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波;肖小艳
目的::分析2014年与2015年某院就诊女性生殖道感染支原体检出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分别收集某院2014年与2015年全年妇科门诊送检临床分离株,当年鉴定、药敏试验。结果:2014年与2015年送检分泌物支原体阳性率为56.63%、61.32%,患病者以20~40岁为主;以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为主,混合型(Uu+Mh)次之,人型支原体(Macoplasma hominics,Mh)感染较少。耐药检测结果表明解脲脲原体感染和混合型感染的药敏情况存在差异:2015年Uu 感染总体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高度敏感(>90%);Uu+ Mh 感染敏感性下降,均低于90%。结论:支原体感染已成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Uu 感染占较大比例,同时支原体药敏变化十分显著。
作者:越旺盛;周小东;谢彩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 D 辅助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代谢相关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予维生素 D 口服,1200IU/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25-羟基维生素 D3(25-OH-VD3)等内分泌代谢指标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卵泡刺激素水平[(5.86±1.64)mIU/mL]略高于对照组[(5.74±1.45)mIU/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促黄体生成素、睾酮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率[(4.27±1.42)mIU/Ml]、(34.65±8.27)nmol/L、18.92%]均低于对照组[(6.35±1.74)mIU/mL、(40.54±9.86)nmol/L、43.24%],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25-羟基维生素 D3浓度[(35.62±6.51)nmol/L]高于对照组[(32.45±5.87)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维生素 D 补充辅助治疗可以通过提高患者血清中25(OH)VD3浓度来降低 PCOS 患者的睾酮及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控制患者的内分泌代谢紊乱,降低 PCOS 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
作者:檀丽;彭巧捷;陈丽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国内外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综述文献,应用 Jadad 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4篇,与对照组相比,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总有效率效比数比(OR)合并值3.70,95%可信区间[2.80,4.89],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化均数差(SMD)合并值-1.02,95%可信区间[-1.16,-0.87]。结论:Meta 分析表明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提高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任德全;颉飞鸿;崔建平;冯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与氨曲南联合用药对盆腔炎性疾病(PID)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某院收治的200例 PI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治疗组97例,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103例,采用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1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与96.1%,观察组明显高于治疗组,其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13<0.05);副反应总发生率两组分别为16.5%和5.9%,观察组明显低于治疗组,组间差异均具显著性(P =0.006<0.05)。结论: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 PID,疗效好且无明显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10例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术后接受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接受肠外营养,对比两组患者胃肠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营养支持8d 后,前清蛋白较之前明显提高,观察组前清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转铁蛋白较之前有所增加,观察组转铁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及第一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胃癌患者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尽早恢复。
作者:李伟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益气养阴类中药在治疗糖尿病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其配合西药使用后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患者施以益气养阴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单独施以西药治疗。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临床治疗状况,分析益气养阴类中药配合西药的疗法是否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可知,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糖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益气养阴类中药配合西药疗法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爱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围产期结局。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某院住院分娩的 ICP 合并 GDM 孕妇为研究对象(IG 组,共89例),随机抽取同期因单纯 ICP 住院分娩的作为对照组(I 组,250例),所有患者均记录分娩前的总胆汁酸值、产后出血量、羊水情况、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 评分、出生孕周,回顾性分析两组孕妇的围产期结局。结果:IG 组的早产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转 NICU 的概率高于 I 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P 合并 GDM 孕妇的围产儿发病率较单纯 ICP 高,对于 ICP 合并 GDM 孕妇,孕期应加强管理与监测,遵循个体化处理原则制定治疗方案,减少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同时应避免盲目剖宫产,改善围产期结局。
作者:倪菲菲;徐晓敏;彭继文;吕杰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维生素 B6治疗原发痛经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9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8例原发痛经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通过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维生素 B6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单纯服用维生素 B6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优于对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原发痛经通过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维生素 B6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朱仲初;陈秀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收治的40例 BPH 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情况要显著优于手术治疗前(P <0.05)。术后出血3例,术后随访1年,尿道狭窄2例,无尿失禁、直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不仅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而且安全可靠,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罗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某院就诊的6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尿失禁患者30例(A 组),器官脱垂患者30例(B 组),并选择30例同期进行诊断的非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C 组)。所有患者在检查前均将体内大便及尿液排空,然后进行会阴超声检查。分别收集患者在缩肛、Valsalva 以及静息状态下的盆底容积信息,得患者盆底的横断面声像图。结果:在缩肛以及 Valsalva 状态下,B 组患者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横径、肛提肌裂孔面积以及肛提肌左右支夹角等检查指标值均明显大于 C 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和 B 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横径、肛提肌裂孔面积及肛提肌左右支夹角等检查指标值均明显高于 C 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盆底超声能够动态观察患者的盆底肌肉受损情况,对于压力性尿失禁及器官脱垂具有较好的评估作用,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评估提供了关键的信息。
作者:索敏;张伟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十步正骨手法配合中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某院选取76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十步正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十步正骨手法配合中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曾伟权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输卵管妊娠不同治疗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3组:A 组药物治疗,B 组行输卵管切除术,C 组行输卵管保守手术,对比治疗后性激素水平变化,并采用阴道超声检测卵巢体积、基础窦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进行分析。结果:与 A、C 两组相比,B 组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 水平均明显增加;雌二醇 E2水平明显下降(P <0.05);A 组、C 组卵巢基础窦卵泡数及卵巢体积明显大于 B 组,子宫内膜厚度厚于 B 组(P <0.05);开腹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相比, FSH、LH 水平均明显增加而 E2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基础窦卵泡数、卵巢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减少。(P<0.05)。结论:行输卵管切除术,明显影响患者卵巢的储备功能,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尽可能给予保守方法进行治疗;并且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更小。
作者:李东方;徐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174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观察组通过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与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45%优于对照组的10.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腹股沟疝通过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操作简单,手术后恢复较快,对并发生发生率和复发率具有降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华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手术室采取科学、合理、高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力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从而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郝丽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鹿瓜多肽治疗胸腰椎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椎疏松性骨折老年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及补钙药品治疗,同时给予鲑鱼降钙素100u,肌注,每日1次,连续10d,之后每周2次,连续2~3周;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之上,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10ml 加入250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疗程为15~30d,病情需要可延长治疗时间。结果:治疗组优良率85.71%,对照组优良率52.38%;两组比较 P <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疼痛症状,提高了疏松性骨折治疗效果,改变了临床治疗的单一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侯市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内镜技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尿路结石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某院的尿路结石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技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经皮肾穿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为98.08%(51/52);对照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为88.46%(46/52),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85%(2/52);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6/52);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尿路结石患者而言,选择采用内镜技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具有损伤小,治疗效果明显同时安全等诸多优势,属于一种较为理想的腔内泌尿科碎石方法,在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孙新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以及术后复发的不同预防措施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患者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分为 A 组:单纯性诊刮组(n =40例)和 B 组:宫腔镜电切组(n =60例)。术后 A 组分为曼月乐组,C 组(n =12例),术后给予曼月乐治疗;达英-35组,D 组(n =22例),术后给予达英-35治疗;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E 组(n =6例),术后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B 组分为曼月乐组,F 组(n =25例);达英-35组,G 组(n =30例);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H 组(n =5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术后复发率。结果:随访1年后,B 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 A 组(18.3%对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F组的复发率低于 C 组(16.0%对50.0%,P <0.05);G 组的复发率低于 D 组(16.7%对54.5%,P <0.05);H 组的复发率低于 E 组(40.0%对83.3%,P <0.05);F 组和 G 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 H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F 组和 G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确切,术后应用曼月乐和达英-35可明显降低其复发率。
作者:陈能;张晓燕;陈燕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磁共振对感染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某院收治的50例疑似感染性脑膜炎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且对全部患者做磁共振检查,对比分析感染性脑膜炎患者的磁共振诊断效果。结果: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有18例患者为硬脑膜蛛网强化,占比36.00%;有23例患者为脑膜蛛网膜下强化,占比46.00%;有3例患者为全脑膜强化,占比6.00%;还有6例患者为结核瘤,占比12.00%。结论:将磁共振应用在感染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检查中,增强磁共振扫描能够更好的显示出感染性脑膜的病变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勇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计算鼻粘膜的扩散系数并探讨其应用。方法:利用菲克第一定律,结合鼻粘膜的生理结构特点、用药的剂量及扩散时间,并运用物理计算方法得出了鼻粘膜的扩散系数。结果:人们的鼻粘膜扩散系数与个体差异有关,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根据患者鼻粘膜扩散系数,可以优化治疗方案。
作者:刘贵勤;刘娴;张学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纯化紫花地丁复方中秦皮乙素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 HPLC 测定秦皮乙素含量,以静态和动态吸附-洗脱试验筛选大孔树脂型号,选择上样液质量浓度、径高比和吸附时间为因素,通过 L9(34)正交实验筛选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结果:选择吸附和洗脱性能好的 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优选的佳纯化工艺条件为树脂径高比1∶3,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5 g·mL-1,上样液为10 mL,吸附时间为4h,以6 BV 的水洗除杂,以4 BV 的70%乙醇洗脱树脂柱。结论: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秦皮乙素具有良好的纯化效果,该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作者:梁美云;赵振;曾海荣;姚雅绮;王冰;张伟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