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急性发热中西医结合治疗专家共识

马融;王雪峰;虞坚尔;黄敬孚;万朝敏;崔振泽;闫慧敏;郑健;王力宁

关键词:发热/诊断, 发热/病因学, 中西医结合疗法, 体温, 肛温, 腋温, 儿童, 学龄前
摘要:急性发热是儿科常见的症状,是机体对致热源的正常反应.许多疾病都可引起发热,终原因不外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引起[1].随着现代医学与中医学的相互渗透,中西医结合治疗发热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同时也产生了中西医疗法规范化的问题。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可比特气雾剂加储雾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可比特气雾剂加储雾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10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8例.观察组在吸氧、抗病毒、激素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必特气雾剂配合储雾罐吸入;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必特雾化液雾化吸入,疗程均在症状缓解后巩固1个月,观察喘憋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和治愈时间,并对比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喘憋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必特气雾剂加储雾罐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与可必特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相当,且不用借助气泵和氧气管道等特殊设备,操作简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芳;张淑美;宋海红;侯明月;刘振忠;雷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智力低下幼儿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疗法结合智能训练治疗智力低下幼儿的疗效.方法 90例智力低下幼儿中轻、中、重度智力低下各30例.按不同病情程度分为对照组、肌肉注射组、穴位注射组3组各30例,每组均有轻、中、重度智力低下患儿各10例.对照组给予家庭智能训练;肌肉注射组给予智能训练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2 mL肌肉注射治疗;穴位注射组给予智能训练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2 mL穴位注射治疗.疗程为3个月.按照Gesell发育量表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各组的发育商(DQ).治疗后进行各组有效率比较及各组组间、组内DQ值比较.结果 治疗后穴位注射组疗效好于肌肉注射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对照组与肌肉注射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肌肉注射组和穴位注射组轻、中、重度DQ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穴位注射组轻、中、重度DQ差值均高于肌肉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轻、中、重度间DQ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经两两比较后,除对照组中-重度和肌肉注射组轻-中度间DQ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在治疗智力低下幼儿时,尤其轻中度智力低下的幼儿应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作者:金妍;闫薪如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推拿疗法结合远红外疗法治疗儿童落枕4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推拿疗法结合远红外疗法治疗儿童落枕临床疗效.方法 45例落枕儿童运用手法结合中药垫远红外线照射进行治疗,15 d后进行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愈42例(93.3%),显效3例(6.7%),总有效率100%.结论 推拿疗法结合远红外疗法治疗儿童落枕安全有效.

    作者:王志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儿童肾病综合征45例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息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9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在住院期间接受系统化整体护理和出院时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为期1年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疗程、复发率及并发症等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病情初次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其复发率、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知识掌握方面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可增加患儿及家长的信任,增强药物治疗依从性,缩短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治疗疗程,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并能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许凤霞;蔺萃;刘晓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儿童出疹性相关疾病30例误分诊原因回顾性分析

    目的 总结儿童出疹性相关疾病的误分诊原因,重视预检分诊,提高分诊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出疹性疾病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误分上呼吸道感染3例,淋巴结炎2例,腮腺炎3例,幼儿急疹2例,猩红热1例,川崎病2例,疑似麻疹1例,病毒性脑炎1例,药物疹4例,手足口病5例,过敏性紫癜1例、荨麻疹2例,水痘2例,肠炎1例.结论 出疹性疾病皮疹表现复杂多样,临床不典型病例增多,应提升知识,重视分诊及正确分诊,服务和规范制度并重,满足患者就诊需要,减少医院交叉感染机会,避免医疗纠纷.

    作者:陈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例儿童皮肤炭疽误诊报告

    目前炭疽在牧区仍曾地方性流行.发达国家由于普遍疫苗接种和广泛动物类医疗工作的施行,动物和人类炭疽病几乎消灭;在发展中国家,本病仍在一定范围内流行.全球每年发病数估计为1万~20万,中国近两年的年发病人数为600人次左右.由于炭疽杆菌芽胞抵抗力极强,本病有可能卷土重来,且本病人群普遍易感,应引起重视.本文详细报告1例儿童皮肤炭疽误诊过程、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以提高各科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知,避免再发生误诊.

    作者:滕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若用推拿须下午”

    《幼科铁镜·卓溪家传口诀》中谓“若用推拿须下午,推拿切莫在侵晨”,有其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和小儿推拿疗效机制的理论基础,是对中医“天人相应、脏气法时”观念的灵活运用,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医“时间医学”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为基础,遵循自然界、人体固有的时序特点,选取特定的时间点,增强了中医药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探索小儿推拿疗法与中医时间医学新的结合点,促进时间医学观念在小儿推拿临床中的深度应用,进一步提高小儿推拿疗法的临床疗效,使得这一传统中医疗法焕发新的生命力.

    作者:田志伟;高树彬;李晓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关系及脐血ADMA对预测NRDS的意义.方法 以胎龄<35周、体质量<2 500 g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18例NRDS为实验组,其中分2级以上RDS组14例,1级RDS组4例;17例同期住院的早产儿为对照组.分别抽取脐带血,生后7、14 d桡动脉血各2mL,用ELISA法进行ADMA检测.结果 (1)ADMA变化:早产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母亲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脐血ADMA无明显相关关系;(2) ADMA与NRDS的关系:2级以上RDS组脐血中ADMA明显高于1级RDS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7d和14d的ADMA水平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级以上RDS组脐血ADMA与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532,0.663,P<0.05).结论 脐血ADMA是独立于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及母亲是否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指标;脐血ADMA可能是2级以上NRDS的预测因子,脐血ADMA越高,机械通气和吸氧时间越长.

    作者:黄惠娟;陈玮琪;郑铠军;杨秀芳;陈敬国;叶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刺艾灸拔罐三法治疗小儿面瘫4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艾灸、拔罐三法对小儿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46例面瘫患儿采用针刺、艾灸、拔罐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20 d为1个疗程,治疗1~5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肌电图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46例患儿痊愈38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后原来失神经支配的肌纤维重新得到神经支配,使受障碍的神经功能恢复常态.结论 针刺配合艾灸、拔罐法治疗小儿面瘫,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刘英;喻闽凤;曹祖清;舒毅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涤痰化瘀汤治疗小儿食积6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涤痰化瘀汤治疗小儿食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小儿食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口服涤痰化瘀汤治疗;对照组口服保和丸治疗.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88.23%(30/34),高于对照组29.41%(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副反应.结论 涤痰化瘀汤治疗小儿食积疗效显著.

    作者:李立新;庄玲伶;李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及肝功能损害8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对心肌及肝脏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0例为观察组,同期因腹泻住院,轮状病毒阴性,大便培养阴性的患儿8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静脉血测定心肌酶及肝功能.结果 观察组心肌酶及肝功能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较非轮状病毒肠炎更易合并心肌及肝功能损害,需早期测定心肌酶及肝功能,及时加用营养心肌及肝脏的药物治疗.

    作者:邵金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0例、盐酸氨溴索组27例和NCPAP组27例.联合治疗组予N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盐酸氨溴索组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NCPAP组予NCPAP治疗.疗程3~5 d.观察临床表现改善时间、辅助通气时间、血气改善时间、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时间.结果 联合治疗组临床表现改善时间、辅助通气时间、血气改善时间、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时间短于盐酸氨溴索组和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良好,能缩短临床表现改善时间、辅助通气时间、血气改善时间及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时间.

    作者:张兰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90例肺炎患儿发热特点回顾性分析

    目的 总结肺炎患儿的发热特点.方法 对190例肺炎患儿的发热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0例肺炎发热患儿入院时平均发热时间80.36 h,约3.35 d;发热患儿中有学龄前儿童101例(53.2%);多以咳嗽为首发症状95例(50.0%);以细菌感染者为主,共124例(65.3%);患儿既往以反复肺炎28例为多,16例有过敏史.结论 肺炎患儿的发热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以细菌感染为主,且发热多不为首发症状.患儿既往的过敏情况与发热的相关性不明显.

    作者:刘明涛;黄伟;吴振起;王雪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儿退热药的合理选择

    幼儿在成长阶段,各个功能脏器、神经系统逐步趋于完善,在此过程中,会对许多药物极其敏感.考虑到小儿自身脏器特点,选用合适的解热镇痛药,合适的剂型,正确的剂量;以保证有效性大化,不良反应小化.

    作者:陈华;沈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轻型胃肠炎伴惊厥30例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

    目的 总结轻型胃肠炎伴惊厥的临床特征.方法 从起病年龄、发病季节、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等方面分析30例轻型胃肠炎伴惊厥患儿的特点.结果 患儿发病年龄均在6个月至3岁,秋冬季多见,占70.0%.主要症状为轻度腹泻或(和)非喷射性呕吐伴无热惊厥,便轮状病毒检测70.0%为阳性,血生化、血气分析均正常,脑脊液常规、生化正常,脑电图发作间期背景活动正常,头CT、MRI均未见异常,经对症治疗均达到临床治愈.结论 轻型胃肠炎伴惊厥多见于婴幼儿,秋冬季多发,表现为轻度腹泻和(或)非喷射性呕吐伴无热惊厥,是一短暂发作的良性过程,急性期对症治疗均预后良好.

    作者:杨晓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伤寒论》六经发热特点浅释

    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理论的启发下,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的规律加以总结,形成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并对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和辨证论治,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辨证纲领和治疗措施,使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机的结合.儿童具有其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根据其不同发热情况,亦可采用六经辨证治疗.

    作者:许华;张雪丽;张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沈阳市铁西区入托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沈阳市铁西区2~6岁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情况,以便更好地保护学龄前儿童免受乙肝病毒侵袭.方法 对2011年1 953名入托体检儿童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结果 2~3岁、~4岁、~5岁、~6岁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1.1%、65.4%、51.1%、50.4%.各年龄段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岁组与~5岁组、~6岁组比较,~4岁组与~5岁组、~6岁组比较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2~3岁组与~4岁组比较,~5岁与~6岁组比较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 3).结论 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会随着接种疫苗间隔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每年检测-次乙肝表面抗体,当乙肝表面抗体水平低于保护性以下时,应加强接种疫苗.特别是3~4岁时加强一针比较合理.

    作者:李晓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郑州地区405例3岁幼儿龋齿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郑州地区幼儿龋齿发病状况.方法 对405例3岁幼儿龋齿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对象均在30、36个月时各进行1次口腔检查.结果 30个月幼儿龋齿发生55例,发病率13.58%;36个月时龋齿发病114例,发病率28.15%.两个年龄组间龋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男女之间龋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幼儿龋齿发展非常迅速,预防龋齿的时间必须提前,重点是提高儿童家长龋齿防病意识,教会家长掌握和实施有效的清洁口腔方法,训练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作者:张春芳;薛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风寒煎剂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寒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风寒煎剂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1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熏洗组113例,温水浴组103例,中药口服组105例.各组均口服利巴韦林,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风寒煎剂熏洗、温水浴、口服风寒煎剂饮片.疗程2d,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中药熏洗组总有效率为97.3%(110/113),温水浴组84.5%(97/103),中药口服组96.2%(101/105),中药熏洗组、中药口服组疗效优于温水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药熏洗组与中药口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风寒煎剂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寒型),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退热时间,改善伴随症状,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王晓燕;武琪琳;张艳梅;刘娟;许晓强;郑宏;韩雪;陈丽芸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脑损伤综合征合并听力损伤5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脑损伤综合征合并听力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脑损伤综合征合并听力损伤的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共84耳;对照组50例,共85耳.两组均给予听力训练、肢体运动功能训练,6个月以上开始配助听器.观察组增加听宫、风池、外关、耳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15 d为1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15 d,共治疗3个疗程,并将治疗前后测得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结果作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8.6%(66/84),高于对照组31.8%(2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几年龄和损伤程度与疗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年龄越小疗效越佳,损伤越轻疗效越佳.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可有效治疗婴幼儿脑损伤综合征合并听力损伤,可减轻或避免聋残儿的出现.

    作者:胡恕香;李银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