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参多糖对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

杨杨;石玮;严丹;韦艾凌

关键词:海参多糖, 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鼠,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鼠中,海参多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小鼠120只,在拮抗试验中取60只,随机按6组划分,模型组及实验1~4组就白细胞减少症模型进行建立,实验1~4组取不同剂量海参多糖腹腔注射,模型组取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组不特殊处理,后行白细胞计数;预防试验中,取小鼠60只,分组同上,取海参多糖不同剂量对实验1~4组腹腔注射,模型组注射Cy100mg/(kg·d),对照组不特殊处理,对白细胞进行计数。结果:取海参多糖25~100mg/(kg·d)注射的实验组在拮抗试验的第6d,脾指数及白细胞变化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取海参多糖25~100mg/(kg·d)注射的实验组在预防试验中,白细胞变化率较模型组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鼠采用海参多糖应用,对免疫功能有保护作用,可指导临床应用。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板蓝根有效成分抗病毒研究进展

    目的: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总结近几年板蓝根抗病毒成分的进展。方法:对板蓝根的一般化学成分、抗病毒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现有板蓝根生药和现有制剂的疗效研究表明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结论:总结已经取得的抗病毒研究成果,对抗病毒有效成分进行跟踪和系统筛选,为现代化的板蓝根制剂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黄伟;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肛肠手术患者术中行中西不同麻醉方法下的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肛肠手术患者术中行中西不同麻醉方法下的麻醉效果。方法:将54例肛肠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7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医麻醉,观察组则行中医肛俞穴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满意率为85.2%,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满意率为63.0%,组间比较以观察组显著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西医麻醉方法比较,将中医肛俞穴麻醉应用于肛肠疾病手术患者中能更好地提高麻醉满意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庄凌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

    目的:针对血液净化患者展开护理研究,了解对护理人员实施层级全责一体化的护理质量优化效果。方法:选取某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共2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层级全责一体化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内瘘穿刺成功率、透析期间不适感以及护理缺陷产生率。结果:对照组10例患者内瘘未一次性完成,观察组仅有4例;透析期间对照组有11例患者出现不适感,观察组仅出现2例;护理缺陷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为7.69%,观察组未出现护理缺陷。三项对比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层级全责一体化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责任感,减少护理操作中的失误,提升内瘘成功率,减少透析期间不适感,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江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组织缺损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口腔颌面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64例患者中,成功60例,治疗成功率为93.75%,且手术成功的患者的外形、面部功能和语言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采取游离组织瓣对口腔颌面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好、安全性较高,适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朱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西乐葆治疗Graves’眼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西乐葆治疗Graves’眼病(Graves’ophthalmopathy,GO)的近期疗效。方法:取Graves’眼病(GO)患者30例52只眼做为研究对象。环氧酶2(COX-2)抑制剂西乐葆(Celebrex)治疗3个月。观察和记录治疗前后其泪液前列腺素E2(PGE2)、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以及眼病指数ophthalmopathy index(O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泪液PGE2、血清IL-1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1),眼病指数OI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西乐葆治疗降低了泪液PGE2和血液IL-1的浓度,对改善Graves’眼病有一定效果。

    作者:何晓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在诊断肾脏疾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肾脏疾病诊断中应用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2月~2013年7月50例行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活检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取材长度及次数与检测成功率的关系,并研究病理结果与不良症状发生率。结果:50例患者取材长度位于5~18mm中,穿刺次数1~3次,且成功率均保持100%,LgA肾病、肾小球病变、局灶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以及狼疮肾炎发生例数分别为13例、10例、12例、7例、8例,经活检全部检出。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同时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肖琳;赵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效果及认知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效果及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为对照组患者在进行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为干预组患者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饮食服药护理及心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体重控制、贫血的纠正,对血液透析基本知识的了解,对抗疾病的信心及治疗的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疗效,改善其对血透的认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方法:以2014年1~6月间入住某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共6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来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再联合通心络来实施治疗。两组患者均要进行8~12个月的随访,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有20例病患被治愈,7例病患明显好转,3例病患的治疗无明显效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有8例患者被治愈,15例患者的病况明显好转,7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7%。两组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效果比较好,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少,可有效地治愈和改善患者的病症,有利于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增强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林宇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乳腺纤维瘤手术整体护理干预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手术整体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对49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外科手术治疗,于围术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所得资料进行总结后得出结论。结果:49例乳腺纤维瘤手术治疗患者中I期愈合率95.92%,总愈合率为1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2%。结论: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加入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伤口大多I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利于其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周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产后大出血患者治疗中D-二聚体监测

    目的: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探讨其在产后大出血患者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对19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连续监测产前、产后1h、2h、4h、8h、24h的血浆D-二聚体、PT、APTT、PLT等指标,了解其峰值水平和持续时间,以及峰值下降的变化趋势。以患者产前PT、APTT、PLT、D-二聚体的平均值为对照组,产后大出血后连续监测PT、APTT、PLT、D-二聚体的平均值为观察组,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动态观察组D-二聚体的浓度先升高,自产后1h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h达到峰值,随着治疗逐渐下降,但8h、24h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其变化趋势敏感;随后PLT下降及APPT、PT升高,其变化趋势、敏感性相对较差。结论:动态监测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可以作为产后大出血诊疗时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的较好指标。

    作者:颜小平;黄波;黄琳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自拟中药方解毒救肝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解毒救肝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将l36例乙肝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解毒救肝汤联合拉米夫定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均以48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eAg转阴率及HBV-DNA转阴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及血清HBeAg、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解毒救肝汤联合拉米夫定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疗,疗效显著,且耐药性低,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张育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比较分析TCD与DSA诊断脑动脉狭窄的可行性

    目的:比较分析TCD与DSA诊断脑动脉狭窄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间某院收治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TCD与DSA检查颅内动脉闭塞或下摘编情况,并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做对比分析。结果:TCD与DSA检查诊断一致,动脉数量194支,其中22支TCD检查正常,另外DSA发现36条狭窄动脉TCD检测正常。以DSA结果为标准, TCD敏感性85.03%,特异性98.84%,假阳性率1.46%,TCD误诊漏诊比率15.27%。结论:TCD与DSA诊断脑动脉狭窄均具有可比性,但是互有利弊,二者联合检测效果佳。

    作者:武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疗纠纷现状分析

    目的::通过对某市近年来医疗纠纷现状及产生原因调查分析,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医疗机构提出防范产生医疗纠纷的策略。方法:选取某市2010年~2013年间发生的384例经第三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备案的医疗纠纷,从涉及医院等级、分布科室、解决途径、赔偿金额及患者来源地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市医疗纠纷发生在三级医院的比例为70.32%,赔偿金额占总金额的78.00%,主要分布于骨科、普外科、妇产科等手术科室。来源于市区的患者占52.08%,郊区或市属县的患者占47.92%。结论:医疗纠纷防范的重点单位是三级医院,重点科室是骨科、普外科等手术科室。医疗机构应加强沟通、注重人文关怀,以防范和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志刚;郑大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精神康复工作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因素分析和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精神康复工作治疗小组在工作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的因素和安全管理。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模式。结果:精神康复工作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是可以减少和预防的。结论:加强精神康复过程中病人和环境的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

    作者:王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20例患者护理及体会

    目的:总结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护理帮助指导。方法:回顾分析20例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资料。结果:20例患者疗效满意,未发生感染、尿瘘、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膀胱全切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措施,手术疗效与术前术后护理紧密相联,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王秀兰;牟宗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患者城乡双向转诊的现状及对策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连年攀升,已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在恶性肿瘤的诊治过程中,双向转诊制度是帮助肿瘤患者获得佳的诊疗模式、符合现代医学需要、协助解决当今医疗卫生事业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例,阐述恶性肿瘤患者城乡双向转诊的现状与解决途径。

    作者:蔡刚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间质性肺炎患者心理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炎患者心理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某院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间质性肺炎患者4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对存在不良心理反应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本组40例患者SCL-90各因子与常模比较,间质性肺炎患者的9个因子中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精神病性、偏执、敌对、恐怖、躯体化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间质性肺炎患者不良心理状况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慧;刘巧玲;王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探讨相关预防措施。方法:以某院2013年3月~9月收治的8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以其抑郁状态分为健康组45例与抑郁组35例,并对两组患者的家庭观念、分娩方式、生育观念、新生儿Apgar评分和生育观念等方面进行调查与统计。结果:健康组患者在各个方面都优于抑郁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做好产前分娩知识教育,疏导产妇不良情绪,保持家庭和睦关系,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

    作者:李海杰;马小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铋量法测柳酸毒扁豆碱滴眼液的含量

    目的:寻求一种相对简易的柳酸毒扁豆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查阅国内文献,查到一种未公开发表,可用而又相对简易的铋量法。结果:经实验,铋量法是一种相对简易而又可行的方法。结论:铋量法是一种可用于药房制剂和制药企业中间体控制质量的方法。

    作者:孙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合理使用抗生素

    药物不良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息息相关。我国抗生素问题非常严重,由抗生素引起的系统不良安全日益增多,如何加强抗生素使用控制,提升抗生素使用配比,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临床抗生素使用状况着手,对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依照上述内容提出对应使用要求,望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黄培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