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菲菲;刘晶淼
目的:探讨顺铂+氟尿嘧啶( FP方案)和顺铂+紫衫醇( TP方案)同步放射治疗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57例晚期高危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FP组( FP方案同步放化组)28例;TP组(TP方案同步放化组)29例。 FP组方案:顺铂40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氟尿嘧啶1.0 mg/m2,第1~5天静脉滴注,共2个周期,每个周期为28 d。 TP组方案:紫杉醇13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40 mg/m2,第1~4天静脉滴注,共2个周期,每个周期为28 d。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盆腔外转移率FP组低于TP组( P<0.05),盆腔内复发率两组相似( P>0.05),3年生存率两组分别为88.4%、70.9%(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似,但骨髓抑制发生率TP组高于FP组(P<0.05)。结论 FP方案以及TP方案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射治疗的过程中,耐受性及疗效都得到保障,均显示出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其中TP方案在近期的放射治疗效果较FP方案同步放射治疗组缓解率、有效率更高,是晚期宫颈癌较为理想的放射疗法之一。
作者:李金香;高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4组,即对照组、茵栀黄口服液组、培菲康散剂组以及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散剂组(联合用药组),每组40例。比较四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治愈率97.5%,与对照组52.5%、茵栀黄口服液组77.5%、培菲康散剂组7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也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黄疸消退时间相对于其他三组也显著缩短(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较单独用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双英;张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序贯应用左卡尼汀和曲美他嗪对心梗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心梗行静脉溶栓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间血管再通情况以及再灌注损伤情况,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间左室舒张末压( LVDF )及心脏射血分数( LVEF )的值。结果治疗组血管再通率、胸痛缓解时间、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峰值出现时间[70%;(1.70±0.19) h;(12.0±0.21) h;(14.0±0.13) h]与对照组比较[67.5%;(1.65±0.25) h;(12.1±0.19) h;(15.0±0.06)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再灌注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及再发心绞痛患者数,治疗组(9例,6例,4例)与对照组比较(19例,15例,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VDF和LVEF数值,治疗组[(45±1.6) mm,(59±1.0)%]与对照组[(52±2.0) mm,(54±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和曲美他嗪对血管再通无作用,但能够缓解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或改善心肌功能。
作者:徐菲菲;刘晶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培菲康胶囊联合锌剂治疗小儿感染轮状病毒引起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我院所接收治疗的感染轮状病毒并已至肠炎的患儿160例,按照就诊顺序均分为A、B、C、D 4组,每组40例。四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A组作为对照组,不再做其他处理;B组给予口服培菲康胶囊散剂;C组口服葡萄糖酸锌;D组给予培菲康胶囊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四组患儿腹泻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恢复平均时间。结果 D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B、C组( P<0.01、P<0.05、P<0.05);A、B、C、D组患儿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分别为(4.18±1.12)d、(3.42±1.06)d、(3.42±1.53)d、(1.95±0.98)d。平均止泻时间D组显著短于A、B、C组(P<0.01、P<0.05、P<0.05)。结论培菲康胶囊联合锌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培菲康胶囊及锌剂,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陆荣耀;刘绍胜;涂林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开颅手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探讨舒芬太尼用于脑科术后镇痛镇静的适宜剂量。方法选择择期行开颅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S0、S1、S2和S3组,每组20例。在硬脑膜缝合结束时,S0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 mL,而S1、S2和S3组分别静脉输注舒芬太尼2 mL(0.1μg/kg,0.15μg/kg,0.2μg/kg),四组患者同时均给与帕瑞昔布钠40 mg。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T0、拔管前2 min(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1 min(T3)、拔管后5 min(T4)及拔管后10 min(T5)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拔管后5、10、30 min及拔管后1 h的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围术期发生不良反应例数。结果对照组S0组在拔管时、拔管后1 min心率和平均运脉压比拔管前明显加快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S1组、S2组和 S3组在拔管时、拔管后1 min、5 min比S0组增高幅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3组比S1组和S2组增幅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3组拔管后10 min时基本稳定同术前和拔管前;只有S3组拔管后10 min SpO2明显降低,与拔管前及拔管后的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用药组S1组、S2组和S3组与S0组比较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S3组的VAS评分比S1和S2组各时间点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S3组镇静评分在拔管后比S0组、S1组和S2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抑制的发生率S3组比S0、S1和S2组明显增加,躁动发生率S1、S2和S3组比,S0组明显降低,术后寒颤S3组比S0组明显减少,恶心、呕吐方面各组无明显差异,术后躁动和寒颤的发生S1组、S2组和S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组舒芬太尼复合帕瑞昔布钠用于开颅手术苏醒期安全有效;舒芬太尼采用0.15μg/kg 的剂量能维持较好的循环稳定,有效控制术后躁动的发生,且无明显的呼吸抑制、苏醒时间延长等不良反应,是较为安全有效的剂量。
作者:沈洁;纪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坎地沙坦与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本院诊治的7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坎地沙坦组与氯沙坦组,两组分别给予坎地沙坦口服,8 mg/d,氯沙坦50 mg/d,疗程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改变、心率震荡初始值( TO)、心率震荡斜率( TS)及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坎地沙坦组与氯沙坦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2%和8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坎地沙坦组治疗后24 h 收缩压( SBP )及24 h 舒张压( DBP )分别为(121.45±10.23)mmHg和(76.24±6.03)mmHg,氯沙坦组分别为(122.39±10.16)mmHg和(76.53±6.21)mm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坎地沙坦组清晨血压 SBP 及 DBP 下降值分别为(13.90±3.32) mmHg 和(9.80±2.17)mmHg,显著优于氯沙坦组(10.23±2.87)mmHg 和(7.33±2.01)mmHg (P<0.05);坎地沙坦组与氯沙坦组治疗后 TO分别为(0.38±0.23)%、(0.40±0.25)%, TS为(5.16±0.83) ms/RRI、(5.09±0.78) ms/R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坎地沙坦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及尿β2-MG分别为(134.90±19.21)mg和(1.88±0.43)mmol/L,氯沙坦组分别为(136.73±18.70)mg和(1.87±0.41)mmol/L,两组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BUN、SC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沙坦组治疗后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坎地沙坦组(312.20±18.93)vs (339.84±18.74)μmol/L,P<0.05。结论坎地沙坦与氯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均有较好疗效,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但坎地沙坦控制清晨血压效果更为理想,氯沙坦可显著降低尿酸水平,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选用药物。
作者:方晓江;钱宝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考察丝裂霉素在兔离体角膜中的渗透特性。方法以谷胱甘肽缓冲液为接收液,使用水平式扩散仪考察丝裂霉素在离体兔角膜中的渗透特性;样品使用HPLC测定,采用Agilent Zorbax 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v/v),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65 nm。结果建立的丝裂霉素HPLC测定方法专属性、线性、精密度等均良好,丝裂霉素在兔角膜中的渗透按照一级动力学拟合时相关系数高。结论丝裂霉素在兔离体角膜中的渗透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
作者:王石健;应苗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 ICU)的常用抗菌药物用量变化与革兰阴性病原菌耐药率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统计ICU常用8种抗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的DDDs/(100床·d),及同期4种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变化。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用量与耐头孢哌酮舒巴坦、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和耐头孢哌酮舒巴坦、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头孢吡肟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正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左氧氟沙星的用量与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头孢吡肟的鲍曼不动杆菌、耐头孢吡肟的铜绿假单胞菌和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大肠埃希菌都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抗菌药物用量与一些革兰阴性菌耐药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为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园园[;沈翰;葛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医院药师教学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保证医院药学教学水平达到新形势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的更高要求。方法我院门诊药房按照《培训细则》的要求,制订了门诊药房医院药师培训计划书,按照计划书中的安排,系统、规范地实施对医院药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审核处方做好专业业务知识的储备。结果医院药师在门诊药房的8个月的系统规范的培训,基本掌握了药品管理相关制度,各大类常用药品相关基础知识,药师对处方进行规范的审核、调配、核对、发放药品以及向患者交代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的方法。结论执行教学责任老师全程带教方法,按照计划全程负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下一步制定规范标准的医院药学实习教学模式打下了基础,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作者:郭红;王淑洁;王海莲;于保平;吕冠博;张雁;王子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地诺前列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住院分娩有引产指征的70例初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将70例孕妇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地诺前列酮引产,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1.11%,治疗组为91.18%,治疗组促宫颈成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χ2=8.639,P=0.013)。治疗组引产前后宫颈评分提高分值(2.73±1.6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83±1.12)分(t=2.622,P=0.011)。治疗组用药至临床时间、用药至分娩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分别为(13.24±7.25) h、(17.38±7.53) h、(12.54±6.23) h,对照组则为(26.18±12.54) h、(35.72±17.89) h、(16.53±7.24) h,前者明显短于后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5.321、5.644、2.476,P=0.000、0.000、0.016)。结论地诺前列酮引产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并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
作者:施伟亚;蒋淑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我院门诊依替米星处方开具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临床使用中的常见问题,为临床合理使用依替米星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药品电子管理系统统计门诊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7月1日依替米星处方合计1459张,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59张门诊依替米星处方暴露临床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问题,其中不合理处方789张,不合理频次945次,多体现在遴选的药品不适宜、老年人给药剂量不合理、联合用药指征不明确等处方类型,其中在泌尿生殖系统不合理使用占50.32%,多与医生药物选择习惯有关。结论通过开展依替米星处方专项分析,可提高医生和药师的用药水平,促使临床开具高质量的处方,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刘伟;袁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优甲乐联合小金胶囊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优甲乐治疗,观察组给予优甲乐联合小金胶囊治疗,同时减少优甲乐剂量。治疗3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大结节直径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大结节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sTSH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TS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sTSH水平降低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对照组为3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优甲乐联合小金胶囊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疗效良好,对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且明显降低了优甲乐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蔡军波;张强;方芳;杨林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患者,男,74岁,因诊为焦虑抑郁状态于2012年10月25日起早餐后口服西酞普兰20 mg,第2天出现白天困倦感,第3天改为晚餐后口服20 mg,1个月后发现性欲增强,阴茎出现自行勃起,晨醒时明显,每日晨醒均发现阴茎勃起,有时合并出现遗精,每日清晨有性欲难以控制感,白天及傍晚相对较轻,性欲虽增强但可控制,服用西酞普兰前无类似症状,焦虑抑郁症状有减轻,12月20日来我科就诊,性欲增强症状持续无特殊变化,停用西酞普兰,1周后好转。
作者:李坚;赵淑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胃癌术后化疗合并癌性抑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以XELOX方案化疗,合并抗抑郁及中医辅助治疗,对照组22例,其中3例脱离,以XELOX方案化疗,合并抗抑郁治疗,观察HAMD 17项评分、QLQ-STO22胃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KPS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HAMD 17项评分、KPS变化方面效果显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QLQ-STO22方面都有良好效果,而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综合治疗方案能有效改善该类患者抑郁状态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金芳;饶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在有高危出血倾向和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 HIT)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抗凝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有出血倾向和HIT的患者36例,分为阿加曲班组(20例)和无肝素组(16例),对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病及血液净化方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无肝素组相比,阿加曲班组的治疗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3.5) h vs (3.6±1.7)h,P<0.05],出血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增加(5% vs 0,P>0.05),凝血发生率明显下降(10% vs 50%, 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及血清肌酐水平及各项凝血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肝素组相比,阿加曲班组治疗后血清肌酐明显下降[(312.9±171.8)μmol/L vs(455.1±289.3)μmol/L,P<0.05],PT、APTT及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下降,其中APTT和T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3±28.4)s vs (30.5±6.2)s;(74.5±25.4)s vs(25±2.7)s,P<0.05]。结论阿加曲班作为一种新型抗凝剂应用于有出血风险、围手术及HIT的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作者:杨旭;田密;李德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和血栓调节蛋白( TM)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控制颅内压、维持血压、血糖、抗血小板聚集和营养脑细胞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片10 mg/次,1次/d,连用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vWF、TM水平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浆vWF和TM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或P<0.01),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χ2=4.15,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分别出现不良反应3例(7.89%)和5例(13.16%),症状均较轻,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其作用机制与其降低血浆vWF和TM水平,从而保护及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王波;王海英;甘慧玲;罗利飞;林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方氨基酸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1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两组均给予贝那普利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氨基酸胶囊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①观察组有效率(90.59%)显著高于对照组(7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清蛋白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UAER、胰岛素抵抗指数、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清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5.29%)与对照组(12.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氨基酸胶囊可能通过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来降低UAER,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左室功能及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诊治的8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卡维地洛口服,治疗组患者接受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口服,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左室功能、血压、心率及QT间期离散度的改变。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左室后壁(PWTD)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QT间期离散度(QTd)及心率校正 QT 间期(QTcd)显著下降(P <0.05);两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衰可显著改善患者左室功能,缩短QTd及QTcd。
作者:朱建峰;陈学梅;袁旻池;陈波;何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方青黛胶囊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玫瑰糠疹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复方青黛胶囊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对照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5%)与治疗组(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青黛胶囊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临床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
作者:徐晶晶;蓝善辉;赵志炼;叶进;赖代权;王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松参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妇女功能性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功能性室性早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予以倍他乐克治疗及松参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24 h动态心电图早搏次数、Tpe及Tpe离散度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87.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4,P=0.031)。两组治疗后早搏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实验组治疗后早搏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63,P=0.000)。两组治疗后Tpe及Tpe离散度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缩短(P<0.01)。实验组治疗后Tpe及Tpe离散度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7,2.123,P=0.034,0.038)。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641)。结论松参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妇女功能性室性早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小,可明显降低Tpe离散度。
作者:陆弋;林一萍;施伟林;卢振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