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矫正超高度近视的效果观察

谢小华;常枫

关键词: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 超高度近视, 视力
摘要:目的:观察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8月验配RGPCL的超高度近视患者312人(556眼)。在裂隙灯下进行荧光素染色配戴评估后确定处方,定期复查随访6~12个月。结果:556眼均一次配适成功,平均佳矫正视力RGPCL好于框架眼镜(P<0.05)。随访未发现明显眼部并发症。结论:对于超高度近视,RGPCL的视觉效果明显优于框架眼镜,并有较高的安全性,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案例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校2012级高护1班学生60名,设为观察组,选取同级高护2班60名学生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向两组考生发放测试考卷和调查问卷,比较两组考生的卷面成绩以对教学的评价。结果:(1)观察组的平均成绩为87±7.4分,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为74±13.2分,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综合能力,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智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2月期间于广州市番禺区化龙医院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和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给予口服硝酸酯类等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5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静脉滴注,整个疗程为15d,观察并记录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所得数据采用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治疗组的总体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超声心动图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韦俊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利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培养护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基本要求,是现代护士素质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更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护士的需求。笔者结合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体会,对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培养护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基本的心理素质进行探讨。

    作者:凌莉;赵旻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自拟泻肺汤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热闭肺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结合多年临床实践,采用自拟泻肺汤给予毛细支气管炎痰热闭肺型患儿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按照国际随机字母排列法将54例患儿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小儿清肺颗粒常规治疗和中药泻肺汤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体征、症状总积分改善情况。结果:运用自拟泻肺汤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0%,采用小儿清肺颗粒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9%;治疗前,两组患儿总积分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总积分明显较之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毛细支气管炎痰热闭肺型的治疗中,通过自拟泻肺汤进行口服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许德军;赵志勇;徐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对42例儿童缺铁性贫血的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辖区内管理的0~3岁儿童6~8月、18月、30月龄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对致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354名各月龄儿童血常规检测中发现有42例儿童缺铁性贫血,其中中重度缺铁性贫血2例。儿童贫血与家庭收入,监护人职业及受教育程度,科学喂养均有关系,与生产方式及性别关系不大。结论:针对缺铁性贫血的原因进行干预,效果明显。

    作者:曾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等数学“探究式教学”浅谈-以二重积分换元法为例

    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二重积分换元法,包括极坐标换元法为例,阐述“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基本模式。同时为这一重要高等数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提供一种新的参考。

    作者:王红勇;廖茂新;杨德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剂量咪达唑仑在静脉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小剂量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在静脉麻醉中的优越性。方法:选择年龄18~40岁,择期门诊小手术患者40例,随机双盲均分为两组:芬太尼+丙泊酚(A组)和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B组)。B组先静注咪达唑仑0.02mg/kg,1min后,两组均静脉注射芬太尼1ug/kg,丙泊酚2mg/kg,之后根据手术需要追加丙泊酚20~50mg。给药后1min、5min、10min,观察患者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变化,有无体动,追加药物情况以及有无术中知晓。结果:与A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种、手术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氧饱和度降低中也无明显差异,但B组在术中追加药物次数、术中知晓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麻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效果更好。

    作者:杨鸿刚;陆丽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泮托拉唑钠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医疗效果及对人体的安全性。方法:经胃镜检查确认4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每20人1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天晚间给予泮托拉唑40mg口服,对照组每天晚间给予奥美拉唑20mg口服,服药4周共1个疗程。停药后对40例患者全部进行胃镜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情况、有无不良反应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92.5%和89.6%,其他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两组患者无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和治愈情况与奥美拉唑基本一致,疗效相当,对消化性溃疡有比较高的治愈率,临床不良反应较少,症状改善明显。

    作者:付金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方法:以2014年1~6月间入住某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共6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来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再联合通心络来实施治疗。两组患者均要进行8~12个月的随访,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有20例病患被治愈,7例病患明显好转,3例病患的治疗无明显效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有8例患者被治愈,15例患者的病况明显好转,7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7%。两组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效果比较好,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少,可有效地治愈和改善患者的病症,有利于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增强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林宇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患者内科治疗心理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内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某院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接受内科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将其按随机抽样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基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对照组治疗前后SDS及SAS评分无显著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恶性肿瘤内科治疗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缓解并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对比分析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于2013年6月~2014年5月某院治疗的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糖脂代谢变化。结果:(1)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4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主要脂质指标并无明显改变,对照组患者的主要脂质指标却明显升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均可有效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但齐拉西酮对患者的糖脂代谢影响更小,奥氮平有可能引起糖脂代谢紊乱,增加并发症风险,在临床使用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影响。

    作者:陈维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疗纠纷现状分析

    目的::通过对某市近年来医疗纠纷现状及产生原因调查分析,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医疗机构提出防范产生医疗纠纷的策略。方法:选取某市2010年~2013年间发生的384例经第三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备案的医疗纠纷,从涉及医院等级、分布科室、解决途径、赔偿金额及患者来源地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市医疗纠纷发生在三级医院的比例为70.32%,赔偿金额占总金额的78.00%,主要分布于骨科、普外科、妇产科等手术科室。来源于市区的患者占52.08%,郊区或市属县的患者占47.92%。结论:医疗纠纷防范的重点单位是三级医院,重点科室是骨科、普外科等手术科室。医疗机构应加强沟通、注重人文关怀,以防范和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志刚;郑大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早期应用冷敷的疗效观察

    目的: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早期应用冷敷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自制小冰袋局部冷敷,术后1h开始,每8h1次,每次0.5h,每天2次,共3d,在第1次冷敷后24h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冷敷后72h观察局部肿胀度,以及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减轻术眼疼痛度方面,术后第1次冷敷24h,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00,P<0.05)。在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方面,两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56.50,P<0.05)。结论:眼眶爆裂性骨折术后早期应用冷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何鸿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围手术期治疗时间对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术中出血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减少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术中出血量的方法。方法:通过对130例2型2期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不同时间的围手术期治疗,比较术中出血量的多少。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为(159.33±31.44)ml,B组术中出血量为(81.00±14.92) ml,C组术中出血量为(70.05±10.91)ml。3组间比较,A、B和A、C两组比较P值均小于0.01,B、C组比较P值小于0.05,说明3组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同样规范的手术操作下,鼻内镜手术中的出血量随围手术期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围手术期治疗3d、7d与14d的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陈蔚华;蓝琼;张凯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就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进程展开了探究。

    作者:朱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乳腺纤维瘤手术整体护理干预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手术整体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对49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外科手术治疗,于围术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所得资料进行总结后得出结论。结果:49例乳腺纤维瘤手术治疗患者中I期愈合率95.92%,总愈合率为1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2%。结论: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加入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伤口大多I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显著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利于其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周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诊断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外科学关于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诊断与治疗的局限性。方法:选取某院2009~2014年间收治的病人35例,将治疗方法分为两种,归纳总结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在临床实践中的诊治方法。结果:35例病人合并肘关节骨折9例,常规单纯脱位19例,无外伤史幼儿30例,通过复位方法的差异,说明小儿不同年龄段及解剖结构变异导致复位方法产生差异。结论:小儿骨科解剖结构不是成人解剖结构的简单成比例缩小,需要根据具体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对症治疗方法。

    作者:张学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采取护理干预对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随机排序将选取的64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患者提供常规基础护理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24h内首次下床活动率达到了96.88%,而对照组只有75.00%。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是提高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恢复效果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孕期合理营养及体重控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孕期体重控制教育、合理营养对新生儿体重、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阴道试产单胎头位初产妇609位,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产期保健检查及孕期指导;实验组进行孕期体重控制及合理营养。记录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新生儿体重。结果:实验组孕13周至分娩前的体重指数增加≥6发生率、难产率及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孕期合理营养、体重控制教育能有效控制巨大儿和难产的发生率,从而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

    作者:赵希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比较分析TCD与DSA诊断脑动脉狭窄的可行性

    目的:比较分析TCD与DSA诊断脑动脉狭窄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间某院收治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TCD与DSA检查颅内动脉闭塞或下摘编情况,并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做对比分析。结果:TCD与DSA检查诊断一致,动脉数量194支,其中22支TCD检查正常,另外DSA发现36条狭窄动脉TCD检测正常。以DSA结果为标准, TCD敏感性85.03%,特异性98.84%,假阳性率1.46%,TCD误诊漏诊比率15.27%。结论:TCD与DSA诊断脑动脉狭窄均具有可比性,但是互有利弊,二者联合检测效果佳。

    作者:武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