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拉氏酵母菌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杨香红;李艳莉;李月萍;王敏捷

关键词:肠炎, 轮状病毒感染,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应用, IL-8, TNF-α, 儿童
摘要:目的:研究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的影响。方法选取轮状病毒肠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平衡、补液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治疗4 d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IL‐8、TNF‐α水平等。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46/48),高于对照组79.17%(38/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中IL‐8、TNF‐α水平下降程度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对于治疗轮状病毒引起的肠炎效果显著,血清IL‐8、T N F‐α水平下降明显,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中药贴外敷神阙穴防治红霉素胃肠道反应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贴外敷神阙穴防治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静脉滴注红霉素治疗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红霉素,观察组在静脉滴注红霉素前15 min加用自拟中药贴外敷神阙穴。观察两组患儿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发生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为34.21%(13/38),明显低于对照组68.57%(2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贴敷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拟中药贴外敷神阙穴对减轻红霉素胃肠道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许正香;林文龙;唐中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布拉氏酵母菌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的影响。方法选取轮状病毒肠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平衡、补液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治疗4 d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IL‐8、TNF‐α水平等。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46/48),高于对照组79.17%(38/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中IL‐8、TNF‐α水平下降程度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对于治疗轮状病毒引起的肠炎效果显著,血清IL‐8、T N F‐α水平下降明显,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杨香红;李艳莉;李月萍;王敏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及疗效比较

    目的: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病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14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给予抗组胺药,止血、改善血管脆性,累及关节、胃肠道及肾脏给予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治疗,伴有呼吸道感染者应用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原则为清热解表,凉血活血。结果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学龄儿童,常常发生于春秋季。诱发原因主要为感染,其次为过敏因素、应用药物、预防接种。143例患儿均出现皮肤紫癜,但部分患儿以呕血、腹痛为首发症状,并部分伴有关节或甚至损伤。观察组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4%(74/76),明显优于对照组86.6%(5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病因尚未明确,临床表现多变且易反复,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

    作者:李万顺;石广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与哮喘气道重塑相关的神经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神经信号转导通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途径等对呼吸道的相关细胞组织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从而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了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应激活化蛋白激酶(S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核转录因子(NF‐κB)、Ras同源基因Rh相关螺旋卷曲蛋白激酶(Rho/ROCK)、Janus激酶/STAT 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等几个神经信号转导通路与哮喘气道重塑病理性改变及其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哮喘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防治提供参考,开阔思路。

    作者:陈思;孙丽平;丁利忠;冯晓纯;王雪姣;王彩闻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年龄儿童脓毒症的免疫和病原

    脓毒症是全球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儿童脓毒症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多数来源于成人的研究,其实儿童脓毒症在很多方面具有其独特性。不同年龄的儿童各项生理指标不同,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免疫功能,感染的病原体也因年龄而不同,甚至疾病死亡的高危因素也不尽相同。本文描述了儿童脓毒症当前的诊断标准,诊断儿童脓毒症需要考虑到患儿免疫状态、可能病原体以及致使病情危重或者增加死亡风险的因素。

    作者:许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在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潮气呼吸肺功能在不同时期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后反复喘息患儿中的变化和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3岁以下毛支后反复喘息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哮喘预测指数(A PI )分为A PI阳性组37例和A PI阴性组45例。另选30例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喘息患儿于急性期(入院时)、缓解期(病情缓解出院时)和恢复期(出院3个月后)分别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比较两组患儿的达峰时间比(TPTEF/TE)和达峰容积比(VPEF/VE),并与30例健康婴幼儿对比。结果 API阳性组和API阴性组的TPTEF/TE与VPEF/VE在急性期、缓解期、恢复期呈上升趋势。急性期API阳性组、API阴性组TPTEF/TE、VPEF/VE、每公斤潮气量(Vt/kg)、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TPTEF/TE、VPEF/VE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缓解期API阳性组、API阴性组的 TPTEF/TE、VPEF/VE均升高,且API阴性组高于API阳性组,仍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API阳性组TPTEF/TE、VPEF/VE仍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API阴性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支后反复喘息患儿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组较阴性组肺功能损害持续时间长,恢复慢,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可为毛支后反复喘息患儿早期干预防治哮喘的发生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

    作者:左艳芳;王荣;何珺;张静;张丽;周九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蒙脱石散预防红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口服预防红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疗效。方法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静脉滴注红霉素前半小时口服蒙脱石散,对照组红霉素注射液缓慢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红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60.0%(24/40),低于对照组87.5%(3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中1例患儿被迫停药,对照组中4例患儿被迫停药。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蒙脱石散口服预防红霉素不良反应疗效满意,安全、有效。

    作者:杨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加味葛根芩连汤贴敷治疗小儿湿热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葛根芩连汤贴敷治疗小儿湿热泻的疗效。方法将110例湿热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葛根芩连汤外敷,两组均治疗3 d后评价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3%(48/55),高于对照组70.9%(3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50/55),高于对照组76.4%(4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贴敷治疗小儿湿热泻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毛娜;郭凯;陈艳霞;王红娟;肖和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连续治疗5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21/30);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3.33%(1/29),明显少于对照组33.33%(1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喜炎平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有效率更高,有效降低治疗手足口病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有效。

    作者:杜宇敏;卿雪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淡现代教学方法在中医药院校儿科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结中医院校儿科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所运用到的现代教学方法,从“带着问题学习”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课堂互动教学法、比喻式教学法、其他辅助教学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分别举例说明。其中实践信息化教学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学情感目标等几种其他辅助教学法应当在现代高校综合素质教育中提起重视。通过在高校教育中实践多种现代教学方法及手段,以达到教师提升自我、学生增长知识及提高综合素质的双赢目标。

    作者:井欢;易佳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附子治疗小儿疾病验案举隅

    喻教授认为,小儿生理特点为肉脆、血少、气弱,属稚阴稚阳之体;病理特点为邪气易实、正气易伤,故治疗时应处处顾护阳气。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且附子经炮制后合理配伍毒性明显减少,虽谓有毒,有故无损也。故临证见阳虚感寒之证候者均可变通运用。但如若虚寒之象不显或为真热假寒之证,此乃禁忌,不可妄用,以免变证丛生。

    作者:朱玲;喻闽凤;钟业敏;陈贤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综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11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综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3例,对照组55例。两组患儿均在哮喘发作期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每年夏至至秋分时间段给予定期中药膏剂穴位敷贴并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胎盘组织液,连续治疗3年,观察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63例患儿中:治愈35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治愈率55.6%,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55例患儿中:治愈16例,有效24例,无效15例,治愈率29.1%,总有效率72.7%。观察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贴敷综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尤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活动矫治器配合片段弓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阻断性矫治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活动矫治器配合片段弓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阻断性矫治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替牙期前牙反牙合需阻断性矫治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在活动矫治器基础上,通过切牙段粘贴方丝托槽,采用方丝弓的原理,通过活动矫治器增加支抗,通过弓丝形状的改变调整力的大小和方向来进行前牙反牙合的早期阻断性矫治;对照组单纯用活动矫治器进行排齐处理。治疗10个月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58.9%(33/56),优于对照组29.6%(1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矫治器配合片段弓是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一种有效的阻断性矫治方法,可供临床采用。

    作者:姜敬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早产儿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及随访结果分析

    目的:探索早产儿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的主要特征。方法对93例早产儿采用数码摄像机进行GMs记录,获得每名观察对象GMs个体发育轨迹,通过GMs录像对GMs进行评估,总结分析早产儿GMs质量评估的主要特点。结果93例早产儿中扭动运动期GMs评估异常36例,其中痉挛同步性11例,其他异常25例(单调性GMs19例,混乱性GMs6例),未发现异常57例。不安运动期异常13例,其中不安运动缺乏9例,不安运动混乱4例。随访12个月时,发育结局异常11例,其中脑性瘫痪8例,中枢性发育落后3例;随访18个月时,发育结局异常10例,其中脑性瘫痪8例,中枢性发育落后2例。结论早产儿GMs形式多样,不安运动缺乏和痉挛同步性是早期预测早产儿神经发育后遗症的可靠标志。

    作者:郝淑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检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浆 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检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血浆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检测血浆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水平,计算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分析其与患儿血浆D‐二聚体、降钙素原的关系,另选取30例健康早产儿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ARDS患儿血清D‐二聚体、降钙素原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RDS患儿治疗5 d和7 d后血浆D‐二聚体分别为(6235.65±1443.42)μg/L和(4141.56±1154.45)μg/L,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6.67±1.21)μg/L和(6.12±1.12)μg/L,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上述血清指标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前、治疗1、3、5、7 d的APACHE Ⅱ评分持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DS死亡患儿血浆D‐二聚体、降钙素原水平和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水平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存在明显高水平,其对判断 ARDS患儿病情的变化和不良预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俊荣;刘日阳;梁燕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Frankel Ⅲ矫治器治疗儿童替牙期反牙合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将FrankelⅢ功能矫治器应用于替牙期反牙合儿童,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43例替牙期Angel Ⅲ类前牙反牙合患儿,采用Frankel Ⅲ型功能矫治器治疗12个月左右,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对SNA、SNB、ANB、U1‐NA、L1‐NB、U1‐L1、L1‐MP、NA‐PA等测量数据进行统计。结果经过12个月左右的矫治,患儿的上下颌骨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 ANB、U1‐NA、L1‐NB、U1‐L1、L1‐M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rankel Ⅲ型功能矫治器应用于功能性反牙合和轻度骨性反牙合效果明确,替牙早期效果更佳。

    作者:于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脏腑图点穴法治疗儿童顽固性呃逆体会

    儿童顽固性呃逆,长时间的频繁发作,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生活,给儿童造成了极大的痛苦。虽其病因复杂多样,然其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脏腑图点穴法,尤善调理脏腑气机,直接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病机之本,机制独特,疗效显著,既无药饵疗法之偏性,也无针刺之痛苦,易于被儿童接受。通过典型病例,说明脏腑图点穴的治疗方法,阐明其机制,对治疗体会做了论述。

    作者:王风伟;杜君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清心肌酶检测对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意义

    目的:观察血清心肌酶检测对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将9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100例健康体检儿童设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采用ELISA双抗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血清心肌酶的检测,是判定患儿继发心肌损伤的诊断依据。

    作者:王学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与免疫有关的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其病因尚不明确,患儿发病前多有感染史或接种疫苗史。感染并不是血小板减少的直接原因,而是感染导致抗血小板抗体产生以及相关细胞因子活化,使得血小板破坏增多。此外,血小板抗体作用于骨髓巨核细胞,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IT P属于Ⅱ型超敏反应,治疗缺乏特效药物,针对超敏反应过程多靶点使用药物进行干预,具体包括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以及免疫抑制剂,这些药物副反应明显,疗效有限。本文就近几年关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病因、实验室检查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孙蕊芸;余惠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儿童龋病89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儿童龋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89例龋病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并辅助医生适时进行心理辅导及健康教育,疗程7~10d。结果89例患儿经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采用修复、氟化等方法治疗后,所有患儿全部治愈。结论采用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配合优质护理,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是预防和治疗龋病的关键。

    作者:杨丽;丛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