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豫
目的 观察涤痰化瘀汤治疗小儿食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小儿食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口服涤痰化瘀汤治疗;对照组口服保和丸治疗.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88.23%(30/34),高于对照组29.41%(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副反应.结论 涤痰化瘀汤治疗小儿食积疗效显著.
作者:李立新;庄玲伶;李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探讨刘小凡教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婴幼儿喘息的经验,分析中医药治疗婴幼儿喘息的独特优势.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收集整理病历,分析总结刘小凡教授的临床用药经验.麻黄附子细辛汤相对于常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儿喘息、痰鸣症状;疗效明确、简便价廉,可减轻患儿痛苦及其家庭的精神、经济负担.
作者:刘翔;汪雅;刘小凡 刊期: 2012年第01期
Rasmussen 脑炎是一种罕见的后天获得性进展性疾病,多在儿童期起病,具有严重致残性.该病病因尚不明确,早期诊断困难,药物治疗效果差,目前治疗Rasmussen 脑炎的有效方法仍是大脑半球切除术,但因其较大的创伤性以及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而难以令患儿接受,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手段尚待探索.
作者:张璠;郑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幼科铁镜·卓溪家传口诀》中谓“若用推拿须下午,推拿切莫在侵晨”,有其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和小儿推拿疗效机制的理论基础,是对中医“天人相应、脏气法时”观念的灵活运用,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医“时间医学”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为基础,遵循自然界、人体固有的时序特点,选取特定的时间点,增强了中医药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探索小儿推拿疗法与中医时间医学新的结合点,促进时间医学观念在小儿推拿临床中的深度应用,进一步提高小儿推拿疗法的临床疗效,使得这一传统中医疗法焕发新的生命力.
作者:田志伟;高树彬;李晓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疗法结合智能训练治疗智力低下幼儿的疗效.方法 90例智力低下幼儿中轻、中、重度智力低下各30例.按不同病情程度分为对照组、肌肉注射组、穴位注射组3组各30例,每组均有轻、中、重度智力低下患儿各10例.对照组给予家庭智能训练;肌肉注射组给予智能训练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2 mL肌肉注射治疗;穴位注射组给予智能训练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2 mL穴位注射治疗.疗程为3个月.按照Gesell发育量表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各组的发育商(DQ).治疗后进行各组有效率比较及各组组间、组内DQ值比较.结果 治疗后穴位注射组疗效好于肌肉注射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对照组与肌肉注射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肌肉注射组和穴位注射组轻、中、重度DQ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穴位注射组轻、中、重度DQ差值均高于肌肉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轻、中、重度间DQ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经两两比较后,除对照组中-重度和肌肉注射组轻-中度间DQ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在治疗智力低下幼儿时,尤其轻中度智力低下的幼儿应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作者:金妍;闫薪如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的类型和治疗策略.方法 对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在病毒性心肌炎常规治疗基础上,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26例分别给予胺碘酮、普罗帕酮、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治疗以及电复律;室性心律失常25例分别给予胺碘酮、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普罗帕酮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17例,包括5例窦性心动过缓和12例房室传导阻滞,给予山莨菪碱、阿托品、地塞米松、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治疗,其中2例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结果 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者胺碘酮和β受体阻滞剂疗效满意,其中1例房颤药物复律无效,电复律成功;室性心律失常者胺碘酮疗效优于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剂也有效,其中1例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自动出院;缓慢性心律失常10例患儿用激素等药物治疗很快恢复正常的心脏起搏与传导功能,另外2例患儿安置临时起搏器,1周左右,心率达70次/min以上,撤除临时起搏器.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可并发多种心律失常,严重者危及患儿生命,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期正规治疗;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两种药物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较理想药物,电复律、临时起搏器是有效、简单的急救措施,及时应用,可挽救患儿生命.
作者:王梅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不仅造成各器官系统缺氧缺血性损伤;同时也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尤其对糖代谢的影响及血糖变化对机体的损伤引起广泛关注;糖代谢紊乱与HIE的程度相关,病情越重血糖越高;且血糖变化也预示其预后,积极调控血糖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应重视HIE的血糖监测及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作者:李相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针刺、艾灸、拔罐三法对小儿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46例面瘫患儿采用针刺、艾灸、拔罐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20 d为1个疗程,治疗1~5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肌电图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46例患儿痊愈38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后原来失神经支配的肌纤维重新得到神经支配,使受障碍的神经功能恢复常态.结论 针刺配合艾灸、拔罐法治疗小儿面瘫,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刘英;喻闽凤;曹祖清;舒毅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可比特气雾剂加储雾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10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8例.观察组在吸氧、抗病毒、激素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必特气雾剂配合储雾罐吸入;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必特雾化液雾化吸入,疗程均在症状缓解后巩固1个月,观察喘憋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和治愈时间,并对比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喘憋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必特气雾剂加储雾罐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与可必特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相当,且不用借助气泵和氧气管道等特殊设备,操作简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芳;张淑美;宋海红;侯明月;刘振忠;雷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戴镜、遮盖、精细训练等综合方法对67例(121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进行治疗,同时护理人员指导正确戴镜,要求家长监督患儿戴镜时间及电话随访跟踪治疗.结果 矫正视力达5.0者108眼(89.2%),矫正视力达4.8~4.9者10眼(8.3%),矫正视力无进步者3眼(2.5%).结论 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加强护理,指导监督戴镜时间及定期随访,以巩固疗效.
作者:马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前炭疽在牧区仍曾地方性流行.发达国家由于普遍疫苗接种和广泛动物类医疗工作的施行,动物和人类炭疽病几乎消灭;在发展中国家,本病仍在一定范围内流行.全球每年发病数估计为1万~20万,中国近两年的年发病人数为600人次左右.由于炭疽杆菌芽胞抵抗力极强,本病有可能卷土重来,且本病人群普遍易感,应引起重视.本文详细报告1例儿童皮肤炭疽误诊过程、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以提高各科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知,避免再发生误诊.
作者:滕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关系及脐血ADMA对预测NRDS的意义.方法 以胎龄<35周、体质量<2 500 g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18例NRDS为实验组,其中分2级以上RDS组14例,1级RDS组4例;17例同期住院的早产儿为对照组.分别抽取脐带血,生后7、14 d桡动脉血各2mL,用ELISA法进行ADMA检测.结果 (1)ADMA变化:早产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母亲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脐血ADMA无明显相关关系;(2) ADMA与NRDS的关系:2级以上RDS组脐血中ADMA明显高于1级RDS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7d和14d的ADMA水平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级以上RDS组脐血ADMA与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532,0.663,P<0.05).结论 脐血ADMA是独立于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及母亲是否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指标;脐血ADMA可能是2级以上NRDS的预测因子,脐血ADMA越高,机械通气和吸氧时间越长.
作者:黄惠娟;陈玮琪;郑铠军;杨秀芳;陈敬国;叶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研究现状.方法 制定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文献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时间范围为2000-01-01/2010-12-31,获得国内有关活血化瘀药治疗小儿肺炎的相关文献;对11年间国内医学期刊正式发表关于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小儿肺炎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共涉及肺炎患儿3 791例,文献中涉及活血化瘀药治疗小儿肺炎研究的文献共计35篇,其中提及活血化瘀中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动力学、改善微循环治疗小儿肺炎的19篇,通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小儿肺炎的7篇,通过抗炎治疗小儿肺炎的6篇,通过抗菌抗感染抑制病原微生物治疗小儿肺炎的4篇,通过调节免疫治疗小儿肺炎的4篇.结论 活血化瘀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动力学、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菌抗感染抑制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等方面治疗小儿肺炎取得疗效.
作者:卞菊;姜之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0例、盐酸氨溴索组27例和NCPAP组27例.联合治疗组予N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盐酸氨溴索组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NCPAP组予NCPAP治疗.疗程3~5 d.观察临床表现改善时间、辅助通气时间、血气改善时间、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时间.结果 联合治疗组临床表现改善时间、辅助通气时间、血气改善时间、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时间短于盐酸氨溴索组和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良好,能缩短临床表现改善时间、辅助通气时间、血气改善时间及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时间.
作者:张兰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妥洛特罗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妥洛特罗贴剂,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胺泵吸.疗程5~7 d,观察两组患儿病情控制情况及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4%(42/44),对照组97.6%(41/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妥洛特罗贴剂患儿出现副反应2例,明显少于泵吸的患儿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妥洛特罗贴剂辅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获取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和口腔保健资源利用情况,对乳牙龋病发病情况与其相关性行为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定点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40名在沈阳市常住的幼儿园5岁儿童及其家长,男女各半.以问卷形式取得儿童口腔健康行为数据,同时进行儿童龋病的临床检查,观察目标人群患龋率、龋失补牙数、龋均、采用口腔健康行为人数比率.结果 目标人群乳牙总体患龋率为67.1%,龋失补牙数为1 362颗,龋均为3.10.有睡前进食甜食习惯者中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92.3%和4.59,与无此行为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家长监督下有效刷牙者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42.2%和1.08,与无此行为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期口腔健康检查者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36.4%和1.63,与无此行为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人群乳牙患龋率、龋失补牙数与睡前有进食甜食习惯、家长监督下有效刷牙和定期口腔健康检查行为均具有相关性,其中睡前有进食甜食习惯为相关危险因素,家长监督下有效刷牙和定期口腔健康检查为相关保护因素.结论 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与龋病发病情况存在相关性,应加强对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促进儿童口腔健康.
作者:丛芳;钟声;张桂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轻型胃肠炎伴惊厥的临床特征.方法 从起病年龄、发病季节、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等方面分析30例轻型胃肠炎伴惊厥患儿的特点.结果 患儿发病年龄均在6个月至3岁,秋冬季多见,占70.0%.主要症状为轻度腹泻或(和)非喷射性呕吐伴无热惊厥,便轮状病毒检测70.0%为阳性,血生化、血气分析均正常,脑脊液常规、生化正常,脑电图发作间期背景活动正常,头CT、MRI均未见异常,经对症治疗均达到临床治愈.结论 轻型胃肠炎伴惊厥多见于婴幼儿,秋冬季多发,表现为轻度腹泻和(或)非喷射性呕吐伴无热惊厥,是一短暂发作的良性过程,急性期对症治疗均预后良好.
作者:杨晓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踝足矫形器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 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踝足矫形器治疗动静态尖足.治疗1个疗程(3个月)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进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和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观察组小腿三头肌肌张力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MFM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踝足矫形器可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几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能提高粗大运动能力.
作者:吕智海;张震;李莹莹;时人杰;张士领;范艳萍;栾天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4 362例儿童血铅含量测定,了解沈阳市儿童血铅水平.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石墨炉法对4 362名0~17岁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测定.结果 4 362名儿童中血铅<100 μg/L3 886名,血铅轻度中毒476名,无中度中毒以上的儿童,铅中毒率为10.91%.男童铅中毒率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血铅平均含量与女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岁儿童铅中毒率为13.67%,6~10岁6.80%,11~17岁13.07%,0~5岁组铅中毒率与6~10岁组、11~17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6~10岁组与11~17岁组铅中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结论 0~17岁儿童血铅水平较高,铅中毒儿童比例高,防治铅中毒刻不容缓.
作者:廖新;宋亮亮;沈林;李智勇;文江舸;张雪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益肾活血药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运用循证医学Cochranc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检索时间2000-01/2011-07,纳入国内外有关益肾活血药治疗NS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Jadad评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选择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1a、CD3、CD4、CD8、CD4/CD8、复发率、临床疗效、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皮质醇等13项结局指标,运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计725例患儿.Jadad评分均为3分.Meta分析显示,除皮质醇1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联合益肾活血中药治疗NS,在一定程度上优于西药治疗,且未见不良反应,安全可靠.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益肾活血药治疗NS有一定的效果.受纳入研究数量与质量限制,其疗效和安全性期待更多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作者:邱彩霞;郑健;黄苏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