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肾镜行尿道会师治疗后尿道断裂4例

吴新潮;蒋叶;李涛;何慈聪

关键词:输尿管肾镜, 尿道会师, 治疗, 外伤性后尿道断裂, 输尿管镜, 内窥镜下, 会师术, 患者, 报告
摘要:2001年5月~2003年2月,我科采用输尿管镜对4例外伤性后尿道断裂患者行内窥镜下会师术,报告如下.
医学新知杂志相关文献
  • 咪达普利的降压疗效及对谷/峰比值的影响

    谷/峰比值是目前公认的评价降压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1],而动态血压测定是获取谷/峰比值的理想手段,也是评价高血压药物的必备手段,与偶测血压相比,它更能反映日常活动时血压的动态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咪达普利的降压作用及对谷/峰(T/P)比值的影响.

    作者:周毅;熊世熙;李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安定、芬太尼、氢溴酸山莨菪碱在纤维结肠镜检中的应用

    2003年3月~8月,我们对116例患者采用安定复合芬太尼的镇静镇痛方法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超;詹苏;王焱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轻、中度脾肿大脾大部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

    充血性脾肿大脾的切除与保留,目前还有不同的观点,争论的焦点在于病理性的脾脏有无正常的免疫功能,保脾后是否还会发生脾脏充血性肿大,继而发生脾机能亢进?为进一步研究门静脉门压症脾大部切除术后残脾的功能及手术效果,1999~2003年,我们随机选择门静脉高压症轻、中度脾肿大的病人40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前者行脾大部切除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者行全脾切除及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作者:魏元明;冯延昌;刘延华;刘志民;杨维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7例

    我院自2002年5月~2003年7月,采用后腹腔镜切除肾上腺肿瘤,对于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有所体会.

    作者:唐秀泉;付继承;奚晓龙;蒋冬非;宋宇;邴建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腹腔镜技术在泌尿系肿瘤中的应用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泌尿外科是泌尿外科又一次技术革命,因其视野清晰、损伤小、术中出血少和术后恢复快的显著优势,深受泌尿外科医生的喜爱,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逐步取代传统的开放性手术.

    作者:张旭;王少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附168例报告)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的临床效果和操作体会.方法采用URS取石,或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168例.结果 168例输尿管结石,通过输尿管钳、套石篮和弹道碎石治疗,一次成功率为93.4%.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微创,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好方法.

    作者:任展;潘彬;钱麟;郑兵;汤纪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盆腔自主神经的解剖特点及其在直肠癌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根据自主神经的解剖特点探讨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对性功能及排尿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①在25侧成人男性骨盆矢状标本及17具成人男性躯干标本上解剖观测有关内脏神经丛及分支的形态及位置;②对40例直肠癌患者术中采用保留自主神经和不保留自主神经的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①盆丛位于直肠膀胱陷凹上外侧2.98~4.71cm处的盆壁之间;左右腹下神经分别位于骶骨岬中点至左右坐骨大切迹下缘内侧一横指处;上腹下丛位于腹主动脉分叉至骶骨岬下约2cm之间;②保留自主神经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率男为11.1%女为18.2%,性功能障碍率男为11.1%女为9.1%.不保留自主神经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率男为45.4%女为88.9%,性功能障碍率男为81.8%女为66.7%.结论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能有效降低术后性功能障碍及排尿功能障碍.

    作者:池畔;兰宝金;陈玲珑;郑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阴道血肿的预防和处理(附8例分析)

    形成产道血肿原因较多,如阴道手术助产、胎儿娩出过快、血管或凝血因子异常等,但往往与产道损伤缝合方法不良有关.我院近16年来因缝合不全致阴道血肿8例,为预防和减少产道血肿的再发生,现分析如下.

    作者:吕新萍;古力努尔;王家秀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67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和内镜检查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发生在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UC在欧美发达国家多见,亚洲国家发病率远低于欧美国家,近年来,很多国家报道U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3].本文回顾分析167例UC病例的临床和内镜下特点及相互关系.

    作者:陈晓娟;邓长生;黄梅芳;颜文娟;周玉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两种方法治疗腺性膀胱炎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经尿道电灼术加膀胱药物灌注与单纯膀胱药物灌注治疗,比较两种方法对腺性膀胱炎的疗效.结果根据临床表现,膀胱镜检及活检, 随访6~12个月经尿道电切术加膀胱药物灌注组临床治愈率达63.1%,有效率80.0%;单纯给予膀胱药物灌注组临床治愈率仅为30.2%,有效率58.1%,两组疗效差异显著.结论经尿道电灼术加膀胱药物灌注对腺性膀胱炎疗效显著.

    作者:杨奇盛;郑新民;杨志伟;李世文;胡礼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改良腋臭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腋臭多与遗传有关,是医学美容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常规非手术疗法不能取得持久而满意的效果.目前外科手术疗效确切,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但各有利弊.我们1998年3月~2003年3月采用改良腋臭搔刮修剪术对48例腋臭患者行手术根治,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缪泽群;宋韬;郑楷平;王汉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HPVR的临床检测及分型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是已被肯定的DNA肿瘤病毒之一,在女性下生殖道肿瘤中的检出率高达90%以上.迄今已鉴定的HPV有70多型.HPV的DNA检测和分型对女性生殖道肿瘤的病因学和癌情预报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HPV的高异质性,其基因型的检测具有一定困难[1].

    作者:吕晓萍;戴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左侧椎动脉起点异常1例

    随着人口老年化到来,与椎动脉有关的疾病逐渐增多.在经股动脉插管到左锁骨下动脉行椎动脉造影或治疗时,需找到椎动脉开口.作者发现1例左侧椎动脉直接起自主动脉弓,现报告如下,以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作者:蒙艳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结晶、菌尿对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的干扰分析

    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液有形成份时发现尿中结晶及菌尿对细胞计数有干扰,我们对 1 500例尿标本进行了检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鲁由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其病程进展的终末多须手术治疗,目的是去除增生的腺体,解除下尿路梗阻.手术的方法很多,其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70年代初被认定为治疗BPH的金标准.

    作者:王行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无乳糖奶粉辅佐治疗婴儿秋季腹泻

    我科应用无乳糖奶粉辅佐治疗轮状病毒所致婴儿腹泻病(秋季腹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锋;胡三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11例分析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极少合并甲状腺癌.文献报道并有率0.76%~8.7%[1].1990~2003年我院共手术治疗30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合并甲状腺癌者11例(3.6%).现分析如下.

    作者:周宗进;陆艳军;吴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右侧颈内静脉插管在自体骨髓移植中的应用

    自体骨髓移植(ABMT)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方法,锁骨下静脉插管是各种药物输入患者体内的重要通道.2001年5月~2003年3月,我们对3例复发的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ABMT,我们发现右侧颈内静脉插管可替代锁骨下静脉插管而保证移植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艳才;马跃成;成功;张普生;金莉莉;颜红芳;廖艳;何君;冯运会;沈郭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手助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自美国Clayman1991年首次报道腹腔镜肾切除术以来,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腹腔镜手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技术要求高和手术时间长,这些均影响了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弥补腹腔镜手术的上述不足,近几年出现了手助腹腔镜手术,现就手助腹腔镜手术的概况及其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作一介绍.

    作者:谢立平;秦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地塞米松对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生殖细胞凋亡和相关因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睾丸扭转复位后生殖细胞凋亡和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16只成年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睾丸扭转复位加地塞米松(实验)组和睾丸扭转复位加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8只.建立单侧睾丸扭转复位模型.术后24h取手术侧睾丸,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生殖细胞凋亡,化学比色法测定睾丸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生殖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1), MDA含量和MPO活性显著降低(P<0.01), SOD和CAT的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论地塞米松可减少睾丸扭转复位后的生殖细胞凋亡,对睾丸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超;郑新民;杨志伟;李世文;郑航;胡礼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医学新知杂志

医学新知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主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