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徐建敏;潘忠良;朱冠保
目的::研究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0~2014年在某医院治疗的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共80例,将这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即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单独口服贝那普利来进行治疗;治疗组予以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来进行治疗。一共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12周。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尿蛋白、血尿酸、血肌酐等,进行检测,并对其的临床疗效给予评估,同时要密切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尿蛋白、血尿酸、血肌酐没有显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舒张压、收缩压、尿蛋白、血尿酸,血肌酐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出现了6例,不良反应率为15%;治疗组中不良反应出现了5例,不良反应率为12.5%,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不大。结论: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能有效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扥等,且安全性没有增加。
作者:解洪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社区急诊中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用药合理性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择某社区2013年7月~2014年7月所接收的9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抗病毒药物加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抗生素加以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无显著性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极为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急诊治疗过程中,抗生素药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不大,且还将增加疾病治疗的费用,并存在滥用抗生素的风险。
作者:陈晓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在对预防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某院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使用常规的米非司酮片联合依沙吖啶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产妇使用卡前列甲酯栓治疗的方式对产妇实施引产,比较两组产妇的引产成功率以及产后出血量。结果:两组产妇均能够进行中期妊娠引产,但观察组产妇在引产成功率以及产后出血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产妇进行引产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卡前列甲酯栓的形式能够较好的提升引产成功率并减少出血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小燕;李艺平;施建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TAS、TVS独用及合用对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诊断实效性评价及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 EP 患者103例,对其予以经阴道彩多普勒超声(TVS)和经腹部彩多普勒超声(TAS)检查以及两者联合检查,根据病理结果确认诊断的符合率以及误漏诊率,比较TAS、TVS独用及合用的诊断效果,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结果:103例EP患者,经过TAS检查出75例,诊断符合率72.8%,误诊漏诊28例,占27.2%;经 TVS检查出81例诊断符合率78.6%,误诊漏诊22例,占21.4%,TAS与TVS诊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S与 TVS联合使用检查出98例,诊断符合率为95.1%,误诊漏诊5例,占4.9%。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AS与TVS联合联合使用诊断EP,可实现优势互补,明显提高早期EP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前茜;卢苇;黄蓉;冯瑞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诊治研究进展进行探讨,旨在为 CSP 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与参考。
作者:邬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 Hoffa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不等距无头加压螺纹钉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10例 Hoffa骨折患者的病历治疗,10例患者均进行却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并进行不等距无头加压螺纹钉治疗,所有患者随访2年,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0例 Hoffa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患者骨折均愈合,8例(80%)为优良,1例(10%)为可,10例患者均无深部感染、关节僵直以及内固定松动现象的发生。结论:Hoffa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不等距无头加压螺纹钉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的骨折端解剖复位以及坚强稳定的内固定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加强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将会有着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少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联合苁蓉菟丝子丸在闭经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68例继发性闭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苁蓉菟丝子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仅为67.65%,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远期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仅为79.41%,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孕激素联合苁蓉菟丝子丸治疗继发性闭经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均较好,应作为继发性闭经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戴凌虹;朱雪琼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与比较莫西沙星与头孢克洛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所接收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2例作为观察的对象,按随机数字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头孢克洛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莫西沙星进行治疗,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治疗组中患者的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9.1%),存在极为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7%)与对照组患者(15.2%)相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予以莫西沙星药物加以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邓钰凡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对提高产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年收治的2894例产科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4年10月年收治的2781例产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均给予患者常规基础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进行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出院时填写自主填写满意度评价表的方式进行评价,后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自然分娩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给予患者基础护理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有益于患者健康,也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对于服务的满意程度,减少不良并发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淑妙;许爱娣;巫碧美;陈崇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建立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在高危新生儿抢救中的作用。方法:某院新生儿科与惠州市的基层医院建立网络联系,通过对2010年1月~2013年10月共转诊新生儿1004例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转运高危新生儿的治疗转归情况。结果:转诊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窒息为主,其中家长放弃治疗24例,其中死亡10例。结论:建立完善的区域性新生儿转运网使危重新生儿在抢救治疗中能尽早期得到专业救护,及时有效成功转运可以减少危重儿的病死率和伤残率,是新生儿危重急救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秀敏;赵洁;龙艳明;吴琴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分析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某院收治牙周病患者68例共100颗患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50颗患牙,对照组患者不给任何药物,只是进行常规的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临床总满意率分别为98.0%、97.1%;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临床总满意率分别为76.0%、70.6%,观察组患者明显优越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用于治疗牙周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作者:姜元新;孙玉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某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60例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患者,分析治疗前后患者患牙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I)、附着水平(AL)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 PD、BI、AL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推移,治疗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侵袭性牙周炎牙周经基础治疗获得良好疗效,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艳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骨盆牵引下手法复位治疗胸腰椎单纯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椎单纯压缩骨折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各种非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予早期手法复位,余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对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及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结果:观察组患者 VAS评分及 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牵引下手法复位治疗胸腰椎单纯压缩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杰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9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缬沙坦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差异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显著改善,并以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优,其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3.75%(45/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降低血压,其效果较缬沙坦单独治疗更优,值得推广。
作者:蒋宗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加巴喷丁联合尼莫地平对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中2014年1月~12月的偏头痛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尼莫地平单种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加巴喷丁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用药前后的头痛发作次数、药物疗效及其它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对比得治疗组在头痛发作次数、药物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加巴喷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可有效减轻患者头痛发作程度,减少头痛发作次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陶焕唐;周美娟;潘少英;贾国伟;叶婉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甘露醇是一种六碳多元醇,其分子量约为182,是尿素的3倍,进入人体后不被细胞所吸收,且性质无毒且作用稳定,因此常被当成一种高渗透压性脱水剂而应用于临床,尤其在脑出血中应用极为广泛,其迅速降低颅内压为临床手术争取保命时间。而近常常有报道称应用甘露醇导致了急性肾功能衰竭,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我们不能片面地纠结其不良反应,要理性地看待此问题,所谓是药三分毒,甘露醇的脱水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其剂量与用法。结合作者在临床上的用药经验,就甘露醇在急性肾衰竭中的应用作简要叙述。
作者:曹伟强;苏金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奥硝唑治疗口腔颌面部手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某院收治的102例口腔颌面部手术后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细菌清除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硝唑治疗口腔颌面部手术后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预防感染,清除细菌,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亚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入住某院的患儿中,以抽签的方法随机选择70例患儿,所有患儿都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对其中35例患儿(观察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整体护理,其余35例患儿(对照组)一般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两组进行观察对比,主要通过小儿手术室的应用效果,通过数字评价表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非常满意度为45.7%,总满意度为91.4%,两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状况查看,轻度疼痛着19例,重度疼痛者2例,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小儿手术室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缓解患儿术后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尹丽环;徐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助产技术在降低剖宫产率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7月某院产科接收的184例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均为92例。常规组采取一般性助产方式,研究组采取“一对一”助产方式,对两组的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常规组,且研究组的阴道自然分娩产妇的平均产程和产后平均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其满意度也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充分重视并科学应用助产技术,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临床实践意义深远。
作者:吴荣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在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6月某院接诊的80例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的22.5%;观察组护理满意优良率95.0%,高于对照组的6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在麻醉中的应用显著,能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