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瑜修;覃大烈;李俊
目的 总结应用超声检查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超声仪器进行检查,观察幽门管水肿情况,测量幽门直径及幽门肌层厚度.结果 36例高频超声检查均有典型低回声环表现,在胆囊内下方可见延长的幽门管,幽门肌层增厚呈低回声环,其厚度在0.40~0.62 cm,纵切见幽门管长度为1.7~2.4 cm,前后径为1.2~1.5 cm.36例患儿经采用幽门环肌完全切开术均治疗证实为本病,术后36例患儿经超声检查未见胃腔扩张.结论 超声诊断可直观地显示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病理表现,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是该病诊断的首选.
作者:于兵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多频震动仪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肺炎喘嗽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多频震动治疗仪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干预5d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多频震动治疗仪能明显改善肺炎喘嗽患儿的症状,提高疗效,且临床观察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芳;王妍炜;林志红;许芳;宁敏;陶晓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药浴配合康复护理对痉挛型脑瘫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康复综合护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药浴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及精心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药浴治疗配合科学的康复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明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口服匹多莫德联合咳喘灵口服液治疗螨过敏性哮喘息儿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86例螨过敏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口服匹多莫德联合咳喘灵口服液治疗44例(联合组),单纯采用匹多奠德治疗42例(单药组),均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第2年和第3年结束时的哮喘日间和夜间症状评分、治疗第3年期间哮喘急性发作频率.结果 联合组患儿治疗第2年结束时和第3年结束时的哮喘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年期间联合组患儿急性发作频率为27.27%(12/44),低于单药组57.14%(2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匹多莫德联合咳喘灵口服液治疗螨过敏性哮喘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哮喘症状,降低哮喘急性发作频率,长期疗效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向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前中医院校儿科临床技能实训教学存在较多的困难,包括学生、教师及实训资源等因素,但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部分,如何加强中医院校儿科临床技能实训是一个值得思考与探讨的话题.从现在儿科临床技能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以辽宁中医药大学儿科实训教学为例总结如何提高儿科临床实训教学质量.
作者:张丽娜;李垠含;李乡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本文结合病例介绍在发育儿科门诊中遇到的有关发育迟缓患儿在康复训练中的康复效果评估及其诊断.有些患儿训练效果与预期的或与诊断的疾病不相吻合,或出现了一些新的表现.这时需要再重新审视一下原先的诊断,或补充一些诊断.对于发育迟缓的患儿要注意在特殊面容、特殊体态、特殊举止、特殊动作或某些方面是否有倒退现象.
作者:麻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婴幼儿秋季腹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秋季腹泻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维持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总有效率、满意度、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8.3%(59/60)、总有效率为9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50/60)、8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础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腹泻患儿整体疗效,同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红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槐杞黄颗粒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2例PN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槐杞黄颗粒联合强的松治疗,对照组单独服用强的松治疗,观察两组尿蛋白的转阴时间、治疗8周后IgG、IgA、IgM、CD3、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尿蛋白的转阴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G、CD3、CD4、CD4/CD8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D8较对照组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IgA、IgM在治疗后略有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槐杞黄颗粒辅助强的松治疗PNS可缩短尿蛋白的转阴时间,对患儿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作者:郑铠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浆溶血磷脂酸浓度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98例脑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浆溶血磷脂酸浓度及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73.47%)(P<0.05);两组各指标在治疗后不同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浆溶血磷脂酸浓度,提高治疗效果,利于疾病好转.
作者:王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发热相关惊厥患儿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相关疾病的认识.方法 对236例发热相关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热性惊厥197例,肌阵挛-站立不能癫痫2例,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2例,热性惊厥附加症7例,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14例,神经系统异常14例,其中1例伴有海马硬化.12例仅有一级亲属中患热性惊厥病史.结论 热性惊厥是较常见的一种发热相关性惊厥,诊断热性惊厥需排除其他相关性疾病,提高对各种发热相关性惊厥的认识,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振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小儿发育迟缓的病因多种多样,其诊断也较困难,对小儿发育迟缓病因分析有助判断预后及同胞发病的可能性,对特殊病例可行针对性的干预,本文就近年文献对小儿发育迟缓临床上对小儿发育迟缓临床评估(病史、体格检查等)、病因分析(代谢、基因评估等)及影像学评估等进行综述,并据此做出综合的诊断,有利于病因治疗及早期康复,以改善其预后.
作者:李润洁;王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川崎病误诊的原因,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方法 2005-09/2014-12收治川崎病患儿36例,误诊21例.对误诊的21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过程、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9例,猩红热3例,麻疹3例,胃炎3例,淋巴结炎1例,药物过敏1例,支原体肺炎1例.21例患儿经确诊后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应提高基层医生对川崎病的认识,耐心询问病史,做出正确诊断,及早治疗.
作者:张丽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巳时中药甘露消毒丹方加减外洗治疗肺脾湿热证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诊疗指南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巳时加中药外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治疗结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比较中,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作用更明显.临床疗效评价中,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巳时中药外洗治疗肺脾湿热证手足口病有显著疗效.
作者:何祝萍;罗丽梅;侯元婕;徐桂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死亡原因以提高患儿存活率.方法 对626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病例进行分析,其中治愈602例,未手术出院20例,死亡4例,治愈率达96.16%.分析死亡病历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原因.结果 4例死亡病例均发生在术后.2例不耐受手术打击出现心肺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死于高血钾.1例术后手术创面活动性出血,经保守治疗时出现猝死.结论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主要死亡原因是重症感染、内环境代谢紊乱、术后应激反应、喂养不当,重视预防、积极处理可降低危重病患儿的病死率.术前感染控制、电解质紊乱的纠正、营养的改善以及术中、术后等围手术期仔细、全面的治疗、预防应激反应是患儿顺利恢复的关键.
作者:邹婵娟;李碧香;周崇高;王海阳;许光;夏仁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止喘灵口服液联合硫酸镁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0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吸氧、祛痰、抗感染、口服液糖皮质激素、氨茶碱静脉滴注解痉平喘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止喘灵口服液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7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51/55),显著高于对照组76.4%(4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辅以止喘灵口服液联合硫酸镁治疗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娟;钟文明;罗光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小儿泄泻是儿科的常见疾病,导师孙丽平教授认为脾虚湿盛是泄泻发生的关键所在,其中较难治疗者,以脾虚久泻为突出,且以婴幼儿居多.导师以健脾渗湿止泻为治疗大法,创立三白汤治疗小儿脾虚泻,并随证加味,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梁姗姗;孙丽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危儿随访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在高危儿门诊就诊的580例家长及患儿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儿的基本情况、父母文化水平、主要照顾者、家长的认知等情况.结果 (1)335/580例(57.76%)患儿家庭依从性好,29/580(5.00%)的患儿家庭依从性差.(2)父母文化水平,高危儿家庭离医院的车程、患儿体格发育、家长的认知水平影响高危儿随访的依从性.(3)未能按时随访的高危儿(超过1个月未随访),通过医生电话提醒、短信通知等,有69.35%的家庭能够参加随访.结论 半数以上的家庭依从性良好,影响随访依从性的因素有:父母的文化程度、家长的认知水平以及患儿的体格发育.
作者:王建忠;罗英;王莉丽;龚建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以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符合EBV感染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98.2%(54/55);咽峡炎100%(55/55);淋巴结肿大87.2%(48/55);肝脏肿大32.7%(18/55);脾脏肿大49.1%(27/55);双眼睑水肿54.5%(30/55);鼻塞29.0%(16/55);皮疹23.6%(13/55).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常规白细胞数>10×109/L者96%(53/55);EBV-DNA检测均阳性,可伴肝功能受损、心肌损害、肺炎等,更昔洛韦治疗有效.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伴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大多预后良好.EBV-DNA检测具有特异性,可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更昔洛韦治疗有效.
作者:王云丽;薛建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进行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水肿消退、血沉、尿常规、补体等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70.0%(28/40),高于对照组47.5%(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水肿消退、血压、血沉、尿常规及补体方面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维生素C在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中发挥重要辅助作用,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勇;方红星;孙雅军;刘惠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轻中度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轻中度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口服银翘散加马勃、山豆根、木蝴蝶、射干煎剂;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颗粒、利巴韦林颗粒、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两组治疗3~5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喉鸣、声嘶、犬吠样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明显优于口服阿莫西林、利巴韦林、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且经济实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永在;吕云勇;张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