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春彤;何世荣;刘皈阳;李翔;冯春景
目的:观察用帕瑞昔布钠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进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10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 A组)。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后即刻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 B组)。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溶药( C组)。每组35例。对三组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即刻及2、4、6、12、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分),术后1 d镇痛满意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术后0、2 h上述指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应用帕瑞昔布镇痛,能够降低术后疼痛,镇痛效果满意、安全可靠,手术结束前15 min给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效果更好。
作者:孙秀荣;姜妍;马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拥有镇静、镇痛、抗焦虑、抗交感及呼吸抑制轻等特点,成为临床麻醉中的常用药物。右美托咪定作为全麻辅助用药和区域阻滞中的辅助药物,在心外科、神经外科、儿科和重症监护室中得到普遍应用。本文从右美托咪定的药理学特性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马敏;李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强阿片类药物在不同消化系统状况下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中的镇痛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根据原发肿瘤发病部位,分为消化系统源性组(46例)和非消化系统源性组(56例)。记录各组重度癌痛情况、癌痛控制状况、癌痛类型和日均消耗吗啡当量,2周后进行疼痛缓解度评价。结果消化系统源性组和非消化系统源性组止痛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91.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躯体痛、大便超过3 d未排、芬太尼贴剂为主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患者排便间隔≤3 d、排便间隔﹥3 d患者重度疼痛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排便间隔≤3 d患者的疼痛控制总有效率高于排便间隔﹥3 d的患者(P﹤0.01),日均吗啡当量低于排便间隔﹥3 d的患者( P﹤0.01);两组排便间隔﹥3 d患者的重度疼痛比例、疼痛控制总有效率和日均吗啡当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消化系统源性、非消化系统源性的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阿片类药物或芬太尼透皮贴剂均可达到较好的癌痛控制效果,而消化系统源性患者更倾向于接受芬太尼贴剂作为主要维持用药,但对于排便间隔﹥3d的患者镇痛效果不佳。
作者:朱士合;王晓丽;李平;孔令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联合远程护理管理治疗超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超重( BMI﹥24 kg/m2)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艾塞那肽治疗,同时在院期间给予规范系统化健康教育,出院后给予定期远程医护延伸护理管理,观察治疗3个月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焦虑抑郁水平( SAS及SDS评分测量)及有无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发生。结果治疗12周后,40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均明显下降,患者的SDS及SAS分值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无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艾塞那肽能有效控制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持续降低体重,安全有效,同时联合远程系统化延伸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梁红霞;李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腹腔镜辅助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4年5月我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130例患者的资料,分为观察组(65例,加乌司他丁)和对照组(65例,不加乌司他丁)。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炎性指标、S100β及血液T淋巴细胞。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1)。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联想学习及视觉再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患者的CRP、ESR、TNF-α、IL-6、S100β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CD8﹢%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T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直肠癌患者POCD发生率。
作者:吕德珍;滕成玲;赵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人工关节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感染,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负担和经济压力,除此之外,人工关节感染的诊断治疗难度较大,且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会使细菌耐药性增加,因此,必须了解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清楚实验室检查诊断的内容,还要严格按照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细菌耐药率的增加。另外,抗生素骨水泥的应用也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扼要综述。
作者:张鑫;李慧娟;周亮;王明媚;王心慧;卫晋菲;刘皈阳;李春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 UPLC)同时测定人血清中拉莫三嗪( Lamotrigine,LTG)和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10-羟基卡马西平( Monohydroxy-carbazepine,MHD)浓度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TM BEH C18柱(2.1 mm ×50 mm,1.7μm),柱温30℃,流动相:乙腈-10 mmol/L乙酸铵(20:80;甲酸调pH=4),流速:0.2 mL/min,进样量2μL,检测波长240 nm。结果血清中内源性物质对样本测定无干扰, LTG和MHD分别在1~40μg/mL和1.25~8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是0.9998和0.9997。本方法两个化合物准确度 RE值在±10%范围内,批内和批间精密度 RSD值均﹤10%,LTG 回收率73%~80%,MHD回收率89%~97%。结论本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符合生物样品的分析要求,适用于LTG和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MHD的浓度监测。
作者:项茹菡;蒋玉凤;贾莉;王婷婷;李红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羊水栓塞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羊水栓塞患者的治疗过程,从给予糖皮质激素、抗凝血药物、抗感染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结果避免了治疗中的潜在风险,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实践,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作者:朱亚宁;李黎;李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肝X受体( Liver X receptors,LXRs)在百草枯( Paraquat,PQ)致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保护作用。方法48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0.1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A组( TO901317低剂量对照组):5 mg/kg TO901317腹腔注射;B组( TO901317高剂量对照组):20 mg/kg TO901317腹腔注射;C组(百草枯染毒组):百草枯28 mg/kg腹腔注射;D组( TO901317低剂量预处理组):百草枯染毒前0.5 h 给予TO9013175 mg/kg腹腔注射;E组( TO901317高剂量预处理组):百草枯染毒前0.5 h给予TO90131720 mg/kg腹腔注射。在百草枯染毒后72 h处死小鼠,收集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标本。肺组织取出后测定肺湿重/干重比,肺组织切片后HE 染色进行肺损伤评分,采用ELISA方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IL-1β和TNF-α含量,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肺组织中LXRs( LXRα和 LXRβ)及Toll样受体4( TLR-4)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小鼠肺组织中可检测到较高水平的LXRα和 LXRβ表达,与对照组相比,百草枯中毒组小鼠LXRα和 LXRβ表达明显减少,肺湿重/干重比及肺损伤评分显著增加,肺泡灌洗液中 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增高,TLR-4表达明显增加。上述改变在TO901317预处理组明显减轻,减轻程度与TO901317剂量有关。结论肝X受体可以在正常小鼠肺组织的中表达,百草枯中毒可显著抑制肝X受体在小鼠肺组织中表达,应用LXRs激动剂TO901317能明显减轻百草枯导致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程度,这一作用可能与LXRs抑制TLR-4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有关。
作者:胡晓;赵宏宇;沈海涛;王煜;郭峰;赵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葫芦素B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BGC-823细胞,MTT法观察葫芦素B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的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葫芦素B对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葫芦素B对BGC-823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此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葫芦素B诱导BGC-823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葫芦素B处理后Caspase-3、Caspase-9活性升高,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促凋亡蛋白Bak的表达增加。结论葫芦素B可以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张萌;边志刚;何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伏天穴位贴对经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的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与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伏天穴位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年后的疗效与伴随症状恢复时间。结果治疗3年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皮疹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基础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伏天穴位贴与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能缩短过敏性鼻炎患儿的伴随症状恢复时间,并能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元;赵诗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肾复康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2%磷酸溶液(24:76)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6 nm,柱温为25℃,进样量10μL,运行时间为20 min。结果丹酚酸B在5.00~100μ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6(n=6),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8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良好,可用于肾复康胶囊中丹酚酸B的质量控制。
作者:黎春彤;何世荣;刘皈阳;李翔;冯春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静脉给予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婴儿麻醉苏醒期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儿外科手术患儿,年龄1个月~1岁(其中年龄小者1.5个月,大者11.5个月),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 S组)与芬太尼组( F组),每组45例,S组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静脉注射,F组给予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观察两组给药后5、10、30、60 min的镇痛、镇静评分及呼吸、循环、恶心呕吐的变化。结果 S组与F组在给药5、10 min的镇痛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给药30、60 min时间点比较,S组镇痛镇静评分明显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呼吸暂停及呼吸节律改变,SpO2均未低于95%,心率、血压未见明显改变,未出现苏醒延迟,S组有1例轻度恶心,F组有2例轻度恶心。结论与芬太尼比较,术后给予婴儿舒芬太尼能起到良好的镇痛和镇静效果,无呼吸、循环抑制,无苏醒期延迟等不良反应。
作者:赵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33例),对照组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替加环素(30例)。观察WBC、CRP、PCT、体温、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BC为(7.04±1.87)×109,CRP为(4.34±2.90)mg/L, PCT为(1.04±0.50)mg/m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70%,细菌清除率为45.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下降至正常时间为(3.76±1.15)d,较对照组[(2.97±1.10)d]延长(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安庆丽;喻昌利;王键玮;李琳;郭霞;王晓波;梁立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实用药物与临床》杂志在2015年期刊评比中,再次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网上查询方式:Http://www. chinainfo. gov. cn(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网站)。咨询电话:010-58882552/2553。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作者在投稿时,应在研究方法中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对于符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应采用 M(QR)方式表达,不应采用x-± s方式表达。对于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前者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者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要避免用直线回归方程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东北地区三级医院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治疗干预的认知水平。方法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形式,向呼吸和非呼吸专业医生分发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内容为:COPD诊断及治疗的相关内容。结果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54份,回收率84.67%;有效问卷共235份,有效率92.52%;其中三级医院问卷为191份,有效问卷178份,有效率93.19%,纳入本研究的三级医院受访者共178例。59.0%的医生认为肺功能检查是COPD诊断的重要依据。对于COPD稳定期的治疗干预方面,戒烟、抗感染治疗、吸入激素、长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及氧疗位于前5位,而对于COPD急性加重,大部分医生(66.3%)认为抗感染治疗是重要的。对于问卷中的绝大部分问题的回答,呼吸专业与非呼吸专业的内科医生,不同年资及职称的医生具有高度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东北地区三级医院包括呼吸专业医生在内的内科医生,对 COPD的诊断及认知有待提高。
作者:吴岑;周晓明;赵立;高懿卓;王媛;芦烨;郭晓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硬膜外与静脉使用芬太尼自控镇痛在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二次足月剖宫产产妇93例,年龄25~35岁,体重指数( BMI )18.0~25.0 kg/m2。将其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组( PCEA组)和静脉自控镇痛组( PCIA组)。均使用芬太尼作为镇痛药物,观察术后48 h内的疼痛评分、血压变化、术后下肢麻木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与 PCIA 组比较, PCEA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但导尿管停留时间较长( P﹤0.05),下肢麻木的发生率较高,两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舒张压无明显差异( P﹥0.05)。两组产妇主观镇痛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CEA用于再次剖宫产术后除可以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外,还可以减少术后恶心呕吐,有利于患者产后恢复。但需要密切关注产妇血压波动及下肢麻木的风险。
作者:韦晓东;周朝明;杨元山;张生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用药的安全性及 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门诊就诊的80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咳嗽评分、不良反应、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数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 vs.55%,P﹤0.05)。观察组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36±0.44 vs.2.12±0.37,2.12±0.61 vs.1.55±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95% vs.80%,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数量、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7.25±2.49)×109/L vs.(9.12±2.45)×109/L,(3.51±1.49)mg/L vs.(5.78±1.34)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患儿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姜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柚皮素( NAR)对心肌缺血再灌注( M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左冠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建立 MI/R 大鼠模型,随机分为 NAR 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kg),假手术组,模型组,各10只。各组于术前1周开始腹腔注射给药,1次/d。再灌注后取血清,采用比色法测定肌酸激酶( CK)和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介素-1β( IL-1β)水平;取心脏,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取心肌匀浆,测定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力。结果 NAR高剂量组可使心肌梗死面积缩小至32.91%,与模型组(39.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NAR各剂量组血清CK、LDH活性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NAR各剂量组心肌MPO活力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NAR高、中剂量均可降低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P﹤0.05或P﹤0.01),低剂量亦可降低血清IL-1β水平( P﹤0.05)。结论 NAR预处理可保护MI/R所致心肌损伤,其机制与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等有关。
作者:梅繁勃;王文妍;李冬梅;尹菲菲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