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光甫;胡道松;林传友;曹福元;茹立强;孙晓毅;魏明发;王果
采用肝/小肠联合移植模型,观察对移植肠ATPase、AKP和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肝小肠联合移植与单纯小肠移植相比:①前者能延长受体动物的存活期,并对移植小肠产生的免疫排斥反应有明显的减轻和延迟作用;②肝小肠联合移植的移植物内ATPase、AKP和AChE活性反应较好。结果表明:上述3种酶活性的改变能相应地反映移植器官产生免疫排斥反应的程度和受体动物的生存状态,并可以作为器官移植后临床监测中的一种辅助措施。
作者:殷光甫;胡道松;林传友;曹福元;茹立强;孙晓毅;魏明发;王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以辛伐他汀为对照,研究调脂胶囊连续灌胃3周对实验性血脂代谢紊乱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调脂胶囊大、中、小剂量[10 g、5 g、2.5 g/(Kg*d)]均极显著降低血脂代谢紊乱大鼠血清TC和LDL-C值(P<0.001),其作用均较大剂量辛伐他汀稍强,并显著升高HDL-C、HDL-C/TC值(P<0.05);大、中剂量均极显著降低TG值(P<0.01),与辛伐他汀作用相当。研究结果表明,该胶囊对大鼠血脂代谢紊乱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其有效剂量范围较大,中等剂量调脂作用与大剂量辛伐他汀作用基本相当。
作者:郭小梅;孙守华;钱振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采用逆流萃取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富集并测定了川芎中川芎嗪的含量。色谱柱:Zorbax ODS柱,流动相:甲醇:水(1%醋酸)=35:65,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00 nm,线性范围:0.41 μg/ml~4.1 μg/ml,r=0.9993,回收率:92.3%。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用此法对购自不同地区的川芎进行了分析,结果提示:市售川芎的川芎嗪含量差异较大。
作者:孙新国;王涛;朱景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探讨以PD20-PEF替代PD20-FEV1作为气道反应性判定指标的可行性,对64例有呼吸系统症状者和 62例无症状者进行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同步记录PEF和FEV1,计算PD20-PEF和PD20-FEV1。虽然PD20-PEF和PD 20-FEV1之间有较强的直线相关关系(P<0.001),但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5);若以PD20-FEV1作为金标准,在有症状组中以PD20-PEF 作为气道反应性判定指标的敏感性(72.7%)、特异性(73.8%)、阳性符合率(59.3%)、阴性符合率(83.8%)均不甚高;在无症状组中敏感性(66.7%)和阳性符合率(40.0%)仍低,而特异性(89.2%)和阳性符合率(96.2%)较高。认为PD20-PEF作为无症状群体的流行病学筛选指标以除外气道反应性正常者可能具有一定价值,但替代PD20-FEV1作为气道反应性指标用于临床工作则欠妥当。
作者:倪望;张宁;熊盛道;刘谨;刘辉国;徐永健;张珍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对109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病年龄及不同年龄组视网膜脱离与屈光状态,不同年龄组裂孔的形态等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0岁以下网脱近视多见,40岁以后网脱近视逐渐减少。圆孔多见于40岁以下年龄组,马蹄形裂孔多见于40岁以上年龄组。
作者:孙京华;杨红;薛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了解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在男性非淋病性尿道炎(NGU)中的致病作用和它们的体外药物敏感状况,运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支原体进行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在268例疑为NGU的男性患者中,85例(31.7%)支原体培养阳性,其中UU感染71例(26.5%),MH感染4例(1.5%),MH+UU感染10例(3.7%),85例阳性患者的支原体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高度敏感性依次为交沙霉素(81.2%)、克拉霉素(73.0%)、司巴沙星(70.6%)、罗红霉素(67.1%)、阿奇霉素(55.3%)、强力霉素(28.2%)、美满霉素(16.5%)、氧氟沙星(15.3%)、环丙沙星(14.2%)、培氟沙星,发现11株对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除司巴沙星外)交叉耐药。认为支原体的定期耐药性监测,对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厚君;涂亚庭;刘志香;林能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研究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对择期经腹胆囊切除术患者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及白介素2受体(CD25)表达的影响,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硬膜外麻醉组和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组各20例。于麻醉前即患者入室后10 min,麻醉后60 min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4 ml经密度梯度法分离淋巴细胞,采用单克隆抗体花环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T细胞亚群及淋巴细胞CD25。结果:麻醉后60 min,全麻组 CD+3、CD+4、CD+8细胞均呈增加趋势,且CD+3、CD+4细胞增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硬膜外组仅CD+4呈增高趋势(P>0.05)。CD+3细胞变化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CD+25细胞变化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全麻组麻醉后CD25细胞明显增加(P<0.05)。认为两种麻醉方法对T细胞亚群及淋巴细胞CD25的影响不同。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全麻使T细胞免疫处于易激活状态。
作者:刘菊英;田玉科;骆明恩;张吉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在CPB前后心肌上ICAM-1的表达,并探讨抑肽酶对其表达的影响,选择择期心脏瓣膜替换术病人20例,随机分为抑肽酶组和对照组,各10例。分别于手术开始及结束时取右心房心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及心肌血管内皮细胞上ICAM-1的表达,以测得ICAM-1积分光密度值(IOD值)进行分析。结果:心脏瓣膜替换术病人CPB后心肌细胞上ICAM-1的表达较术前有明显增加(P<0.05),而在抑肽酶组则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在对照组,心肌血管EC上ICAM-1在CPB后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抑肽酶组,差异无显著性。组间比较,P<0.05。认为CPB时心肌细胞及心肌血管EC 上ICAM-1的表达增高,ICAM-1可能参与CPB时心肌的炎症损伤,抑肽酶可以通过抑制ICAM-1的表达而减轻CPB所致的炎症反应。
作者:范慧敏;李伦明;张凯伦;孙宗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回顾性分析了28例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结节性脂膜炎住院患者。其多发于中青年人,临床症状以发热、皮下结节或斑块、关节疼痛为主,皮肤凹陷性萎缩斑、色素沉着斑相对少见,但对诊断更具提示意义。该病误诊率高达64.3%,同时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据此建议对原因不明的反复发热伴发结节或斑块的患者应尽早做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利确诊。
作者:邓云华;徐祖森;陈兴平;周礼义;陈映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通过研究不同年龄组大鼠脑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tau的表达特性和磷酸化位点的差异,为阿尔茨海默病(AD)脑组织中tau蛋白的研究提供资料。将大鼠分为胎鼠、新生鼠、成年鼠和老年鼠4组,取各组大鼠的脑组织制成匀浆,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tau蛋白的分子量范围及磷酸化状态。结果发现非磷酸化依赖性抗tau抗体R134d的免疫显色结果显示:胎鼠和新生鼠主要含低分子量(14.2~28.8 ku)tau蛋白;成年鼠除在脊索中显示高分子量tau(67.5~96.6 ku)外,大脑灰质和白质中的tau蛋白主要集中在中分子量(28.8~42.7 ku)范围;老年鼠的灰质、白质和脊索中均含高分子量tau蛋白,且在灰质和白质组分中中分子量tau的含量比成年组显著增高。Tau-1的显色性质与R134 d相似。PHF-1和M4只在胎鼠和新生鼠显带。认为大鼠神经系统tau蛋白的表达性质及其磷酸化状态随年龄增长而显著不同。
作者:卢峡;李娜;江宇;张苏琳;魏泽兰;王建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情绪障碍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探讨治疗对策。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评定,并对部分情绪障碍患者给予盐酸氟西汀20mg/d及一定心理治疗4~8周。结果261例慢性乙肝患者中有81例患者有情绪障碍,占31.0%。情绪障碍发生率与乙肝病情轻重无明显关系。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障碍,并能提高乙型肝炎总的治愈率,同时缩短住院时间。结果表明慢性乙肝患者存在一定比例情绪障碍,抗抑郁药物及心理治疗对病情恢复有帮助。
作者:宋建新;刘晓东;齐俊英;田德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疾病36例,其中包括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术20例;凝固性血胸清除、纤维膜剥脱术4例;纵隔肿瘤切除术3例;肺叶切除术2例;肺楔形切除术3例;胸膜间皮瘤切除术1例;广泛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活检术1例;肺癌胸腔镜探查后中转开胸术2例。治疗效果满意,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纤维支气管镜指导下的双腔气管插管技术和肺功能差者单肺通气时采用CPAP法预防、纠正低氧血症是VATS手术成功的前提和条件。VATS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和对美容影响小的优点。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可列为首选治疗术式。VATS辅助胸壁小切口是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目前VATS临床应用有局限性,不能代替常规开胸手术,对手术操作难度大的病变或较大的肿瘤仍选择常规开胸手术为宜。
作者:王家顺;李劲松;冯伦高;杨林;翟伟;丁静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了观察雷公藤甲素肾脏及睾丸的毒性影响,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60 d内3个实验组的小鼠每48h腹腔注射雷公藤甲素一次(A组: 0.025 mg/kg,B组: 0.05 mg/kg,C组: 0.1 mg/kg)。结果显示:肾脏病变除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外,肾小管管腔内出现蛋白管型,后处死的所有实验组动物的90 %以上肾小球囊壁壁层上皮不同程度地增生,BUN检测结果表明,B组和C组均显著性升高(P<0.05),提示有发展成肾功能衰竭的趋势。说明甲素对小鼠的肾损害可能是亚慢性中毒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睾丸病变明显,表现为睾丸萎缩,脏器系数降低,各级生精细胞变性、坏死,数量减少,其中以精子、精子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敏感,实验结果还表明甲素对睾丸具有蓄积毒性。提示雷公藤在抗生育作用中,甲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良;王战勇;黄光照;刘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探讨灯盏花素对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应用灯盏花素腹腔注射,观察其对大鼠不同低氧时间肺动脉平均压(mPAP)、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含量的影响,并与单纯低氧组对照。结果显示:单纯低氧组大鼠mPAP和血清内皮素-1含量在低氧5、14和28 d均明显增高(P<0.01),血清一氧化氮明显降低(P<0.01);灯盏花素治疗组肺动脉平均压和血清内皮素-1含量在低氧5、14和28 d均较单纯低氧组明显降低(P<0.01),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明显升高(P<0.01)。灯盏花素明显降低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可能是通过增加血清NO、降低ET-1含量发挥其作用的,可用于慢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作者:丁毅鹏;徐永健;张珍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系统研究HLA-G1分子的生物学功能,采用RT-PCR技术,从人流的胎盘绒毛组织中提取总RNA,经过逆转录合成HLA-G1的全长cDNA,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HLA-G1;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其阳性克隆株,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证实HLA-G1分子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已构建成功。
作者:韩军艳;黄亚非;吴雄文;龚非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Kaposi肉瘤我国较少见,且主要以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多见[1]。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发病极少,儿童发病国内罕见报道。1 临床资料1.1临床表现:起病时间、病程经过及既往病史:患者男性、汉族、12岁,因左腰部起结节压痛4月疑角化棘皮瘤继发感染收住院。患儿4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左腰腹部出现粟粒大小红色丘珍,自觉瘙痒,外擦无极膏无明显好转,且皮疹逐渐增大,顶端结痂,局部皮肤呈紫红色、触痛。在当地切排脓液,术后形成圆形厚痂,并相继于该结节左后上方新出现3粒绿豆大小红色结节,顶端均有一褐色痂,外擦百多邦无效。细胞学穿刺提示为“慢性炎症”,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明显好转。既往无特殊病史及家族类似疾病史。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可。体征及症状:全身各系统体检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左腰部带状排列着四个紫红色结节,基底浸润显著,质硬、触痛明显。其中近脐部结节约2×3cm大小、上覆1.5 cm直径的褐黑色厚痂,其后上方呈串珠状排列3粒结节约绿豆大小,中央各有一粟米大小黑痂。见附图。
作者:庞海林;舒新华;李刚;侯云凌;刘志香;李家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我院近6个月来临床标本中产ESBLS的细菌,并探讨双纸片协同试验的佳方法。结果显示,在244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中产ESBLS菌49株,总检出率为19.67%,另外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检出5例产ESBLS 株,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和枸橼酸杆菌各检出1例产ESBLS株,说明我院产ESBLS菌株产生较广泛。由于ESBLS阳性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远远高于ESBLS阴性株,使临床治疗面临极大的困难,必须引起临床医生和临床微生物室的重视。提示我院双纸片协同试验的佳底物是FTX、ATM和FEP,适距离是25mm,该法与Etest确证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为100%,因此该法仍为临床微生物室检测ESBLS的适宜、简便、经济的方法。
作者:熊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用SRPK1有关的克隆,制备探针,并与人胎脑cDNA文库进行筛查。测得SRPK2 3.744 kb的核苷酸序列,并与SRPK1比较。显示SRPK2与SRPK1的序列有77%的相近,而在SRPK1激酶区域有90%相似。从SRPK2的氨基酸序列上看,其NH2端存在一段富含脯氨酸序列区。推测SRPK2是SRPK家族的新成员,SRPK2的NH2端的富含脯氨酸结构可使其具有独特的调节功能,并可作为特异激酶的靶体。
作者:林雯;胡文胜;王焕友;傅向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在兔急性心梗(AMI)模型上观察AMI后即刻应用心得安对兔左室重塑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心梗-安慰剂组比较,心梗-心得安组未缩小梗塞范围,也未降低膨胀指数;与假手术-心得安组比较,心梗-心得安组的心室重量、左室容积指数和室壁应力显著升高(2.65±0.11) g/kg vs (2.32±0.11) g/kg,P<0.05;(2.22±0.23) ml/kg vs (1.70±0.12) ml/kg,P<0.001;(0.84±0.07) vs (0.75±0.052),P<0.05;而与心梗-安慰剂组间无显著差异。心梗-心得安组与心梗-安慰剂组比较,心率显著降低[(153±6.36)min-1 vs (225±4.08) min-1,P<0.001)],但左室舒张末压、+dp/dtmax和心脏指数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兔AMI后即刻应用心得安治疗对左室重塑无防治作用。
作者:郑鹏;胡昭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研究离体大鼠肺血管在缺氧时张力的变化,以及甾体、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此变化影响的异同性,采用等长收缩技术,测定加入消炎痛或地塞米松前后张力改变的特点及两药作用的差异。结果发现:Wistar大鼠与Sprague-Dawley大鼠肺血管环对缺氧的反应不同,后者仅出现收缩反应,而Wistar大鼠在收缩前出现一内皮依赖的舒张;COX非特异性抑制剂消炎痛对缺氧所致的舒张和收缩均有增强作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地塞米松则在明显抑制舒张的同时轻度增强收缩反应。结果表明:不同种属大鼠的肺血管缺氧反应可能存在差异;缩管性PGs和扩管性PGs分别调节急性肺血管缺氧的舒张和收缩反应,这一过程呈一定的内皮依赖性;非选择性和选择性的COX抑制剂对肺血管缺氧反应的作用不尽相同。
作者:吴萍;李钢;叶笃筠;熊宗斌;廖晓梅;余上斌;孙炜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