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美玉;刘昌璇;吴佳;陈文莉;丁国华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体重增重现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孕期体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45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按照标准进行孕前体重指数分组,孕期增重分组,比较不同组别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457名孕妇孕前超重与肥胖有177人(38.73%),孕期增重过多120人(26.26%);平均年龄(26.99±5.89)岁,平均孕周为(39.27±1.43)周,不同孕前体重指数分组的孕妇年龄、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15.79%)、巨大儿发生率(14.04%)高,体重过低组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8.33%)高,不同孕前BMI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重过多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16.28%)、巨大儿发生率(10.85%)、剖宫产发生率(20.16%)高,增重不足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高(6.20%),不同孕期增重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剖宫产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及孕期体重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控制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重在合理的范围内,对减少不良妊娠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应用Aβ25-35寡聚体诱导大鼠神经胶质瘤母瘤细胞C6制备细胞损伤模型,研究17β-雌二醇(E2)对模型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C6雌激素受体表达,研究E2对模型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Aβ25-35寡聚体损伤C6后,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凋亡率升高.E2预处理后,模型细胞存活率明显改善,凋亡率显著性降低,而且雌激素受体抑制剂ICI182,780、G15和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H89均能阻断其神经保护作用.结论:E2可拮抗Aβ25-35寡聚体诱导C6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与雌激素受体及PKA、PI3K信号通路相关.
作者:邓丽娟;黄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宫颈癌组织放化疗前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表达谱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筛选出与宫颈癌放化疗相关的lncRNA,为宫颈癌的临床放化疗敏感性预测提供依据.方法:取30例宫颈癌患者放化疗前宫颈活检组织和放化疗后手术切除的宫颈组织,应用高通量lncRNA芯片技术分别检测宫颈癌放化疗前后组织中的lncRNA的表达谱变化,并应用RT-PCR技术对结果加以验证.结果:与放化疗前的宫颈癌相比,宫颈癌放化疗组织中共有23 530条lncRNA和14 037个mRNA存在差异性表达.通过GO聚类分析表明:上调mRNA和下调mRNA分别参与多种不同的生物过程.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变化差异性明显的20个lncRNA可能通过影响相应的mRNA来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经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相一致.结论:本研究罗列了与宫颈癌放化疗密切相关的lncRNA及相关转录的分子功能、涉及的分子生物学通路等,筛选出了与放化疗密切相关的明显差异表达的lncRNA,为预测宫颈癌放疗敏感性标志物提供分子依据.
作者:程艳香;杨潇;陈干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构建并表达靶向IgA肾病分泌糖基化缺陷IgA1分子B细胞(Gd-B)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L1重组蛋白病毒样颗粒(VLPs)基因载体.方法:PCR定点突变技术构建HPV16 L1-PH嵌合基因片段并与pPIC9K载体连接获得重组表达质粒;将上述质粒通过电转化形式转入毕赤酵母GS115,并在甲醇诱导下表达HPV16 L1-PH嵌合蛋白;对Ni柱纯化后获得的目的蛋白分别进行SDS-PAGE和LC-MS/MS鉴定;加入解组装及组装缓冲液对目的蛋白进行包装,透射电镜观察病毒样颗粒的结构及形态.结果:纯化后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和LC-MS/MS鉴定确定所检测胶点中的蛋白质为与目的蛋白预测值相同.透射电镜分析粒径分布和结构与预测值相同.病毒样颗粒在组装及解组装缓冲液作用下通过电镜可观察到发生组装及解组装.结论:本研究成功获得了靶向IgA肾病患者异常Gd-B细胞的嵌合HPV16 L1-PH嵌合蛋白,为IgA肾病下一步实验研究与靶向性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朝威;颜奇;张勤;付强;王惠明;丁国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门诊收治并确诊为特应性皮炎的患者168例,按入院的顺序随机分为2个组别,对照组81例,观察组87例.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2周和3周后痊愈的例数分别为5、42和75例,较对照组多,观察组治疗2周的总有效例数较对照组多,两个组别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前,两个组别血清IgE、IL-5、TNF-α和IFN-γ与嗜酸粒细胞(EOS)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和4周两个组别的血清IgE、IL-5、TNF-α和IFN-γ与EOS计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治疗2周观察组的血清IgE、IL-5、TNF-α和IFN-γ与EOS计数降低显著(P<o.05),治疗4周,观察组的IgE较对照组低,两个组别血清IL-5、TNF-α和IFN-γ与EOS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咪唑斯汀治疗特应性皮炎安全有效,可能通过降低血清IL-5、TNF-α和IFN-γ与降低外周血EOS计数而发挥作用.
作者:詹庆霞;谢艳秋;王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室(ICU)中不同肠内营养(EN)成分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应及不良反应等.方法:选择颅脑损伤患者共138例,随机分为瑞先(A)组、瑞先+益力多(B)组与安素(C)组,每组各46例,三组均通过鼻饲管连续饲肠内营养液作营养支持维持2-3周.观察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分析,分别记录三组患者入室前、后血糖、胰岛素用量、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体质量指数(BMI)、胸部X片变化等.观察胃肠道耐受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营养治疗第7、15天C组ALB均明显低于B组对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5天,C组BMI、TSF、TP、Hb明显低于A组、B组,WBC、PCT高于A、B组(P<0.05);B组TP、ALB、Hb明显高于A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在ICU住院时间明显长于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应用瑞先加益力多行肠内营养可改善营养状况,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及缩短在ICU的住院时间.
作者:张赤;王焱林;杜朝晖;张声;张卫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寻找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及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原因,从而有效延缓血管钙化,保护透析患者生命通道.方法:以人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用不同浓度哇巴因(0,1,10,100,1,10μmol/L)刺激hVSMC不同时间后细胞的生长凋亡情况,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能力;以蒲黄灌胃小鼠所获得血清作为药物干预,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哇巴因刺激组、哇巴因+蒲黄干预组;选取适合的哇巴因浓度和时间点,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钠钾ATP酶(NKA)a1亚基及骨桥蛋白的表达;采用Von kossa法检测钙结晶的形成及阳性细胞百分比;统计学方法采用两样本t检验,多组间两两比较用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中SNK检验.结果:哇巴因可以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钙化;NKAα1亚基参与血管平滑肌钙化形成;蒲黄通过抑制NKAα1亚基活化阻止血管平滑肌钙化.结论:哇巴因参与血管钙化机制中,蒲黄通过抑制钠钾NKAα1亚基,阻断了哇巴因/NKAα1/骨桥蛋白信号通路,从而抑制了血管平滑肌钙化的进展.
作者:娄美玉;刘昌璇;吴佳;陈文莉;丁国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老年性肌萎缩是一种随年龄而出现的,以骨骼肌质量减少、肌力下降、功能减低等为特点的慢性综合征,严重影响临床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活动减少和营养缺乏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也是防治肌萎缩的重要举措.国内关于运动结合营养的综合研究甚少,本文就老年性肌萎缩的发生、发展进行分析,剖析运动和营养与老年性肌萎缩的关系,为运动结合营养改善老年性肌萎缩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汇敏;石爱桥;秦子来;孟思进;翟茜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不同APOE基因型人群与血脂紊乱的相关性,指导合理治疗.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我院高脂血症患者62例[高胆固醇(TC)、高甘油三酯(TG)、高低密度脂蛋白(LDL-C)任其一者]行APOE基因表型检测,根据不同的基因表型分为3组:E2表型组(E2/E2,E2/E3)、E3表型组(E3/E3,E2/E4)、E4表型组(E3/E4,E4/E4),对其结果与脂代谢紊乱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选择性治疗.结果:62例高脂血症患者,其中高TC 21例;高TG 31例;高LDL-C 22例.APOE基因表型组各占比分别为E2型16.13%,E3型64.52%,E4型19.35%.血脂异常类型与APOE基因表型分布:TC异常类型中E4表型组占比多,为50%;E2表型组占比少,为10%;TG异常类型中E2表型组占比多,为70%;E4表型组占比少,为41.6%.LDL-C异常类型中E4表型组占比多,为50%;E2表型组占比少,为20%.3组基因表型TG、LDL-C浓度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E2、E3表型组TC浓度水平与E4表型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组均值比较显示E2表型组TG浓度高,E4表型组TC、LDL-C浓度均值高.结论:高脂血症是冠心病常见的危险因素,APOE不同的基因表型间个体血脂水平存在差异,临床上可根据APOE不同的基因表型指导患者正确选择调脂药物和饮食干预治疗,以期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心血管事件风险.
作者:刘国栋;王桦;汪琦;李晨芳;吴晓玲;林晏晨;罗雅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同期复合手术治疗累及弓部主动脉疾病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共96例弓部受累的主动脉疾病患者均同期行分站式复合手术,先在常规手术室完成血管旁路术再转入介入室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根据支架锚定分区不同采取个体化的弓部重建方式,其中Z0区分支重建18例,Z1区34例,Z2区44例.结果:96例患者围术期死亡1例,无严重脑部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同期完成手术,术后即时造影示夹层近端破口封闭良好,重建血管通畅率100%,近端Ⅰ型内漏3例,2例患者术后出现升主动脉夹层行人工血管置换后治愈.90例病人随访6-48月,复查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示人工血管通畅、无内漏(工型内漏3例消失),支架远端降主动脉假腔闭合85例,无再次手术.结论:同期分站式复合手术治疗累及弓部的主动脉疾病安全有效,合理的弓部处理方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任伟;王志维;吴智勇;夏军;李博文;昌金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周围静脉与深静脉置管两种溶栓方法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并确诊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共计1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69例)与B组(101例),A组采用周围静脉溶栓法,B组采用深静脉置管溶栓法.记录两组患者的静脉通畅率、Porter评分、下肢消肿以及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静脉通畅率分别为33.33%和57.43%,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5);两组患者下肢消肿情况比较、治疗前后Porter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比率分别为17.39%和19.80%,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周围静脉与深静脉置管两种溶栓方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均能取得较好效果,二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也大致相同,但深静脉置管有更好的静脉通畅率,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良凤;陈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宫颈癌癌前病变及其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TGFBR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取13例慢性宫颈炎、10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167例宫颈癌组织,构建成四块组织芯片;采用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连结(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四块组织芯片中TGFBR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成功对11例慢性宫颈炎、9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164例宫颈癌组织中TGFBR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组织中,TGFBR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00(5/11)、20.6%(20/97)、3.0%(5/1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BR2的表达与肿瘤的FIGO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即分期越晚、浸润深度越深、伴随淋巴结转移者,TGFBR2蛋白表达水平越低(P<0.05).随访的164例宫颈癌患者中,TGFBR2阳性和阴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2.4%和69.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GFBR2表达情况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为影响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TGF-BR2表达下降与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作者:张红艳;杨慧;周福祥;周云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陵水暗罗提取物暗罗素(ZPT)对耐药卵巢癌细胞株顺铂(DDP)敏感性的影响.方法:MTS法检测暗罗素和顺铂对卵巢癌细胞株A2780和耐药株A2780/DDP的增殖抑制效应.Westem Blot法检测A2780和A2780/DDP细胞株p65蛋白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法检测A2780和A2780/DDP细胞株NF-κB活性.结果:暗罗素可以显著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和耐药株A2780/DDP的增殖活性[A2780和A2780/DD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值分别为1.498 μmol/L和1.516 μmol/L];联合组(0.5μmol/L暗罗素+5μmol/L顺铂)相对于顺铂单药组,显著下调A2780/DDP的增殖活性(80.80% vs 35.63%,P<0.01).荧光素酶法检测A2780和A2780/DDP细胞株的NF-κB活性显示,A2780/DDP组NF-κB活性是A2780组的1.92倍(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p65蛋白表达水平,提示A2780/DDP组p65蛋白表达显著高于A2780组.相对于对照组,0.5μmol/L暗罗素可以显著下调NF-κB活性(100% vs 39.69%,P<0.01).Western Blot法检查0.5μmol/L暗罗素对A2780/DDP抗凋亡蛋白Bcl-2的影响,发现暗罗素可以显著抑制Bcl-2蛋白表达.结论:陵水暗罗提取物暗罗素可以增加顺铂耐药细胞株A2780/DDP对顺铂的敏感性,暗罗素下调NF-κB-Bcl-2途径活性可能是其逆转顺铂耐药机制.
作者:吴朝妍;柯元;张莹雯;於海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前颅窝底巨大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切除方式,并分析特殊类型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至2014年间我科收治的21例前颅窝底巨大脑膜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经过及预后情况.结果:所有病例经影像学检查,并行显微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Ⅱ级切除)18例,近全切除3例,无死亡病例;除1例颅神经功能术前完全丧失外,术后神经功能改善者17例,无改善者2例,加重者1例.术后随访复查头颅MRI,肿瘤全切除组病例未见复发,近全切除有2例复发.结论:前颅窝底巨大脑膜瘤手术切除难度大,根据肿瘤部位选择正确手术入路,采用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李斐;陈谦学;陈治标;叶应湖;蔡强;王龙;邓钢;刘骏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低密度脂蛋白(LDL)与脂质筏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荧光漂白恢复技术(FRAP),对LDL刺激的细胞和未经LDL刺激的细胞进行观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脂质筏,对各层中胆固醇含量进行测定,通过Western Blot对脂质筏标志性蛋白flotillin-1,caveolin-1进行分析;β-环糊精孵育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细胞形态.结果:经LDL刺激的Raw264.7细胞表现出荧光漂白恢复时间延长;脂质筏区的胆固醇含量增多,脂质筏区标志性蛋白flotillin-1,caveolin-1增加;β-环糊精孵育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胆固醇含量降低.结论:LDL能诱导细胞膜上脂质筏的聚集.
作者:赵瑾超;宋健;常旦琪;熊宇迪;邱骁;武军驻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iRNA-376c-3p(miR-376c-3p)对人胃肠道间质瘤GIST T1细胞迁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qRT-PCR法检测13例胃间质瘤患者肿瘤和癌旁对照组织中miR-376c-3p表达;将miR-376c-3p类似物(mimic)、抑制物(inhibitor)和各自阴性对照分别转染GIST-T1细胞,另设空白对照组;qRT-PCR检测转染细胞miR-376c-3p表达;然后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通过Western Blot及qRT-PCR法检测miR-376c-3p对CASP-7 (Caspase-7)表达量的影响.结果:在胃间质瘤患者癌组织中,miR-376c-3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为癌旁对照组织的58.7% (P<0.01);qRT-PCR显示:转染miR-376e-3p mimic后,GIST-T1细胞miR-376c-3p表达明显上调(P<0.01),而转染miR-376c3p inhibitor后表达受抑制(P<0.01);miR-376c-3p mimic转染组细胞增殖活性、迁移能力明显抑制(P<0.01),凋亡率增强(P<0.05);另外miR-376c-3p过表达后CASP-7 mRNA和蛋白水平出现上调,相反地,miR-376c-3p抑制却导致CASP-7 mRNA和蛋白水平下调(P<0.05).结论:在人胃肠道间质瘤GIST-T1细胞中miR-376c-3p可以间接调控CASP-7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张林;李瑾;张小敏;肖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情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7例COPD患者分为COPD急性加重期组(n=45例)和COPD稳定期组(n=42例),同期选择4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出现呼吸衰竭、是否合并肺心病将AECOPD患者分为呼吸衰竭组、无呼吸衰竭组和合并肺心病组、未合并肺心病组,比较各组血清SAA、CRP表达水平及ESR变化,并分析血清SAA、CRP及ESR的相关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患者血清SAA、CRP表达水平及ESR均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和对照组(P<0.05);呼吸衰竭组患者血清SAA、CRP表达水平及ESR均明显高于无呼吸衰竭组(P<0.05);合并肺心病组患者血清SAA、CRP表达水平及ESR均明显高于未合并肺心病组(P<0.05),血清SAA表达水平与CRP及ESR均呈正相关性关系(r1 =0.576,r2=0.607,P<0.05),血清CRP表达水平与ESR也呈正相关性关系(r3=0.482,P<0.05).结论:联合检测SAA、CRP、ESR在AECOPD患者病情监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攀文;李霞;叶胜兰;黄汉平;卢忠心;吴建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颞叶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及生理盐水分别建立颞叶癫痫模型及对照组;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海马区Ang-1、VEGF的时间动态表达过程.结果:抽搐频繁时,海马区Ang-1表达减少;抽搐减少时,海马区Ang-1表达逐渐升至正常;抽搐频繁时,海马区VEGF表达升高;抽搐减少时,海马区VEGF表达逐渐恢复正常;Ang-1与VEGF二者表达呈直线负相关关系.结论:Ang-1与VEGF参与了颞叶癫痫发病机制,可能与海马区Ang-1表达下调,VEGF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张小芳;姚宝珍;张海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对A549细胞中黏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细胞A549,给予IL-33刺激,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检测黏蛋白家族基因MUC1,MUC5AC,MUC5B和NF-κB下游基因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κBα的磷酸化水平.随后在IL-33刺激的A549细胞中加入NF-κB抑制剂PDTC,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IL-33刺激组,PDTC处理组以及IL-33和PDTC共同处理组,RT-PCR检测黏蛋白家族基因MUC5AC和MUC5B的mRNA水平.结果:IL-33(100 ng/ml)处理24 h后,A549细胞中MUC5AC和MUC5B的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NF-JκB下游基因(RELA,RELB,NFκB2)的表达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33处理A549细胞5 min后,IκBa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随后加入NF-JκB通路抑制剂PDTC可以有效抑制IL33对MUC5AC基因的激活(P<0.05),而PDTC对MUC5B基因的激活没有影响.结论:IL-33可以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来上调A549细胞中MUC5AC基因的表达,而IL-33上调MUC5B的表达则可能是通过其他信号通路.
作者:王颖;陈波;苏连久;程真顺;邹世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保留髌下脂肪垫的膝关节镜高位前侧入路在膝关节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膝关节镜手术60例.其中32例采取膝关节镜高位前侧入路保留髌下脂肪垫;28例采取常规入路,术中刨削部分髌下脂肪垫.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关节腔引流量,并于术后6个月进行膝前疼痛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结果:膝关节镜常规入路切除髌下脂肪垫组与膝关节镜高位前侧入路保留髌下脂肪垫组临床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2.9%和93.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手术时间、关节腔引流量、术后6个月VAS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手术中,保留髌下脂肪垫对比切除髌下脂肪垫术后疗效优势明显.膝关节镜高位前侧入路在保留髌下脂肪垫的同时保证手术视野的充分暴露,利于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术后膝前疼痛,有利于快速康复.
作者:谢威;李皓桓;张小龙;唐金明;施家奇;向绍奇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