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勤
目的:观察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8月验配RGPCL的超高度近视患者312人(556眼)。在裂隙灯下进行荧光素染色配戴评估后确定处方,定期复查随访6~12个月。结果:556眼均一次配适成功,平均佳矫正视力RGPCL好于框架眼镜(P<0.05)。随访未发现明显眼部并发症。结论:对于超高度近视,RGPCL的视觉效果明显优于框架眼镜,并有较高的安全性,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谢小华;常枫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以HepG2细胞为实验材料,用油酸诱导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油酸培养HepG2细胞,采用MTT法确定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油酸的佳浓度,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形成情况,并检测细胞内TG的含量和培养液的ALT、AST的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CPT-1、FAS、IL-6mRNA的表达。结果:用含0.25mM浓度的油酸的培养基培养HepG2细胞24h,光镜下可见HepG2细胞内有脂滴形成,模型组中细胞内TG含量及培养液中AST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较对照组CPT-1mRNA表达增高,FASmRNA表达降低,IL-6mRNA表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油酸建立的体外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人脂肪肝的主要特征,为脂肪肝的研究提供了简便的方法。
作者:林晓宇;朱月永;江家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观察采用中药熏蒸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的方法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8月符合研究标准的1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经治疗一疗程后,对研究对象进行盆底肌肉肌力分级评定,评价两组患者产后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盆底肌肉肌力变化: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盆底肌肉肌力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疗效评价: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与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治疗女性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振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案例分析法在临床中应用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教育方法。但是此法也有许多不足,需要广大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
作者:刘伟;宋文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讨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颌面部口腔黏膜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013年20例因口腔肿瘤切除、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黏膜组织缺损、并跟踪随访的患者。结果:所有的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均未出现排异反应,存活率高,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可作为修复口腔黏膜缺损的一种良好材料。
作者:冯燕;刘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手术整体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对49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外科手术治疗,于围术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所得资料进行总结后得出结论。结果:49例乳腺纤维瘤手术治疗患者中I期愈合率95.92%,总愈合率为1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2%。结论: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加入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伤口大多I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利于其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周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早期应用冷敷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自制小冰袋局部冷敷,术后1h开始,每8h1次,每次0.5h,每天2次,共3d,在第1次冷敷后24h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冷敷后72h观察局部肿胀度,以及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减轻术眼疼痛度方面,术后第1次冷敷24h,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00,P<0.05)。在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方面,两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56.50,P<0.05)。结论: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早期应用冷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何鸿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运用多角度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华南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近年来华南地区三省在国家和地方各级医药卫生资源投入的情况下,具体哪个省的投入产出效率比较高。同时还参考了与华南地区相比,国内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水平相近的其它省份和边远省份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华南三省在人财物投入和整体的医疗卫生收入和诊疗覆盖面这个方面效率都比较好,但在将医院总人数和总床位数作为投入,将各省医院总的诊疗人数和体检人数做产出时,仅广东省能达到DEA效率值为1有效,广西和海南的效率值只有0.59和0.49。分析数据提示,因新医改政策增加了医疗卫生投入的同时,各省的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特别是医院决策层要进一步思考提高服务效率和规模效率优化的问题。
作者:李翠华;周怡;杜珠英;彭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胶囊内镜在基层医院不明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收治的33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胶囊内镜检查方式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将患者的检查结果和病理证实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13例正常,小肠粘膜隆起糜烂5例,小肠多发性点状出血4例,食管下段糜烂或溃疡2例,空肠息肉1例,小肠粘膜多发性溃疡或糜烂(考虑克罗恩病)3例,糜烂性胃炎及急性小肠炎症2例,空肠息肉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同病理诊断结果一致率为86.21%。结论:胶囊内镜在基层医院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安全可靠,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蓝艺明;王施君;黄美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5例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气胸患者再手术的护理方式。方法:择某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1月期间进行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气胸患者再手术的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专职医师护士对此5例患者的心理、术后引流管以及患者的疼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干预,并对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后对于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5例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气胸患者再手术的患者在经过全面护理之后,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均康复出院。结论:对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气胸患者的围手术期间积极地进行护理,可以使得在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缩短,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更广泛的推广。
作者:卢华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子宫内膜癌her-2/neu蛋白过表达与临床及病理间的相关性。方法:在pubmed、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截止至2014年2月关于“her-2/neu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及病理相关性”的文献资料,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用RevMan5.2.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病例对照研究601例子宫内膜癌病例,根据her-2/neu表达的阳性率, her-2在子宫内膜癌与非癌内膜组[RR=3.61(95%CI:1.99,6.57),P<0.0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RR=1.97(95%CI:1.47,2.63),P<0.00001]、子宫内膜癌Ⅰ-Ⅱ期组和Ⅲ-Ⅳ期组[RR=0.51(95%CI:0.27,0.99),P=0.05]以及高分化和中低分化组[RR=0.64(95%CI:0.48,0.86),P=0.003]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浸润深度>1/2和浸润深度≤1/2组[RR=0.71(95%CI:0.33,1.56),P=0.40]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er-2在子宫内膜癌中过表达,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临床Ⅲ-Ⅳ期及组织学中低分化等特征密切相关,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郎博娟;马金阳;胡余昌;胡海燕;王晓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在当前康复医疗领域中,体感交互技术广泛应用于患者的家庭个性化训练和康复评估中。由虚拟仿真与体感技术相结合的康复评估系统中,需要对患者的手势动作进行准确的识别,获取患者手势运动中的速度、距离和角度等信息。并以此为基础,为患者设计不同层次的训练模式,以帮助患者的早日康复和重返社会。本文针对体感交互技术中的手势识别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用DTW(Dynamic Time Warping,动态时间规整)算法来完成手势识别任务。
作者:张志常;郑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比较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了2012年2月~2013年6月期间,把来某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12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干扰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两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疱疹、口腔溃疡、退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疱疹、口腔溃疡、退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6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迅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提高。
作者:曲宪成;田苗艳;林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就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进程展开了探究。
作者:朱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二重积分换元法,包括极坐标换元法为例,阐述“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基本模式。同时为这一重要高等数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提供一种新的参考。
作者:王红勇;廖茂新;杨德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方法:以2014年1~6月间入住某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共6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来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再联合通心络来实施治疗。两组患者均要进行8~12个月的随访,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有20例病患被治愈,7例病患明显好转,3例病患的治疗无明显效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有8例患者被治愈,15例患者的病况明显好转,7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7%。两组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效果比较好,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少,可有效地治愈和改善患者的病症,有利于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增强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林宇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2月期间于广州市番禺区化龙医院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和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给予口服硝酸酯类等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5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静脉滴注,整个疗程为15d,观察并记录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所得数据采用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治疗组的总体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超声心动图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韦俊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72例慢性支气管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此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7.23%,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56%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的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慢性支气管的治疗有明显的效果,西药配合中药能有效地提高疗效且能控制病情的反复发作,对缓解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有重要的功效。
作者:张彦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鼠中,海参多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小鼠120只,在拮抗试验中取60只,随机按6组划分,模型组及实验1~4组就白细胞减少症模型进行建立,实验1~4组取不同剂量海参多糖腹腔注射,模型组取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组不特殊处理,后行白细胞计数;预防试验中,取小鼠60只,分组同上,取海参多糖不同剂量对实验1~4组腹腔注射,模型组注射Cy100mg/(kg·d),对照组不特殊处理,对白细胞进行计数。结果:取海参多糖25~100mg/(kg·d)注射的实验组在拮抗试验的第6d,脾指数及白细胞变化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取海参多糖25~100mg/(kg·d)注射的实验组在预防试验中,白细胞变化率较模型组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鼠采用海参多糖应用,对免疫功能有保护作用,可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杨杨;石玮;严丹;韦艾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新诊断的、空腹血糖>10.0mmol/L的2型糖尿病65例,随机分为血糖控制组32例和联合治疗组33例。两组用优泌乐1日3次、来得时1日1次皮下注射控制血糖,联合治疗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10mg1日1次,连续治疗4月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血清铁(Fe)、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S、PPBS、HbA1c极显著下降(P<0.01);SF、CRP显著下降(P<0.05),且与血糖控制组相比,联合治疗组进一步显著下降(P<0.05);TC、TG、LDL在联合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在血糖控制组有下降趋势;Fe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降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铁蛋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作者:朱圣群;陈接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