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萍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0例、盐酸氨溴索组27例和NCPAP组27例.联合治疗组予N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盐酸氨溴索组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NCPAP组予NCPAP治疗.疗程3~5 d.观察临床表现改善时间、辅助通气时间、血气改善时间、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时间.结果 联合治疗组临床表现改善时间、辅助通气时间、血气改善时间、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时间短于盐酸氨溴索组和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良好,能缩短临床表现改善时间、辅助通气时间、血气改善时间及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时间.
作者:张兰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益肾活血药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运用循证医学Cochranc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检索时间2000-01/2011-07,纳入国内外有关益肾活血药治疗NS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Jadad评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选择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1a、CD3、CD4、CD8、CD4/CD8、复发率、临床疗效、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皮质醇等13项结局指标,运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计725例患儿.Jadad评分均为3分.Meta分析显示,除皮质醇1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联合益肾活血中药治疗NS,在一定程度上优于西药治疗,且未见不良反应,安全可靠.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益肾活血药治疗NS有一定的效果.受纳入研究数量与质量限制,其疗效和安全性期待更多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作者:邱彩霞;郑健;黄苏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可比特气雾剂加储雾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10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8例.观察组在吸氧、抗病毒、激素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必特气雾剂配合储雾罐吸入;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必特雾化液雾化吸入,疗程均在症状缓解后巩固1个月,观察喘憋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和治愈时间,并对比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喘憋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必特气雾剂加储雾罐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与可必特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相当,且不用借助气泵和氧气管道等特殊设备,操作简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芳;张淑美;宋海红;侯明月;刘振忠;雷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幼儿在成长阶段,各个功能脏器、神经系统逐步趋于完善,在此过程中,会对许多药物极其敏感.考虑到小儿自身脏器特点,选用合适的解热镇痛药,合适的剂型,正确的剂量;以保证有效性大化,不良反应小化.
作者:陈华;沈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轻型胃肠炎伴惊厥的临床特征.方法 从起病年龄、发病季节、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等方面分析30例轻型胃肠炎伴惊厥患儿的特点.结果 患儿发病年龄均在6个月至3岁,秋冬季多见,占70.0%.主要症状为轻度腹泻或(和)非喷射性呕吐伴无热惊厥,便轮状病毒检测70.0%为阳性,血生化、血气分析均正常,脑脊液常规、生化正常,脑电图发作间期背景活动正常,头CT、MRI均未见异常,经对症治疗均达到临床治愈.结论 轻型胃肠炎伴惊厥多见于婴幼儿,秋冬季多发,表现为轻度腹泻和(或)非喷射性呕吐伴无热惊厥,是一短暂发作的良性过程,急性期对症治疗均预后良好.
作者:杨晓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研究现状.方法 制定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文献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时间范围为2000-01-01/2010-12-31,获得国内有关活血化瘀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相关文献;对11年间国内医学期刊正式发表关于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小儿肺炎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共涉及肺炎患儿3 791例,文献中涉及活血化瘀药治疗小儿肺炎研究的文献共计35篇,其中提及活血化瘀中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动力学、改善微循环治疗小儿肺炎的19篇,通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小儿肺炎的7篇,通过抗炎治疗小儿肺炎的6篇,通过抗菌抗感染抑制病原微生物治疗小儿肺炎的4篇,通过调节免疫治疗小儿肺炎的4篇.结论 活血化瘀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动力学、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菌抗感染抑制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等方面治疗小儿肺炎取得疗效.
作者:卞菊;姜之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妥洛特罗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妥洛特罗贴剂,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胺泵吸.疗程5~7 d,观察两组患儿病情控制情况及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4%(42/44),对照组97.6%(41/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妥洛特罗贴剂患儿出现副反应2例,明显少于泵吸的患儿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妥洛特罗贴剂辅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药经皮给药辅助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仪贴敷辅助治疗,根据不同的年龄设置不同的治疗时间,3~5 d为1个疗程.每日记录两组患儿体温、咳嗽、肺部啰音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经皮给药辅助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学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4 362例儿童血铅含量测定,了解沈阳市儿童血铅水平.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石墨炉法对4 362名0~17岁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测定.结果 4 362名儿童中血铅<100 μg/L3 886名,血铅轻度中毒476名,无中度中毒以上的儿童,铅中毒率为10.91%.男童铅中毒率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血铅平均含量与女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岁儿童铅中毒率为13.67%,6~10岁6.80%,11~17岁13.07%,0~5岁组铅中毒率与6~10岁组、11~17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6~10岁组与11~17岁组铅中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结论 0~17岁儿童血铅水平较高,铅中毒儿童比例高,防治铅中毒刻不容缓.
作者:廖新;宋亮亮;沈林;李智勇;文江舸;张雪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血液系统疾病,王雪峰教授基于儿童肺脾不足的生理特点,从肺脾论治,以宣肺祛邪以安正,健脾扶正以祛邪为治疗原则.简要介绍王雪峰教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并附医案一则,辅以佐证.
作者:高菲;王雪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针刺、艾灸、拔罐三法对小儿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46例面瘫患儿采用针刺、艾灸、拔罐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20 d为1个疗程,治疗1~5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肌电图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46例患儿痊愈38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后原来失神经支配的肌纤维重新得到神经支配,使受障碍的神经功能恢复常态.结论 针刺配合艾灸、拔罐法治疗小儿面瘫,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刘英;喻闽凤;曹祖清;舒毅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沈阳市铁西区2~6岁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情况,以便更好地保护学龄前儿童免受乙肝病毒侵袭.方法 对2011年1 953名入托体检儿童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结果 2~3岁、~4岁、~5岁、~6岁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1.1%、65.4%、51.1%、50.4%.各年龄段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岁组与~5岁组、~6岁组比较,~4岁组与~5岁组、~6岁组比较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 3).2~3岁组与~4岁组比较,~5岁与~6岁组比较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 3).结论 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会随着接种疫苗间隔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每年检测-次乙肝表面抗体,当乙肝表面抗体水平低于保护性以下时,应加强接种疫苗.特别是3~4岁时加强一针比较合理.
作者:李晓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息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9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在住院期间接受系统化整体护理和出院时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为期1年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疗程、复发率及并发症等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病情初次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其复发率、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知识掌握方面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可增加患儿及家长的信任,增强药物治疗依从性,缩短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治疗疗程,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并能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许凤霞;蔺萃;刘晓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疗法结合智能训练治疗智力低下幼儿的疗效.方法 90例智力低下幼儿中轻、中、重度智力低下各30例.按不同病情程度分为对照组、肌肉注射组、穴位注射组3组各30例,每组均有轻、中、重度智力低下患儿各10例.对照组给予家庭智能训练;肌肉注射组给予智能训练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2 mL肌肉注射治疗;穴位注射组给予智能训练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2 mL穴位注射治疗.疗程为3个月.按照Gesell发育量表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各组的发育商(DQ).治疗后进行各组有效率比较及各组组间、组内DQ值比较.结果 治疗后穴位注射组疗效好于肌肉注射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对照组与肌肉注射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肌肉注射组和穴位注射组轻、中、重度DQ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穴位注射组轻、中、重度DQ差值均高于肌肉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轻、中、重度间DQ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经两两比较后,除对照组中-重度和肌肉注射组轻-中度间DQ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在治疗智力低下幼儿时,尤其轻中度智力低下的幼儿应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作者:金妍;闫薪如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对心肌及肝脏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0例为观察组,同期因腹泻住院,轮状病毒阴性,大便培养阴性的患儿8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静脉血测定心肌酶及肝功能.结果 观察组心肌酶及肝功能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较非轮状病毒肠炎更易合并心肌及肝功能损害,需早期测定心肌酶及肝功能,及时加用营养心肌及肝脏的药物治疗.
作者:邵金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郑州地区幼儿龋齿发病状况.方法 对405例3岁幼儿龋齿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对象均在30、36个月时各进行1次口腔检查.结果 30个月幼儿龋齿发生55例,发病率13.58%;36个月时龋齿发病114例,发病率28.15%.两个年龄组间龋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男女之间龋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幼儿龋齿发展非常迅速,预防龋齿的时间必须提前,重点是提高儿童家长龋齿防病意识,教会家长掌握和实施有效的清洁口腔方法,训练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作者:张春芳;薛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Rasmussen 脑炎是一种罕见的后天获得性进展性疾病,多在儿童期起病,具有严重致残性.该病病因尚不明确,早期诊断困难,药物治疗效果差,目前治疗Rasmussen 脑炎的有效方法仍是大脑半球切除术,但因其较大的创伤性以及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而难以令患儿接受,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手段尚待探索.
作者:张璠;郑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的类型和治疗策略.方法 对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在病毒性心肌炎常规治疗基础上,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26例分别给予胺碘酮、普罗帕酮、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治疗以及电复律;室性心律失常25例分别给予胺碘酮、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普罗帕酮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17例,包括5例窦性心动过缓和12例房室传导阻滞,给予山莨菪碱、阿托品、地塞米松、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治疗,其中2例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结果 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者胺碘酮和β受体阻滞剂疗效满意,其中1例房颤药物复律无效,电复律成功;室性心律失常者胺碘酮疗效优于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也有效,其中1例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自动出院;缓慢性心律失常10例患儿用激素等药物治疗很快恢复正常的心脏起搏与传导功能,另外2例患儿安置临时起搏器,1周左右,心率达70次/min以上,撤除临时起搏器.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可并发多种心律失常,严重者危及患儿生命,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期正规治疗;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两种药物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较理想药物,电复律、临时起搏器是有效、简单的急救措施,及时应用,可挽救患儿生命.
作者:王梅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前炭疽在牧区仍曾地方性流行.发达国家由于普遍疫苗接种和广泛动物类医疗工作的施行,动物和人类炭疽病几乎消灭;在发展中国家,本病仍在一定范围内流行.全球每年发病数估计为1万~20万,中国近两年的年发病人数为600人次左右.由于炭疽杆菌芽胞抵抗力极强,本病有可能卷土重来,且本病人群普遍易感,应引起重视.本文详细报告1例儿童皮肤炭疽误诊过程、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以提高各科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知,避免再发生误诊.
作者:滕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不仅造成各器官系统缺氧缺血性损伤;同时也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尤其对糖代谢的影响及血糖变化对机体的损伤引起广泛关注;糖代谢紊乱与HIE的程度相关,病情越重血糖越高;且血糖变化也预示其预后,积极调控血糖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应重视HIE的血糖监测及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作者:李相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