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66例

许俐;刘秀君

关键词:米非司酮, 保守治疗, 输卵管妊娠, 资料与方法, 现报告如下, 育龄妇女, 生育能力, 生命安全, 抢救患者, 急症手术, 高分辨率, 新技术, 敏感性, 腹腔镜, 发病率, 超声仪, 常见病, 诊断, 应用, 演变
摘要:输卵管妊娠(TP)是危及育龄妇女生命安全及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约占全部妊娠的2%[1].随着高分辨率超声仪、腹腔镜及敏感性高的β -HCG测定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部分TP有可能在5~8周及破裂前作出诊断.而有关TP的治疗亦从破裂后抢救患者生命的急症手术演变到破裂前在严密观察下进行的保守治疗[ 2,3].保守治疗可保留患侧输卵管,提高患者的生育能力.我们采用米非司酮治疗TP, 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医学新知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66例

    输卵管妊娠(TP)是危及育龄妇女生命安全及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约占全部妊娠的2%[1].随着高分辨率超声仪、腹腔镜及敏感性高的β -HCG测定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部分TP有可能在5~8周及破裂前作出诊断.而有关TP的治疗亦从破裂后抢救患者生命的急症手术演变到破裂前在严密观察下进行的保守治疗[ 2,3].保守治疗可保留患侧输卵管,提高患者的生育能力.我们采用米非司酮治疗TP, 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作者:许俐;刘秀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S2S-3闪烁增视仪治疗调节痉挛的临床观察

    调节痉挛是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睫状肌肌张力增高,使远点、近点均移近,造成假性近视,以致远视眼度数变浅,正视眼变为近视,近视度数加深[1].目前临床治疗主要有睫状肌麻痹剂,配戴合适的眼镜等,但这些治疗手段不尽人意,存在疗效不稳定、易复发、疗程长等缺点.本研究通过运用睫状肌麻痹剂、增视仪、增视仪加睫状肌麻痹剂三种方法,治疗调节痉挛治愈率的周期分析,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调节痉挛的治疗方法,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道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硫酸镁对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早期治疗作用

    硫酸镁应用于临床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在脑外伤方面应用不多,近几年来它作为一种脑保护剂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研究其对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早期治疗效果,我们于1999年1月~ 2000年12月选取了28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例进行硫酸镁治疗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

    作者:赖连枪;张浚;尹夕龙;杨玉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罗红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86例

    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el arthritis,NGU)和宫颈炎,是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STD) .为探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我们用罗红霉素治疗NGU、宫颈炎86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作者:何亚萍;徐长珍;石如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各临床变量与瘦素受体基因变异的关系研究

    为研究2型糠尿病患者各临床变量,如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DBP)、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等与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 r,Lepr)第20外显子基因变异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测定90例2型糖尿病患者Lepr第20外显子基因变异频率,常规检测血糖、TG、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 ,于相同条件下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按公式计算体重指数(BMI)、脂肪百分比(%Fat )和胰岛素的敏感指数(ISI).结果显示,本组糖尿病患者中存在Lepr第20外显子基因变异,其中2927 位C→A(Ala976Asp)变异频率为100%,3057位G→A(Pro1019Pro)总的变异频率为80%;其3057 位G→A变异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数成负相关(P=0.0461),与女性糖尿病患者的腰围/臀围(WHR)成正相关(P=0.030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epr基因 3057位G→A变异与BMI、WHR、DBP、TG成正相关,与HDL成负相关.结果表明:本组糖尿病患者中存在Lepr第20外显子基因变异,其变异主要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局部体脂分布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作者:鲁红云;徐焱成;朱宜莲;孙家忠;范幼筠;邓浩华;杨锦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NO、NOS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调控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存在于血管壁中膜,它是决定血管活性、血管构型及维持血管张力的重要因素.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VSMC可分为收缩型和合成型两种表型.收缩型VSMC呈分化状态,不能增殖;合成型VSMC呈去分化状态,对外界各种有丝分裂原起反应而活跃增生.但在胚胎时期或病理因素下,VSMC可由收缩型转化为合成型, 即发生表型转化.VSMC向合成型转化是VSMC增生的先决条件.合成型细胞从中膜向内膜迁移并大量增殖是冠脉成形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前提,也是动脉粥样硬化恶化的基础.现已公认, 在生理条件下,血管细胞中的一氧化氮(NO)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其内含有丰富的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在病理状态下,炎症细胞也能诱导产生另一种NOS (inducible NOS,iNOS)并生成大量NO.内源性NO调节着VSMC的活性,对维持正常血管的结构完整性及正常的血流动力学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发现,无论是在生理还是病理状态下,NO 及NOS在对VSMC增殖周期影响的机制中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就国内外学者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王志勇;邹祖玉;刘维新;陈德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随着肝脏外科的发展,人们采用多种手术方式进行许多在过去曾被认为无法切除的肝脏肿瘤的治疗.在临床上肝移植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多种肝脏疾病.但无论是肝脏损伤、肝脏手术还是肝移值,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甚至引起肝脏功能的衰竭而影响疗效.如何提高肝脏的自我保护能力,调动其内源性的保护机制,目前已成为肝脏外科发展的方向和热点.我国是肝脏肿瘤的高发国之一,探明这一保护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所进行的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卢昕;刘志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玉米须的药理及临床研究概况

    玉米的正名为玉蜀黍(Zea mays L),为禾本科玉米属类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须是玉米的花柱和柱头.玉米须是一种中药,其性味甘、平、无毒.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玉米须的治疗作用,它能利尿、泄热、平肝、利胆[1].它不仅可作单味药煎服,也可与其它中草药配伍后使用.近年来,临床上用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肝炎、胆道结石、鼻炎及哮喘等症[2].国内外学者对玉米须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1 玉米须的化学成分

    作者:李静;邱卓钢;詹莉;李常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

    筋膜内子宫全切术[1]是在子宫全切及子宫次全切除术基础上的一种改良术式,它既取普通子宫全切术和子宫次全切除术之优点,又能防止宫颈残端癌,保持盆底阴道的完整性并保留部分宫颈,是目前临床上较好的切除子宫的术式.我科1997年10月~1999年5月用该术式实行手术5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萍;胡珈瑞;周春;胡伦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自制B超导向仪经皮穿刺治疗肾囊肿52例

    我院1989~2000年采用自行研制的B超穿刺导向器经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后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囊肿52例,经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叶家新;张瑞舟;朱圣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为探讨氯沙坦治疗1个月后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应用生化及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3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氯沙坦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并进行自身对照.结果显示,治疗前后血浆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尿白蛋白、血IgG 蛋白、血及尿β2-微球蛋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肾功能无不良影响,为一安全、有效的降压药.

    作者:钟亚;叶梅;王宇琴;许喜泳;哈黛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子宫腺肌病临床误诊27例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但由于没有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误诊率极高.我们对术后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患者27例进行回顾性误诊分析,以提高诊断率,有利于该病的临床诊治.1 临床资料与方法

    作者:史凯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基因治疗中载体的研究进展

    自1990年美国成功地实施了第一例基因治疗以后,基因治疗的理论和临床研究迅速展开, 给我们治疗一些传统疗法难以治愈的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在基因组、基因的表达调控和疾病的发生机理没有彻底阐明之前,基因治疗还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1].在基因治疗中如何把目的基因转入病人体内并稳定表达是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在载体的改造、外源基因的表达调控等诸多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2].现就有关转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作者:许晓楠;张红梅;安利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的临床应用

    1996年5月~2000年10月,我们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各种胸部疾病患者1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

    作者:高华;毛志福;汪长学;谢模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e organ failue.M OF)是创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复杂、病情危重,特别是在颅脑损伤中,其病死率极高.我院 1994~1998年收治的1 23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并发MOF 26例,其临床特征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军;邓清;李朝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自身疣体接种治疗多发性扁平疣46例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所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 好发于颜面、手背及前臂,皮损发展较快且迅速增多,慢性病程.目前治疗以局部涂药、冷冻、激光等破坏疣体的方法为主,但易形成瘢痕或遗留色素沉着.多发性扁平疣由于疣体数量多,不易彻底清除,因而复发率高.1995年2月~2000年1月,我们采用自身疣体接种治疗 46例多发性扁平疣,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

    作者:宋继权;宋韬;孙祥银;郑楷平;宋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99mTc-MIBI显像对甲状腺癌术后复发、颈淋巴结转移的定性诊断价值

    为探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显像对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对对照组17例,甲状腺癌术后组23例,甲状腺腺瘤组21例,甲状腺癌未手术组3例,不明原发灶的颈部恶性肿瘤组2例,行99mTc-MIBI显像,共检测肿块64个,53个与病理对照.结果显示:观察法诊断良、恶性肿块的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78.8%,正确指数0.70;甲状腺癌术后组12个良性肿块无假阳性,仅3个小于0.5 cm 淋巴转移灶未检出,甲状腺瘤7个肿块假阳性.RI值法灵敏度58.1%,特异度54.5%,正确指数0.1 3.研究表明:观察法优于RI值法:99mTc-MIBI显像对颈部肿瘤具有一定的定性诊断价值,尤其是对明确的甲状腺癌术后病例,甲状腺内复发肿块或颈部肿大的淋巴结99m TcO4-显像未显示,而99mTc-MIBI显像阳性者应高度警惕恶性病变.

    作者:汪长银;文兵;张湘园;余爱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上颌骨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根据32例经病理证实的上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患者的CT资料,分析CT展示上颌骨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形态学和强化特点,证实了良性此类病变具有病变边界清楚、有硬化边、无邻近软组织肿块等共同特征,并以此区别恶性病变;各上颌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亦各具特征.

    作者:陈韵彬;林海澜;段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原发性肠系膜恶性肿瘤误诊3例

    原发性肠系膜恶性肿瘤为一种临床上少见的疾病,我院近10年内共收治10例,误诊3例, 现将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许汉雄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医学新知杂志》2002年各期刊登论文重点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医学新知杂志

医学新知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员会

主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委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