转移瘤基本的检查方法,三种方法具有互补作用.
作者:胡荫崧;林拓;陈振松;陈光信;温必辉;吴小平;郭文忠;高良辉;扶步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包虫病是畜牧地区发病率较高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在我国西北地区更为常见,地处我区邻省的新疆、青海、内蒙以及本区农、牧县区发病率甚高.肝包虫囊肿又属包虫病的常见类型,随着病情的发展往往迅速增长,甚至破裂造成胸、腹腔广泛种植和(或)占据全肝,出现血管及胆道系统压迫,造成严重的并发症而致患者死亡,故临床正确分型及早期积极治疗尤为重要.由于外科手术创伤大,复发率较高,故寻求一种创伤小,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成为包虫病治疗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我院开展研究的98例各型肝包虫囊肿经严格筛选,对其中30例囊性包虫进行超声导引下介入治疗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观察探讨和总结肝包虫囊肿介入治疗的近、远期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天贇;罗菊霞;周新梅;吴惠宁;阎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病例女,49岁,因左颈部包块2个月及主诉头晕、头痛就诊.2年前曾被压伤,胫骨骨折.查体:左侧颈部触及4cm×3cm包块,边界尚清晰,球体感,压痛明显,有搏动感.超声所见:左侧颈内静脉梭形膨大增宽,宽处内径3.3cm,其内可见2.9cm×1.6cm的略低回声团块
作者:陈晓慧;曲国田;吴帆;兰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评价CT和临床触诊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甲状腺恶性肿瘤术前均进行CT扫描和临床触诊检查,双盲法观察及分析影像所见,将其结果用卡方检验做统计学处理.结果:30例甲状腺恶性肿瘤中CT和触诊的确诊率分别为80%和43.3%.CT可确诊11例经触诊无法明确的病变,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X2=4.23,P<0.05).CT能准确显示肿瘤向周围结构侵犯;在诊断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上,C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优于临床触诊(P<0.05).结论:CT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术前定性诊断有较大的价值.CT在显示肿瘤向周围结构侵犯和局部淋巴结转移上明显优于临床触诊.同时联合多种诊断技术和综合分析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术式选择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清勇;吴玉泉;杨胜;任志达;李蓉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MRI诊断.方法:回顾分析64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食管癌的食管MRI.采用自旋回波序列,常规行矢状面扫描:视野23cm×23cm~36cm×36cm、层厚3.5~4mm,横断面扫描:视野20cm×20cm~26cm×26cm、层厚6~10mm,矩阵192×256,3~4次采集.结果:正常节段食管在T1WI上显示为低到等信号;在T2WI上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均呈高信号而肌层呈低到等信号,两种信号对比明显,矢状面上可以看到高信号的粘膜线,在横断面上粘膜线呈环形.对于发生肿瘤的节段,矢状面上T1WI可见食管不规则增粗形成肿块,T2WI肿瘤呈低到等或不均匀信号并可看到高信号的粘膜线中断.在横断面上食管壁非对称性增厚形成以管壁为轴心的软组织肿块,食管管腔不规则狭窄,T2WI上环形高信号的粘膜线中断.结论:MRI有很高的软组织对比度,尤其是在T2WI上可以清晰地区分食管壁的粘膜层和肌层,结合MRI能够矢状面成像观察食管长轴全貌的优势.MRI在食管癌的诊断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新平;徐文玲;于海英;隋邦森;李莉;王淑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呼吸道出血,从口腔经咳嗽咯出.常见的疾病有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原发性肺癌、支气管动脉畸形等.本病过去常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但对急性大咯血保守治疗常不能奏效,而手术治疗死亡率高,且对病灶不明者无法手术.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我们1996年至今已治疗5例大咯血病人,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30~65岁.原发性肺癌2例,支气管动脉畸形1例,肺结核1例,不明原因1例.
作者:姜锡静;安翠华;王宏;刘春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