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孟存芳;赵刚
目的 观察低频脉冲电治疗对运动发育迟缓高危患儿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66例运动发育迟缓高危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低频脉冲电治疗+运动训练)和对照组(运动训练)各83例.6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T0)及治疗1(T1)、3(T2)、6个月(T3)时的精细运动、粗大运动、总体发育商(FMQ、GMQ、TMQ)的差异.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分别比较FMQ、GMQ、TMQ评分:T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评分比较,观察组各时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运动训练可显著提高运动发育迟缓高危患儿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儿运动能力.
作者:高莉娟;赵娜;徐淑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染色体核型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复发性流产提供参考.方法 在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中随机选取60对夫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培养淋巴细胞,分析染色体核型,并对染色体异常分布情况进行观察,探讨染色体异常与流产的相关性.结果 发现38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31.67%,其中多态变异占异常染色体的比例高,为55.26%,检出率17.51%,与其他染色体异常率相比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异常核型中,女26例(68.42%),男12例(31.58%),女性多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多态变异中发生率高为46,XY,Yqh+.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因素,染色体多态性变异与其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孙世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寻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1653例新生儿作为分析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等分析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率为8.23%;足月胎儿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重儿比较,以及肠外营养、机械通气及新生儿窒息的有与无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低体质量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以及肠外营养、机械通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 低体质量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以及有肠外营养、机械通气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作者:王海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绕行急诊救治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未建立胸痛中心之前收治的217例STEMI患者为对照组;胸痛中心建立后通过绕行急诊救治的161例STEMI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入院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结果观察组D-to-B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系统对STEMI患者可以明显缩短D-to-B时间,尽早实施心肌再灌注.
作者:潘三改;李开涛;田云朋;刘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合并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830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基线临床检测指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肝性脑病影响因素.结果 830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肝性脑病患者278例(33.5%),其中男244例(29.4%),女34例(4.1%).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比值、胆固醇浓度、血钠浓度、凝血酶原活动度、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甲胎蛋白浓度、白细胞绝对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和血小板计数在合并肝性脑病和未合并肝性脑病的两组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有统计学意义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比值、凝血酶原活动度、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甲胎蛋白浓度、HBV-DNA水平、白细胞绝对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对肝性脑病的发生有重要的影响.结论 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合并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增大、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比值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甲胎蛋白浓度降低、HBV-DNA水平高、白细胞绝对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
作者:刘宝荣;周锐;杨世达;甘巧蓉;黄水文;潘晨;林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对正畸釉质粘接剂抗菌性与粘接拉伸强度的影响.方法 将36颗去除牙周组织的完整无龋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6组.分别将1%、2%、3%、4%和5%浓度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TiO2)加入到正畸釉质粘接剂中,另设空白对照组,测定6组研究对象的粘接拉伸强度及抗菌性.结果6组间:拉伸强度差异不显著(F=1.032,P=0.173);pH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927,P=0.029);乳酸生产量差异具有显著性(F=9.637,P=0.001);加入TiO2的5组菌落计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F=6.073,P=0.041).结论 2%载银纳米TiO2对正畸釉质粘接剂具有明显的抗菌性,而对粘接拉伸强度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婷婷;孟存芳;赵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荧光技术(ATP)检测干预,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2016年1~6月,选择我院烧伤诊疗中心首义院区医务人员40人(试验组),光谷院区10人(对照组)为试验对象,对洗手前、后手部清洁度进行ATP检测并现场反馈作为干预措施,对试验组医务人员干预5次,比较干预前、后试验组自身及其与对照组的手卫生依从率及ATP检测值差异.结果 基线时,试验组与对照组洗手前、后ATP值及手卫生依从率差距均无统计学意义.经ATP检测干预,第1~5次干预后试验组手卫生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干预3次后,试验组手卫生依从率趋于稳定.试验组洗手后ATP值显著低于对照组[(70±4.9)RLU vs(123±25.8)RLU,P=0.003].结论 应用ATP检测干预医务人员洗手可提高医务人员手部清洁程度及手卫生依从率.
作者:席毛毛;唐朴勤;谢国璀;付洁;胡官峰;陈晓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可视音乐疗法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力发育及适应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可视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个月后智力发育和适应行为能力.结果 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GDS和AAMD-AB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中采用可视音乐疗法可有效提升患儿智力发育水平和适应行为能力.
作者:张佳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胡桃夹食管( nutcracker esophagus ,NE)是一种以食管动力异常-症状性高动力性食管蠕动(高波幅食管蠕动收缩并伴有收缩时限的延长)为主要特点的疾患,为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之一. 早在1977年Brand和他的同事首次报告了在一组非心源性胸痛患者中有41%的病人伴有高波幅食管蠕动收缩, 1979 年Benjamin等再次确认了这些临床观察并和Castell 为描述这种疾病而建议将其命名为NE.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40~50岁以后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作者:李英男;吴本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常见症候与相关检测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72例.按照中医证型分为A组(肺气虚证)、B组(肺脾气虚证)、C组(肺肾气虚证)、D组(肺脾肾气虚证)、E组(痰瘀阻肺证)、F组(痰湿蕴肺证).均分别检测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呼吸困难积分.结果 A组、C组、D组、F组患者FVC、FEV1均高于B组(P<0.05);且A组FEV1高于F组(P<0.05);A组、C组、D组FEV1/FVC均高于B组(P<0.05);B组、E组、F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A组(P<0.05);A组、C组、D组、F组呼吸困难评分均低于E组(P<0.05).结论 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的变化,中医证候相关检测指标也会出现相应改变,需引起高度关注.
作者:郭利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监测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敏感性,为感控工作提供帮助.方法 临床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6版标准判读结果.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对复方新诺明活性较好,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对利福平活性较好.MRSA和MRCNS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没有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菌株.屎肠球菌对青霉素、喹诺酮类、呋喃妥因的耐药率都明显高于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没有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株.A、B群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在50%左右,但B群对喹诺酮类敏感性比较好.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然具有高度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阿米卡星具有高度敏感性.革兰阴性杆菌出现泛耐药菌株.结论 多重耐药菌的增加,特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株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挑战.
作者:刘佳霖;张梦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用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接收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2016年4月前入院的42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培哚普利治疗;将2016年4月后入院的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予以培哚普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V和CO、LVESV和LVEF及LVEDV等超声心电图测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培哚普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
作者:池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用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心功能变化(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4%(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用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
作者:刘永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A组,n=24)和非室性心律失常组(B组,n=192).记录脏瓣膜置换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15年、心功能Ⅳ级、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阻断时间>90 min、体外循环时间>150 min、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病程、心功能分级、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应予以重视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作者:张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和围生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按照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规范化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75例.检测两组孕产妇治疗前和分娩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记录两组妊高症、低血糖、羊水过多、早产发生率、分娩结局及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孕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出现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高症、低血糖、羊水过多、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胎膜早破、酮症酸中毒、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能够控制孕妇血糖,减少孕妇、围生期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黄银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外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外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3例作为观察组,同一时期下肢健康的住院患者6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CFV(股总静脉)、PTV(胫周围静脉近段)、SFV(股浅静脉)及MGV(内侧腓肠静脉)内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FV、POV(腘静脉)、CFV的CDF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外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爽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抗生素的应用改善了感染性疾病的预后,但近几十年因抗生素广泛滥用而逐渐出现的细菌耐药问题,给抗感染治疗带来新的重大挑战. 多重耐药菌( 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 , MDROs, MDR )感染是导致抗生素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显著增加疾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据统计美国每年有200,0000例住院疾病和2, 3000 例死亡患者是因多药耐药菌感染引起[1]. MDROs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系统[2] ,且以老年人为主,病情重,病死率及复发率高. 目前,随着老龄社会的发展,老年群体的医疗保健问题进一步得到重视. 而老年人呼吸系统MDROs感染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及造成重大经济负担的重要威胁[3]. 本文针对老年人呼吸系统多重耐药菌病原学特点,易感危险因素,耐药机制及诊治策略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早期、合理、有效抗MDRO治疗.
作者:李晨芳;王桦;檀春玲;刘国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环腺苷酸( cAMP )和环鸟苷酸( cGMP )是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在信号传导和生理调节中起重要的作用,例如:平滑肌收缩与舒张,血压的调控,神经递质的传导,血小板的粘附等. cAMP和cGMP 会被一组特异性水解酶磷酸二酯酶( PDE )降解. 目前,已经有11种PDE被发现,并且每种PDE都有若干个异构体和剪切体. 有些 PDE 特异性地针对 cAMP 或cGMP,有些则可以水解两者. 例如,PDE11可以降解cAMP和cGMP , PDE4特异性针对cAMP ,而PDE5特异性水解cGMP. 重要的是,一些PDE及其同工酶在经过广泛地研究后被证实其抑制剂有重要的药理学意义. 西地那非是第一个有效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ED)的口服药物. 它的问世,是ED治疗史上的里程碑. 现今为止,有五种已经上市的PDE5抑制剂,它们是西地那非(万艾可,辉瑞公司,美国),他达拉非(希爱力,礼来公司,美国),伐地那非(艾力达,拜耳,德国) ,乌达那非( Zydena;东亚医药科技,韩国) ,和米罗那非( Mvix,SK化学,韩国) [1]. 以上5种PDE5抑制剂都有快速起效、合适的药效时间以及至少65%的有效率等优点[ 2 ]. 除了阴茎海绵体外, PDE5 也在整个泌尿生殖道表达并介导相关的平滑肌松弛. 对PDE5的抑制在除ED以外的许多良性泌尿系疾病中都有临床意义,如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下尿路症状( LUTS) ,阴茎异常勃起,早泄( PE) ,尿路结石,膀胱过度活动症(OAB),阴茎硬结病(PD)和女性性功能障碍( FSD ). 本文将重点探讨 PDE5 抑制剂在 BPH/LUTS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作者:黄卫;陈小艳;徐德强;徐耀忠;张文浩;王行环;张新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1.1 病史 患者女,60 岁,阵发性心悸、心慌5 ~6年,和活动关系密切,有反复晕厥病史7~8次,近3年发作1次,清醒后有大汗. 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史.
作者:李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消化内镜问世已有半个多世纪,尤其开展微创治疗后,许多新技术诸如内镜切除、止血和扩张狭窄,以及通过自然腔道的内镜手术,使需要外科手术干预的患者大量减少. 本文将近年国内外消化内镜介入治疗食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笔谈,希望能对内镜治疗的开展有所帮助.
作者:李蜀豫;颜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