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案例分析法在内科护理临床中的应用

刘伟;宋文霞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 内科护理, 临床
摘要:案例分析法在临床中应用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教育方法。但是此法也有许多不足,需要广大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模式新进展

    糖尿病的主要导致因素是患者的血糖时空超出了正常的水平,是一种全身进行性疾病,由于其并发症种类繁多且病情严重,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一直在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目前,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治疗技术上,我国对糖尿病的防治水平均已日渐成熟。而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将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知识推广到社区,提高社区医院糖尿病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首先介绍了糖尿病的相关致病因素,然后介绍了管理模式进展,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杨建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组织缺损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口腔颌面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64例患者中,成功60例,治疗成功率为93.75%,且手术成功的患者的外形、面部功能和语言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采取游离组织瓣对口腔颌面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好、安全性较高,适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朱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2月期间于广州市番禺区化龙医院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和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给予口服硝酸酯类等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5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静脉滴注,整个疗程为15d,观察并记录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所得数据采用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治疗组的总体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超声心动图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韦俊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儿科手术中应用氯胺酮复合七氟醚行非气管插管全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研究氯胺酮复合七氟醚行非气管插管全麻在儿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满足非气管插管全麻条件的患儿共120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法,观察组采取氯胺酮静脉麻醉复合七氟醚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期、手术切片期以及苏醒期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同时就不良症状研究两组患儿用药的安全性。结果:麻醉诱导期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出现6例不良症状,包括呼吸道分泌物增多2例、呼吸抑制1例、苏醒期躁动2例、苏醒延迟1例,不良反应出现率为10%;观察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10例,呼吸抑制4例,苏醒期躁动7例,苏醒延迟8例,不良反应出现率48.33%,观察组不良症状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复合七氟醚应用于儿科手术可以保证患儿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抑制不良反应的出现,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苏文婷;黄庆;廖燕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对冠心病(CHD)患者自护能力影响。方法:将88例C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助于提高CHD患者自护能力,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于建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新诊断的、空腹血糖>10.0mmol/L的2型糖尿病65例,随机分为血糖控制组32例和联合治疗组33例。两组用优泌乐1日3次、来得时1日1次皮下注射控制血糖,联合治疗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10mg1日1次,连续治疗4月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血清铁(Fe)、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S、PPBS、HbA1c极显著下降(P<0.01);SF、CRP显著下降(P<0.05),且与血糖控制组相比,联合治疗组进一步显著下降(P<0.05);TC、TG、LDL在联合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在血糖控制组有下降趋势;Fe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降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铁蛋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作者:朱圣群;陈接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PBL教学法在外科护士带教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外科护士带教中的效果,总结带教经验。方法:抽取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某院外科实习的60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进行为期10周的带教,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以及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在理论知识学习、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自我学习能力提高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为100%(30/30),对照组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为76.6%(23/3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护生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MRS在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应用

    认知功能是脑的记忆、注意、语言及视空间技能等高级功能,其是人们适应周围环境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1]。随着脑卒中发病率不断上升,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日益增多,约1/2的患者可能出现卒中后认知障碍,约1/3的患者可发展成痴呆[2]。因此如果在轻度阶段识别并进行早期干预,则有可能延缓甚至阻止痴呆的发生[3]。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一种测定体内化学物质的无创性检查,对脑部疾病的诊断及其病理生理过程的阐述起着重要的作用[4]。近年来MRS的相关研究发展迅速,现就MRS在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杜远敏;杜柏林;梁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比较分析TCD与DSA诊断脑动脉狭窄的可行性

    目的:比较分析TCD与DSA诊断脑动脉狭窄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间某院收治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TCD与DSA检查颅内动脉闭塞或下摘编情况,并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做对比分析。结果:TCD与DSA检查诊断一致,动脉数量194支,其中22支TCD检查正常,另外DSA发现36条狭窄动脉TCD检测正常。以DSA结果为标准, TCD敏感性85.03%,特异性98.84%,假阳性率1.46%,TCD误诊漏诊比率15.27%。结论:TCD与DSA诊断脑动脉狭窄均具有可比性,但是互有利弊,二者联合检测效果佳。

    作者:武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间质性肺炎患者心理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炎患者心理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某院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间质性肺炎患者4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对存在不良心理反应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本组40例患者SCL-90各因子与常模比较,间质性肺炎患者的9个因子中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精神病性、偏执、敌对、恐怖、躯体化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间质性肺炎患者不良心理状况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慧;刘巧玲;王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工全漆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系统康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力,减少畸形,提高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4例(35膝),术后由骨科医护人员给予指导,由康复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康复干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0d后利用HSS-KS评估。结果:术后20d,患者安静及行走时疼痛,行走距离,转移能力,肌力及屈曲畸形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拐杖的使用率及内外翻畸形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关节的活动度较术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但关节的稳定性及使用楼梯能力较术前无明显改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系统康复可以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出院后仍须继续进行正确的肌力、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训练。

    作者:林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自拟泻肺汤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热闭肺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结合多年临床实践,采用自拟泻肺汤给予毛细支气管炎痰热闭肺型患儿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按照国际随机字母排列法将54例患儿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小儿清肺颗粒常规治疗和中药泻肺汤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体征、症状总积分改善情况。结果:运用自拟泻肺汤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0%,采用小儿清肺颗粒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9%;治疗前,两组患儿总积分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总积分明显较之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毛细支气管炎痰热闭肺型的治疗中,通过自拟泻肺汤进行口服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许德军;赵志勇;徐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探讨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表现,提高临床诊断质量。方法:本组抽取某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45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35例患者蛋白含量≥10×109/L,占71.11%,19例白细胞数(WBC)≥500×106/L,占42.22%。37例多形核细胞数(PMN)≥0.5,占82.22%。本组患者中,22例腹水细菌学检查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48.89%,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较为常见,分别占17.78%、8.89%、11.11%。结论: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期间,可将PMN作为病情确诊的重要观察指标。临床治疗期间,可根据患者的腹水细菌学培养结果取抗生素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作者:杨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正畸黏结剂的黏结效果及对牙釉质的影响对比

    目的:探讨不同正畸黏结剂的黏结效果及对牙釉质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接受正畸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树脂性黏结剂,观察组采用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比较两组黏结剂的黏结强度、牙面残留情况、釉质脱矿情况。结果:两组的黏结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残留黏结剂情况方面观察组0分及1分所占总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6、12个月观察组牙釉质脱矿程度为0级,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具有较好的黏结情况,对牙釉质具有更小的不良影响,综合优势明显。

    作者:毛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在门诊输液护理室中使用人性化护理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某院进行门诊输液室护理的患者共计60例,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患者的门诊输液室的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如环境护理、输液护理等。在患者接受护理服务结束后对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投诉人数。结果:经过护理人员的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86.67%,而投诉率达到了13.33%;采用了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程度为96.67%,投诉率仅仅为3.33%。结论: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极大地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减少患者的投诉率,大大避免了医患纠纷的出现,能够提高医院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度与和谐度,有着较为实用的意义。

    作者:吴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内科保守治疗的效果影响

    目的:探讨行内科保守治疗的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行保守治疗的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在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内科保守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朱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的应用研究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整个过程非常繁杂,对其技术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但是其中关键的还是实用病理学诊断技术。任何一个技术操作流程出现疏忽和失误都会影响终产生的结果。

    作者:邓学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胎儿单脐动脉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单脐动脉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孕中期使用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单脐动脉的形态和血流信号特征进行观察,与产后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胎儿脐血管和脐内静脉血流,其检查意义明显优于产后病理检查、染色体检查(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楚显示两只血管血流情况,从而对畸形诊断提供准确依据,在中期孕检中对单脐动脉进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维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西乐葆治疗Graves’眼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西乐葆治疗Graves’眼病(Graves’ophthalmopathy,GO)的近期疗效。方法:取Graves’眼病(GO)患者30例52只眼做为研究对象。环氧酶2(COX-2)抑制剂西乐葆(Celebrex)治疗3个月。观察和记录治疗前后其泪液前列腺素E2(PGE2)、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以及眼病指数ophthalmopathy index(O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泪液PGE2、血清IL-1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1),眼病指数OI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西乐葆治疗降低了泪液PGE2和血液IL-1的浓度,对改善Graves’眼病有一定效果。

    作者:何晓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用于口腔肿瘤切除后黏膜组织修复的临床应用

    目的:讨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颌面部口腔黏膜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013年20例因口腔肿瘤切除、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黏膜组织缺损、并跟踪随访的患者。结果:所有的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均未出现排异反应,存活率高,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可作为修复口腔黏膜缺损的一种良好材料。

    作者:冯燕;刘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