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晶晶;蓝善辉;赵志炼;叶进;赖代权;王刚
患者,男,74岁,因诊为焦虑抑郁状态于2012年10月25日起早餐后口服西酞普兰20 mg,第2天出现白天困倦感,第3天改为晚餐后口服20 mg,1个月后发现性欲增强,阴茎出现自行勃起,晨醒时明显,每日晨醒均发现阴茎勃起,有时合并出现遗精,每日清晨有性欲难以控制感,白天及傍晚相对较轻,性欲虽增强但可控制,服用西酞普兰前无类似症状,焦虑抑郁症状有减轻,12月20日来我科就诊,性欲增强症状持续无特殊变化,停用西酞普兰,1周后好转。
作者:李坚;赵淑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 ISS)及生长激素缺乏症( GH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的28例ISS及30例GHD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治疗前后患儿生长速率( GV)、体重、身高、骨龄、身高标准差计数( HtSD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患儿 GV、HtSDS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IGF-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重、身高、骨龄均未见显著改变(P>0.05);ISS患儿GV与IGF-1水平未见相关性(r =0.235,P >0.05);GHD 患儿 GV 与 IGF-1水平显著相关(r =0.638,P <0.05);ISS及GHD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2.1%,经处置后患儿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可促进ISS及GHD患儿生长,不会使骨龄明显提前,安全性好。
作者:张珺;王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松参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妇女功能性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功能性室性早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予以倍他乐克治疗及松参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24 h动态心电图早搏次数、Tpe及Tpe离散度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87.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4,P=0.031)。两组治疗后早搏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实验组治疗后早搏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63,P=0.000)。两组治疗后Tpe及Tpe离散度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缩短(P<0.01)。实验组治疗后Tpe及Tpe离散度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7,2.123,P=0.034,0.038)。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641)。结论松参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妇女功能性室性早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小,可明显降低Tpe离散度。
作者:陆弋;林一萍;施伟林;卢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序贯应用左卡尼汀和曲美他嗪对心梗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心梗行静脉溶栓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左卡尼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间血管再通情况以及再灌注损伤情况,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间左室舒张末压( LVDF )及心脏射血分数( LVEF )的值。结果治疗组血管再通率、胸痛缓解时间、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峰值出现时间[70%;(1.70±0.19) h;(12.0±0.21) h;(14.0±0.13) h]与对照组比较[67.5%;(1.65±0.25) h;(12.1±0.19) h;(15.0±0.06)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再灌注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及再发心绞痛患者数,治疗组(9例,6例,4例)与对照组比较(19例,15例,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VDF和LVEF数值,治疗组[(45±1.6) mm,(59±1.0)%]与对照组[(52±2.0) mm,(54±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和曲美他嗪对血管再通无作用,但能够缓解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或改善心肌功能。
作者:徐菲菲;刘晶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 ICU)的常用抗菌药物用量变化与革兰阴性病原菌耐药率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统计ICU常用8种抗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的DDDs/(100床·d),及同期4种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变化。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用量与耐头孢哌酮舒巴坦、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和耐头孢哌酮舒巴坦、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头孢吡肟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正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左氧氟沙星的用量与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头孢吡肟的鲍曼不动杆菌、耐头孢吡肟的铜绿假单胞菌和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大肠埃希菌都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抗菌药物用量与一些革兰阴性菌耐药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为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园园[;沈翰;葛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方氨基酸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1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两组均给予贝那普利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氨基酸胶囊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①观察组有效率(90.59%)显著高于对照组(7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清蛋白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UAER、胰岛素抵抗指数、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清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5.29%)与对照组(12.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氨基酸胶囊可能通过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来降低UAER,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替加环素的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二重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3年1-5月住院期间应用替加环素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原发感染灶、预后、细菌培养结果、所用抗菌药物种类及应用替加环素后出现铜绿假单胞菌二重感染的部位和类型及替加环素用药天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例患者出现铜绿假单胞菌二重感染5例(41.7%);应用替加环素后至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的时间平均为20 d。结论在应用替加环素的过程中需警惕有无铜绿假单胞菌二重感染的出现。
作者:陈子晞;王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抑肽酶对实验性慢性肝损伤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四氯化碳( CCl4)肝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抑肽酶小、中、大剂量组及甘利欣注射液组。各组大鼠取肝组织做超薄切片,醋酸双氧铀-柠檬酸铅双重染色,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肝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模型组肝细胞呈肿胀状,细胞界限不清,胆小管两端紧密连接消失;腔面微绒毛减少。肝细胞核呈圆形固缩状;核内异染色质凝聚、趋边;核基质空化。抑肽酶小剂量组肝细胞体积大小不一,个别细胞呈固缩状。胆小管轻度扩张;小管两端连接结构清晰;腔面微绒毛减少,并可见髓样小体。抑肽酶中剂量组肝细胞体积稍大;胆小管两端紧密连接结构清楚;腔面微绒毛较多。核呈圆形,核仁明显,可见少量块状的异染色质。抑肽酶大剂量组肝细胞结构接近空白对照组,细胞体积较大,细胞界限清楚;胆小管结构正常。肝细胞核较大,呈圆形,核膜清晰;核内常染色质多,可见少量小块状的异染色质;核仁多个。促肝细胞生长素组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与抑肽酶中剂量组相似。结论抑肽酶对实验性大鼠慢性肝损伤的肝组织超微结构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随着抑肽酶剂量的增大,肝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明显改善。
作者:王强;王心童;王虹蛟;孟威宏;颜炜群;任立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和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 DN)患者内皮素( ET)和血清胱抑素C( CysC)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76例均分为4组,每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羟苯磺酸钙(安多明)组:安多明0.25 g,bid,po;缬沙坦(代文)组:代文80 mg,qd,po;羟苯磺酸钙+缬沙坦组(联合组):安多明0.25 g,bid,po+代文80 mg,qd,po。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6个月后各组患者ET和胱抑素C的水平变化。结果羟苯磺酸钙组:治疗后Fi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缬沙坦组:治疗后血压水平明显下降(P<0.01);联合组:治疗后血压及Fib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及P<0.05)。治疗1个月后,三组治疗组ET和胱抑素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三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三组治疗组 ET 和胱抑素 C 水平较治疗前水平进一步下降(P <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羟苯磺酸钙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可以降低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ET和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联合用药的效果明显优于药物单用的疗效。
作者:曹翠平;于婉;马小羽;洪虹;刘国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疗效,分析与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47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根据疗效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炎症指标、APACHE Ⅱ评分、动脉血氧分压和基础疾病,进而通过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找出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利奈唑胺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2.3%。治疗失败组的PCT值和APACHEⅡ评分更高[分别为(1.38±0.67) mg/L对(0.91±0.32)mg/L,14.3±5.7对9.8±4.1,P=0.029和0.004),动脉血氧分压更低[(66±10) mmHg对(72±8) mmHg,P=0.016]。PCT值、APACHEⅡ评分和脑血管病是影响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疗效的临床因素。PCT的OR值为2.02(P=0.034,95% CI 1.06~3.88),APACHEⅡ的OR值为1.41(P=0.013,95% CI 1.17~1.85),脑血管病的OR值为5.42(P=0.017,95% CI 1.69~42.4)。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肺炎的疗效良好,而高PCT值、高APACHEⅡ评分和脑血管病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刘璠;刘亭威;封辰叶;康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开颅手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探讨舒芬太尼用于脑科术后镇痛镇静的适宜剂量。方法选择择期行开颅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S0、S1、S2和S3组,每组20例。在硬脑膜缝合结束时,S0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 mL,而S1、S2和S3组分别静脉输注舒芬太尼2 mL(0.1μg/kg,0.15μg/kg,0.2μg/kg),四组患者同时均给与帕瑞昔布钠40 mg。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T0、拔管前2 min(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1 min(T3)、拔管后5 min(T4)及拔管后10 min(T5)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拔管后5、10、30 min及拔管后1 h的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围术期发生不良反应例数。结果对照组S0组在拔管时、拔管后1 min心率和平均运脉压比拔管前明显加快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S1组、S2组和 S3组在拔管时、拔管后1 min、5 min比S0组增高幅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3组比S1组和S2组增幅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3组拔管后10 min时基本稳定同术前和拔管前;只有S3组拔管后10 min SpO2明显降低,与拔管前及拔管后的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用药组S1组、S2组和S3组与S0组比较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S3组的VAS评分比S1和S2组各时间点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S3组镇静评分在拔管后比S0组、S1组和S2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抑制的发生率S3组比S0、S1和S2组明显增加,躁动发生率S1、S2和S3组比,S0组明显降低,术后寒颤S3组比S0组明显减少,恶心、呕吐方面各组无明显差异,术后躁动和寒颤的发生S1组、S2组和S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组舒芬太尼复合帕瑞昔布钠用于开颅手术苏醒期安全有效;舒芬太尼采用0.15μg/kg 的剂量能维持较好的循环稳定,有效控制术后躁动的发生,且无明显的呼吸抑制、苏醒时间延长等不良反应,是较为安全有效的剂量。
作者:沈洁;纪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胃癌术后化疗合并癌性抑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以XELOX方案化疗,合并抗抑郁及中医辅助治疗,对照组22例,其中3例脱离,以XELOX方案化疗,合并抗抑郁治疗,观察HAMD 17项评分、QLQ-STO22胃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KPS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HAMD 17项评分、KPS变化方面效果显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QLQ-STO22方面都有良好效果,而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综合治疗方案能有效改善该类患者抑郁状态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金芳;饶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4组,即对照组、茵栀黄口服液组、培菲康散剂组以及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散剂组(联合用药组),每组40例。比较四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治愈率97.5%,与对照组52.5%、茵栀黄口服液组77.5%、培菲康散剂组7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也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黄疸消退时间相对于其他三组也显著缩短(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较单独用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双英;张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对白血病儿童化疗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白血病化疗性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为康复新液组25例和思密达组25例,比较两组的溃疡愈合疗效。结果康复新液组有效例数为21例,占84%;无效1例,占16%。思密达组有效24例,占96%;无效1例,占9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新液组患儿口腔溃疡的平均消退时间为(7.3±3.2)d,思密达组为(4.1±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思密达治疗白血病儿童化疗性口腔溃疡的效果明显优于康复新液,更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旌;冯红杰;劳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比评价马来酸噻吗洛尔与布林佐胺联合曲伏前列素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使用曲伏前列素单药治疗效果不佳的开角型青光眼与高眼压的76例患者分为S组和B组,S组38例(38眼)患者在曲伏前列素基础上合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B组38例(38眼)患者则合用布林佐胺治疗,于2周和1、3、6个月随访。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平均眼压、昼夜眼压差、心率、血压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联合用药后2周和1、3、6个月平均眼压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联合用药后6个月昼夜眼压差较B组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联合用药前后血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B组患者心率在联合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S组患者心率则在随访6个月时出现明显心脏抑制(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噻吗洛尔与布林佐胺联合曲伏前列素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疗效显著,布林佐胺联合曲伏前列素用药相对更稳定、更安全。
作者:杨涛;项振扬;郑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S100B蛋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异丙酚组,每组34例。分别使用七氟醚和异丙酚全身麻醉。结果两组术后4、24 h 血清NSE和S100B 蛋白水平均较麻醉前明显上升( P<0.05或P<0.01),且异丙酚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七氟醚组(P<0.05)。两组术后48 h血清NSE和S100B蛋白水平均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同时两组术后4、24 h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异丙酚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七氟醚组(P<0.05)。两组术后48 h MMSE评分均恢复到麻醉前水平(P>0.05)。结论七氟醚和异丙酚麻醉均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的认知功能,但异丙酚的影响较少,更适合于老年患者,作用与其能降低患者血清NSE和S100B 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黄月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三种化疗方法对晚期胃癌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未经手术同时有病理学诊断依据的28例患者分为以紫杉醇、奥沙利铂和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3个小组,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法对组间进行比较,采用Cox回归模型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三种化疗方案对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影响(P<0.05),组间比较显示,接受紫杉醇为主化疗和奥沙利铂为主化疗的患者的生存时间比接受顺铂为主化疗的患者长。多因素Cox回归显示,“从确诊到化疗时间”和“治疗方案”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可以降低患者近期死亡风险2.15倍,早期进行化疗可以降低患者近期死亡风险0.68倍。结论选用奥沙利铂或紫杉醇为主的化疗方案较好,同时要对确诊患者尽早进行化疗。
作者:赵凤;张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和血栓调节蛋白( TM)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控制颅内压、维持血压、血糖、抗血小板聚集和营养脑细胞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片10 mg/次,1次/d,连用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vWF、TM水平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浆vWF和TM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或P<0.01),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χ2=4.15,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分别出现不良反应3例(7.89%)和5例(13.16%),症状均较轻,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其作用机制与其降低血浆vWF和TM水平,从而保护及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王波;王海英;甘慧玲;罗利飞;林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玉郎伞水提物及从玉郎伞中提取的3种活性成份-黄酮、皂苷、多糖的平喘镇咳作用。方法采用豚鼠喷雾致喘法、小鼠氨水引咳法,观察玉郎伞水提物及3种成份对豚鼠引喘潜伏期、小鼠咳嗽潜伏期的影响。结果玉郎伞水提物及3种成份能显著延长乙酰胆碱组胺混合刺激所致豚鼠哮喘的引喘潜伏期,减少氨水致小鼠的咳嗽次数并延长咳嗽潜伏期。结论玉郎伞水提物及3种活性成份具有较强的平喘镇咳作用。
作者:曾嵘;焦杨;张士军;陈兆霓;黄仁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我院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及合理性。方法取1个月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查阅相关资料,确定超说明书用药的药品及其合理性。结果共调查处方32216张,共有22张处方涉及超说明书用药,共计有15个药品品规。通过文献检索,涉及药品的超说明书用药在国内使用比较普遍。结论我院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现象,但使用率不高,且用药都有一定的循证医学依据,不存在药品滥用现象。
作者:顾芳;陈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