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伤寒论》六经发热特点浅释

许华;张雪丽;张静

关键词:发热/诊断, 伤寒论, 太阳伤寒, 阳明热证, 六经辨证, 儿童
摘要: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理论的启发下,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的规律加以总结,形成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并对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和辨证论治,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辨证纲领和治疗措施,使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机的结合.儿童具有其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根据其不同发热情况,亦可采用六经辨证治疗.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温病学“防传变”理论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治疗决策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温病学“防传变”理论在小儿手足口病防控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2008-03/2009-12收治的44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10-01/2011-09收治的1 059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当年卫生部关于手足口病的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于出现“重症倾向”表现患儿提前给予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及布洛芬等免疫干预治疗,观察两组间由“重症倾向”转化为重症、危重症及死亡病例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132例“重症倾向”患儿转化为重症71例(54.0%),危重症13例(9.9%),死亡4例(3.0%);观察组231例“重症倾向”患儿转化为重症29例(12.6%),无危重症及死亡病例.两组比较“重症倾向”患儿转化为重症、危重症及死亡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据中医温病学中“防传变”理论,对出现“重症倾向”表现的手足口病患儿及时应用免疫调节等方法干预,能有效减少转化为重症、危重症及死亡病例.

    作者:林创兴;林广裕;冯晶;陈派镇;周晓华;马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脑损伤综合征合并听力损伤5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婴幼儿脑损伤综合征合并听力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脑损伤综合征合并听力损伤的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共84耳;对照组50例,共85耳.两组均给予听力训练、肢体运动功能训练,6个月以上开始配助听器.观察组增加听宫、风池、外关、耳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15 d为1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15 d,共治疗3个疗程,并将治疗前后测得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结果作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8.6%(66/84),高于对照组31.8%(2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几年龄和损伤程度与疗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年龄越小疗效越佳,损伤越轻疗效越佳.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可有效治疗婴幼儿脑损伤综合征合并听力损伤,可减轻或避免聋残儿的出现.

    作者:胡恕香;李银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可比特气雾剂加储雾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可比特气雾剂加储雾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10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8例.观察组在吸氧、抗病毒、激素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必特气雾剂配合储雾罐吸入;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必特雾化液雾化吸入,疗程均在症状缓解后巩固1个月,观察喘憋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和治愈时间,并对比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喘憋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必特气雾剂加储雾罐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与可必特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相当,且不用借助气泵和氧气管道等特殊设备,操作简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芳;张淑美;宋海红;侯明月;刘振忠;雷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智力低下幼儿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疗法结合智能训练治疗智力低下幼儿的疗效.方法 90例智力低下幼儿中轻、中、重度智力低下各30例.按不同病情程度分为对照组、肌肉注射组、穴位注射组3组各30例,每组均有轻、中、重度智力低下患儿各10例.对照组给予家庭智能训练;肌肉注射组给予智能训练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2 mL肌肉注射治疗;穴位注射组给予智能训练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2 mL穴位注射治疗.疗程为3个月.按照Gesell发育量表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各组的发育商(DQ).治疗后进行各组有效率比较及各组组间、组内DQ值比较.结果 治疗后穴位注射组疗效好于肌肉注射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对照组与肌肉注射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肌肉注射组和穴位注射组轻、中、重度DQ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穴位注射组轻、中、重度DQ差值均高于肌肉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轻、中、重度间DQ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经两两比较后,除对照组中-重度和肌肉注射组轻-中度间DQ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在治疗智力低下幼儿时,尤其轻中度智力低下的幼儿应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作者:金妍;闫薪如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例儿童皮肤炭疽误诊报告

    目前炭疽在牧区仍曾地方性流行.发达国家由于普遍疫苗接种和广泛动物类医疗工作的施行,动物和人类炭疽病几乎消灭;在发展中国家,本病仍在一定范围内流行.全球每年发病数估计为1万~20万,中国近两年的年发病人数为600人次左右.由于炭疽杆菌芽胞抵抗力极强,本病有可能卷土重来,且本病人群普遍易感,应引起重视.本文详细报告1例儿童皮肤炭疽误诊过程、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以提高各科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知,避免再发生误诊.

    作者:滕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67例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戴镜、遮盖、精细训练等综合方法对67例(121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进行治疗,同时护理人员指导正确戴镜,要求家长监督患儿戴镜时间及电话随访跟踪治疗.结果 矫正视力达5.0者108眼(89.2%),矫正视力达4.8~4.9者10眼(8.3%),矫正视力无进步者3眼(2.5%).结论 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加强护理,指导监督戴镜时间及定期随访,以巩固疗效.

    作者:马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沟通技巧对脑性瘫痪患儿坚持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医生与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家长的有效沟通对坚持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瘫患儿按就诊单双号分为沟通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按照正常治疗,并向家长解释目前患儿症状、障碍程度、治疗目的,并指导家长当前需要康复的内容.沟通组除上述措施外,医生还针对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与家长单独沟通、交流.2个月后观察坚持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沟通组32例中,31例治疗依从性好;对照组28例中,10例依从性好.沟通组坚持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生在治疗中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可提高家长陪同患儿坚持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保证临床康复效果的巩固,对终达到患儿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张智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皮中药贴敷辅助治疗儿童肺炎4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经皮给药辅助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仪贴敷辅助治疗,根据不同的年龄设置不同的治疗时间,3~5 d为1个疗程.每日记录两组患儿体温、咳嗽、肺部啰音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经皮给药辅助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学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固本止哮方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固本止哮方对幼龄大鼠哮喘的预防作用.方法 取幼龄大鼠100只,筛选出60只,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固本止哮方高剂量组、固本止哮方低剂量组、固本咳喘胶囊对照组,每组12只.空白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28 d,余各组灌药28 d.除空白组外,余各组制备哮喘模型(采用卵白蛋白腹腔注射致敏与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观察灌胃第14天对大鼠引喘潜伏期的影响,大鼠首次与1%卵白蛋白气雾接触是否出现哮喘症状并记录哮喘等级,比较激发后各组诱发哮喘(3级)发生率.结果 (1)用药灌胃预防14 d后与模型组比较,固本止哮方高、低剂量组引喘潜伏期较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大鼠首次与1%卵白蛋白气雾接触与模型组比较,固本止哮方高、低剂量组哮喘等级明显有减轻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激发第4、7天,与模型组比较,固本止哮方高、低剂量组3级哮喘发生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本止哮方能延长大鼠引喘潜伏期,降低大鼠哮喘发生率,减轻哮喘发生程度,对幼龄大鼠哮喘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谢晓书;张士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王雪峰教授从肺脾论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血液系统疾病,王雪峰教授基于儿童肺脾不足的生理特点,从肺脾论治,以宣肺祛邪以安正,健脾扶正以祛邪为治疗原则.简要介绍王雪峰教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并附医案一则,辅以佐证.

    作者:高菲;王雪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郑州地区405例3岁幼儿龋齿发病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郑州地区幼儿龋齿发病状况.方法 对405例3岁幼儿龋齿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对象均在30、36个月时各进行1次口腔检查.结果 30个月幼儿龋齿发生55例,发病率13.58%;36个月时龋齿发病114例,发病率28.15%.两个年龄组间龋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男女之间龋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幼儿龋齿发展非常迅速,预防龋齿的时间必须提前,重点是提高儿童家长龋齿防病意识,教会家长掌握和实施有效的清洁口腔方法,训练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作者:张春芳;薛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沈阳市铁西区入托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沈阳市铁西区2~6岁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情况,以便更好地保护学龄前儿童免受乙肝病毒侵袭.方法 对2011年1 953名入托体检儿童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结果 2~3岁、~4岁、~5岁、~6岁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1.1%、65.4%、51.1%、50.4%.各年龄段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岁组与~5岁组、~6岁组比较,~4岁组与~5岁组、~6岁组比较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2~3岁组与~4岁组比较,~5岁与~6岁组比较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 3).结论 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会随着接种疫苗间隔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每年检测-次乙肝表面抗体,当乙肝表面抗体水平低于保护性以下时,应加强接种疫苗.特别是3~4岁时加强一针比较合理.

    作者:李晓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关系及脐血ADMA对预测NRDS的意义.方法 以胎龄<35周、体质量<2 500 g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18例NRDS为实验组,其中分2级以上RDS组14例,1级RDS组4例;17例同期住院的早产儿为对照组.分别抽取脐带血,生后7、14 d桡动脉血各2mL,用ELISA法进行ADMA检测.结果 (1)ADMA变化:早产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母亲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脐血ADMA无明显相关关系;(2) ADMA与NRDS的关系:2级以上RDS组脐血中ADMA明显高于1级RDS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7d和14d的ADMA水平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级以上RDS组脐血ADMA与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532,0.663,P<0.05).结论 脐血ADMA是独立于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及母亲是否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指标;脐血ADMA可能是2级以上NRDS的预测因子,脐血ADMA越高,机械通气和吸氧时间越长.

    作者:黄惠娟;陈玮琪;郑铠军;杨秀芳;陈敬国;叶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踝足矫形器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研究

    目的 观察踝足矫形器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 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踝足矫形器治疗动静态尖足.治疗1个疗程(3个月)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进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和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观察组小腿三头肌肌张力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MFM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踝足矫形器可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几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能提高粗大运动能力.

    作者:吕智海;张震;李莹莹;时人杰;张士领;范艳萍;栾天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0例、盐酸氨溴索组27例和NCPAP组27例.联合治疗组予N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盐酸氨溴索组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NCPAP组予NCPAP治疗.疗程3~5 d.观察临床表现改善时间、辅助通气时间、血气改善时间、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时间.结果 联合治疗组临床表现改善时间、辅助通气时间、血气改善时间、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时间短于盐酸氨溴索组和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良好,能缩短临床表现改善时间、辅助通气时间、血气改善时间及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时间.

    作者:张兰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应用妥洛特罗贴辅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妥洛特罗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妥洛特罗贴剂,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胺泵吸.疗程5~7 d,观察两组患儿病情控制情况及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4%(42/44),对照组97.6%(41/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妥洛特罗贴剂患儿出现副反应2例,明显少于泵吸的患儿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妥洛特罗贴剂辅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研究现状

    目的 分析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研究现状.方法 制定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文献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时间范围为2000-01-01/2010-12-31,获得国内有关活血化瘀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相关文献;对11年间国内医学期刊正式发表关于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小儿肺炎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共涉及肺炎患儿3 791例,文献中涉及活血化瘀药治疗小儿肺炎研究的文献共计35篇,其中提及活血化瘀中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动力学、改善微循环治疗小儿肺炎的19篇,通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小儿肺炎的7篇,通过抗炎治疗小儿肺炎的6篇,通过抗菌抗感染抑制病原微生物治疗小儿肺炎的4篇,通过调节免疫治疗小儿肺炎的4篇.结论 活血化瘀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动力学、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菌抗感染抑制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等方面治疗小儿肺炎取得疗效.

    作者:卞菊;姜之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刘小凡教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婴幼儿喘息经验

    探讨刘小凡教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婴幼儿喘息的经验,分析中医药治疗婴幼儿喘息的独特优势.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收集整理病历,分析总结刘小凡教授的临床用药经验.麻黄附子细辛汤相对于常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儿喘息、痰鸣症状;疗效明确、简便价廉,可减轻患儿痛苦及其家庭的精神、经济负担.

    作者:刘翔;汪雅;刘小凡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推拿疗法结合远红外疗法治疗儿童落枕4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推拿疗法结合远红外疗法治疗儿童落枕临床疗效.方法 45例落枕儿童运用手法结合中药垫远红外线照射进行治疗,15 d后进行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愈42例(93.3%),显效3例(6.7%),总有效率100%.结论 推拿疗法结合远红外疗法治疗儿童落枕安全有效.

    作者:王志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普米克令舒联合止嗽散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79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止嗽散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就诊单双号将147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几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79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泵吸加止嗽散口服治疗,疗程为10 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88.6%(70/79),明显高于对照组69.2%(4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普米克令舒泵吸联合止嗽散口服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能更有效地减少患儿咳嗽时间,降低复发率,对防止演变成哮喘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王红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