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期合理营养及体重控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赵希丽

关键词:孕期合理营养, 体重控制, 分娩结局
摘要:目的:研究孕期体重控制教育、合理营养对新生儿体重、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阴道试产单胎头位初产妇609位,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产期保健检查及孕期指导;实验组进行孕期体重控制及合理营养。记录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新生儿体重。结果:实验组孕13周至分娩前的体重指数增加≥6发生率、难产率及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孕期合理营养、体重控制教育能有效控制巨大儿和难产的发生率,从而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
数理医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危险意识性健康教育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8例)和对照组(n=58例),两组均给予相对统一的常规治疗、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进行危险意识性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指示性健康教育,观察干预前后两组生活方式的转变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生活方式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变( P<0.01)。结论:危险意识性健康教育使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充分认识到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性,建立并保持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了危险因素,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覃尚红;俸献珠;韦金华;黄一鲜;刘文伟;马晓萍;明丽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20例患者护理及体会

    目的:总结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护理帮助指导。方法:回顾分析20例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资料。结果:20例患者疗效满意,未发生感染、尿瘘、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膀胱全切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措施,手术疗效与术前术后护理紧密相联,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王秀兰;牟宗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在产妇生产当中怎样发挥助产士的作用为目标,加快产妇生产的速度为。方法:选用了2012年开始在某院使用孕妇保健卡并且无并发症的孕妇100人,随机将100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个组50人。观察组人员使用助产士来护理,在孕期由助产士给产妇讲孕期保健的常识,婴儿喂养方式、护理方式,生产缓解疼痛的能力等常识。并由专业的助产士帮助产妇。常规组使用的是一般的护理,也就是说产妇并没有使用助产士,待产期间没有和助产人员接触。了解并且记录产妇的基本情况。可以发现观察组的50名产妇自然分娩率已经达到90%,而一般常规组的只有70%;剖宫产、产程以及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率都大幅度的比对照组要低出许多,P<0.05,有着统计学的研究价值。可以通过对比得出在产妇在待产开始展开助产士教育课程,并在生产时开始有整体护理能够合理的减轻产妇时间、减小出血量、新生儿死亡等,加快分娩速度,在临床上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作者:谢闻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应用效果。方法:将某院2012年3月~2013年8月间,通过手术治疗的160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80名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80名采用常规护理。通过对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焦虑自评表(SAS)评分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调节患者的焦虑恐慌情绪有良好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通过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体满意度,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方恩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组织缺损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口腔颌面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64例患者中,成功60例,治疗成功率为93.75%,且手术成功的患者的外形、面部功能和语言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采取游离组织瓣对口腔颌面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好、安全性较高,适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朱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板蓝根有效成分抗病毒研究进展

    目的: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总结近几年板蓝根抗病毒成分的进展。方法:对板蓝根的一般化学成分、抗病毒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现有板蓝根生药和现有制剂的疗效研究表明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结论:总结已经取得的抗病毒研究成果,对抗病毒有效成分进行跟踪和系统筛选,为现代化的板蓝根制剂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黄伟;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产后大出血患者治疗中D-二聚体监测

    目的: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探讨其在产后大出血患者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对19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连续监测产前、产后1h、2h、4h、8h、24h的血浆D-二聚体、PT、APTT、PLT等指标,了解其峰值水平和持续时间,以及峰值下降的变化趋势。以患者产前PT、APTT、PLT、D-二聚体的平均值为对照组,产后大出血后连续监测PT、APTT、PLT、D-二聚体的平均值为观察组,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动态观察组D-二聚体的浓度先升高,自产后1h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h达到峰值,随着治疗逐渐下降,但8h、24h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其变化趋势敏感;随后PLT下降及APPT、PT升高,其变化趋势、敏感性相对较差。结论:动态监测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可以作为产后大出血诊疗时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的较好指标。

    作者:颜小平;黄波;黄琳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新诊断的、空腹血糖>10.0mmol/L的2型糖尿病65例,随机分为血糖控制组32例和联合治疗组33例。两组用优泌乐1日3次、来得时1日1次皮下注射控制血糖,联合治疗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10mg1日1次,连续治疗4月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血清铁(Fe)、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S、PPBS、HbA1c极显著下降(P<0.01);SF、CRP显著下降(P<0.05),且与血糖控制组相比,联合治疗组进一步显著下降(P<0.05);TC、TG、LDL在联合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在血糖控制组有下降趋势;Fe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降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铁蛋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作者:朱圣群;陈接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MRS在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应用

    认知功能是脑的记忆、注意、语言及视空间技能等高级功能,其是人们适应周围环境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1]。随着脑卒中发病率不断上升,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日益增多,约1/2的患者可能出现卒中后认知障碍,约1/3的患者可发展成痴呆[2]。因此如果在轻度阶段识别并进行早期干预,则有可能延缓甚至阻止痴呆的发生[3]。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一种测定体内化学物质的无创性检查,对脑部疾病的诊断及其病理生理过程的阐述起着重要的作用[4]。近年来MRS的相关研究发展迅速,现就MRS在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杜远敏;杜柏林;梁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VBM-Dartel方法对阿兹海默症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脑组织结构分析

    目的:利用MRI图像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HC)两两组间灰质和白质体积改变的特点。方法:利用DARTEL算法对14例AD患者(AD组)、21例MCI患者(MCI组)及23例健康对照组(HC组)的MRI图像(数据均来于于ADNI数据库)进行预处理,再对MCI组、AD组和HC组的全脑灰质和白质体积进行基于体素的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灰质变化:与HC组比较,AD组的双侧海马、海马旁回、杏仁核、丘脑、颞中回、尾状核及右侧岛叶、梭状回、前扣带皮层、舌回、内嗅皮层、左侧豆状壳核和顶下小叶等结构灰质体积萎缩。MCI组右侧海马、海马旁回、杏仁核、楔前叶、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和豆状壳核等结构的灰质体积萎缩。AD组相较于MCI组在右侧海马、丘脑、楔叶的灰质体积萎缩。白质变化:与HC组比较,AD组双侧Extra-Nuclear、Sub-Gyral、胼胝体、前扣带回和右侧海马旁回白质体积萎缩。MCI组双侧海马旁回、右侧丘脑、Extra-Nuclear和左侧梭状回白质体积萎缩。AD组相较于MCI组在双侧Sub-Gyral、右侧前扣带回、左侧中央后回白质体积萎缩。结论:基于体素的MRI形态学测量能够客观揭示MCI和AD早期阶段的脑灰质和白质结构萎缩,对于AD的早期诊断和监测MCI向AD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方法。

    作者:蔡洁;周珂;熊刚强;陈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癌组织her-2/neu过表达临床及病理意义的Meta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子宫内膜癌her-2/neu蛋白过表达与临床及病理间的相关性。方法:在pubmed、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截止至2014年2月关于“her-2/neu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及病理相关性”的文献资料,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用RevMan5.2.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病例对照研究601例子宫内膜癌病例,根据her-2/neu表达的阳性率, her-2在子宫内膜癌与非癌内膜组[RR=3.61(95%CI:1.99,6.57),P<0.0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RR=1.97(95%CI:1.47,2.63),P<0.00001]、子宫内膜癌Ⅰ-Ⅱ期组和Ⅲ-Ⅳ期组[RR=0.51(95%CI:0.27,0.99),P=0.05]以及高分化和中低分化组[RR=0.64(95%CI:0.48,0.86),P=0.003]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浸润深度>1/2和浸润深度≤1/2组[RR=0.71(95%CI:0.33,1.56),P=0.40]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er-2在子宫内膜癌中过表达,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临床Ⅲ-Ⅳ期及组织学中低分化等特征密切相关,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郎博娟;马金阳;胡余昌;胡海燕;王晓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与体会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将某院2012年2月~2013年8月妇产科24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20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分娩方式与过程,自制问卷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满意度及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两组的分娩方式比较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统计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的痛疼分级及产程时间,统计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及心理情况的比较,统计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在分娩方式、患者的满意度及患者的心理状况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值得推广与应用的护理服务模式。

    作者:张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利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培养护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基本要求,是现代护士素质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更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护士的需求。笔者结合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体会,对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培养护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基本的心理素质进行探讨。

    作者:凌莉;赵旻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病效果研究

    目的:对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病的效果进行观察、探讨和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78例急性期精神病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之后观察效果和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之后,78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所有的不良反应在治疗之后全部消失。结论:奥氮平对于治疗急性期精神病的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星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71例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致病菌构成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患者平均年龄(26.4±2.4)岁。急性肾盂肾炎发生在孕早期占21%(15/71);发生在孕中、晚期占79%(56/71)。临床症状中,腰痛为常见,占91.5%。尿培养阳性患者为61例,阳性率为85.9%。61例患者中检出13种病原体,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占57.4%。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肾孟肾炎多发生妊娠中、晚期。妊娠期妇女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部疼痛及肾区叩击痛,首先应考虑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大肠埃希菌是常见的致病菌。头孢三代药物因其低毒、有效、无致畸作用,应该作为首选抗生素。

    作者:黄艳芳;张峰莉;姚枫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胶囊内镜在基层医院消化道出血诊断当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胶囊内镜在基层医院不明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收治的33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胶囊内镜检查方式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将患者的检查结果和病理证实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13例正常,小肠粘膜隆起糜烂5例,小肠多发性点状出血4例,食管下段糜烂或溃疡2例,空肠息肉1例,小肠粘膜多发性溃疡或糜烂(考虑克罗恩病)3例,糜烂性胃炎及急性小肠炎症2例,空肠息肉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同病理诊断结果一致率为86.21%。结论:胶囊内镜在基层医院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安全可靠,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蓝艺明;王施君;黄美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探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2月期间于广州市番禺区化龙医院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和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给予口服硝酸酯类等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5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静脉滴注,整个疗程为15d,观察并记录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所得数据采用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治疗组的总体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超声心动图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韦俊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磷酸肌酸钠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用磷酸肌酸钠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心内科2012年7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82例老年冠心病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资料。对82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经两周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收缩末期内径(KVEDD)、射血分数(LVEF)、BNP水平实施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达91.3%,相比对照组患者72.2%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优,P<0.05,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冠心病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施用常规抗心衰药物同时,加用磷酸肌酸钠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案例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校2012级高护1班学生60名,设为观察组,选取同级高护2班60名学生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向两组考生发放测试考卷和调查问卷,比较两组考生的卷面成绩以对教学的评价。结果:(1)观察组的平均成绩为87±7.4分,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为74±13.2分,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综合能力,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智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无柄人工髋关节临床应用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对无柄人工髋关节临床应用近期疗效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29例髋部关节疾病患者,对其采用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进行治疗,并对取得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手术1~2.5年之间对患者进行随访,按照关节功能相关标准将治疗效果分成优、良、中和差四个等级,发现22例为优,5例为良,1例为可,1例为差,优良率为93.1%。结论:采用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对髋部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保留患者的股骨颈、颈干角和前倾角,这样有利于治疗,获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但是远期疗效仍待观察。

    作者:梁英军;孟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数理医药学杂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武汉大学,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医药数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