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转芳
目的 探讨鼻敏汤内服联合经络按摩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宿迁市中医院儿科和五官科门诊、宿迁市儿童医院五官科门诊收治过敏性鼻炎患儿68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予鼻敏汤内服联合经络按摩,对照组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联合鼻渊通窍颗粒.两组均治疗20 d,随访12个月以上,比较两组疗效及两组患儿治疗后12个月内发作次数及发作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9.5%(34/38),高于对照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发作次数与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发作次数与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敏汤内服联合经络按摩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是中医中药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一种新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桂玲;吴蕙;王媛媛;杨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泻患儿腺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5岁以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采取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腺病毒,对阳性标本进行序列分析及基因型分型,同时分析腺病毒感染与年龄、季节等关系.结果 600份标本中共计检出腺病毒感染20例,阳性率3.33%;腺病毒阳性标本中,肠道腺病毒14例,全部为肠道腺病毒41型,占比70.0%;非肠道腺病毒检出6例,占比30.0%;肠道腺病毒患儿病程为(11.24±3.53)d,明显长于非肠道腺病毒(6.67±2.4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呕吐次数、发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病毒感染性腹泻呈现全年发病情况,其中5月份与10月份呈现出两个高峰期,5月份高峰期(4~6月份)检出多,占比65.0%(13/20);腺病毒感染性腹泻各个年龄段均有分布,其中>6~12月龄患儿为多见,占比65.0%(13/20).结论 肠道腺病毒41型是引起深圳市南山区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原,加强监测对及时诊治,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亮;吴瑕;蒋辉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肺炎支原体对小儿机体损害包括病原体直接侵犯损害和感染后免疫损害.其中免疫性损害可促进重症支原体感染的发生,故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免疫治疗尤为重要,包括肾上腺素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免疫调节剂、中药、抗生素、维生素D、特异性疫苗等治疗.
作者:陈强;訾慧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典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中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水平,探讨FeNO检测在儿童CVA中的诊疗价值.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因慢性咳嗽就诊的患儿174例,其中确诊CVA 106例,非CVA 68例.两组进行FeNO检测及血清总IgE的检查.绘制ROC曲线评价FeNO对CVA的诊断价值,分析诊断CVA的佳界值.按指南推荐的方案治疗4周后随访,再次对FeNO进行评价.结果 CVA组FeNO值为(28.16±10.89) μg/L,明显高于非CVA组(17.91±5.4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FeNO诊断CV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5,FeNO佳界值为20.5 μg/L,此时的灵敏度为74.5%,特异度为84.5%.CVA患儿的FeNO值与血清总IgE呈明显的正相关(r=0.285,P=0.003).两组治疗4周后,治疗后FeNO值(14.57±5.23) μg/L,明显低于治疗前(28.16±10.8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eNO测定对CVA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儿童CVA与过敏因素关系密切,CVA患儿若FeNO增高,对激素治疗有效.
作者:牛文泽;杜许芳;孟柳明;黄亚平;袁西华;严梦瑶;黄卫良;周炯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盐酸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5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观察对象,按入院编号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运用盐酸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两组均14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不仅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小,改善患儿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马忠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银翘散为“辛凉平剂”,出自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初起,辨证属风热束表者,尤其在呼吸道疾病中应用多.导师马融教授从事小儿癫痫、抽动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研究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中巧妙地将银翘散用于癫痫及抽动症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喜莲;张美菁;李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哺乳动物生殖系统的各项功能依赖于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的调控,是多种因子参与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RFRP-3是目前下丘脑中唯一已知的HPG轴抑制因子.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RFRP-3能与其受体GPR147结合,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黄体生成素的合成与分泌,进而影响生殖系统的功能.本文总结近十年有关哺乳动物RFRP-3/GPR147信号通路的研究,并系统阐述RFRP-3对HPG轴的可能调控机制以及其在生殖系统中的作用.
作者:韩兴绘;俞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了解死亡原因,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方法 描述死亡率变化趋势,进行死因分析,使用灰色模型[GM(1,1)]和BP人工神经网络对死亡率进行预测.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近4年死亡率较低,有一定程度的波动,偶有回升.主要死因为早产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伤害死亡的顺位有所上升.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平均误差率为2.68%,大大低于灰色模型的14.06%.结论 应加强早产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的预防保健工作,重视儿童伤害的预防,确保死亡率下降的现有成果;BP人工神经网络法优于灰色模型法.
作者:高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沐舒坦不同给药途径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河南省汝阳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住院的新生儿肺炎患者86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恒温箱保暖、吸氧、抗感染治疗、纠正酸碱失衡、能量合剂营养支持等常规对症治疗,同时静脉滴注沐舒坦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时间、临床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95.4%(41/43),显著高于对照组79.1%(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为(7.4±2.1)d,显著低于对照组(10.4±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沐舒坦雾化吸入配合静脉滴注使用可快速控制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且患儿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作者:张转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鸟巢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同时实施鸟巢式护理,两组均护理观察20 d,观察结束后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7.58±2.43)d、出暖箱时间(13.67±2.84)d、黄疸消退时间(12.78±2.49)d及住院时间(20.56±1.8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暂停(4.76%)、皮肤溃损(2.38%)、窒息(0.00%)、硬肿(2.38%)、喂养不耐受(14.29%)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鸟巢式护理取得显著效果,且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英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儿童接受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后疗效及近立体视功能重建情况.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郑州市儿童医院眼科收治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手术患儿150例,比较患儿术前术后的共同视功能和融合视功能,并考察立体视功能重建情况.结果 150例患儿中,手术后近视立体功能有明显改变.共同视功能术前为70例,术后为1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融合视功能术前为44例,术后增加至1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近立体视功能者,术前为72例,术后增加至136例,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有积极作用,近视立体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重建,具有相当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卢跃兵;陈敏;孙先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梅花针治疗脾虚中寒型小儿夜啼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梅花针治疗,对照组单用梅花针治疗,两组均以6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86.67%(26/30),高于对照组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内两组息儿出现夜啼症状的时间及夜啼平均持续时间比较,观察组均较对照组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梅花针治疗脾虚中寒型小儿夜啼疗效好,安全性好,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李艳艳;李冉;孙燕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口服茶碱片或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在治疗小儿哮喘上的临床疗效,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小儿哮喘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儿科收治患有持续性中度哮喘患儿82例,随机分为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组和联合茶碱组各41例.均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组在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又予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而联合茶碱组又予以氨茶碱治疗,治疗周期均为12周.于治疗开始前及结束后对两组患儿进行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大呼气流速进行统计,并对比两组总有效率,注意监测两组药物的副反应.结果 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组和联合茶碱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2%(37/41)和73.2%(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气大流速方面,两组患儿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两组患儿呼气大流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的日间评分和夜间评分方面,治疗后相比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评分都具有较大改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组与联合茶碱组相比,日间、夜间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肯定,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治疗方案有类似的疗效,两者副反应发生率也相近,值得向临床推广.
作者:陈庆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不同肠内营养时间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摄入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新生儿科收治极低出生体重儿130例,根据肠内营养开始时间不同分为≤3d组47例、4~6 d组48例和≥7d组35例.比较3组患儿奶量增长情况、总胆红素水平;体质量和身长,计算其生长速度;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结果 (1)营养摄入情况:3组患儿的奶量、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的奶量多于4~6 d组和≥7d组,总胆红素水平低于4~6 d组和≥7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生长发育情况:肠内营养开始后2、3、4周时,3组患儿体质量生长速度、身长生长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感染、NEC发生率:13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发生感染35例(26.92%),NEC 1例(0.77%).3组患儿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感染率明显低于≥7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3组患儿NEC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生后3d内进行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营养摄入情况,降低感染发生率,同时不会影响生长发育.
作者:熊伟;邱其周;陈虹余;刘仁红;程贵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电图在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心肌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合并心肌损害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儿心电异常检出情况及过敏性紫癜合并心肌损害检查率.结果 观察组ST-T改变、QT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缓、二度窦房传导阻滞窦性检出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动过速、左室高血压、房性早搏、右束支阻滞、一度房室阻滞、总心电图改变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过敏性紫癜合并心肌损害阳性检出率为97.5%(39/40),高于对照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能提高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心肌损害的检出率,诊断阳性率较高,能有效判断患儿是否合并心肌损害,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段立超;千海琴;刘永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柴芍平痫汤对癫痫幼龄大鼠脑内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中西药治疗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对SD大鼠腹腔注射戊四氮建立癫痫模型,观察行为学,以柴芍平痫汤对其进行干预治疗24 d后ELISA法检测脑组织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 中西药治疗组用药后24 d惊厥等级与用药前1d惊厥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无差异;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中西药治疗组均比模型组脑组织内γ-氨基丁酸含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及模型组γ-氨基丁酸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实验得出柴芍平痫汤对癫痫大鼠惊厥等级、脑组织内γ-氨基丁酸含量的降低均有治疗作用.
作者:魏冲;张葆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银翘散是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创制的名方,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被称为“温病第一方”,在小儿温热病临床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文献梳理方式,对历代小儿温病、银翘散古籍进行整理,阐释银翘散方义及其在小儿温热病证治疗领域的应用.《温病条辨》以银翘散治疗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太阴伏暑、心疟、阳明温病、暑痉、暑风等小儿温热证候.后世医家谨遵银翘散辨治纲领,灵活加减,化裁新方,通过加减药物性味不同归纳总结,进一步拓宽了银翘散的应用范围,在小儿温热病、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及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现代临床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施雷;王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6例咽结合膜热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炎琥宁粉针剂治疗,每次0.08~0.2 g,加入250 mL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持续治疗3d.观察组使用热毒宁注射液20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治疗4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31/33),优于对照组66.67%(2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临床退热、咽痛消失、眼结合膜充血消失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06%(2/33),优于对照组27.27%(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临床具有实际推广价值.
作者:曹效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缓控释制剂是新药研发的热点剂型,具有给药次数少,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小等特点,与儿科用药的需求相适应.本文通过对已发表的代表性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阐述缓控释制剂的特点和儿科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率高等问题,为缓控释制剂在儿科领域的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王峰;孙倩;宋光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辅助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痰热壅肺型)的疗效,为控制小儿哮喘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收治支气管哮喘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定喘汤加减辨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耳穴疗法.治疗7d后观察两组息儿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改善咳嗽、咳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改善喘息、肺部哮鸣音、活动受限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次症(舌象、脉象、咽红、口干、面赤、尿黄、便秘、黄痰)改善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改善次症方面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发作时,应用耳穴结合中药内服的治疗方法,可明显缓解患儿的喘息、肺部哮鸣音及活动受限,达到了治疗的目的.耳穴贴压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肖瑾;赵琼;罗雅婷;潜鸣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